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万亿中央投资刺激计划的推行,

给地方政府的地铁建设带来了一场“盛宴”。

按照规划,2020年总里程将达6100公里,

2010至2015年地铁建设投资规划额将达11568亿元。

如此大笔的公共投资,如何才能保证营利?

这笔巨额投资,到底该由谁来买单?

二线城市掀地铁热 专家批申报材料数据造假

  中国土木工程协会秘书长张雁表示,各地都会在相关数据上做一些处理,可以这样说,除一线城市外,其余申报地铁项目的城市客流量大多有水分。[详细]

2015年前北京轨道交通投资3312亿

  截止至2015年,北京市轨道交通投资总额将达到3312亿元,在目前9条地铁线,228公里运营里程的基础上,增加到19条地铁线,总运营里程将达到561公里。[详细]

地铁建设大赶快上

地铁建设大跃进 未来五年总投资过万亿

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目前,有33个城市正规划建设地铁,已有28个城市获得批复。按照现有规划,今年我国将建成地铁480公里,2020年总里程将达6100公里。

2010-15年地铁建设投资规划额将达11568亿元,将是今年的5.93倍。【详细】

 

国内地铁建设现状

截至2009年9月,国内已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10座城市建成运营30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里程已达813.7公里;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5个城市的轨道交通近期建设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到2015年前后,我国将建设87条线路、总里程2495公里。

在33个地铁规划的城市中,根据地区划分,2010年新增地铁长度最多的是长三角与珠三角,分别新增252公里、130公里。2011~15年新增地铁长度最多的是环渤海地区563公里、占全部33个城市的23%,第二为长三角新增509公里,第三为珠三角新增491公里。

从城市来看,北京2009年便有13条轨道线路同时开工建设,年度投资超过500亿元,这也成为北京历史上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年度规模最大的一年。这13条地铁线路建设期总投资达2000亿元,到2015年将陆续建成。

中国地铁城市一览

已运营城市
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京、香港、台北、高雄
已规划或已在建城市
哈尔滨、沈阳、大连、武汉、宁波、西安、成都、杭州、南昌、长沙、佛山、郑州、重庆、昆明、青岛、福州、苏州、无锡
待规划城市
南宁、东莞、济南、太原、贵阳、合肥、长春、常州、兰州、石家庄
   

注:资料来源于网上公开报道

“地铁热”事出有因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提出了4万亿投资的刺激计划,一些有条件的地区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步伐,将地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保持经济增长、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从而导致中国地铁建设的集体上马现象。

但也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投资万亿修建地铁,目的不完全是缓解交通压力,事实上也未必能有效改善交通,这更多的是一项政治决定。

地铁:城市发展的必要要求

政府批准地铁建设有三项指标——城市人口超300万、GDP超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规划线路的客流规模达到单向高峰每小时3万人以上。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机动车激增导致地面交通拥堵,建设地铁显然是缓解地面交通压力的有效方式。此外,现在城市区域越来越大,甚至被迫向卫星城趋势发展,这就要求城市交通要立体化,要向地底下发展,这是自然规律。【详细】

地方分享中央4万亿投资“盛宴”

金融危机背景下,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大投入,成为推动各地地铁建设热情高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地铁建设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是资金,而4万亿国家投资的政策出台,恰恰将“蛋糕”送到了地方政府嘴里,将地铁建设作为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保持经济增长、切实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详细】

楼市价格将获得稳定支撑

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楼市郊区化将成为必然趋势,而地铁将成为楼市郊区化的基础条件,“地铁修到哪,房价就涨到哪”!

而作为地方政府主要财政来源的卖地收入,直接受楼市冷热影响。尽管投资地铁需要巨大资金,但通过拉动地铁沿线的土地价格,地方政府通过卖地获得的资金将大量增加,可大幅增强地方财政的实力。【详细】

地方政府树立政绩工程

"没有地铁的城市是一个不完整的城市",这句话一度被广泛引用。

而目前大部分地铁工程都是为了重要事项而赶工建设,比如南昌的获批更多的是为了赶上2011年城市运动会。具体对民众的实际需求并不是排在第一位考虑的问题。

美国能源基金会轨道交通专家Paulo表示, 建地铁对市民生活无疑是好事,但如此大规模、密集的上地铁项目就不太正常了,会浪费纳税人的钱。【详细】

地铁大跃进 谁来买单?

在亿万投资保增长的背景下,城市发展出现了“泛地铁化”,地铁俨然成了解决所有城市拥堵的灵丹妙药和最优方案。可是拥堵的症结,果真都需要这副高价药来治吗?

中国应该建多少地铁?中国有多少城市应该建地铁?这不应该作为问题讨论;然而,站在城市建设民生为本、量力而为的理性立场上,这却很有必要讨论。即使那些不建地铁似乎就难以缓解交通压力的城市,也应有一个客观评估、分阶段实施的科学决策问题。

到最后,这过万亿的资金到底该由谁来买单?

造价过高 并不经济

解决交通拥堵难题的方法有许多种,而地铁是最昂贵的。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司长王庆云介绍,目前,常见的三种轨道交通方式的成本差别很大:地铁的建设成本在5亿元/公里以上,轻轨的建设成本在2亿元/公里以上,有轨电车的建设成本也就2000万元/公里-3000万元/公里。

而对于“地铁可有效缓解拥堵的症结” 这个观点,数据也说明并不准确,在中国地铁并没有起到期望的作用。

而资金过多地投入地铁建设,导致的最大问题是各地可用资金更趋紧张,甚至没有资金投入其他民生工程。【详细】

造得起 不一定养得起

建成通车后每年还有相当金额的运营成本,投入大、收效慢,巨大的资金压力对地方财政来说是不小的负担。这样的案例不是没有,南京地铁自建成运营后就面临巨额亏损压力,有消息称年亏损额可能就高达上亿元。此前南京对地铁一号线期望日收益值为200万元,但目前实际只能收到60多万元,和预估数字相差甚远。投巨资建设的地铁很可能成为"烧钱"的无底洞!

当冰冷的钢轨再度被建设的热情点燃,城市的决策者们在享受兴奋和喜悦的同时、不妨问问自己:你的城市有没有足够的财力养一条地铁?有没有足够的经验和智慧让它盈利?【详细】

光创造GDP 拉不动太多就业

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最大的民生只能是就业。然而,中国目前投资的基本上都是大型工程,它们对GDP的贡献要远远大于对就业的贡献。4万亿投资主要是为了保8,以GDP为重,所投资的项目,比如地铁设实际上对就业的改善作用非常小。

此外,投资建设的地铁工程主要是由大型国有垄断企业控制,这对“国进民退”的发生也起到了很大影响,使大量投资流向大型国有垄断企业,而民生问题反而没有得到改善。【详细】

民意总是“事后诸葛”

地铁建设需要考量城市公共交通布局,考量科学和专业,更需考量社区民意。目前地铁建设如火如荼,但一条地铁新线路如何设计规划,如何设置站点,似乎缺少征求民意这一应有的程序。

地铁建设不仅关系到巨大的投资,更牵动着庞大社会效益的添损,多方参与、慎重把握,哪怕速度慢一点,也应尽量的保证决策的科学和合理,保障社会公平,减少决策失误的风险。【详细】

策划:李贵民 2010.04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