新华网杭州4月19日电(记者沈锡权 商意盈 岳德亮)为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工会组织如何积极发挥作用、充当好产业工人的利益代表?针对这个问题,浙江各地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创新。
“直选”企业工会班子体现工人的意志
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全区99%的基层工会领导班子都不再是由企业老板或上一级党组织指定“候选人”,职工或村民代表投票“走过场”,而是职工、村民直接通过民主选举产生,还将职工对工会领导的评议权、监督权和罢免权落到了实处。
杭州市余杭区总工会主席杜坚强介绍,目前全区2000余家企业的工会主席99%由民主选举产生,16个镇乡工会主席全部实行直接选举,58个社区工会班子直选率达100%。每个工会领导候选人都要经过竞选演讲、答辩、投票等程序,由员工选举产生,一改以往由企业老板或者上级党组织指定“候选人”的做法。
杭州中强轧辊集团有限公司总工会主席沈芬芳告诉记者,虽然自己有多年从事工会工作的经验,但选举的时候还是有些紧张。“信不信得过你,完全是职工说了算,所以工会主席必须得为员工谋福利。”她说。
在该公司刚刚举行的工资协商会议上,经过工会协调,公司董事会同意员工工资同比平均增长18%。其中一线员工增幅最大,最高增长幅度达27%。
此外,余杭区还通过民主测评等方式加强对工会领导班子的监督,如果在测评中有三分之二的职工认为工会领导不称职,就进行重新选举。
在工会作用带动下,在一些非公企业,职工对于工会领导的监督权还延伸到对所有中层以上干部的监督。据杭州仁和热熔胶有限公司工会主席张建成介绍,2010年8月,公司工会针对大家反映比较大的负责生产管理的中层领导陈武睿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显示,70%的职工认为他工作松懈、不称职。公司据此将其解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