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永森:二次创业再造双星 搭建工业4.0生态

  • 完整版
    柴永森:二次创业再造双星 搭建工业4.0生态
  • 柴永森:欧洲工业4.0工厂没我们超前
  • 柴永森:收购锦湖迅速拉近双星和世界一流的距离
  • 柴永森:从“汗水型”转向“智慧型”离不开企业治理
  • 柴永森:学习老企业家的智商、情商和逆商

柴永森:二次创业再造双星,搭建工业4.0生态

2019-12-06
我对自己的要求是不定义终点,一直在路上。把好事做得更好,麻烦事业也做得尽善尽美,对这份事业始终用执着的心态坚守下去。

《70年70企70人》 陈俊宏

时间回到2013年。位于黄海之滨的百年国企青岛双星,因经营不善, 企业一直在亏损的边缘上徘徊。

是他,让一艘行驶了90多年的巨轮,避免了倾覆的危险。

双星用铡胎行动,“铡”掉了落后的观念和作风,让双星人接受了“残次品就是废品,废品就要铡掉”的新理念,国内轮胎市场为之一震;引进人才,全日制本科从40人飙涨到1700余人;拥抱互联网,打造全流程工业4.0轮胎智能化工厂;收购锦湖轮胎,迈出国际化重要一步……

短短6年时间,橡胶老厂焕发新生,重新站在了舞台中央。

他是柴永森,以一己之力力挽狂澜,被外界称赞为再造双星的最大功臣。

《70年70企70人》近日专访了双星集团董事长柴永森,他从2013年“空降”双星讲起,揭露百年国企二次创业的光辉历程,也描摹出工业4.0生态的宏伟蓝图。

“欧洲工业4.0工厂没我们超前”

2013年4月,柴永森“临危受命”接任双星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第一次走进工厂,眼前的景象超过了柴永森的想象:这里的一切都很陈旧,装备、工艺、产品都比较落后。

在海尔当惯了“冲锋队长”的柴永森,立马复制了海尔砸冰箱大戏,用一场声势浩大的铡胎行动,宣告双星新纪元的开启。

“我们淘汰了90%以上的落后产能”,柴永森告诉网易财经,摸清楚情况之后,开始企业展开大刀阔斧的改革:从1921年到2008年,双星的主业都是做鞋。从2008年我们开始转到做轮胎和机械,收购了华青公司和东风轮胎。到了2014年,响应总书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号召,双星从“汗水型”转向“智慧型”。

在柴永森看来,双星的涅槃重生重点是“转调去创建”五个字:“转是转变观念,国企落后的主要原因是观念落后;调是调整运营模式,从制造中心转向订单中心;去是去掉落后产能,实现智能化升级;创是创名牌, 双星轮胎虽然在规模上,就是双星自身,现在不是中国第一,但是双星的品牌连续几年都被评为“亚洲品牌500强”中国 轮胎 榜首,也是全亚洲的三大品牌之一;建是建工业4.0工厂。”

柴永森特别看重工业4.0生态,容纳了信息通讯技术、数字控制技术、智能装备技术等上三大技术的双星,最终建成了全球轮胎行业第一个全流程“工业4.0 ”智能化工厂。

“工业4.0工厂是从欧洲开始的,有一批以西门子为代表的电子加工工厂。我们看了之后,我认为欧洲的工业4.0工厂,有些理念还没有像我们这样超前。”柴永森表示。

“收购锦湖迅速缩短了双星和世界一流企业的距离”

在双星百年历史上,控股锦湖轮胎足以称得上是浓重一笔。经历了一波三折的谈判后,2018年双星成功控股锦湖,研发、制造、国际化能力迈上全新台阶。

柴永森认为,控股锦湖既是中国轮胎发展所必须,也是双星向一流企业奋进的需要:中国在十几年前就成为了全球的轮胎大国,但是还没有一个世界名牌,在轿车胎上更是参与市场前端设计能力不足,中高端更显薄弱。

曾经排名全球前十的锦湖轮胎,其低滚阻轮胎在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它在全球5个研发中心、8个工厂,向包括宝马、奥迪、奔驰这些主要世界一流车厂进行供货。锦湖的技术、品牌、网络和制造能力,正是双星所亟需的。

“收购完之后,双星迅速缩短了与世界一流企业的距离,对中国轮胎本身,或者整个行业也缩短了距离。”柴永森表示。

把锦湖收入囊中后,柴永森开始布局全新业务板块,涉及到高端橡胶制品、智能制造、环保降解等多个领域:“双星未来仍以轮胎为核心,通过新零售把双星打造汽车轮胎、航空轮胎、坦克履带等高端的橡胶制品、密封件的生产企业;第二是智能装备,双星的工业4.0工厂80%智能装备都是自主研发,机器人智能装备等也有竞争力;第三个是废旧轮胎绿色生态循环利用,实现废旧轮胎裂解的零污染、零残留、零排放、全利用。”

就在去年,国家科技部固废资源化在这个领域的重大科技专项唯一颁给了双星。

柴永森告诉网易财经,“轮胎企业也要为环保经济做贡献”。

从“汗水型”转向“智慧型”离不开企业治理

如今的双星,正在搭建“研发4.0+工业4.0+服务4.0”。柴永森坦言,生态体系中的新零售比较超前,但高端人才,特别是相关产业领军人物的人才还不足,双星还要加速培养和引进。

事实上,从“汗水型”转向“智慧型”,本身离不开人才引进。柴永森表示,双星在2014年之后,人才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拥有九十多年的老国企,主要产品是胶鞋的双星,并不需要高精尖的技术含量。在2014年之前,双星集团的全日制本科竟然不到40人。

2014年双星开始要由“汗水型”转向“智慧型”,要由轮胎向汽车轮胎、航空轮胎、坦克履带、智能装备发展,在三年时间内通过校招和社招,引进了1700多名本科以上的学生和人才。其中硕士和博士超过了300名。

“人才来了之后,极大的帮助了双星,缩短了由汗水型转向智慧型的时间,缩短了向世界一流企业迈进的时间。”柴永森表示。

为了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柴永森还拥有一套科学的薪酬体系:“我们把企业薪酬分为三种,一个是基本薪酬,根据每个人的技能和社会的薪酬水平水涨船高;第二个是绩效薪酬,根据你创造的价值、项目、销售、生产来进行分享;第三个是分享薪酬,就是跟你的超利分享结合起来,因此谁为用户创造价值多,分享也更多。”

“学习老企业家的智商、情商和逆商”

在海尔多年,柴永森早已养成了雷厉风行、快人快语的做事风格,也把海尔创新和超越的精神带给双星。

“企业家精神有两个最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思维境界上有梦想和胸怀,我认为成功属于梦想者,胸怀则是容得下该容的东西。”柴永森告诉网易财经:“第二是行动上要创新和创业,双星其实创新就是把不可能变可能,创业就是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所以我们这些不仅仅是在口头上,还要变成企业的文化。”

柴永森透露,他时常在公司要求干部和员工,视挫折为财富,视困难为机遇。“要学习老企业家的三个商,智商、情商和逆商。智商不用讲了,除了先天的智慧还有不断的学习;第二个情商就是家国情商、员工情商,用户情商;第三个逆商,逆商就是遇到逆境,你是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困难,如何看待你的事业。”

三商“加持”,柴永森给双星划定的规划,是围绕三大产业布局把双星做成有独具特色的世界一流企业:“如果没有这个目标,奔着二流、三流的目标,我想不会有未来。双星内部有一句话也是学的古人的话,‘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则无所得。’”

在“倒逼”中成功焕发第二春的双星,正站在全新的起跑线上。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