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将重启 A股慢牛已到来?

2015-11-12 第061期 0人参与

证监会宣布,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取消申购预先缴款)后将重启IPO,但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前,将按现行制度在年内恢复7月份暂停的28家IPO,两周内,将有10家率先启动。有券商认为,在最乐观情况下,慢牛可能已经到来。国信证券表示,“牛市又来了”的判断过于强调远期的乐观并且容易联想到此前的杠杆牛逻辑。不是“杠杆牛市又回来了”,而是“政府深度参与的转型长牛慢牛来了”。【详细】

IPO重启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将重启IPO,进一步改革完善新股发行政策措施。邓舸6日透露,由于完成相关准备需要一定时间,在此次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全部落实前,证监会决定先按现行制度恢复暂缓发行的28家公司IPO。其中,已经履行缴款程序的10家公司先行启动,完成未完成事项预计需要2周时间,剩余18家也将在年内重启发行。

IPO将重启 规则巨变

新股发行制度五大变化

1、由全额预缴款改为中签后再缴款

针对巨额打新资金,取消现行新股申购预先缴款制度,符合申购条件的投资者待其确认获得配售后,再按实际获配数量缴纳认购款。

目的:缓解资金压力,2015年6月初25只新股冻结资金峰值5.69万亿元;如果取消,仅需缴纳414亿元。

2、小盘股实行直接定价发行

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2000万股(含)以下小盘股直直接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商定价格,不进行网下询价和配售,直接向网上投资者发行。

目的: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提高发行效率。

3、企业欺诈发行保荐机构需先行赔付

因其为发行人首次公开发行制作、出具的文件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将先行赔偿投资者损失。

目的:推动中介机构进一步尽职履责,强化中介机构的责任约束。

4、“独立性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

不再将“独立性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作为发行上市的门槛,相应调整并加强对有关信息的披露要求。

目的:突出发行审核重点,调整发行监管方式。

5、建立摊薄即期回报补偿机制

证监会将要求首发企业制定切实可行的填补回报措施,并在招股说明书中作出承诺。

目的:加强对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IPO新政不等同市值配售 “新股不败”终将破灭

在投资者正在诧异上周券商股的强势走势之余,11月6日盘后谜底终于揭开:暂停了4个月的IPO将再度重启,而这一次,在坚持按市值配售进行IPO之余,取消了此前申购时需全额预缴申购资金的规定,改为确定配售数量后再进行缴款,堪称最大的变化。

市值配售重出江湖,反映了新股发行由核准制向注册制过渡期的现实需求。在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和申购应该是一项严肃的一级市场投资行为,而不是无风险获利的工具,或许这一点是投资者需要清醒认识的,新股不败的神话总有破灭的一天,也许那一天会成A股市场化机制建立过程中里程碑式的日子。[详细]

资金面:解放万亿资金

打新改玩货到付款解放万亿资金 低估值蓝筹受青睐

众所周知,IPO对市场的抽水效应一直让投资者有所忌惮。在本轮牛市中,多次上演多家公司集中上市,冻结资金数万亿的情况。对于欲获得打新收益,但苦于资金短缺的投资者而言,只能卖股腾出资金,这便对市场造成了一定的抛压。由此,每当新股发行时,A股市场通常免不了一次波动,从而形成一种奇特的打新周期。

而此次IPO重启后,申购时无需冻结资金,只在中签后再交钱。这就相当于“解放”了大量的申购资金,满仓打新也成为可能。

取消预缴款对于市场资金的影响直观。据证监会数据显示,2015年发行的192家公司,网上投资者中签率平均为0.53%、网下投资者获配比例平均为0.22%。2015年6月初25家公司集中发行时,冻结资金峰值最高为5.69万亿元,如取消预缴款,则投资者仅需缴纳申购资金414亿元。[详细]

IPO新规将解利息难题 2015年打新资金利息超八亿

今年以来,已上市的192家上市公司网上网下合计冻结资金达到28.41万亿元,其中冻结资金超过1000亿元的高达104家,如东方证券(600958.SH)、东兴证券(601198.SH)、江苏有线(600959.SH)等冻结资金都超过了3000亿元,最低的五洋科技(300420.SZ)的冻结资金也有266.5亿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粗略计算,上述28.41万亿元的冻结资金产生利息高达8.17亿元。

虽然动辄万亿计的冻结资金,但是中签率却屡屡创下新低。以2015年为例,192家新股中,中签率低于0.5%的就有108家,其中最低的田中精机(300461.SZ)中签率仅有0.12%,冻结资金则高达1186.38亿元。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表示,“之前冻结了很多钱去申购,造成资金浪费。这项规定改变后将不会冻结那么多资金,对股市的冲击会缓和一些。”[详细]

市场:慢牛在路上?

IPO未改反弹格局 A股慢牛已是“在路上”

长城证券策略分析师汪毅认为,IPO的制度改革,从本质上看,是为了让游戏规则更加透明,让市场上多发的货币更愿意进来,借以消化中国经济结构中的债务压力,甚至产能过剩等难题。但股票市场终究是以企业融资为目的,是为了发展实体经济所准备的融资渠道,所以经济体制改革、结构顺利调整才是支撑资本市场中长期持续健康走强的核心要素,即改革支持估值的逻辑可以延续的关键。中期市场走势能否延续,归根到底要看改革进度和美联储收缩货币的节奏,目前已经进入了中美赛跑抢时间的时刻。中国资本市场毫无疑问步入了波动较大,但中枢缓慢上升的时代。

短期而言,市场已经提前几天反映了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的利好,本周还有一部分需要参与新股申购的资金将被动地先增加市值的比例,这或将构成市场进一步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随着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也许对于短期中国经济和通胀层面的影响有限,但这种加息周期的来临本身就将使得全球资本市场的估值体系承压,特别是在每一次加息预期增加的时刻,所以短期市场更多是震荡向上的概率较大,对于中期市场看法倾向于中枢抬升的幅度有限,同时市场波动率将明显加大。因为对A股提升的利好因素就是无风险利率和风险溢价的变化,加息周期将抬升后者,表现为每次紧缩预期增强时,市场可能会大幅度的波动。考虑到中国政府目前仍然有进一步下降基准利率的操作空间,市场的整体中枢还有一些缓慢抬升的空间。

而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王胜则认为,在最乐观情况下,慢牛可能已经到来。不得不承认,A股是个现象级的市场,具有极强的学习效应,市场一旦对远期点位形成主流认识,实现节奏上就会加快。在证券交易结算资金继续流出的情况下,私募基金选择突破中性仓位上限继续加仓;公募基金迫于年底业绩考核压力,博弈仓位和结构的意愿增强;两融余额快速上升,杠杆恢复速度快于预期,资金以前期阻力最小的券商为突破口,进而为“周期搭台,成长唱戏”开辟了新的空间,提升了市场的赚钱效应。“钱多”叠加“资产荒”,部分投资者面对负债端的短期刚性可能突破“理性人假设”放手一搏,提高风险资产的比重,而A股市场逐渐清晰的主线和持续的赚钱效应提升了增量资金入市的概率。[详细]

南方基金:重启IPO不改慢牛行情

首先,从历史经验数据分析角度看,IPO重启不必然对行情走势产生方向性改变。在本次IPO暂停之前,A股历史上暂停IPO次数已超9次。根据统计,历次IPO重启前后市场涨跌不一。在9次IPO暂停期间,沪指有4次上涨,5次下跌。IPO重启后一个月内,沪指有4次上涨,5次下跌。整体来看,IPO重启并不是决定市场短期走势的决定性因素,IPO重启前后大盘走势更多还是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环境。历史上,IPO重启是伴随着大牛市上涨行情的,例如2006年6月IPO重启后,上证综指从1600点左右继续上涨到6124点;2014年1月IPO重启后,上证综指从2000点左右见到底部上涨到5178点。此次,南方基金同样预计,在IPO重启之后,市场依然能延续慢牛行情。证监会11月6日宣布重启IPO,并将进一步优化发行制度。我们认为当前股票市场已进入自我修复、自我调节阶段,及时恢复和保持合理适度的新股供给,有利于增加市场活力,有利于完善资本市场的投资功能;同时,在机制上采取取消打新预缴款等多项改进措施,有助于减少在打新时对于货币市场的冲击,有利于提高IPO的运行效率,是资本市场制度建设的又一重大进展。同时,南方基金认为这也是未来向注册制过度的阶段。[详细]

分析:注册制开启“预演”模式

IPO改善规则 注册制开启“预演”模式

因《证券法》修法尚未完成,新股发行注册制一推再推。不过,伴随新一轮IPO修改规则后重启,监管层似乎已经开启注册制“预演”模式。

证监会11月6日宣布,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对股票发行制度进行多项调整,并待履行完相关程序后,全面重启IPO。而这些“完善措施”的考虑,正是注册制改革的思路。最典型的方面,就是特别强调“以信息披露为中心”。

“(本次完善新股发行制度)推出了取消新股申购预缴款、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突出审核重点、完善新股发行定价机制、强化中介机构监管等举措。”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表示,这是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朝着股票注册制改革的方向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现在是过渡期,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给市场一个预期。”一家券商首席分析师称,预计明年有望推出注册制。”[详细]

注册制再探路: 完善IPO制度推进市场化发行

证监会本次改革在对主板(含中小板)和创业板首发办法进行修订时,将一部分基于审慎监管要求增加规定的发行条件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具体说来,不再将“独立性要求”和“募集资金使用”作为发行上市的门槛,相应调整并加强对有关信息的披露要求。

同时,邓舸还强调发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责任人,保荐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承担核查把关责任,投资者自主判断发行人投资价值,审核工作重点将关注信息披露的齐备性、一致性和可理解性。

也就是说,发行人的质量优劣和投资价值将由市场决定,监管部门不再对其“背书”,也不对持续盈利能力做判断。

“尽管注册制还未上路,但证监会此次新股发行制度的变化在一定程度让我们看到了市场化发行的曙光。”一位接近交易所的业内人士对此认为。[详细]

编辑

赵强

扫一扫获取更多独家热点

华泰证券手机开户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