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主题] 博鳌文化分会 文字实录

张纪中:中国电影产业应向中国汽车工业学习

论坛信息

时间:16:30 - 18:00

地点:国际会议中心一层东屿宴会厅B

论坛主持:好莱坞中美电影节主席苏彦韬

参会嘉宾:美国电影导演、编剧、电影音效设计师李察·安德森
“川制作”导演兼总裁陆川
美国鲁迪摩根集团总裁安德鲁?摩根 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中军 制片人张纪中

文字实录

 苏彦韬:大家下午好!非常欢迎各位参加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文化分论坛,我是今天的主持人。美国好莱坞中美电影节组委会主席苏彦韬。今天非常高兴主持本届文化分论坛,首先介绍一下台上各位嘉宾朋友:美国电影导演、编剧、电影音效设计师李察•安德森先生,奥斯卡得主,曾经制作过包括《星球大战》、史瑞克、蝙蝠侠,他得奥斯卡的电影是《夺宝奇兵》。他很自豪的告诉我,他发明了机器人和外星人的声音,曾经用72个声轨合成蝙蝠侠车引擎的声音,近年他也从事导演和编剧的工作。“川制作”导演兼总裁陆川先生,我看过的是《可可西里》,这部电影深深震撼了我,我非常钦佩他对电影艺术的热诚,他每一部电影都让我们看到陆川式的电影精神,我们今天非常期待他的高论。下一位是我的好朋友,中美电影节共同主席:美国鲁迪摩根集团总裁安德鲁•摩根,从事电影制作超过40年时间,从早期的李小龙先生的《猛龙过江》,到后期的《教父》,今年的中美合作电影:《如果·爱》、《投名状》、《门徒》,他制作的电影获得过奥斯卡和金球奖的奖项。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中军先生,他在过去这么多年来一直作为中国影视和娱乐行业的领军人物,可以说是中国电影和文化界的标杆,一个传奇人物,我们期待他的高见。中国影视第一制作人张纪中先生,他的制作在过去有新版西游记,激情燃烧的岁月等一系列优秀的影视剧出自于张纪中先生。今天台上几位将会透过交叉分享,从导演、制片、媒体、技术等各个层面跟各位解析电影和传媒在跨国界文化传播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他们的未来,希望借此消除不同种族的文化和政治隔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交流和共存,现在开始今天的论坛。首先第一个问题,请每位嘉宾用2分钟介绍一下他们心目当中未来的电影是什么样的,首先请陆川先生。

16:39 陆川:主持人所说的未来电影指什么?

16:39 苏彦韬:无论形态和内容,你心目中未来的电影是什么?

16:41 陆川:这两年在中国电影行业工作中感觉到中国电影的巨大变化,我开始做电影的时候是中军先生帮助我,做了人生中头两部电影,那时候的中国电影市场非常艰难,导演拍片的机会比较难得,而且那时候的方向和现在完全不一致,制度也不同。经过十几年的变化,到今年2013年,我感觉中国电影面临很大的变革,在电影选材和制作、运作,包括观众的成长、影院的成长会推动电影的变化。刚才您提的问题也是我思考的问题,但实际上没有特别明确的答案。我觉得未来中国电影市场上,我不敢说未来全球的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娱乐化是必然的趋势,娱乐化会带来对电影本体的冲击。还有3D技术,观众会成为投资影片和导演选材影片中成为越来越多考虑的因素,甚至成为主流的因素。媒体对电影的评判更多倾向于数字化评判,就是票房的评判。经典电影时期的艺术性会推为其次或者更其次,我觉得未来中国电影可以看到的是市场化、类型化,至于10年之后现在说还太早。

16:42 李察·安德森:我同意刚才陆川导演所说的话,我觉得主要是要娱乐大众,这是电影最终的宗旨,当你说到各种技术的因素,对于观众不注重技术,他们只是想看感兴趣的故事,对于技术层面他们不那么感兴趣。我觉得未来的电影和现在的电影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屏幕大小会有变化,但观众体验差不多。

16:52 安德鲁·摩根:我说中文还是英语?我很同意王先生刚才所说的话,从我的意见,因为我在亚洲待了40多年,我开始在香港,我现在看中国,我十几年前就来到中国,我看到中国的变化。我记得香港1972年,那时候我在嘉禾电影公司,那时候是比较小的公司,但我们有很大的梦想。那时候有一个小中国演员李小龙,那时候他没有那么火,我保证!我们都是年轻人,他有一天告诉我他的梦想,他说你知道在美国没有中国的大演员,我希望我是头一个中国人代表亚洲在好莱坞,那时候我很惊讶,哗,这是很大的梦想,怎么做?他说慢慢一步、一步,他拍了两个小电影《唐山大兄》,然后开始拍第三步电影,请老外跟他一起拍。没有拍完美国公司跟我们商量,能不能合作?我们开始商量做一个剧本。那是头一部中美在香港合作片,我们不知道他那么快去世了,这是40年之前。今年4月19日在好莱坞播,他觉得这是最漂亮的中国功夫片子,但我们那时候没有想到这个事。10年之前到现在,王先生、陆导演和所有的朋友开始一步、一步改变中国的做法,现在可以有国内的市场,过5年全世界最大的市场是中国,那时候有可能我们开始拍片子会有新的演员,我不知道是谁,我肯定有新的李小龙,不是打功夫,就是非常有天分的中国人可以代表中国人在好莱坞,做全世界最大、最火的演员。我们拍艺术片,中国也知道今年的娱乐是明年的文化,40年之前不是讲文化,现在觉得李小龙的电影是文化。刚才王先生说了别的事,别的演员,不管拍电影、电视剧都一样,一步一步变成文化,因为这是交流。我最喜欢往前走,因为现在什么都比较干净,我们都拍片子,我们不要反对政府,这非常重要。

16:53 苏彦韬:他强调走在娱乐最尖端的就是未来的文化,他不追求今天的文化,为文化而文化,不如追求时尚的合作作品。他是很时髦的一个人,所以那时候拍《功夫》和黑社会电影,和他的搭档拍电影,一个是李小龙,一个是教父系列,40年之后都变成了文化。我们请张纪中先生谈一谈。

16:57 苏彦韬:讲到技术我们请李察·安德森谈一谈,李察·安德森先生一直做技术方面的工作,从技术层面展望未来的媒体,用技术层面看看未来媒体的形态和生态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吗?

16:59 李察·安德森:这是美国最后一年用35毫米发的电影了,以后都用电子数字化的电影,不断出现很多、很多的变化,用什么样的计算机肯定是不断地变化。工程师总是说要是这样将来机器会更好,我们很难说到底未来是什么样的数字体,但可以肯定未来越来越走向数字化。电影院差不多,大同小异,大家看屏幕放映,有一些不同的模式,比如说在你的头顶上,在你的后面等等。我做导演不想这样,我觉得应该很舒服的看,有一个人在做这个、做那个,应该这么干,不希望你转过头看其他地方。所以屏幕会更高、更宽,在周围的扬声器、音响更多,就像立体化,就跟现在的色彩标准、音响标准一样。3D没有走到尽头,很多人不喜欢3D,但未来一定是一种选择。

16:59 苏彦韬:有一个问题请教王中军先生,从您的角度来看,中国电影市场国际化和本土传统文化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17:02 王中军:中国电影国际化不是内容走不出去,还是公司实力和渠道。冯小刚导演2005年拍的《集结号》,把连长换成美国上尉,打狙击战,回来找兄弟,故事卖给非常好,因为是中国导演,演中国兵,是华谊兄弟比较弱小的公司做这个电影,所以没有渠道能力走不出去。如果这个电影是华纳的,讲的是长青湖之战,我觉得跟《大兵瑞恩》没有区别。说周星弛的功夫老外非常喜欢,但在美国没有卖得很好,这还是营销问题。中国电影谈国际化,中国电影的电影人谈国际化应该是国际的管理理念,这是很重要,不是今年有一部电影,中国卖了2亿美元,到海外也卖2亿美元,这是未来的。作为中国的领导者要判断中国团队管理理念国际化。就像张纪中讲的分工专业化导演干什么,制片人干什么,公司发行老板干什么,国际化应该从这个角度。中国国际化一定是顺势而为,自然而然,我强调中国没有大公司,华谊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公司,我们市值20亿美金那么努力,美国一线传媒公司是400亿美元,公司不是一个当量。拍一个电影必须和美国迪士尼竞争,这个故事讲不圆。我的最大潜力,不管是我还是我们的同仁,首先努力开拓自己的市场,中国单戏在国内卖5亿美元,我的投资能力,整合海外渠道能力都会起来,我对国际化是这么想的。

17:06 王中军:博鳌亚洲论坛,我不是导演,我想更宏观的说一说,从电影角度。电影产品的魅力不光光是票房,有关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上大量的收入来源于票房,90%,实际上票房在国际上成熟国家、成熟地区只占30%,70%来自衍生品和知识产权保护。经常有记者问,王先生你说你的电影被盗版损失了多少?怎么计算,损失70%,我只有90%来自于票房,10%来自其他的版权交易,50%去哪里了?偷掉了。中国的社会环境,人的综合素质,最明显和西方的朋友在一起说谢谢机会非常多,这是不是国际化?我们说谢谢特别少,你买地铁票说一句谢谢有什么累的?但我们很少说谢谢。中国各方面国家进步、素质提高,我们国际化战略会越来越多。我自己在努力的开发在中国本土,在电影票房之外能够带来,为电影公司也好,对投资人带来什么收益,这是我考虑的问题。我肯定不会考虑张纪中导演下一步戏的技术怎么做,那是他的事,他去完美。假设陆川导演下一个要个性化到什么程度?从我的角度怎么扩大。我们公司拍两部的《非诚勿扰》给海南带来多少生意?没有《非诚勿扰》不知道“鸟巢”,他自己感觉自己是旅游大亨,完全是电影的魅力。在海南说海南的事,我们华谊兄弟努力的拓展产业链,在海南放了第一家以我们电影命名的旅游小镇,我们叫电影公社,有几个非常超大的棚,我们到澳大利亚看有水下拍摄,有开棚的,有自然光的,中国现在放在什么地方?海南很适合,阳光非常好,拍摄期这么长,全年可以拍摄,有一个棚,有非常不错的东西,导演就愿意到这里来。今天关机早一点还可以打高尔夫,还可以练一练。很多城市说中国好莱坞,好莱坞具备天然的,首先是阳光,海南阳光真有可能不刻意做好莱坞,放20年就是中国好莱坞,因为条件够了。还有企业人为把拍摄技术、周边服务等等做好,我觉得这就是一家电影公司应该考虑的把衍生品怎么做得更有意思,我是这么想的。

17:06 苏彦韬:陆川导演您谈谈,东西方文化在电影和传媒当中如何共融,产生正能量?有没有您的影视作用,或者在影视道路当中碰到过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受到阻力的案例有没有?

17:09陆川:头两部戏都和中军老板一块做,也是他支持我。说一个很有意思的,拍《寻枪》,电影节选片,选片人跟我说《寻枪》的音乐必须改掉,我们当时用电子音乐,找中国当时非常不错的电子乐队,我自己非常感动,那是很大的电影节,我现在有时候经常后悔,我当时拒绝改音乐,说应该用中国的乐器来配,我们就选进主竞赛单元,我没有改音乐。我老在想,我为什么老那么不懂事呢?因为那时候他们看中国,觉得中国电影有很多中国的文化符号在里面,我那时候作为年轻导演拍戏的时候在电影中记录当下的中国,不需要在电影中放下笙箫竹笛的东西。我特别喜欢摩根说的话,现在流行和娱乐也许会成为未来的文化,我特别喜欢这句话,他帮我打开一道门,那句话帮我卸下很多包袱,我们可以创造一种电影文化,这是很重要的。我拍的另外一部电影也是中军支持我的,很有缘分,《可可西里》,让美国很多制片人,包括《南京!南京!》,这是他们知道我的原因,那时候中军去了西藏,好像被抬下来了,躺在沙发上要见过,我去了以后中军说有一个好题材要拍,我说很喜欢,那时候公司的头牌是冯小刚,我说为什么不找冯小刚导演?他说他身体不好。

17:09 王中军:不是身体不好,而是你年轻,我去可可西里高原反应特别厉害,我说你身体好,非常年轻。

17:12 陆川:那部戏虽然票房不是很好,《可可西里》后来在美国影评打分非常高,打到8.7分,一度打到9.3分,而且被美方,哥伦比亚卖给国家地理,国家地理联合一块发行,作为迎接胡锦涛主席访美那一天全美首映。我印象很深,下飞机张局长拿着报纸,上面半版都是《可可西里》的影评,说你小子踩狗屎了吧,这是传媒公司故意的。我觉得电影传递正能量能够起到很重要的因素,中国电影可以通过这一次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和中国电影公司的强盛走出去。

17:13 苏彦韬:大会给我们的题目是中国电影和文化的未来,请张纪中先生谈一谈现今的中国媒体和您之间助力和阻力是什么?

17:13 张纪中:电影本身也是一个媒体,应该是这样的,助力也好,阻力也好,怎么看这个问题呢?我觉得主要的问题不是媒体的推波助澜就能够使这部电影有多高的票房,或者媒体给你很不好的评价就没有很好的票房,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电影的本身是不是能够有一种感动,是不是能够打动人心。更重要的我觉得电影是一个口碑,口碑很重要。我们拍电视剧也是一样的,如果能够形成大家茶余饭后每天谈论的问题,媒体会找你,而不是你找媒体,你找媒体给你一些帮助,或者给你一些批评就能够怎么样,最重要的还是你选择的东西,你选择的题材是不是能够走到每一个观众的心里,打动每一个观众的心里,这是重要的。现在有些导演选择这个东西,一来当然投资也有问题,投资也不高,这些电影开始独辟蹊径,走一个冷门,有没有这样的冷门现象?当然有,很小的投资拍了一部好电影,美国也有,但不能成为代表性质的东西。他才真是走运了。不管怎么样,这中间一定有打动人心的地方,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题材和你表达的东西最重要,媒体会帮你的忙或者不帮你的忙,如果好了的话,这才是最根本的东西。

17:13 苏彦韬:同样的问题王中军先生有什么见解吗?

17:17 王中军:肯定还是正面多一些,现在新媒体这么多,微博、微信、社交群体、社交网络,互联网对群体有很多改变,不是改变拍摄方式,而是营销方式。一个电影必定是产品,拍得再牛放在家里自己欣赏没人知道,还得有一个推广出去,让大家进电影院的结果,媒体是正面的。看心里什么状态了,骂你,现在中国新媒体上骂人的比例比较高,你得想你干这一行挨点骂是正常的,我们尽量理解,总体我觉得是起步的,帮助电影迅速形成讨论。你说这个好,你说这个不好等等,我觉得舆论环境是这样的。电影也在改变着很多东西,还说以《手机》为例,我们前几天在互联网峰会上,很多IT老板们都提到《手机》这部电影,觉得艺术家很有想象力,那时候没有定位,冯小刚导演已经想到定位,今天手机更可怕,你的所有隐私24小时跟着你走,没有人敢把自己的手机给别人看。艺术作品有意思,就像美国很多科幻片把很多武器描述得非常好、非常有意思,20年实现了。《大腕》一句台词,成本2000美金起,要卖4000美金,我当时想真敢吹啊!电影的前瞻性,为什么观众爱看电影?我记得台词说的是卖4000美金/平方米,那是北京啊!所有观众都觉得有意思,但是没有可能,今天4000美金的房子在海南买不着了。我们这些人,就像摩根说起李小龙的时候他那种兴奋,那种心情就是这个行业的魅力,挨点骂也值得。

17:17 苏彦韬:因为是东西方文化的论坛,做一个小小的测试,请李察·安德森谈一谈,如果未来你和王中军先生合作电影,你对老板提三个问题,王中军先生同样的问题也回答一下,你请他拍电影会提出什么三个要求?

17:20 李察·安德森:世界上很多小的细节取决于影片,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会聚集在一起,我们共同决定究竟是什么电影,风格是什么、题材是什么?故事是什么?有时候一个工作室应该是某一个电影,导演说应该是另外一部电影,制片公司和导演会存在分歧。另外我们有各自的立场,他关心资金的问题,我关心艺术角度的问题。我过去负责后制作公司,我知道钱对于电影制作很重要,不能让自己疯狂的没有办法拿到钱,但必须要有合适的艺术家,应该理解他们。第三,我希望,或者不是说希望吧,我需要他保护未来的电影,因为技术在发生不断的变化,我担心很多数字化电影在以后不是可读的,可能就失踪、消失了,就像过去那些电影一样彻底消失了,我希望所有的电影都能够在未来被完整的保存下来,这样30-40年之后我们也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电影,我们40年之后电影可以出现在好莱坞。

17:23 王中军:他说的问题我没有特别清楚三个段落从哪里分,他认为导演和投资人形成矛盾,这是社会现象,也是行业的现象,我个人认为这个矛盾非常容易解决。投资人既然用这个导演就要用他的风格,你非要改变他何必要用他?一个电影的核心是导演文化,一个电影的成与不成,对所有的人员,对社会、对演员,对故事,甚至价值观的理解导演是核心。制片人是什么?无论是制片人还是投资人,要完成优点。顾长卫导演多年拍《孔雀》,市场没有卖得非常好,现在顾长卫导演加入华谊兄弟,我不能说你应该拍喜剧、娱乐,那不是顾长卫,既然敢用顾长卫就抓住他对社会理解的东西。华谊兄弟完善原来顾长卫导演在市场上的沟通方式,所以第一个问题对我来讲不是问题。第二个问题我没有特别听清楚,希望我拍的电影用各种技术保留下来,我非常感谢,我是一个画画的,我现在还是在画画,不小心当了电影公司的老板,我什么都信团队,我们公司有一堆人管档案,用最新的技术逐渐把华谊兄弟十多年来走过的路全部留下来,可能过多少年,像拍《可可西里》,我印象700万人民币拍的,那么艰苦的环境,我印象回来之后陆川都有点病态了,和正常人不太一样,在高原待的。他两个戏,那时候年轻,第一个戏回来很紧张,进剪辑室也非常紧张。《可可西里》到现在10年了,10年前我就觉得那个题材是关注环境,如果那个电影当时卖得非常好,人们因为那个电影影响了关注环境,我们天天说河脏,说环境问题吗?电影导演的魅力,电影导演就是这样的。怎么呼唤老百姓关注的话题。回答他的问题,我尽心保护。我对技术人员没有要求,发挥最好的东西,假设这个片子能够聘得起他,就用他最大的才能,不知道贵不贵,因为不太了解。

17:23 苏彦韬:同样的问题问安德鲁·摩根先生,如果你和陆川先生合作拍戏,彼此有没有什么要求?

17:25 安德鲁·摩根:我每一次和导演合作问题是一样的,你想拍这个故事,我们的市场在哪里?为什么我们想拍这部片子,这是第一。第二,我们花了多少钱?估计可以卖多少票房?第三,为什么这部片子那么特点?我们的卖点从哪里出来的?为什么老百姓上来看我们的片子?其他无所谓。

17:25 王中军:摩根说出制片人的精髓,问导演,导演自high,读剧本疯了一下,我和他的角色一样,你觉得观众high在哪?你觉得兴高采烈,观众为什么高兴?制片人愿意问要用多少钱拍?所有人都说拍电影,我最关心用多少钱拍?如果用天大的故事,我说多少钱?这句话非常重要,你说什么都没有用,如果你说我特别好的故事,用5亿人民币,我就不敢拍,因为中国卖不了那么多钱。我也算制片人,他也算制片人,对于导演一句话,这么多钱拍得下来吗?你有什么承诺?没有别的承诺,房子卖了也没有那么多钱,而是人格的承诺,要5000万拍最后拍了8000万。

17:28 陆川:我做了四部片子,在市场上成败教训都有,作为一个还算是年轻的导演,我们在市场上学习,跟市场对话,跟制片人交流的经验。而且正巧的我正好在做年轻导演的监制,真正意义上做监制,前两天在广州帮他拍戏。在广州我最焦虑的就是别超期,别超支,而且拍戏的时候年轻导演想拍一些特别有创意的部分,那些部分在电影中使用几秒钟,会花一个下午拍,真正的故事情节放在后面拍。有时候人要换位思考,我很感谢这次机会做一次监制,我突然发现我懂了很多在做导演的时候不懂的事情。《王的盛宴》也好,《可可西里》也好,《南京!南京!》也好。我拍第五部电影的时候会对以前的总结有一个新的答案放在我的电影里,我想制片人提问题就是一个,我希望摩根和中军把制片人所有的工作都做了,导演就做导演的事情,有时候在中国做导演特别累,做很多、很多导演以外的工作,扛很多事情,我不想做这个事情。去年去了6次洛杉矶做一个面试,我发现在洛杉矶大街上有2000个左右的导演,你接受他们系统挑选的时候要非常严格的按照他们的制度,一项一项提报对导演要求的时候,那时候做导演被严格限定在一个区域里,不需要谈投资或者其他的事情,只需要做导演专注的事情。如果要提一个要求,希望在未来的电影中能够只做导演的事情。

17:30 安德鲁·摩根:我有一个补充,现在导演在中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他们跑来跑去,安排钱,大部分的制片人不是专业的制片人,我说制片人,我是美国制片人,我应该负责钱,安排每个演员的合同,给他预算,让他拍非常漂亮的电影。也要控制他,如果超过成本也是我的责任,如果不理我,我就开除他们,在中国没有这样的,这是美国的做法。慢慢我发现中国开始改变了,我估计过3、5年之后也有非常专业的制片人,现在要求我投资钱,我是制片人,有时候做制片人也不太清楚我的地位在哪里,在美国非常、非常清楚,在中国的方法导演是老板,大部分的制片人不能跟导演吵架,不能反对导演。这是中国电影协会最大的矛盾。

17:30 苏彦韬:张纪中先生既是制片人又是导演,他自己可以管起来,您怎么看待这样的问题?接一个项目的时候。

17:34 张纪中:我站在导演的立场上做制片人,这是我这么多年的经验。就像他说的美国分工很细致,正是产业化的标志。到美国洛杉矶去看化妆公司,看电脑公司,看模型公司是专门做模型的,我去参观这些地方,我专门做的是化妆、道具、服装、制景都是非常专业的公司来做。中国这方面的差距很大,如果跟美国人能够合作,我首先要求团队到中国来,为电影做出专业化的呈现。作为一个制片人来说,我觉得在中国电视剧制片人的权力更大,因为电视剧很长,需要三个导演、两个导演来做,无疑统一电视剧的这个人就是像我这样的制片人。因为我还和其他的制片人不太相同,我从剧本开始的创作一直到演员的选择、班子的组建,所有都要经过你的手。你在做这样的事情的时候,你知道要拍成什么样的戏,你对导演有要求,我要求你达到什么样。很多导演不是我们限制了他,我们希望他能够爆发出更大的火花来,我限制不是我不给你设备,不是这样的,中国有没有这样的?有这样的,现在的问题更多在支配预算当中所分配的比例严重失调,演员拿的钱太多,落到制作上的钱太少。这是巨大的矛盾。每个人都在讲这个事,每个人都在无可奈何的往下做。美国有一个规则,他也在涨钱,但不是无限度、100倍的涨,说这部钱几千块,下一部就十几万,能够以这样的速度来涨,我觉得这是两个国家完全不同的规则。我们无规则。

17:34 苏彦韬:在座各位有没有问题提过在座各位嘉宾的可以举手。

17:35 提问:谢谢主持人。陆川导演,我想问一个问题,作为普通百姓看一部电影是否好、是否坏基本上都是依据个人的喜好、口味,作为专业的电影人您心目中的好电影应该具备哪些条件?谢谢。

17:37 陆川:我在家什么电影都看,我们家装了机顶盒,有付费电视,我什么电影都看,这是我经常反省的地方。我经常看娱乐片,为什么我拍的时候老选择不娱乐的电影,我看很多、很多娱乐片,也喜欢娱乐片。我们在电影学院的时候特别憧憬一些大师的作品,类似于黑泽明的,会影响到我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有库布·里克,我们有对经典电影的崇敬。我们是那个时候起来的电影人,拍《南京!南京!》想拍黑白的,作为一个敬礼。我拍了四部电影,跟市场转化为一个更简单的说法,和观众的对话。《王的盛宴》在媒体眼里是特别个性的电影,我个人认为不是特别挑战观赏的,可能我选择的讲述方式和当下大家喜欢的电影叙事方式脱节,在这一点上我肯定有问题了。这个电影之后我自己跑出去一个多月做一个痛苦的反思。第五部电影我带着思考做的新尝试,在我的内心中我比较崇敬这样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教父》我认为达到艺术和商业高度结合,我希望有生之年做出这样的电影来。

17:42 提问:谢谢,我来自中国日报。我有一个问题想问摩根先生,你知道中国的民营企业万达集团去年购买了AMC,这家公司准备兼并其他的公司,比如说英国的公司,希望能够打入欧洲市场,我们知道对中国电影来说销售渠道、分销渠道是走出去的障碍,你怎么看待万达收购AMC?

17:42 安德鲁·摩根:我很高兴万达在美国电影院投入大量的资金,这是美国电影院急需的,因为他们的处境非常困难,无论他们是否进入欧洲,具体的答案我不太确定。但是我认为真正剧院的老板并不担心是来自哪个国家的电影,他们关心的是票房。我们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就是说让更多的美国观众看中国的电影。有两个简单的障碍,这两个障碍非常简单的证明了美国人为什么不愿意看中国电影。美国人很懒,他们不愿意读字母,无论是中文、法语、西班牙语或者日语,美国人很懒,他们喜欢看英文电影。第二,美国人不喜欢看到电影嘴唇、语言和文字出现速度上的脱节,这样美国人也不愿意看。哪个国家的人是电影院的老板不重要,是因为美国人比较懒。另外一点,我觉得很多在中国制作的电影需要被更多的观众,比如说美国的观众所观看的。但同时在美国的分销公司,或者说出售电影的公司因为成本非常高,他们不愿意在没有办法得到票房收入的保证之前就把电影卖出去,就像刚才王先生讲到的冯小刚导演的电影《集结号》,还有《投名状》也是这样,我看到《集结号》我给冯小刚打电话,我说你拍的电影比我拍得好,我是真心的,我买了盗版的DVD带回美国,我把电影给很多朋友看,他们都是好莱坞导演和制片人,我说这是中国电影的质量。美国人不相信,他说为什么看不到这些电影?因为我的朋友是负责创作电影的,而不是分销电影的。最近万达购买AMC之后,《泰囧》准备到美国上映,这个电影没有受到美国的观众,没有任何宣传,在星期五的时候在美国电影院放映,星期一就关掉了,人们没有去看,因为分销公司并不愿意美国人愿意看中国的电影。坦率说这想到了1972年的时候,当时美国人最先看到中国的功夫片,一扇大门必须要打开,这是需要时间的。

17:44 王中军:他说万达整合AMC这件事,我觉得从长期来看肯定是一个有前途的事情,因为美国经济也不好,欧洲经济危机,中国融钱的能力各方面都挺强的,这是一个机会。我觉得要有时间,不会电影院是你的就是卖中国电影,这是百分之百的,电影院就像百货商店,摆可口可乐还是中国矿泉水,是消费者随手一拿,不会因为商店是中国人开的就拿中国的矿泉水。刚才说《泰囧》,万达是院线的最大老板,和这个完全没有关系。再一个,我觉得电影院语言,未来中国电影面临这个问题,中国未来的电影公司超级强大以后,投资能力和整合国际演员的能力非常强,甚至大导演的能力非常强,中国能力在市场上再走一步很有可能拍英文片。我自己拍过《功夫之王》,李连杰和成龙的戏,用美国导演,除了成龙和李连杰说中文,那个戏拍得中流水平,甚至低一点,但是在美国卖得非常好,因为说英文,卖了5000万美元。中国最好的电影成绩在美国多少?48万美金,那个是5000万美元,所以我认为语言未来是最核心的问题。

17:46 提问:我的问题和摩根先生和王中军先生,我是中国京剧艺术家,我在欧洲工作了十几年,我在欧洲剧院做导演,我相信跟你们的工作性质差不多一样,在欧洲剧院里工作有一个很正规的体制,谁该负责导演,谁该负责找钱,谁该负责演出,谁选择聘演员,每个环节不需要我这个导演考虑和思想的。回到中国以后我觉得很累,如果我要导一部剧要把所有东西搞定,搞定政府、剧场,演员、布景、服装,演员吃喝你都要考虑到,所以出成品、出结果和作品精致度会受到影响。想问王中军先生,你对未来中国艺术的经理人制度是怎么考虑的?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我想问摩根先生,您对中国电影的跨文化交流,也就是语言是最重要的,这个我十分理解,文化的跨越有什么更好的建议?谢谢。

17:49 王中军:你刚才说回国之后跟在海外当导演不一样,既然愿意回来乐趣更大,你喜欢这种累法,喜欢组织钱,喜欢找演员谈,跟大家沟通,我觉得这是很正常的。既然你在国外当导演那么轻松,你回来干嘛啊?中国有中国的特色,中国的导演不是纯导演,中国导演是执行制片人,这是中国文化,中国导演不定演员了,这个导演傻了,觉得不会干了,这是中国的特点。现在中国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导演现在起码不找钱了,正规公司导演不找钱、不花钱,冯小刚导演绝对不管钱怎么花,就是制片主任管,现在叫执行制片人。找演员多少钱,合同不用导演干,导演有面子,导演请演员说500万,说一句话350万呗,导演是有价值的,这不是他的职责,中国的分工职业经理人越来越强,我们公司演员没有当合同的,我们公司有80多位明星,没有一个演员自己谈片酬,都是职业经理人在做。今天为止导演不自己谈片酬,逐渐成熟以后都会有一个为自己服务的助理,有面子问题。我管你要2000万,他说1500怎么办?他们谈呗。京剧需要你这样的人,累一点,唱一台戏8个经理人,钱哪里来?你还是得累一点。

17:50 安德鲁·摩根:我和中国导演,或者中国的制作公司,现在他们比较开放的,现在问题是找到一个好的故事,故事有两个市场,国内的市场还是海外的市场?这是口味的问题。我的意见觉得很牛,他说没有那么特别,那怎么办?如果不同意就不拍,这就是沟通的问题。

17:51 提问:我的问题想问王中军,您决定在海南设立电影公社,什么时候进行?第二个问题代表成千上万喜欢动漫的年轻人发问,喜欢动漫的年轻人热情高涨,但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比较低端,没有好的作品,您的公司会不会进军动漫产业?如果进军是不是从支持漫画家开始?

17:54 王中军:第一个问题非常简单,只是一个生意,我前天进现场,非常惊讶,没有想到这么快的工程,电影美术师完成模型,建筑师完成建筑设计。这个案子从去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启发,只有一年时间,我们的街已经封顶,今年春节会开街,我带着非常高的期待,电影在中国是不是能够走出不同的路来?谢谢海南当地各方面的支持。第二个,动漫最容易让老板掌控的,对明星没有依赖,你创作好的动漫人物是好的商业模式,但中国其他的动漫产业没有技术支持,没有非常好的动漫小说、动漫产品,美国最火的动画电影都有非常好的文学基础,多少年来支撑。我们现在想假设孙悟空,我觉得孙悟空有可能会变出来,今天《西游》也卖了12亿。我昨天和腾讯的Martin聊,腾讯有强大的游戏产业,腾讯是这么大的游戏产业链,有没有一款玩家之多,假设腾讯和华谊兄弟合作,未来开辟3、5年出一部的产品,可以做出特别牛的动漫电影,这是我想的。一个大的电影公司非常依赖于系列的,一个电影公司的成熟不是天天创作、天天创新、天天发现新导演,像美国几个大公司自己依赖自己的系统,有《钢铁侠》、《蜘蛛侠》,《007》,冯小刚是华谊兄弟的电影,我们今年会有狄仁杰,会拍《手机》2。现在全世界是品牌世界,没有品牌发《泰囧》人家不名单,发钢铁侠很多人追着。在中国拍《手机》2还用说吗?想象10年互联网的成本,拍《非诚勿扰》3还用说吗?这个生意已经成功了,只是故事怎么写。动漫是大电影公司都会绞尽脑汁想办法开辟一个新东西来,但抱歉我现在没有找到,我一定努力找到。

17:56 提问:跨文化的电影怎么制作?

17:57 李察·安德森:像我拍的《尖峰时刻》,任何电影必须给人娱乐的方式,不是宣传什么事情,你发一个信息发电报吧,必须给观众一个娱乐性,这非常好。不要说看这个,我们就要宣传这一点,这不行。

17:57 苏彦韬:最后请五位嘉宾每人用一句话小结在文化产业全球化道路上,电影和传媒在你的电影中所扮演的角色,请张纪中先生开始。

17:57 张纪中:电影文化如何国际化,我认为中国文化和美国价值并没有根本的区别,我这样看,只是我们表达的方式不同。就像摩根说的,电影本身是世界的,电视剧是华人世界的,电影真的是一个世界的电影。电影应该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而我们现在大部分都是中国电影,因为有中国市场做这个比较简单。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使中国的文化借助中国的市场能够蓬勃发展。

17:57 王中军:站在自己的角度,站在自己的位置,机会很好,多做贡献,多做努力,更理想一点,希望拍出英文版的《集结号》和《天下无贼》。

17:58 安德鲁·摩根:今天的娱乐是明年的文化,我们不应该怕,我们的机会越来越多,请放心。

17:58 陆川:作为一位电影导演寻求自己个体的改变和突破也是为整个的环境贡献一个微环境的变化,聚沙成塔。

17:58 李察·安德森:我想在未来因特网、互联网和其他大众传播的技术能够帮助我们的电影制作,因为电影是一个非常专门的,我们不要放在一个、两个电影院,他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观看电影。

17:59 苏彦韬:谢谢各位嘉宾,本场论坛到此结束,感谢各位的光临。

网易财经2013博鳌论坛报道组 2013-04 分享到:
| 财经首页 | 回到顶部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