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这个石油企业的春天并非全部来自漂亮的经营业绩,还有不断曝光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战略。中国三大国有石油企业目前正对混合所有制进行部署,竞争中的暗战也越来越激烈。

是为了向中央表决心还是为了拓宽融资渠道?“三桶油”之间的改革方案优劣正在引起越来越
多的比较,但是在业内专家看来,受限于石油行业本身资金和政治等多重属性,这个领域的调整
很难触及垄断等根本性问题,能否改革成功还要取决于体制性的变革。[详细]

我来回帖

 三巨头改革各有考量

与其他行业的零零散散的表态与推进不同,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这中国三大国有石油企业已成为国内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急先锋,而这个急先锋阵营中步子迈得最快的应该是中石化。

最新的消息是,中石化在3月底刚刚把所属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资产整体移交给公司全资子公司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拥有、管理和控制。正在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去推进。只是相比与其他两家的默默无闻,中石化的高调也造就了这项工作的高曝光性,使媒体趋之若鹜。

但是,从改革方案涉及的业务范围来说,中石油似乎是力度更大。按照中石油董事长周吉平在3月份的多次表态,公司将搭建六大合作平台,全面扩大与民间资本、金融资本和国外资本等各类投资主体的合资合作。不过具体进展上中石油未作更多说明。

相比之下,中海油则显得稍微沉寂。公司在回应网易财经询问也表示,目前在混合所有制改革方面没有新的消息,外界可以关注公司高层在3月28日业绩说明会上的表态。

在3月28日回答媒体提问时,中海油董事长王宜林表示,愿意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继续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继续发展混合所有制。不过除了这些原则性表态,但他并没有提出具体的细节。

石油行业专家告诉网易财经,中海油的业务主要是在海上,下游业务比较少,可以开放引进外界资本的空间很小,而海上业务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如果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难度会非常高,这也是中海油表态谨慎的原因。

中海油目前主要是和国际石油巨头搞产品分成合同,而在所有制层面能施展的空间并不大。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郭海涛告诉网易财经,各个企业都有各自的情况,当然中海油目前正在操作可再生能源业务调整,可能会大规模退出,所以未来可探讨引进社会资本的操作性。

但中海油方面显然不愿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热潮中掉队。公司旗下媒体日前发布的报道公开透露,其实早在2006年,中海油就在油品销售领域积极引进民营资本,截至目前,销售公司运营的下属企业共49家,其中合营公司20家,合资加油站占全部资产型加油站的比例达76%。

三大国有石油企业已成为国内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急先锋,而这个急先锋阵营中步子迈得最快的应该是中石化。

表忠心与融资两者兼得

在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周大地看来,三大国有石油巨头在混合所有制改革上走得最快,这是在积极响应中央的改革要求。而有同属国资委监管的另一家央企高管则对网易财经表示,三巨头之所以敢抢先迈步,是因为他们虽然名义上属于国资委考核,但是三巨头不用像其他央企兄弟一样还要等着看国资委的脸色和工作部署。

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另一个现实的背景是,处于快速扩张时期的石油巨头们对于资金和融资方式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周大地对网易财经指出,石油行业本身就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勘探开发动辄就需要投入十几亿元,一次并购可能就高达上百亿,完全不是个体户或中小企业能玩得起的。

国有石油公司为了财源广进引进社会资本就顺理成章。比如中石化,即便未来只是出让30%的油品销售业务股权,它获得的资金也将可能高达300亿美元。而在这方面,中石油暗中所作的努力远远超过目前台面上可以看到的。

中石油旗下的混合所有制最早被追溯到西气东输三线建设时,当时中石油为了缓解1200亿投资的压力,引进了宝钢和社保基金以及所谓的民营资本组成的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共同投资这个项目,获得外部投资300亿元。

而后在2013年夏天,中石油又和泰康资产管理公司以及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成立了中石油联合管道有限公司。最近,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还出现在中石油四川页岩气开发项目的投资人名单中。

但是,个中的背景是国联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实际是中石油旗下昆仑信托主导设立的项目,它更像一个高效的融资平台,其资金来源除了早前被报道过的雅戈尔公司外,还包括昆仑信托拒绝对网易财经透露的更多私募投资者。此外,去年5月份,昆仑信托还和海富通基金管理公司联合发行的“海富通昆仑信托型养老金产品”首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批复,开创了企业年金通过养老金产品渠道投资国家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的先例。

在中石油自己的发展战略中,以昆仑信托为代表的产融结合的融资模式被重点提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资本运营研究中心主任冯鹏程对网易财经表示,由于更能体现资金的效率和回报,未来国企改革通过资本平台操作将会成为趋势,正在越来越被认可。

专家称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分蛋糕,而是要一起做蛋糕”。

因体制不变而遭质疑

尽管混合所有制改革已经成为当下中国国企们必须面对的课题,但是他们在具体执行过程中究竟能多大程度去实现依然是个疑问,而在理论层面,对混合所有制这个提法的批评也始终没有停息,比如控制权如何分配的问题,国企改革属性问题等等。

早在中石化刚刚宣布将启动混合所有制改革时,即便是中石化内部专家也曾对网易财经评论称,“该改的不改,不用改的还瞎改”。言下之意是油品销售市场已经是个竞争市场,中石化更应该推动上游环节的改革。

近年来,外界质疑的石油领域垄断现象主要集中在上游勘探开发和原油进口资质两大领域,勘探开发是三巨头代表国家控制资源,所以对民资和外资关上大门就被认为是应有之义,而原油进口资质近来频繁放出开放的消息,但是始终受到掣肘,个中原因复杂。

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日前的业绩说明会上对勘探开发板块的问题也表示,公司上游板块不会放开,因为在国际上石油勘探开发是个高风险行业,“大概只有30%的成功率”,一般企业难以承受,所以对外更多是合作而不是合资。

周大地对网易财经表示,就中国的现状而言,国有经济的主题地位不会动摇,另外石油行业本身也是高度集中型行业,资金密集和政治等因素明显,这都造成了国有石油企业的控制局面,所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不是分蛋糕,而是要一起做蛋糕”。

现在的问题是,民营资本对这种施舍式的做蛋糕意愿究竟有多大?国内一家能源央企的高管日前对网易财经表示,由于出现控制权或话语权的争论,混合所有制改革最终还是要看民营资本的兴趣和意愿,当然从国资内部来说,鉴于以前和民营资本合作中的教训,也存在对民营资本的提防和担忧。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郭海涛同时认为,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于打破垄断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较为有限。他对网易财经表示,当前的改革并不是在竞争压力下实现的,只是石油巨头基于现在的体制上,允许民营资本等到它的地盘上合作,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郭海涛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否取得成功完全取决于与体制性变革,要看这个体制是否允许更多独立的企业进入这个行业,如果没有竞争压力,那么最后还是会国资分得多,民资分得少。

石油巨头基于现在的体制上,允许民营资本等到它的地盘上合作,效果自然会打折扣。

往期回顾
责编:翟瑞民 热线:010-82558272 Email:money#service.netease.com(将#替换为@)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