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江国际会展中心,依然是三年前的那个梅江会议中心,这个在天津人看来处于“郊区”建筑每隔一年的9月都会格外热闹。 

  再来天津参加达沃斯,对于我来说,已经是第三年了。

  从第一次来到兴奋,到如今的平静,和一些中国企业家一样,我也是夏季达沃斯的“老兵”了,看着一起来的新同事既紧张和兴奋,仿佛回到了几年前第一次来这个会场的自己。但在一些同行玩笑声中的“你又回来了”又将自己拉回来现实。

  有人说达沃斯论坛是一场思维和名人的盛宴,有人说达沃斯论坛是思想的殿堂。但在我的眼里,在中国举办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仅仅是一个经济论坛。

  从2012年开始,我有幸参加过三届夏季达沃斯。然而,从第一次的等待和期盼到如今的按部就班,从第一年第一次采访大牌嘉宾的紧张到如今看到谁都感觉不稀奇的麻木。其实背后是许多老记者都明白的一个道理:即使你“抓到”联合国秘书长,也无非是问几个不疼不痒的空泛问题,除了能向别人炫耀一下,还能带来什么呢?就论坛内容而言,形式大于内容,难道短短的一小时,就能给读者和观众带来无比有价值的信息?看到一个同行在她的手记中写了这样一句让我感同身受的话:报道达沃斯,真正有意义的,是你关注什么的问题,能否通过自己的采访和分析,给读者提供有用的信息。

  今年达沃斯,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论坛要数董明珠和傅成玉的一次对话,一个是格力集团的掌门人,一个是中石化的主导者,虽然双方的企业同为国企,但双方的观点和立场却出现鲜明对比:一个明确表示要发挥国家此前制定的制度优势;一个则认为“最好国家少管我们一点”。

  渐渐的,几年的夏季达沃斯经历下来,也让我学到了很多,从一开始,只会带着假笑生硬的和采访嘉宾打招呼,到如今学会了主动跟对方交流寒暄,从了解对方最近做了什么有意思的事情,到询问对方近期在商业上的动态。采访变得更像是朋友间的交流。

  慢慢的,又一届的夏季达沃斯又要过去了,回顾在达沃斯的这几天,在每天下午会议结束,步出会场的一瞬间,会感觉从身体到心灵的疲劳,心中会突然萌生这样一个想法:想彻底的放松自己,这种放松可能是一杯酒,可能是一份甜点,可能是听一首曲子;会突然怀念安闲自在的感觉,那种从听觉到视觉到触觉渗透整个身心的安闲自在。然而这种想法和感觉只有一瞬间,回过神,才发现面对的是明天的未知的如山采访和稿件。

  我和达沃斯的故事还没结束,期待下一次的到来。

网易财经小编在现场赶稿达沃斯论坛上的媒体人 达沃斯论坛上的礼仪小姐

  夏季达沃斯来到中国至今年已经举办八届,个人也有幸参与了其中的三届,综合来看,今年的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变与不变中仍然秉承着这一国际顶尖会议的独特味道。 

  说到味道,首先就想到了的吃。本次来天津之前,曾经告诫第一次参加会议的同事,“等你们吃过了达沃斯的饭,会给你们的人生留下难以忘怀的纪念”。当时,同事们以为这是一句恭维的话,但是自己心里知道,这实在是对达沃斯的媒体工作餐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逃避感。

  只是,意外竟然出现。今年天津达沃斯论坛期间,给媒体准备的餐食可谓丰盛的不得了。当然,这首先是对于个人参加的前两届会议而言。仅仅吃了两顿,前两届工作餐那种偏西式,式样和味道都比较单调的记忆,随着本次会议的肚子鼓胀,已经全然被磨灭掉了。

  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吃的好的媒体估计干活的劲头都大了吧。当然,对媒体的变化还体现在另外的一些细节。夏季达沃斯的不变的主题是“新领军者”,而在最近三届会议的新领军者村,媒体能不能进门也是每年一个政策。

  在2012年时,参加会议的媒体记者可以畅通无阻穿梭在新领军者村的各个咖啡间和会谈角落,到了2013年大连达沃斯,记者们突然发现被拒绝进入新领军者村了,等到今年,在媒体村很多地方又贴着标志,告诉记者们可以进入新领军者村拍摄和找人等,但是每家媒体每个时间段只能进入一组人,而且只能待十五分钟。虽然大家仍不满足,但是也算聊可自慰。

  在会议组织方面,今年除了随处可见的科技元素,包括像姚晨、姚明和周迅这样的文体明星也加入了进来,讨论的内容多是这些明星从事的慈善和经营等方面的榜样,而聚光灯式的噱头效应也非常明显。

  当然,达沃斯没有变化的地方仍然能使你随时感受到这一国际会议的特质。比如很多场次,基本都是外国人参加,而且大多数场次讨论的嘉宾多数是外国人。会议使用的材料和现场网络基本都是英文版。在这样一个场合,参会的中国人,只要能说英文的都不得不“入乡随俗”了。

达沃斯论坛上的中国元素远程机器人参加达沃斯 参会观众纷纷拍照留念

  小编媒体菜鸟一名,今年有幸参加达沃斯。听说这是挺高档的一论坛,理由是天下各路英雄豪杰都将汇聚于此,“来自90多个国家的1600名嘉宾;1100多名商界领袖,其中600名高管;140多位公众人物,包括5位国家和政府首脑;100位学术带头人……”,不得不说,英雄帖确实很气派。但是小编是来干活的。  

  据安排,小编这几天的工作状态将是利用各种机会采访多位参会大佬。

  对于一个新人而言,这是有挑战性的,挑战之处很多,首先,你谁都不认识,不知道谁是你的目标猎物;其次,目标确定了你还不一定能找到恰当的时机出手(大佬的日程永远都是满的);最后,即使你出手了人家还得乐意跟你玩儿。一想到这些,小编就觉得头大。果然,头天夜里在梦里追着人跑了一夜。

  会议第一天,出师不利。之前想到的困难都发生了(其实小编平时的预测能力没这么强的)。在会场里转悠了许久,来来往往的尽是陌生面孔,铭牌也是从眼前一晃而过,奈何脸皮再厚也不至于扑到人家怀里细细辨认。一个多小时毫无收获。

  其实,据说那些大佬们都是有一种可以让人在人群中辨认出来的气质的。而辨认这种气质是记者的一项基本功,小编显然火候不足,搭档就老练多了,只在人群中多看了人家一眼,就大底知道了。于是我就等其指定目标,上前换名片确定身份,采访。

  另一个重要的方式是在会场堵嘉宾,所以跟着听了几场会。一群大佬围着一个问题发表各自专业或者高深的观点。顿时想起初来天津时的那位司机师傅问我们,“达沃斯是干嘛的?”,我当时就没答上,只好反问对方你觉得呢?

  小人物是不需要思考这种大问题的,但是你得思考采访时要提的问题。当然你可以事先准备,到时看人点菜就是。但事情没这么简单,准备是怎样都无法把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到的。比如今天换得一教育界人士名片,同事说那人挺牛的(后来一看确实是),但是小编看到名片之后,就没再死缠烂打了。很简单,我不知道可以问哪些问题,应变能力是重要的,但是知识储备则是基础。

  说来惭愧,小编此前没有直接采访过国外人士,机会是一方面,主要还是对自己的语言不甚有信心。达沃斯是个好地方啊,它提供了大把的国际友人给你练把子。于是小编决定试试,不知道找谁下手之际,看到央视正采一人,于是在一旁等候,那边一结束,忙追上去换过名片,成功采得,后又采一人,事实证明,语言这东西真得大胆去说,辅之以手舞足蹈,不懂也懂了。至少这几次对方从头到尾都没有parden一下。

  达沃斯是个大舞台,八方豪杰各取所需。要露脸的上台露脸,要拜把子的逢人搭讪,要发声的慷慨陈词,举办地酒店饭堂一应饱餐几日。还能欣赏到令人仰慕的绝妙的演出、精湛工艺品和高科技产品,比如小编看到远在加州家中的嘉宾通过视频机器beam现场参会,得知这就是big bang 里sheldon 使用的原型之后激动不已,恨不得给它穿上sheldon的衬衫。

  只是,也有司机师傅说,这管制太严,出行不便;还有师傅淡定地表示,他一点儿也不在乎达沃斯,他只在乎涨不涨工资。对菜鸟小编而言,这也算个不错的练兵场了。

会议现场 现场的电子指引设备 网易小编在现场赶稿

  今年的夏季达沃斯只有短短3天时间,议程表却堪称密密麻麻:大大小小140场会议按次序召开,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位政、商、学界精英,将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集中讨论有关世界以及中国经济和商业的重大话题,全世界的目光都被吸引至此。  

  我在达沃斯采访一天发现,会议的主题堪称五光十色应有尽有:从金融、能源、消费品、制造业,到公共政策、气候问题、人口问题,再到科技、医疗、互联网、艺术文化等等。然而,在数量如此之多、内容如此之广的会议中,没有一个是为房地产而举办、专门讨论房地产的。

  达沃斯遗忘了房地产,也少有开发商参与达沃斯。今年来到天津的著名房企大佬仅有首创置业董事长刘晓光一人,但其发言主题却是国企改革,与房地产无关。去年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作为首富闪耀全场的风光也不再有了。

  问题是,达沃斯为什么不谈房地产?难道是房地产的问题不值得讨论,或者是不急迫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要知道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使得开发商资金链普遍紧绷,破产跑路现象重现,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将难以为继,一批此前就风险暗藏的城市,风险正在进一步暴露。今年前8月的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没有公布,但多家机构预测将在16 .8%至16.9%的区间内,创下2003年1月以来140个月的新低。

  更令人担忧的是,今年市场下滑的原因正在超出这个行业多年的经验。在以往几年,行情不好往往是因为政府的宏观调控抑制住了需求;而现在各地政府大部分已取消限购,有些甚至开出鼓励买房的政策,但人们并不买账。

  在这样的背景下,达沃斯热衷谈论金融和新科技,绝口不提房地产,显得有点意外。不过,从我在达沃斯的见闻来看,达沃斯不讨论房地产,是因为这话题有点“过时”。

  虽然没有专门的会议,但许多经济学家还是谈到了房地产。他们认为,既然房地产的调整不可避免,就应当去寻找替代房地产的新产业,以此来减弱房地产波动所带来的宏观影响。

  朱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说,“房地产不是问题,问题是有没有新的产业可以来替代房地产业,成为未来的一个领头行业。”李稻葵(微博)(清华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学家)也说,“过去的两个增长引擎是出口+房地产市场,但正在逐渐的淡出,新的增长引擎正在逐渐到位,这恰恰解释了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在减速。”

  达沃斯不谈房地产,但不妨碍房地产业在会场外自己说话。近期王石(万科集团董事长)、任志强(微博)(北京华远地产董事长)和潘石屹(SOHO中国董事长)都有表态,王石说“怕下一个倒下的就是万科”,任志强说 “房地产低迷只是因为宏观经济下行”“房价肯定还得涨,毕竟基础地价一下子涨了那么多”,但潘石反击称“这么多曲线没有一个往上涨的,都在往下降。”

  房地产正在悲观,正在忙于自救,但至少达沃斯、至少经济学家们对其冷眼相看。过去多年,房地产投资约占全国投资的20%,带动上下游160多个产业,称作“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行业”当之无愧。但在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房地产业在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下降已经无可避免。房地产不再被赋予复杂的含义,不再受到特殊关注,而是越来越多地作为一个更为纯粹的产业被看待。

  结束了达沃斯一天的采访,从梅江会展中心返回驻地,建设美丽的天津市容映入眼帘,马路两边都是崭新靓丽的住宅楼。一位当地出租车司机向我介绍,会场周围都是“富人区”。看着万家灯火,我想,房地产回归住宅本身又有什么不好呢,其实说到底,房地产就只是盖人住的房子而已。

网易财经在现场网易小编在现场 达沃斯论坛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