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网11月29日讯 上海电影集团(以下简称上影)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15.8亿元,利润2.16亿元,与之相比,最近这两年频繁有大动作的中影集团2008年主营收入为7亿,利润为0.15亿。上影不显山不露水地做到了行业第一。低调的气质来源于学者型的集团总裁任仲伦,但就在全行业都在为每年以30%的速度在增长的电影票房而兴奋时,他却冷静地指出,“票房不能和行业利润画等号,圈外人可以兴奋,但圈内人应该保持清醒。”
集合主业谋求国内上市
南都:从宣传看,现在很多“中影大片”挤占了市场,却很少见到“上影大片”?
任仲伦:我们只宣传电影,不宣传上影,比如《大灌篮》、《画皮》、《三峡好人》这几部电影上影都发挥了很大作用,今年的《锦衣卫》上影也是第一出品方,但是我们也不会就宣传说是它们是“上影大片”,因为现在电影的生产一般都需要几家联合投资,如果单独只叫“上影大片”对别人并不公平。
南都:其实上影去年的利润超过了中影几倍,上影为什么这么成功?
任仲伦:我做上影总裁6年,就做了三个字———“产业链”。2003年,我从好莱坞考察回来,就坚定地要做产业链,从做院线开始。当时很多人跟我说,上影把电影拍好就行了,造什么电影院,但是要成为一个现代的影业集团,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华谊这次上市融资的目的不就是要建院线,电影拍出来了,要保证上映空间,没有院线肯定不行。这次《建国大业》上影投了10%,因为我们有自己院线,帮《建国大业》做了4000多万元的票房,今年联和院线的总票方要冲6 .5亿。除了院线,我们的片场、媒体还有房地产和酒店,在其他公司刚开始做产业链的时候,上影已经把产业链打造完成,上影的目标就是要成为一个现代影业集团。我们会集合我们的主业,在国内主板上市,现在券商已经选好了,应该不远了。
希望上影出冯小刚宁浩
南都:那上影的短板是?
任仲伦:上影还缺乏在商业电影市场比较有号召力的导演,我一直都希望上影可以出一个冯小刚、宁浩,可能因为上影的传统就是比较关注民生的,出产了很多贴近百姓的电影。但是在转换到商业电影之后,上影确实没有出现能造成更大影响力的导演,我们也在培植年轻的商业片导演。
票房不等于行业利润
南都:今年全行业都在说电影票房要做到60亿元,大家都很兴奋。
任仲伦:票房对出品方来说要先打个折扣,因为出品方只能拿到票房的40%,不能说投了1亿元,票房2亿就说我赚了1亿元,其实我还亏了2000多万元。国内的票房每年都在以30%的速度增长是没错,但是这并不是行业利润,这两年票房增长说明这个行业在发展,但相应的,投入也在增加。如果行业利润每年都以30%的速度在增长,那我想那些做房地产的大佬肯定都不开发楼盘了,都来投资电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