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在华遭受反垄断调查仅仅过去一个月,又爆出肉毒杆菌污染事件。为此,恒天然首席执行官亲自赴华“救火”,并第一时间向中国消费者道歉,试图将影响降至最小。

目前事态会如何发展仍有待观察,但早前恒天然曾表示将在华建更多的牧场群及工厂,并推
出自有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欲打造全产业链模式。业内专家表示,本次事件后,恒天然的品
牌美誉度受损难免,也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延误其在中国的发展进程。 [详细]

我来回帖

 “毒乳粉”事件曝光 CEO赴华救火

面对中国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来自新西兰的乳业巨头恒天然却再次遭遇重大打击。

恒天然集团8月2日发布消息,称该公司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经中新双方核查,现初步确定有4家中国境内进口商进口了可能受到肉毒杆菌污染的新西兰恒天然集团产品。

随后,国家质检总局于8月4日公布4家进口企业名单,分别为:杭州娃哈哈保健食品有限公司和杭州娃哈哈进出口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14.475吨;上海市糖业烟酒(集团)有限公司,进口浓缩乳清蛋白4.800吨;多美滋婴幼儿食品有限公司,进口原料乳粉208.550吨。

消息一出,上海质监部门马上全部封存多美滋公司现场涉及问题乳粉的原料及成品,并要求公司立即启动召回程序。4日下午起上海多家超市已经开始下架多美滋涉事产品。

而据娃哈哈集团的官网消息,集团公布了该公司使用新西兰恒天然公司批号JW22乳清蛋白生产产品批号,主要涉及营养快线钙好喝饮品、爽歪歪营养酸奶饮品和AD钙奶等。

8月5日,针对此次肉毒杆菌污染事件,恒天然集团更是在北京紧急召开新闻发布会,恒天然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恒天然大中华区和印度区总裁的魏柯文(Kelvin Wickham)、恒天然高级法规事务经理王涛等悉数出席。

在发布会上,恒天然首席执行官Theo Spierings就部分含肉毒杆菌的乳清蛋白粉流入中国向国内消费者公开道歉,他表示,婴幼儿食品的消费群体有权利使用安全的产品。

Theo Spierings介绍,今年早些时候该公司已经发现了部分产品存在问题,不过检测结果并无食品安全风险。直到7月31日,恒天然后续检测结果证实,旗下一个工厂2012年5月生产的浓缩乳清蛋白粉检出肉毒杆菌。

Theo Spierings说,受到影响的原料总共涉及38吨,“其中,一共有20吨是直接卖给了6家客户,包括3家饮品公司以及3家动物饲料公司,此外还有18吨的原料在我们自己的工厂里使用,分别是在我们位于澳大利亚的DARNUM工厂以及位于新西兰的WAITOA工厂。”

据Theo Spierings透露,3家动物饲料公司包括恒天然集团旗下的新西兰农业商业公司及两家澳大利亚的动物饲料公司,另外三家饮料公司,分别是Vitaco、娃哈哈以及可口可乐。

会上,恒天然高管澄清,目前中国政府并没有全部禁止新西兰奶粉进口,只是针对乳清蛋白粉和基粉,其他的产品并未受影响。恒天然高管称,对新西兰奶粉相关产品的禁令何时结束还没有具体时间,不过,恒天然将在产品去向、召回进展等问题明朗之后,与中国政府部门沟通。

恒天然公司首席执行官亲自赴华“救火”,并第一时间向中国消费者道歉,试图将影响降至最小。

在华屡屡受挫 1个月前曾遭反垄断调查

事实上,从来没有一家乳业巨头,在中国市场遭遇如此多的挫折。

恒天然与中国的渊源可追溯到1972年,彼时中国与新西兰刚刚建交,中国就派代表团访问了“新西兰乳品局”(恒天然的前身之一)。从那时起,恒天然开始为中国市场提供婴幼儿配方粉;1982年,恒天然在香港设立办事处,并开始了与中国的业务往来;1993年,恒天然在广州建立办事处,进一步拓展在中国的市场。

但是,很早进入中国市场的恒天然,“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在多美滋、雀巢等国际品牌在中国站稳脚跟时,恒天然仍扮演着一个奶粉出口商的角色,为国内外企业提供原料奶粉。

直到2000年,恒天然才开始与三鹿这个以奶粉为主的生产企业合作。随后,双方经历了5年的马拉松,直到2005年12月1日才签署合资协议,恒天然集团注资8.64亿元人民币,认购了三鹿43%的股份。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8月份,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三鹿陷入绝境,恒天然在中国最大的投资——8.64亿元也灰飞烟灭。但是,即便遭受重大经济损失,这家乳业巨头也没有选择隐匿与逃避,三鹿事件是恒天然主动曝光,并且恒天然高管此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恒天然从来没有后悔主动将三鹿事件曝光。”

恒天然旗下奶粉品牌安怡、安满,也因由三鹿经营、部分奶源由三鹿供应而退出中国市场。恒天然开始收缩其业务链条,甚至将其在广州的生产线转让给了雅培。

两年之后,圣元的“激素门”再次将恒天然推上风口浪尖。因为恒天然作为圣元产品原料供应商,有专家怀疑是奶源被污染所致。“激素门”一出,恒天然集团随即发布声明,称自己的产品100%合格。直到后来卫生部通报圣元奶粉检测结果,表示未检出外源性性激素,“激素门”才暂时告一段落,恒天然也被还以清白。

倒霉的日子还没有结束。2012年9月,恒天然在对牛奶进行抽检时,发现有少量牛奶和奶粉中含有少量双氰胺(DCD)化学残留物。2013年1月,新西兰第一产业部官员证实,在新西兰出产的小部分牛奶和奶粉中(主要涉及恒天然的产品)检测出双氰胺化学残留物。

随后,恒天然集团发布声明,称因牧草使用DCD而造成产品中含有微量DCD残留,但这并不会构成食品安全问题,也不会对人类健康和动物健康带来任何风险,因此产品会照常销售。

但恒天然的麻烦并没有因此而停息。今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向多家奶粉企业提起的反垄断调查中,身为美赞臣、多美滋等奶粉企业合作伙伴的恒天然也“黑榜有名”。

而在反垄断调查仅一个月后,恒天然再度爆出肉毒杆菌污染事件,虽然发改委至今仍未公布反垄断调查的处罚结果,而本次肉毒杆菌污染事件也未最终定性,但接二连三地遭遇打击,也令人对其在华市场的发展前景充满了疑虑。

目前,恒天然已在中国建成三个奶牛养殖场,有两个正在建设中。今年4月11日,恒天然还宣布将在中国河北建成首个牧场群。

品牌美誉度受损 全产业链战略或受阻

尽管曾深受打击,但是在中国巨大市场前景的“诱惑”下,恒天然仍在不断加快其布局的步伐。

中国海关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进口奶粉44.5万吨,增加了24.8%,其中新西兰仍然是我国最大的奶粉来源国。上半年自新西兰进口的奶粉为37.1万吨,增加了34.3%,占我国进口奶粉总量的83.3%。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网易财经,我国80%的进口奶粉来自新西兰,而恒天然控制了新西兰八成以上的奶源,也就是说,中国的进口奶粉当中,恒天然占据了大半壁江山,基本上所有大的乳制品企业都是它的客户。

但是,恒天然的“野心”并不仅仅局限在上游。今年3月底,恒天然宣布在中国推出其自有品牌的婴儿配方奶粉,与其他的全球乳品企业竞逐这个高利润的市场。公司还计划于2014-2016年间,在中国建成超高温奶处理厂,其旗下常温奶品牌田园已在部分城市推出。

恒天然的目标是到2018年,每年可以产出10亿升牛奶。目前,其已在中国建成三个奶牛养殖场,有两个正在建设中。今年4月11日,恒天然还宣布将在中国河北建成首个牧场群。

在进军婴幼儿奶粉、投建液态奶工厂背后,是恒天然把终端奶源和纵深深加工联系在一起,从饲料、养殖到原奶销售、餐饮业务形成一条体系,打通产业链上下游,建立起“从奶牛到餐桌”的全面业务。

但突如其来的肉毒杆菌污染事件,令恒天然在中国的扩张战略再度受阻。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向网易财经表示,算上之前的双氰胺事件,今年内两次食品安全事件已经让消费者对恒天然“印象深刻”,未来其进军中国婴幼儿奶粉市场势必会遭遇较多困难,其中消费者信心就是最困难的部分。

乳业专家王丁棉也认为,本次事件对恒天然的负面影响正在不断扩散,虽然该公司在处理态度、措施等方面都表现得不错,但短期来说,公司品牌美誉度受损难免,“此前公司计划在中国建厂,建牧场群,本次事件可能会影响其在华全产业链的推进进程。”

王丁棉说,此次事件由临时使用的管道引起,这表明公司在流程上还是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这方面的管理,“但公司的管理层都是职业经理人,相信其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应能渡过难关。”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表示,相对于恒天然的做法,国内一些企业应该感到“汗颜”,“这次事件如果不是恒天然自己爆出来,消费者根本不会知道,上次三鹿事件也是这样。虽然存在问题,但公司没有回避,每次都主动去应对,而对比国内一些企业,每次危机总是想藏着掖着,这对消费者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可瑞康”1段和金装版2段婴儿奶粉已宣布召回。恒天然公司表示将在产品去向、召回进展等问题明朗之后,与中国政府部门沟通。

往期回顾
责编:翟瑞民 热线:010-82558272 Email:money#service.netease.com(将#替换为@)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