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6日,发布会被紧急叫停、公告再次延期,陷入学术造假风波的海南海药仍未能走出“澄清”困局。而产量和盈利均不尽人意的人工耳蜗,却让海南海药在资本市场上赚个盆满钵溢,难免引人质疑:人工耳蜗只是海南海药拉动市值的噱头?

海南海药澄清公告难产 人工耳蜗项目被疑噱头

2014-1-7 09:20:21 我要跟贴

6日,发布会被紧急叫停、公告再次延期,陷入学术造假风波的海南海药仍未能走出“澄清”困局。而产量和盈利均不尽人意的人工耳蜗,却让海南海药在资本市场上赚个盆满钵溢,难免引人质疑:人工耳蜗只是海南海药拉动市值的噱头?

尽 管学术造假风波短期动摇市场信心,海南海药遭遇信任危机,但机构和部分业内人士仍看好其长期价值。“学术造假事件会对公司股价短期有影响,但其价值未变, 恐慌情绪释放后股价就会回归。海南海药未来业绩则要看其人工耳蜗何时量产稳定以及市场推广程度,这需要一个过程。”某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网易财经表示。

卷入学术造假风波 海南海药盘中跌停

6日午间,海南海药在北京刚刚开始的澄清说明会被监管部门紧急叫停,发到记者手中的资料瞬间又被悉数收回。随后公司方面称将于晚间发布公告对人工耳蜗项目进行澄清,但直到晚8点,再次被海南海药方面告知公告正在被交易所核查,暂时无法发布。

从2日所称的“正在准备公告”,到公告再次被延期,海南海药人工耳蜗项目真实面目究竟怎样,成了资本市场2014年上演的首场悬疑大剧。

据 日前央视报道,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学生王宇澄举报学术抄袭、科研剽窃,其自称的“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人工耳蜗”实为仿制国外公司产品。央视提到的人工耳 蜗,即是上市公司海南海药控股子公司上海力声特尚在准备量化生产的产品,该产品曾一度被市场视为海南海药的投资亮点。当天下午,海南海药盘中停牌。

随后,海南海药证劵办工作人员对网易财经称,公司正在准备公告,将尽快发布予以解释。而力声特的电话则始终无人接听。

3日,王正敏在复旦方面举行的说明会上否认“克隆”人工耳蜗一说,称国产耳蜗具有知识产权,并非完全仿造。

央视还提到,王正敏团队以各种名义报项目,仅2012年就获经费4000多万,其中力声特获补贴2000万左右。此外,海南海药2013年4月份公告力声特将向大连市中心医院销售300套人工耳蜗为虚假消息。

据 公开资料显示,上海力声特成立于2004年6月14日,设立时深圳南方同正投资有限公司出资720万元,持股72%。南方同正是海南海药的大股东,持股 21.68%。2009年9月10日,海南海药筹划定向增发,计划以不低于13.57元/股的价格发行5000-7000万股,募集最多8.2亿元,用于 上海力声特的人工耳蜗扩建项目。

2011年8月4日,证监会批复了海南海药的定增申请,实际募集资金1.67亿元,增资后海南海药持有力声特91.17%的股权。南方同正向上市公司注入了彼时看来充满市场前景的人工耳蜗项目。

根据力声特定增项目的计划,投产时间为2013年12月31日,如今2013年已经过去,海南海药并未公告人工耳蜗是否实现了规模生产。原本称2014年开始盈利的人工耳蜗项目,却在新的一年开始之际,陷入这场学术纠纷中,前途未卜。

人工耳蜗被疑噱头 盈利连续两年未达标

从2004年签订技术转让合同,到如今10年的时间已经过去,规模化生产的承诺未按时变现。尽管这一技术尚未给国内耳聋患者带来福音,也未能帮助公司增厚业绩,却让海南海药在资本市场上赚个盆满钵溢。

“行业内有个说法,是说有些项目是要在资本上赚钱,而不是靠实体生产。”北大纵横医药行业中心高级医药合伙人史立臣对网易财经表示,海南海药通过人工耳蜗项目,反复在资本市场上融资,大幅提升了市值,醉翁之意可能并不在项目本身。

号称为具有国内独一无二技术的人工耳蜗项目,被质疑为海南海药在资本市场捞金的噱头。

事实上,人工耳蜗国内市场广阔是业内共识,“有好的产品,不抓紧投入研发进行批量生产,肯定是企业的损失。按照海南海药公布的人工耳蜗的毛利率,规模化生产实现后产生的利润甚至要超过所得的财政补贴和市值提升,为什么不做呢?”史立臣对该问题表示不解。

而海南海药董事长刘悉承则在5日公开回应称,2004年买进人工耳蜗专利技术主要基于慈善的考虑。

但 在史立臣看来,不管出于何种目的,海南海药在2004年签订技术转让合同时,如果对于该技术成果系仿制澳大利亚产品知情,且对产品能否产业化有合理的预 估,但仍然签订合同,并向市场释放信息,以此提升市值,则上市公司需要承担一定责任。“问题在于监管部门很难去鉴定纯技术的东西。”他表示。

按 照刘悉承的说法,从2004年买进技术之后,企业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研发,并取得了15项国家专利。“后期临床验证和研发的责任转嫁到了海南海药身上,在 这一阶段,海南海药对人工耳蜗的技术是否过硬,能否批量生产应该是有数的,如果说完全不知情则难以让人信服。”史立臣表示。

更让投资者信心动摇的是,力声特的人造耳蜗项目,已经连续两年未能完成预期业绩,且投入不足,进展缓慢。

根据海南海药2010年的预计,上海力声特2011年净利润不低于571万元,2012年净利润不低于1210万元,2013年净利润不低于2469万元。

但查阅海南海药2012年年报发现,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扩建项目累计投入金额为4300万,项目进度为25.71%。当年力声特净利润为306.17万元,低于当年的盈利承诺,903.83万元差额最终由南方同正补足。

2013年半年报,人工耳蜗项目扩建投入了8600万,进度为51.72%,刚刚过半。该报告期内,上海力声特人工耳蜗项目营业收入仅334万,同比下滑52.64%,与之前所承诺2013年利润将实现2649万的目标相差甚远,销售再次不达预期已是大概率事件。

“画饼”人工耳蜗 曾被机构一致看好

尽管项目曾一度引起质疑,甚至股价曾在发布定增方案后短暂下跌,但海南海药画出的这张“大饼”,颇对资本市场的口胃,彼时多家机构愿意为此买单。

根据海南海药历年披露的数据显示,公司在2010年和2012年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均有所下滑,2013年截至上半年,每股收益0.12元,同比下降50%,公司净利润同比上涨0.15%。

但不尽人意的业绩并不影响海南海药股价的飙升。2009年9月17日为海南海药首次停牌谋划定增前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当天收盘价为17.35元,到当年10月19日复牌,至2010年4月29日,盘中最高价高达24.70元,半年涨幅最高超过42%。

2010年8月,海南海药通过最终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最低发行价调高至16.31元/股。到2011年8月,8家机构认购全部股票,发行价格为23.5元/股,溢价高达44%。

海 南海药2010年的半年报显示,当期公司净利润下跌48.89%,在这种情况下,齐鲁证券的中信-金泰山集合理财计划、工银瑞信中小盘成长基金、泰信优质 生活基金等多家投资者,新晋建仓进入公司前十大股东之列。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管理的华夏大盘精选基金和华夏策略基金悉数上榜。

“海南海药的主营业务比较一般,人造耳蜗可以说是唯一的投资亮点。”某投资人对网易财经表示。

“这曾是申万前首席医药分析师罗鶄重点推荐的一只股票。”某医药行业投资者对网易财经称。在2010年左右申万发布的研报中,曾多次调高海南海药的盈利预期,并维持增持评级。

申 万2010年7月份的一份研究报告称,若海南海药增资力声特,按照30倍PE估值,人工耳蜗项目未来三年可为海南海药带来每股14.7-18.3的价值提 升。传统业务给予12-15元的每股价值,则海南海药完成资产注入之后的每股价值在26.7-33.3元之间。宏源证券分析师也曾表示,人工耳蜗的存量市 场空间高达300亿元。

耐人寻味的是,据此前媒体报道,海南海药一度婉拒了业内多位研究员提出的调研力声特的要求。

投资预期短期受影响 长期价值仍被看好

海南海药凭借人工耳蜗给予市场的想象空间,似乎一瞬间被学术造假事件打破。相对于王正敏和王宇澄师生之间的恩怨情仇,投资者更为关心海南海药未来的业绩和股价走势。

“这个项目本来就是一个假的,对公司的业绩也就影响比较小,但是对公司的信誉品牌肯定是有影响,股价会下跌。”史立臣直言。

但 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海南海药仍具有长期投资价值,恐慌情绪释放后股价会回归。某券商医药行业分析师对网易财经分析,股价实际上反映的就是市场预期。海 南海药的估值比行业平均高了大概30%左右,高出的这30%就是包含了对人工耳蜗的预期。尽管现在的局势对海南海药有负面影响,但这个预期不会完全破掉, 只是投资者的热情在短期内会被浇灭,溢价预期有所降低。“海南海药的人工耳蜗是有实际产品存在,和重庆啤酒完全靠投资者想象是两码事。”他表示。

在央视曝光之后,王宇澄曾对网易财经表示,欢迎任何人任何媒体采访他。在颇有戏剧性的举报风波中,人工耳蜗仿造的话题不断发酵,甚至超出了王宇澄本人的预期,海南海药也随之沦陷,一度遭遇信任危机。

但 在上述分析师看来,海南海药的问题被过度放大了,王正敏学术不规范的可能性是有的,在中国司空见惯,但国产耳蜗并非造假,虽然其创新部分很少,但仿制的技 术壁垒也是相当高。“可以确认公司的确在扩建新产能,人工耳蜗未来前景确实存在,尽早做产能准备没什么错,只是市场开发和产品稳定性未达到预期。”

“相 对于昂贵的进口产品,仿制的国货如果能够做到质量相近,价格又能大幅度降低,这是对老百姓来说一大福利,我个人认为应该给予支持,打破国外垄断。”一位不 愿具名的分析师对网易财经表示,学术造假事件会对公司股价短期有影响,但其价值未变。海南海药未来业绩则要看其人工耳蜗何时量产稳定以及市场推广程度,这 需要一个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日下午海南海药急速跌停,但机构仍未对海南海药失去信心,根据当日龙虎榜数据显示,四家机构占据海南海药买方前五位,合计买进2500万股左右。(赵婷)(实习生杨晓宴对此文亦有贡献)

海南海药财务数据

名字 职务
刘悉承 董事长
陈义弘 副董事长
任荣波 总经理
张晖 董秘

海南海药财务数据

项目 2013年9月 2012年
总资产 34.5亿元 27.6亿元
利润总额 1.13亿元 8844万元
净利润 9129.36万元 7913万元
每股收益 0.17元 0.16元

海南海药收入结构

项目
营业收入
占比%
医药 5.57亿 99.37
医疗器械 334.40万亿 0.60
网易财经独家原创 转载标明出处
调查热线:010-82558283
调查邮箱:money#service.netease.com(将#替换为@)

 

《上市公司调查》往期回顾

更多专题
网易财经 编辑:赵强 编辑热线:010-82558679 调查邮箱:money#service.netease.com(将#替换为@)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