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归属 |
企业名称 |
新能源事业发展战略 |
整车及电驱专业委员会 |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 |
2010年,一汽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纯电动车将小批量投放市场,2012年,一汽将按照商品化模式,建立适应电动车生产、营销及售后的服务体系。 |
东风汽车公司 |
未来5年将陆续投入30亿元专项资金,用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建设。到2020年,东风公司的新能源汽车具备与传统汽车同等的竞争力,市场保有量达到80万辆。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未来3年内,长安汽车将在新能源领域投资10亿元,产品包括悦翔纯电动、奔奔纯电动、志翔中混及燃料电池车等,总共有20多款之多。按照长安汽车的产品规划,今年下半年,长安主力微车将全部搭载混合动力系统,到2012年前,长安将实现旗下全系微车车型搭载混合动力。 |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
东方电气内部人士表示,东方电气的电动机产品已经成熟,进入到了市场领域,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大多数电动机都是由东方电气生产的。同时,动力总成和储能技术已取得重大突破,不久将投入市场。 |
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南车与辽宁曙光汽车集团签订合资意向协议,促进新能源 汽车业发展。双方计划合作投资时代电动汽车及常州黄海汽车,预计总资本约4.22亿人民币。同时,会成立一家汽车销售新合资,建议注册资本约2000万人民币,南车占49%股权。 |
电池专业委员会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中海油总公司在天津市滨海高新区投资注册新能源公司,将向力神电池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人民币,建设20条动力电池生产线,进一步扩大生产、研发能力,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产业基地。
此外,中海油总公司还在考虑筹建电动汽车的电池交换网点。网点建成后电动汽车司机能够在全国各地的网点用没电的电池来交换充满电的电池。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
中航工业在2007年对中航锂电重组后,中航工业旗下的中国空空导弹研究院的民品公司如凯迈机电、凯迈测控、凯迈电子、凯迈气源等,都将围绕锂电产业发展,并将形成产业集群。中航锂电提出,2010年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洛阳锂离子动力电池产业基地;2013年累计投资36亿元,建成12亿安时的锂离子动力电池产能,成为新能源上市公司;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百亿,形成锂离子动力电池绿色能源产业集群,成为全球锂电池金牌供应商。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 |
——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承担的“燃料电池城市客车高功率镍氢动力电池组系统及其应用技术”和“解放牌混合动力城市客车用锂离子电池及其管理模块”两个课题于2005年通过了863计划能源技术领域办公室组织的验收。 |
充电与服务专业委员会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此前,中石油集团一直奉行在新能源领域“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重点发展与主营业务相近的煤层气、燃料乙醇和油砂等新能源,但从未明确表示要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旗下北京石油分公司已与北京首科集团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北京中石化首科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将主要利用中石化现有面积较大的加油、加气站改建成加油充电综合服务站。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内部人士透露,到2010年底,国家电网要在全国范围内布局近百个充电站。该公司规划的充电设施大概分为三类:交流充电桩、平面充电站和立体充电站。目前国家电网已经在上海、天津和西安等城市展开电动车充电站建设试点。 |
中国南方电网公司 |
南方电网制定了新能源发展意见,明确提出,“准备分布式新能源发电并网及即插式充电、储能设备、纯电动汽车充电等配套市场服务,,拓展电网企业在新能源发展中的新领域,为能源企业和用电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去年底,南方电网投产的首批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深圳建成投运,初期建设规模为2个充电站、134个充电桩,充电容量总计达2480千伏安。 |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普天将在上海重点建设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动力电池管理系统产业化基地。上海市则将向中国普天提供包括动力电池市场、资金、策在内的发展机会,支持中国普天生产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品及新能源动力系统产品。 |
中国保利集团公司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