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中国电影业进入空前繁荣期,130亿的票房总额,稳坐全球市场第三。八年产业布局,上影集团的改革转制到底成果如何?三载超速发展,中国影业是否赶上世界同行的脚步?本期网易《财经会客厅》专访上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任仲伦,敬请关注!
上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任仲伦,上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上影厂厂长,同济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任仲伦担任出品人的电影有:《天狗》、《东京审判》等。 【访谈全部文字实录】
任仲伦,上影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裁,上影厂厂长,同济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任仲伦担任出品人的电影有:《天狗》、《东京审判》等。 【访谈全部文字实录】
任仲伦:市场板块占40%左右,媒体板块占30%左右,制片板块占20%左右,其余为相关产业,如酒店和广告公司。
任仲伦:高端旗舰式影院建在一线城市;简易性影院建在二三线城市中,作为三年内重点拓展目标;经济适用性的影院建在社区商业中,以连锁影院保证市场领先地位。
任仲伦:计划经济时代,国家统购统销,制片没风险。今天,制片单位和数量就增加了。同时制片成本也大幅上涨,只要有明星露面的,动辄就要三五千万的投资。
任仲伦:因为制片单位数量增多了,合作制片、联合投资就成了各个单位都会选择的安全策略,所以这几年联合出品非常多。
任仲伦:一般影院会拿走票房的50%,院线和发行公司会拿走5%,留给片商的只有43-45%,而这43%里还要去掉所有的投资成本。所以要三倍的票房才能保持基本利润。
任仲伦:延长版权保护期以对抗风险;增加各种版权收益,减小票房占比;提高观众观影积极度,但要在利润稳定的基础上再降低票价。
中国电影业进入空前繁荣期,130亿的票房总额,稳坐全球市场第三。院线发展犹如绑上超级火箭,日均新增银幕8.3块,让其他国家望尘莫及。八年产业布局,上影集团的改革转制到底成果如何?三载超速发展,中国影业是否赶上世界同行的脚步?本期网易《财经会客厅》专访上影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任仲伦,敬请关注!
第一节 院线贡献利润最大
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是由上海电影制片厂、上影美术片厂和上海联和电影院线等多家老牌国有单位合并组建而成。截至目前,上影集团已经发展为拥有5家大型制片企业,14家影视制作公司,1条专属院线,1个电视频道,横跨制片、发行、传播三大业务类型,覆盖影视文化全产业链的现代影业集团。
网易财经:您接手上影集团以后,比较注重全产业链的打造。据我了解,目前上影集团产业链已经涉及到影视制作、市场营销和相关产业等环节。那么,您如何评价这份成绩?
任仲伦:上影集团这几年做得最好的,也被业界给予充分肯定的,就是我们的产业链最完整。首先,我们有一个多片种的制片体系。比方说,我们拍电影,也搞电视剧,还有译制片、纪录片和美术片,我们片种是最全的。第二就是我们有市场,跨市场区域的发展。我们已经在全国大概86个城市,有212家电影院,1000多块银幕。从八年前的1个多亿的票房总收入,到今年有望达到17个亿,整整增加了将近15亿。然后就是具有竞争力的技术服务体系,我们有自己的上海电影技术厂。我们最近跟美国最强大的技术特效公司成立了Technicolor公司,就是上影特艺,也取得了一个良好的业绩,今年已经开始盈利了。另外我们还有一个著名的片场,就是车墩拍摄基地。差不多每天可以在不同的频道里面看到,至少两三部以我们车墩拍摄基地为场景的年代戏。另外,我们还有一些相关的产业,比如同济大学电影学院,我们是主要的合办方,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我们也是合办方。有了这些,我们就形成一个产业链,可以说从一个单一的制片公司转型成为全产业链的现代影业集团,或者说组建了一个航空母舰。
网易财经:在上影集团的这条产业链里,上、中、下游不同的业务类型各自占比有多大?哪个板块贡献的利润最大?
任仲伦:贡献利润最大的是我们的市场板块,就是院线、发行公司和影院,这大概占了40%左右;第二是我们的媒体板块,大概占30%左右;另外,我们的制片板块占了20%左右;剩下就是一些其它的产业,像酒店和广告公司。这个比例在今天看,还是一个比较好的盈利模式,盈利结构也比较合理。
第二节 院线重点拓展二三线城市
作为上影集团的主营业务, 2011年上海联和院线以13.35亿元的票房收入在全国同行中排名第三。旗下成员之一——北京耀莱成龙国际影城更是凭借7632万元的票房收入和286万的观影人次获得2011年年度票房、观影人次双料冠军。联合院线采用自营和加盟两种发展模式,但在管理上则保持统一品牌、统一排片和统一经营。
网易财经:上影集团在院线建设方面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任仲伦:在八年前,我们提出了以上海为根据地,华东一片,长江一线,北京、广东、成都作为三个基本点,来发展我们整个院线市场的战略。今年开始我们借助于上影股份,做了一些积极的调整,把影院建设分成三类。一类就是高端的、旗舰式的影院;第二,我们要向二三线市场进行拓展,建造一批简易性的影院;第三就是经济适用的影院,以适应这几年社区商业的崛起,在社区商业中建立起我们的连锁影院,用这种方式保证我们在市场上的领先地位,或者说具有一定的核心竞争力。
网易财经:上影集团的自有院线和加盟院线的数量分别是多少?今年新增的院线大概有多少?
任仲伦:我们在全国拥有200多家影院,1000多块银幕。这里我们自主的,或者拥有自己股权的占到三分之一左右,其它的是加盟的。今年我们增加的加盟电影院大概有五六十家,明年会更多一点。在今后的三年当中,我们已经做规划的大概有四十几家自主的影院。
网易财经:如果具体到城市,这些影院是怎么分布的呢?
任仲伦:这几年我们主要发展的还是二三线市场。高端市场我们还会继续做,明后年大概有30家影院还在一线市场,我们称之为票仓,就是票房比较高的地方建立影院,我觉得这个市场还在。第二就是,我们更多地去推进二线、三线的市场,有一半左右的数量会在新的二三线市场出现。我们目前在黄山、阜阳、海南都有新的影院建成,现在看效益也是不错的,因为它相对高端的影院来讲,它的基本投入会相应减少。加上现在的电影,因为从胶片到数字以后,它的传播速度很快,使得这些当地的观众,即使你处在二三线城市,实际上也是同步看首轮的电影。
第三节 联合制片抗风险
制片板块,历来是上影集团最为基础的核心业务,也是其第二大利润来源所在。2011年,上影集团共完成7部故事片,338集电视剧,1917.5分钟动画片和12000分钟其它片种的摄制,并获得各类影视奖项80个。电影《辛亥革命》、电视剧《心术》和动画片《秦时明月》当属当年代表作。
网易财经:您认为,在制片环节上,这些年行业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任仲伦:过去在计划经济年代里,整个国家的制片厂就十来家,然后完全用计划经济的模式在管理和生产。我们制片厂,像上影厂,每年给你20部影片的指标,你就生产。只要你生产出来,国家就统购统销。他总是高于你成本来进行收购,然后组织统一放映。那么对制片厂来讲,没多大风险,唯一的风险就是你拍不出来。今天已经是两回事了,因为开放以后的全民化现象。每个个人,从理论上来讲都可以进行制片,那么制片的单位和制片的数量就增加了。这是一个大的变化。
第二个变化就是整个制作成本的大幅度增长。你比方讲,三四年前可能30万、50万也可以拍一部影片。今天一般的像样的影片,有一些明星在里面露面的,都要3000万、5000万,整整增加了100倍。在这种情况下,有那么多数量的制片单位,成本又在增加的情况之下,合作制片、联合投资就变成了各个单位都会选择的一种比较安全的策略。所以这几年你去看,联合出品就比较多。
网易财经:上影集团在制片策略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任仲伦:我们这几年提出了一个口号,叫 “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上影集团在这个基础上创作了一些影片,像我们去年筹拍、今年上影的3D《大闹天宫》就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是一个经典的中国美术电影,我们通过3D重新提炼以后,今年上半年在国内市场就取得了超过了5000万的票房,然后在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卖出了版权,在三个国家重要的电影节上我们都获了奖,而且联合国版权协会也给予金奖,这是一个。第二个就是我们的《神奇》,是以当代年轻人生活作为主要内容的影片,但为了扩大在欧美的影响,我们跟美国的NBA合作,美国篮球协会合作,像美国的一些著名球星,皮蓬、安东尼奥、霍华德、王治郅、易建联,都不是作为陪衬,作为背景,还作为角色,甚至很重要的角色进入。
网易财经:未来,上影集团在制片方面会有什么新的动作?
任仲伦:最近我们在筹备,可能是明年3月份在上海开机的,叫《魔咒钢琴》,写犹太人在二战期间在上海的故事。我们也邀请了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力的一些制片力量、市场资源来配合我们,我们也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完成“把中国故事讲给世界听”,把中国的一些有价值的生活理念,蛮有趣味的思想,传播给更多的欧美观众。
第四节 应提高版权收益比例
2011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131.15亿元,同比增长28.93%。在全球市场中,这份成绩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第三。支撑票房增长的两大动力是迅猛发展的银幕数量和相对较高的电影票价。2011年,全国新增银幕3030块,平均每天新增8.3块,同比增长约50%,吸引全年观影人数比上年增加30%。同时,中国影院的平均票价则稳定在30元左右。
网易财经:您怎么看利润与票房的关系?
任仲伦:从电影角度来讲,实际上它是具有巨大利润生长空间的这样一个行业。但它又不是每部作品、每个环节都可能有稳定利润的这样一个行业。你刚才讲到票房,外行经常有个误解,会问一个问题,他说你这部影片投资多少?我说投资1亿,票房如果达到2亿了,他就会恭喜你,恭喜你赚钱了,赚了1个亿,实际上不是这样的。票房只是一个产值概念,而这个产值要分配在整个电影行业的环节里面。比方讲,影院大概会拿走票房的50%左右,那么院线和发行公司肯定也会占到5%左右,真正进入到片商的肯定在43-45%左右。而真正拿到的这43%当中,你还要去掉所有的投资成本。也就是说,当你投资1个亿的一部影片,应该是三倍的票房才能维持你的基本利润,所以这是一个不同的概念。
网易财经:您觉得中国电影人应该怎样追赶美国同业的利润水平?
任仲伦:毫无疑问中国电影这几年有了很大的进步,连续五年票房两位数增长,都是超过20%的。票房的增长,意味着这个产业的上下游都有可能去赚钱。另外一个方面,我们希望制片这方面的利润能够稳定、稳定、再稳定。因为制片利润在中国目前不是很稳定,大概是20%左右的影片可能处在盈利时期,更多的影片处在平衡或者亏损的状态。这个也不吓唬人,即使美国这样成熟的电影产业来讲,他们也差不多。就是赚钱的占30%,然后不赚钱的在70%左右,但问题是他们30%赚钱的,有时候会赚很大的钱,反过来就平衡了或者弥补了不赚钱的。他们主要有几点:一个是他们版权的保护期相当长,他们75年,中国是50年,我们也希望中国的保护期能够增长,让版权的收益成为我们抵御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杠杆。第二希望盈利模式能够更开阔一点。中国的制片商,盈利主要靠票房,90%来自于票房,10%来自于其它的版权交易和版权收益。但是美国,票房一般占直接收入的30%几左右,其它的60%甚至更多是来自于版权,像电视台的版权、网络版权,甚至还保留了一些录像带的租赁市场,包括飞机的版权,方方面面的版权。所以我们也希望如果要利润增加的话,就要从单一的、传统的票房收益当中解放出来,或者说拓展出来,向全版权的收益转变,这样才能保证制片商的收益更大一些。第三,当然我们也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观众观看影片的积极性更高一些。现在电影市场的票价实际上在调整,到目前为止,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的票价维持在40块左右,北京和上海差不多是41块平均票价,广州大概是43块,深圳是42块,维持在这样的水平。当然我们希望这个票价有一定的稳定,在让电影产业上下游都有利可图的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调整。
感谢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对本期访谈提供的帮助。
从微软、谷歌等知名公司高管到转型做天使投资人,李开复在投资领域已经深耕7年,面对众多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他如何慧眼识英雄?从2015年的投资热到2016年的资本寒冬,他对当下的创业环境有何独特见解?
2015年4月,柳甄加盟优步,此前她在美国硅谷当了十年律师,如今转型专车行业,她对烧钱竞争有何看法?对于专车面临的政策问题,她又如何看待?作为职场女性,她如何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关系?
本期采访编辑周国楷。对《网易财经会客厅》节目有任何建议或意见,请来电或邮件与我们联系。 电话:010-82558541 邮箱:caijinghuiketing#163.com("#"改为"@") |
分享到: |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