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年4月24日上午9:00 地点:苏州市会议中心

主持人:各位来宾,早上好,我是杨燕青,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的到来,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现在开始!

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服务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由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现在开幕,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共苏州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苏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苏州市委组织部、苏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作为承办单位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同时也感谢第一财经和苏州群峰企业管理教育有限公司两家联合承办单位的全程策划和组织,给我们奉献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精神大餐。同时也感谢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分行对本次活动的大力支持!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今天出席本次论坛的嘉宾,他们是:苏州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四套班子领导;各市(区)领导、市级机关部门、人民团体、大专院校和市直属单位领导;市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和部分省部属企业、优秀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市委学习实践活动指导检查组负责人、市级机关部门“三服务”联络组负责人。

今天上午的议程主要有三项:

1、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同志对本次论坛致辞。

2、苏州市人民政府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合作项目签约仪式。

3、聆听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的演讲。

下面有请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王荣同志为本次论坛致辞。掌声有请!

王荣:各位来宾、企业届的朋友,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在全市上下广泛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时刻,由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市经贸委、市国资委承办的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苏暨苏州市人民政府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大学合作项目签约仪式,今天在此隆重开幕。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向出席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问候!

自去年以来,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苏州作为中国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也出现了工业增速放缓,出口明显回落,财政减收的因素增多等问题,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如何共谋良策、应对危机,更好地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苏州转变发展模式,如何帮助企业坚定信心,服务企业科学发展,成了市委市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举办此次高峰论坛,就是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服务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这既是苏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展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三服务”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次高峰论坛,特邀国际、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为了共谋良策应对危机,服务企业科学发展这一主题,就中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企业科学发展、企业国际化战略、企业过冬策略等专题进行演讲。借此机会市政府还将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签署培养企业家顶尖人才项目,搭建沟通合作的公共服务平台,希望大家积极参与高峰论坛,将各位专家、学者、企业家传授的新理论、新思维、新方法自觉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紧密战略思维,提升管理理念,抢抓发展机遇,谋取更好更快的发展。

刚刚结束的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了全力以赴保增长、不失时机促转型的要求,明确了一系列保增长、促发展的措施,新的使命,呼唤新的作为,新的举措催生新的动力,让我们在新的形势和利时条件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必胜的信心和创新的举措,努力在困难中求进,在创新中求生,在转型中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率先复苏振兴,为全省、全国发展大局做出更大的贡献。以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最后预祝本次高峰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企业界的朋友们、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感谢王书记的致辞,请到贵宾室休息。王书记热情洋溢的致辞,显示了我们苏州市委、市政府抗击这场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信心和决心,也对本次谈的主题:“共谋良策应对危机、服务企业科学发展”做了很好的诠释。

下面我们要进行的是政府服务企业、培育引领经济发展的企业家领军人才重要的实事工程,苏州市人民政府与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签约仪式。

请看大屏幕,美国斯坦福大学可以说是众所周知,让我们来看这个视频短片好好体验斯坦福大学的魅力。

(视频)

美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始建于1885年,被《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评为全美前5名明星级大学,全美学术排名第一。2002年《美国新闻》公布了最新的全美研究生院排行,工程学院属全美第二,教育学院全美第二,商科研究生院更是高居第一,企业管理研究所和法律学院在美国数一数二,法学院在美国法学院排名中也一直位于前列。

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为人类文明、科学技术进步、世界政治经济、和现代商业发展做出了极其卓越的贡献。斯坦福大学奠基并创建了著名的美国硅谷,孕育了享誉世界的现代科技文化。斯坦福大学的毕业生们创造了世界众多一流企业,包括HP、Cisco、EBay、Electronic Art、Gap、Google、Nike、Sun、Yahoo,以及数以百计的美国知名上市公司,还包括美国总统胡佛(Hoover),1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4位普里策奖获得者、223位美国艺术技科学院院士,132位科学院院士,80位工程院院士等一大批顶尖人才。

改革开放三十年,苏州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78年起到整个80年代,以乡镇企业崛起为特征的经济大发展阶段;第二阶段是整个90年代苏州实现了从内向型经济为主,到外向型经济为主的转换,也是苏州经济大发展的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就是进入新世纪苏州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战略转移,是苏州经济发展从复苏到振兴到腾飞过程中的第三阶段。在经历这次全球百年未遇的金融危机后,随着苏州产业结构的调整,苏州的经济将会呈现新的一轮增长势头。

我们苏州市委、市政府一直具有超前的战略思维,面对全球经济一体化,为了保持苏州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直谋求与世界著名院校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帮助苏州地区培养具备国际战略思维和现代意识的企业家领军人才、促进重大科研成果的产出、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进程、促进苏州地区产业转型和升级。鉴于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国际化企业领袖的培养、科技创新、产业化进程、经济转型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具有国际领先地位,所以经过多次沟通洽谈,苏州市政府决定与斯坦福大学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双方将在国际化企业家领袖人才的培养上进行项目合作,逐渐建立两地互动平台,形成人才、管理、科技成果产业化,经济优化转型等多元化的互动发展合作模式。

下面有请签约双方的代表:

苏州市人民政府代表: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美国斯坦福大学代表: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亚太中心主任谢德荪(Edision Tse)。有请双方代表入场!

下面宣布签约仪式正式开始!

(签约仪式)

主持人:下面有请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伟强向美国斯坦福大学谢德荪教授赠送具有苏州特色的纪念品双面绣,谢德荪教授给周市长佩戴斯坦福大学大学校徽。

本次签约仪式圆满结束,请嘉宾台下就座。本次签约仪式是苏州市政府推动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的坚实一步,人才是城市发展的脊梁,相信苏州市政府的国际化人才培养计划会为苏州的城市注入更多的动力和活力!

接下来进入到我们重要的论坛环节,本次高峰论坛我们特邀了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民建中央原主席成思危先生;杉杉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郑永刚先生;携程旅行网CEO范敏先生;美国斯坦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亚太中心主任、教授谢德荪先生;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导、教授陈春花女士;今天上午的主讲嘉宾是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 成先生很多的学术文章,在市场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甚至是振动。那么我们今天上午的主讲嘉宾成思危先生就在旁边,我们有请成先生和王荣书记!

王荣:各位来宾、企业界的朋友们,同志们,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困难,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我们的企末业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和挑战,这是今天在座的每一位都关心的话题。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了中国风险投资之父美誉的中国经济学家成思危先生做专题演讲。那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成先生的到来,以及今天的演讲表示最热烈的欢迎!成先生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的应对策略》,下面我们就请成先生为我们演讲。

成思危:各位朋友、各位同志,我很高兴到苏州来和大家进行交流,王书记前一阶段到北京找我,要我给大家讲一讲。所以我今天讲的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讲宏观的经济形势,就是金融危机,现在我们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第二部分讲企业如何从“危”中寻找“机”。

大家知道,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从战略危机发展到流动性危机,最后发展到信用危机,而且从美国向世界各地扩散,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蔓延,那么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的次贷引起的,所谓“次贷”,就是银行把住房贷款贷给不合条件的人,所谓不合条件就是把款贷给了还款能力比较差,或者是信用比较差的人。那么美国次贷发展,主要是由于美国政府,无论在布什、克林顿执政期间,还是小布什执政期间,把提高住房自有率是作为重要的施政的目标,所以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其中有一项就是要求两房,1996年的时候,就提出要求两房,一定要把42%的住房贷款贷给当地收入在中位数以下借款的人,平均数不是一个概念,中位数是指从高到低排的当中的一位。那么这个比例到了2007年的时候,提高到了52%。由于美国当时利率比较低,房价在上涨,所以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敢贷。为什么?如果收不回来,把房子收回来拍卖,拍卖的价钱可能比当时还高。借款人敢借,因为他有各种优惠,借回来以后,如果房子还不起贷,转让以后,由于房价上涨,不会有损失。另外有了房子以后,可以用房子去抵押,进一步获得融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次贷高速发展。那么到了2007年2月,作为次贷危机的爆发点的话,美国的次贷总量是1.3万亿,证券化90000亿,大家可能想这个数字不大,为什么引起这么大的金融危机呢?是因为住户的发展。那么当房地产美国2006年房地产下降,利率逐步提高的时候,这个时候就有很多人,特别是次贷还款能力差的人,就还不起款。就发生违约,借的钱还不了,银行把他们的房子收回来,但是由于房产价格下降,银行拍卖的收入抵偿不了贷款,所以就造成银行亏损。那么随着房地产价格的进一步的下降,就出现了另外一种现象,就是故意违约现象。所谓故意违约就是如果这个房子是100万买,我付了20万,现在房价降到70万,如果我继续付的话,就得付80万,我就不付了,宁愿牺牲我前面付的款,有20万,再买一所房子,不用了80万,所以这种情况就产生故意违约了。故意违约产生了银行的压力会更大了。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发生了战略的危机,银行由于借债人的违约,发生了债的危机。如果光是债的危机数字也不大,但是在美国的情况,银行的流动率太差了,它个30年才把这个钱给要回来。我们叫资产证券话,美国的资产政权话开始是两房,因为政府支持企业贷款买回来以后,就发行住房抵押债券MBS,这个MBS回报率是比较高的,为什么比较高呢?大家可以想得到,因为MBS是定期付息最后还本,也就是说,还本是最后还本的。所以他的利息可以比存款利息高得多,它可以随时变现。而且它甚至可以比贷款的利率还要高。因为这边抵押贷款的钱是连本带利收的,就是这是要还本,提前还了本的钱,实际上可以再去收利。所以这样一来,这部分的钱使用的效益还得有一部分分给债券。所以在住房形势好的时候,MBS形式受欢迎,因为它的收益率比贷款利率要高,投资者肯定愿意买,这种情况下,有政府支持,又有动力,MBS就很快的发展起来了,那么在MBS发展的前提下,又有一种金融形式,就是抵押债券,是怕人们不买次贷的东西,所以他把所有的抵押贷款汇集起来,组织一个资产值,由最高的是低风险低回报,中档是中风险中回报,所以这样的话,根据投资者的偏好不同,你愿意买哪一种就买哪一种。所以把次贷危机的风险分隔了,这样的话问题不会太严重。

在这个基础上,又出现另外一种金融衍生品CDS的行为,是信用违约互换,是一种保险的形式,就是说你买我的CDS的话,我保证如果你的债权人违约,他的抵押品由我来收购,然后我付给买这个债券的钱。在房地产价格上升的时候,这三种金融衍生品都卖得很好,一CDO因为违约率很低,所以CDO也卖得很好,CDS也是这样,由于违约率低,保险费收得低,我100万的债券我收你的1万就行,即使是1万我也不亏钱。特别是CDS,因为我卖出去CDS,没有违约的话,我白收你的保险费。所以美国最大的保险公司卖了大量的CDS。CDS没有平仓的合约的价值,在2002年的时候,达到了33万,为什么这么大的幅度,因为不透明,没有人知道,所以不同的机构发表预测数据也不一样。一旦当房价下跌以后,MBS、CDO、CDS的价格大量的下降。美国还有一套规定,如果MBS债券发生违约的话,购债券的人可以要求发行机构回购这个债券,所以一旦发生这个问题的时候,银行就产生了问题,不但没有钱来付息,也没有足够的钱来满足回购的要求。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就出现了现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一旦出现这个问题有两个部分,一个是借新债来还老债,再一个办法出卖一部分资产来变现。但是当房地产价格迅速下降的时候,银行发行债券的机构信用就受影响了,大家不大相信他们的财力,所以新债主不肯借。股票价格下跌的时候,变现财产的时候,它变现的现金也不够应该偿还的债务。所以这种情况就会造成一些银行的破产、关闭,特别是投资银行,由于大量的发行CDO,对于发行CDS的机构来说,他要赔偿,他收回了大量的房产,但是房产又变卖不出去,所以发行CDS机构也受了大量的影响,都变成了流动性的危机。如果债务危机是个人信用的丧失,流动性危机等于是部分金融机构的信用丧失。但是在去年9月份,美国连续发生了4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是两房被政府接管,因为他们的股票下跌了80%以上,两房由于政府的支持,832亿的自由资本钱发生了5.1万亿的版权,而是由海外发行的。美国政府为了维护美国政府的信誉,不得不买房。发生了美国雷曼兄弟破产,再加上AIG向政府紧急申请救援,如果政府不注入资金的话,48小时内容就会破产,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保险集团,它的业务遍及世界各地,如果他破产,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这种情况下,美国政府破天荒地注入850亿美元,来救这些企业。这种事情一产生以后,使得很多人就对整个信用体系发生了一种变化,所以这样的话,就使得很多人对信用体系发生疑问,就产生了所谓信用危机。就是不相信金融机构,不相信金融系统,甚至连政府都不大相信。所以你们可以看到,去年9月份信用危机发生以后,金融危机是大大的加剧了。

那么发生信用危机以后,金融危机不仅是从美国向世界各地扩散,而且是从虚拟经济领域向实体经济领域扩散,为什么?因为发生信用危机以后,会产生三种现象,一个现象是银行惜贷,银行把钱借出去,因为借出去以后收不回来,投资者的系统,因为怕有各种系统问题,所以我还是把钱留在自己的手里比较保险。就是从经济理论,大家看到我在“世纪大讲堂”上的所讲的就知道,投资者买股票也好,买债券也好,实际是保留的是钱的使用权利。能怎么保证它的所有权呢,就是靠债券和股票,本身就是一张纸,现在电子交易连纸都没有了,那么它靠的是信用。就是说发行股票的承诺,债券还本付息,股票是有红利,保你有股份。一旦信用被破坏,那么支撑债券股票的信用被破坏以后,你的所有权就变成一句空话了,就拿不回来,你的钱就损失了。所以在发生信用危机的时候,投资者就不愿意投,怕损失。

美国股市大跌的时候,有的股票面值低于每股的净资产,甚至低于每股的现金量,按照基本情况的话,买这种股票应该没有问题,我花买股票的钱低于每股的现金量,但是投资人不买,为什么?因为怕有假。所以投资者的系统的,消费者的机构,担心前景不好,能够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他们就不买,大家靠投资、贷款、消费来拉动的,所以银行惜贷,投资者惜投、消费者惜购,这就是为什么金融危机为什么发展到今天这样一个严重的程度,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个人的解释。

那么,由于金融危机这么严重的程度,世界经济形势大量的下滑,现在四大国际金融机构的预测都是在不断的调低,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WTO、国际贸易组织,加上OECD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四大国际组织对于世界经济的增长率都在下降。一般认为,发达国家肯定都是负增长,发展中国家现在看来还是正的,但是由于发达国家的经济总量大,所以总体上今年的预测,似乎是大部分的推论,全世界的经济都是负增长。我个人觉得,我比他们乐观一些,我觉得今年会在零左右,就看各国的恢复程度,发展中国家是4.5到5左右,大概是这样的情况。

我们中国的金融系统受到的影响不是太大,这里面有几点原因:

一、中国老百姓对政府、对金融机构的信心,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政府对我们的金融是负无限责任,所以你们的存款在银行不会出问题,不会损失掉。如果银行出问题,政府要买单的,这个大家都很清楚。我们证券公司最后垮了,是政府买单,所以大家不怕,不会出现国外银行挤兑的情况,我们没有这种情况,我们银行存款还是在上升。

二、我们的金融系统不够发达,我们没有证券化MBS的金融衍生品,没有造成金融危机的东西。

三、我们不缺流动性,国外的救市措施,很大一块是给银行的,因为银行付了债,大量的给银行注入流动性。我们的4万亿不但不注入银行,而且还给银行往外贷款,是这样的情况。我们现在银行总的存款量在52万亿,其中个人大概是24.3万亿,机构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存款20多万亿一点,其他存款加起来是52万亿。我们的外汇储备有1.97万亿美元的储备,所以中国在世界遇到流动性危机的时候,我们并不缺流动性。所以没有产生流动性的危机。

四、我们金融机构总体来看,金融监管部门比较慎重,金融危机到来以后,我们很快把国外的债券处理掉,我们原定的融资、融券、创业板、股指值期货也都推迟了,股指期货筹备两三年了,我们遇到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是比较注意的。起码不推出新的东西。

由于这些原因,我们的金融系统受的影响比较小。但是实体经济受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那么实体经济大大家可以看到,这是我们国家根据我的研究,国家经十年一个周期,最近的一个周期是从2001年开始的,我们从2002年的8.4到203年开始,我们进入两位数的增长,2003年是10.0,2005年10.4,2006年是13,连续五年高速增长,那么08年下降到9%,他们我个人的看法是,这里面有金融危机的因素,另外也有经济周期的因素,因为大家知道,经济是有周期的,你不可能老是那么快速的增长,我们如果这么快速增长的话,那不用到本世纪中叶就实现我们的目标了,也不用到之020年,我们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了。经济到了一定的程度,也有一个调整的阶段。所以这次是两个方面的作用,经济周期的作用和金融危机的作用,所以2008年下降了。如果分季度来看的话,下降得更加严重。2007年4月季度的时候是11%,二季度10.1%,三季度9%,四季度6.8%,可以看得到,去年的三季度开始经济下滑明显的加速。二季度比一季度下降0.3,三季度比二季度下滑了1.1%,四季度比三季度下滑了3.3%,所以下滑的速度非常的明显。中央在去年11月决定启动4万亿刺激经济的方案,从拉动经济来看,我们是三架马车,就是投资、消费、进出口。从2007年消费拉动38%,进出口的拉动是23%,到08年三个因素都在下降,所以造成了经济的下滑的速度加快。中央措施实行了以后,看来一季度有一定的效果,一季度我们是6.1%,虽然还是下滑,但是下滑的速度减缓了,从去年四季度的6.8%,到今年的6.1%是下滑了。所以很多人认为今年中国的经济是回暖了,我认为还是像中国温总理所说的,中国经济发展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下滑速度减缓。但是如果按照这一点说我们的经济要回暖,可能过于乐观了。为什么?我们可以分析一下一季度的数据,一季度的数字有两点值得我们注意,一季度经济增长的6.1%里,消费占到了4.3%,投资占2%,进出口是负的0.1%,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一季度6.1%的增长,消费是占了大头,6.1%里占了4.3%,是占了大头,将近70%左右。那么你再从一季度6.1%分三个产业增长来看的话,第一产业增长3.5%,第二产业增长5.3%,第三产业增长7.4%,也就是说,一季度的增长,第三产业起了很大的作用。从这两个数据我们看到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一季度的增长,主要是靠消费和第三产业拉动的,那么我们回想一下,一季度的因素是因为春节,春节大家知道是消费是很旺的时候,因为过春节的时候,大家都要吃饭、旅游等等,另外很多人要回家,所以一季度春节的因素占了很大比例。再一个各地的消费发生了很多的措施,拉动了消费。所以消费是在第一季度,投资当然也起到一定的作用,是占了30%左右,但是投资,我们是4万亿分两年,政府投11800亿,在政府的投入是4000亿,一季度整个投资增长是比较快的,增长了28.8%。但是由于投资投进去要有一段时间才能发挥效应,所以投资目前来看是投入阶段,发挥的效益还不够明显。那么外贸来看,形势还是相当严峻的。外贸从一季度来看,我们的进出口下降了24.9%,差不多1/4的下降。我们的顺差一共只有623亿,在2007年的时候,我们有时候一个月的顺差就超过1000亿,现在一个季度加起来才623亿,而且还不稳定。一月份是400亿,二月份只有50亿,三月份的顺差是185.6亿美元,加起来是623亿。所以顺差下降了。外商投资的量同比也减少了,所以从外贸来看,形势是比较严峻的。

从华东区外贸信息来看,国外的违约率上升了1.35倍,这就是金融危机产生以后,个人信用、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甚至主权信用都受到了影响,违约率上升这么高,就是你货发出去,他不把钱给你,这是商业行为所以温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他说了一句很重的话,说希望美国能够守信用。所以奥巴马马上回应我们一定守信用。他的救市计划是7870亿,简单说的话,他们用的都是我们中国的钱。所以我们确实担心,万一他不守信用,我们的损失是很大的,但是我相信美国还是守信用的。所以外贸的形势是很严峻的,一季度是靠消费拉动,投资效益还不是很明显,我的看法是不能收回,大概是今年年中,就是二三季度,应该说,中国的经济可以回收。因为这个时候4万亿的投资开始发挥效益,外贸的形势可能会有所改善。所以我的推断是,从整个宏观经济形势来看,就叫做下半年要比上半年好,明年要比今年好,2011年应该是可以走出危机,恢复正常的局面。那么世界明年可能有一定的恢复,中国要比世界早一年实现恢复。

在这样的判断之下,我们怎么样看中国的企业,怎么样来寻找各种机遇,我觉得对于企业来说,我当时讲的中小企业,对企业来说,目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关注你的资金,就是现金流。现在有很多企业不是因为他资不抵债,而是因为它的现金流的断裂,使得整个流动性出现了危机,而造成他的破产和倒闭。尽管他有资产,当他奥把资产变现的时候资产很难变现。如果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支付的话,要支付的工资和材料的话,就会出现现金流的断裂。在这种问题之下,金融系统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是关键的,但是坦率地说,我们中央尽管提出来要求银行大力支持中小企业,中小企业大部分是民营企业,但实际上,我认为现在银行支持中小企业的力度是不够的,原因有几个方面:1、从政治的角度说,贷款给民营企业担的风险要比贷款国有企业的风险高,因为是贷款责任制,贷给民营企业违约了,最后政府要过问的。而且个人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责任。如果贷给民营企业,这个钱收不回来,首先要追问这个回扣的问题。2、是贷给民营企业商业风险很大,这里面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在金融危机来到以后,有的企业的经营出现问题,确实就会造成风险大,因为市场的变化大,它的抗风险的能力本身就比较弱。另一方面民营企业确实管理不好,他们的财务不透明,风险就大。3、交易成本大,我们和大企业签合同,一个亿的合同签一次,和小企业签合同,500万一次的合同要签20次。还有就是贷款出去以后,贷款要跟踪这个企业的情况,大企业跟踪一个就行,小企业要跟踪20个,这样成本就会高了。由于政治风险、商业风险、交易成本风险,银行对于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确实不够积极,这也是客观的原因。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中央再三的强调,支持中小企业的重要意义,因为中小企业是我们解决就业的很重要的关键,当前就业是很大的问题。另一方面,确实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有一些措施是可以采取的,比如允许银行提高一点贷款的利率给中小企业,但是这个利率差可以由财政来贴息,这样的话银行就愿意了,因为承担了风险,对它有一定的补贴。在广东开始实行了这样的做法。另外一种做法,就是允许企业用它的应收债款来给银行抵押贷款,就是说货发出去了,对方应该付给款,他没收到,这样贷到款可以付工资和买原材料。这个做法在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做了,这样可以缓解企业的资金,中小企业的资金紧张的局面。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但是总体来说,对于中小企业来看,资金是你的血液,如果你失血过多,生存就会有问题,不要看发展。所以这一点对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是很关键的。

另外扶植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市场的因素,我们应该允许中小企业进入更多的市场,这样使得他们有更大活动的余地。那么在这个问题上,特别是垄断性行业,能不能够适当的放开,这个恐怕也是需要值得探讨的问题。不然的话,比如前一时段,油价上涨的时候,就有企业受到很大的冲击,最后还是中央出台了一些措施来缓解的。我们有很多领域如果能够进入中小企业准入,这些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是比较好的。扶植中小企业的第三个措施,就是全力保护,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因为中小企业的合法权益往往比较容易受到侵犯,现在说实话,我们有监管部门执法等方面,还有着人制的因素,另外还有一些腐败现象的出现,大企业他们不敢欺负,柿子拣软的捏,对中小企业的权力受侵犯的情况不断的出现。所以我们想象一下,我们在扶植中小企业发展的时候,一定要在融资、市场准入和合法权益保护上要加强,这样才能使中小企业有一个比较良好的生存发展的环境,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这个问题要做,还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

但是从企业本身来看,也要看到在这场危机当中,你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从内部来加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你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来调整你的结构。这个调整的结构,对于企业来说有几个方面,一个是调整你的产品组合,一个是通过集成化来提高你的效率。所谓调整产业组合,就是说你把你的产品好好地去考虑一遍,特别是它的市场的增长率和市场的占有率怎么样,因为在形势好的时候,做什么都赚钱,所以你肯定舍不得淘汰掉一些产品。但是当不好的时候,你一定要仔细分析,这里面有四种情况:

第一种产品是市场增长率高,你的市场占有率也比较高,这种产品应该是代表你企业的未来,你要下决心,即使是在困难时期,也要咬着牙挺过去,因为金融危机危机之后,这是你企业今后发展的重要支柱。

第二种产品是市场增长率比较低,但是比市场占有率比较高,这种产品是在危机当中保命的产品,因为尽管市场增长率不高,前景发展不大可能,但是你的市场占有率高,所以很可能你还可以通过这个产品取得一定的利润,这样的话,你可以保住你企业现金流。

第三种产品是市场增长率高,但是你的市场占有率低,这种产品在危机期间一定要非常的慎重,就是说你看这个市场很好,很有发展前途,但是你自己有没有能力在里面分一杯羹,这是需要考虑的。有的企业说手机领域很发达,有些企业原来没有搞过手机,他也去搞手机。但是如果你没有市场竞争能力的话,很可能你是血本无归的。现在有很多的企业都是这样,说这个产品很有前途,我说很有前途没有错,我要问你的是,你是不是能够做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如果不能做到的话,你去搞这个产品的话,到最后的话很有可能是血本无无归的。所以对这种产品你一定要小心,如果没有能力趁早收手,否则的话,它要吃掉你很多的钱。所以守住本业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种产品市场增长率低,市场占有率也低的产品,这种产品是没有竞争力的,你趁早把它调整过来。所以产品组合调整,集中力量做比较有优势,或者说你还能够在一定时期内占有市场的产品,这个是产品结构的调整。

另外就是通过集成化来增强你的实力,所谓集成化有两种:一种是纵向集成化,是面向市场是向前或向后的集成化,把产品向前推进。向后就是把你的企业的产品链延伸到原材料供应,比如我我们做太阳能电池的企业如果你做太阳能电池,你可能你的收益会大大的降低,所以你往前做,你可以做到组件,甚至我们现在有的企业已经不但出口组件,还出口电力,把太阳能发电的装饰给你建好,卖电力。往前做太阳能电池的硅料是买的,现在把硅料的生产也纳进我的产业链。这样通过纵向的集成化,成本可以降低,把所有的增加值都集中在自己一个企业里,这是纵向集成化。

所谓横向集成化,就是由于市场变化多,所以我的做法就是用相同的原料来生产类似的产品,可以来调节生产产品的产量,来适应市场的变化。这叫横向集成化。所以对于企业来讲,通过集成化来争取更大的生存发展的空间。

所以从企业的战略结构调整来看,就是产品组合的调整和产品链的集成,这是当前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那么企业应对第三方面的问题,就是你要苦练内功,加强管理和人员的培训。在企业效益好的时候,这些矛盾暴露不明显,因为你的产品卖得很好,利润也好,但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我们人员的素质和我们企业管理水平,是不是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我看过很多钢铁厂,都引进了国际先进的设备,但是只有宝钢和少数的几家钢铁厂能够生产高级轿车的钢板,有的还是需要进的,我当时还问过一些专家,我也看过,有些专家说得比较苛刻,我也认为是操作人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问题,有些专家说的比较苛刻,说虽然设备是一流的,操作人员是二流的,管理是三流的,你怎么生产出高级的钢板来呢。这个问题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尽管说的话是比较苛刻的。

另外我到德国也曾经看到过这样的例子,就是生产高压泵的企业,但是他的问题是每100台泵里总有两三台不合格,这个高压泵安全性要求很高的东西,总有两三台不合格,人家就不大敢买你的产品,要是碰巧买到不合格的怎么办。所以当时这个厂也奇怪,就请了德国的技师到中国来,就在我们这里装配,但是人家用我们产的零件装配出来的东西,在我们厂用都合格,所以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他们的装配和管理水平高是有问题的,所以最后就变成了人家就买我们的零部件,到他们那里装配,我们的损失就大了,因为零配件不值钱,我们的企业一定不要自满,一定要居安思危,学我的名字(笑)。你觉得你的企业已经不错了,你还要是要向更高的标准看齐。你简单的说,你和你的同行去比较,你的产品合格率,你的各种各项指标,跟人家比,别比比人家好的指标,你要比自己差的指标,你要和行业排头兵去比,然后仔细分析为什么差?是管理的问题呢,还是操作工人水平的问题,然后下决心去研究。因为当你生产任务比较不饱和的时候,应该说你的工人培训在技术面,在加强你自己的管理方面,你是有条件的,趁着这个机会来提高你的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水平不单是一个技术问题,也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因为管理的发展是经过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叫经验管理,就是管理者是凭他的经验来进行管理的。

第二个阶段叫科学管理,就是说利用了各种科学的手段,利用计算机辅助帮助他进行管理

第三个管理叫文化管理,就是利用文化做管理。

我们拿质量管理做一个例子,在经验管理阶段,是管理者在每个工人身后转,一看出质量问题了,扣你工资开除你。到科学管理阶段,就出现了全程的循环,搞TBCA循环,计算机辅助,这个时候是用科学的手段来做管理的。但是如果说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全体职工心目中树立一个“质量就是生命”这样一种文化,才能使得我们的质量管理能够达到最好的效益。也就是说,在我们一个企业里,要树立共同的价值观,而且要大家都尊崇的价值观,“质量就是生命”这个观念树立以后,出了质量事故,所以要从各个方面来防止质量事故的出现。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国外叫6∑,质量做到非常的完善。当时的售价比柯达要便宜,我说你们靠价格是不行的,最终要靠质量。哪怕一个胶卷有问题,人家买了去旅游,照出来的照片都是青面獠牙,你价钱再低人家也不会再买了。但是旅游去了这么多的路费、这么多的时间,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是怎么补偿。所以这个质量意识是非常强的,但是我们现在还是有些问题。平时在企业管理上要严格起来,我再讲一个例子。有一个企业去实习,到礼拜六的时候,大家都出去玩了,收到了德国工厂厂长的电话,马上要回来,我有些事情。于是大家过回去了,结果厂长说你们礼拜五走的时候工具没有收拾好,地上的没有扫干净,如果再这样的话,就不接受实习了。而对于我们来说,礼拜五下班了,地没有扫干净,似乎是件小事,但是在德国来说就是一件大事。所以在这种问题上,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机会,在企业加强管理,加强你的培训,特别是加强企业的价值观。所以我觉得这是企业第三个需要利用的机会。

第四点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也是一个并购的好时机。因为现在来看,世界FDI直接国外投资的话,80%以上是并购,为什么?因为现在整体来看,世界的实体经济的生产能力是过剩的,在过剩的生产能力下,如果你再用传统的办法搞绿地投资,去建新厂,引进外资、合资再建新厂,生产能力是过剩的,在这种情况下,你再去建很多绿地、新厂,生产行业会造成进一步的过剩,所以现在很多办法采取并购,提高企业的价值,通过并购产生新的产品。通过这样来使得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发展。所以现在来看并购成为FDI的主流,是有这样的客观的原因。现在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之下,并购为什么是好机会呢?因为资产的价格普遍下降,你并购的成本就低,但是我要提醒并购应该注意两条:

一是如果你并购别人的话,你一定要注意,是不是符合你整个企业的战略,不是说什么便宜买什么,而是买进这个东西来,对你整个产品结构的调整,对你集成化是否有帮助,如果没有帮助的话,你看到便宜就抄底,最后你买的是包袱,甚至买了一个陷阱,这是需要注意的。

二是引进,别人并购你的时候,你也要考虑对方是不是战略投资,什么是战略投资者,我的理解是在市场、技术、管理方面对你有帮助,这叫战略投资者,而不是单纯的财务投资者。

所以在并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并购是为你政府企业的发展战略服务的,而不是去买便宜货。还有一种判断并购成功不成功,一定要看双赢,并购以后五年你是不是能够达到双赢的效果,如果能够达到双赢这个并购是合算的,如果达不到双赢,资产测算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问题,所谓资产并价有三个,一个是固定资产,一个是无形资产,一个是动态资产。固定资产是比较清楚,是由厂房、设备、现金等等,这些是固定资产。我们有些企业老企业可能固定资产都没有了,是零了,这就是无形资产,包括原来的客户、操作工人、技术专利等等,这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在有资金的支持下,也是很重要的。动态资产是什么呢?不是看现在,比如有的企业没有资金,一旦资金注入以后,下来的投资者进入以后,五年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发展,有这些条件的话,他们可能发展得很好。所以并购既是一个技术,又是一门艺术,要经过认真思考。最后也取决于企业主要领导者的决断,俗话说常胜将军是没有的,只要70%的成功就不错了,但是一定要非常慎重。

企业机遇的最后一点就是创新。温总理讲过几次,我们应对金融危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一步去发展创新。关于自主创新的问题,我在中央台也讲过,这里简单的讲一下,一般的创新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又包括了跟随创新、集成创新、原始创新三块。所谓跟随创新是你这个技术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集成创新是把别的行业成熟的技术引进来,和原有的技术杂交,变成一个新的技术。比如说复印机当初发明的时候,每一项单个的技术都是技术,但是组合在一起就组成了复印机。原始创新比较困难,但是我们来看,这是技术重要的生命力,所以还是要重视的。从当前来看跟随创新和集成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主流。所以这个数字要提高,要靠原始创新提高是很困难。管理创新来讲,技术创新是很好的机会,就是说你要思考在企业里怎么调动所有职工的积极性。今天由于时间的关系,就不多讲了。所以企业从寻找机会来看的话,我觉得在困难时期,既需要政府的支持,更需要自身的努力。

最后我想讲一下,今年的“保八”,我个人看,如果说“保八”的话没有问题的。因为各地人代会提的指标都高于八,这样全国“保八”肯定是没问题的。第二、我们在GDP的计算上,按照生产法计算,只要你投入生产的产品,还有增加值,就算GDP。所以简单的说,我只要有投入,就有GDP。如果4万亿不够,我就6万亿,如果6万亿不够,就8万亿。所以“八”不是问题,我们现在要关注中央提的不仅仅是保增长,还要调结构,还有一些促消费,保民生。所以我们要“保八”,是要注意提高“保八”的质量,也就是说,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优化结构,同时我们要注意不要造成过剩的生产能力,如果造成过剩的生产能力,实际上这个“八”是虚的,剩下的产品没有卖出去,建成一些过剩的生产企业那不行。再一个“保八”要保护环境,因为“保八”我们牺牲了环境,我们付出的代价高于我们的收益。因为大家知道,现在叫绿色GDP来计算,是拿GDP的增长减掉由于环境恶化造成的代价。江苏太湖的蓝藻事件给我们敲了警钟,所以我们说“保八”应该说是大家共同努力,争取一个实实在在的“保八”,争取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保八”,这也是我们企业真正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导思想。

我个人觉得,我们应该是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我们不要盲目乐观,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有利的形势还是存在的。尽管现在出口形势很严峻,但是我也告诉大家,我认为我们有些出口像消费品竞争还是有的,像现在美国人民日常的消费也是“Made In China”,早上起来刷牙的牙刷也是中国造的,盖的毯子也是中国造的等等,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是很普遍了,在金融危机的时候也是更要考虑中国制造。美国曾经有一个理事,他受了美国媒体的影响,中国夺了美国人的饭碗,他下决心动员他的丈夫和孩子,不买中国产品,但是坚持了一年,坚持不下去了。为什么?不买中国产品他的成本大大增加了,而且配件也是中国的,过圣诞节买圣诞礼品,到哪都是中国制的,所以坚持了一年,投降了。他写了一本书叫做《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节能就是在经济全球化搞的保护主义。所以我也相信,尽管现在的出口遇到了一些困难,但是我相信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我们的出口也会赶上去。

去年11月讲过,英国的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我相信金融危机迟早会过去。到2011年我们可以迎来中国经济的春天,大家共同努力,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的艰苦奋斗,努力工作,来迎接中国经济的又一个春天。谢谢大家!

王荣:成先生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精彩的报告,大家听得非常的认真。因为成先生多年担任领导职务,又是一个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的领导,所以他给我们的报告道理非常的深刻,但是又非常的通俗易懂,所以使我们听起来联想到自己的工作,尤其是当前应对金融危机,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对成先生的报告再次表示感谢!

成先生来一次很不容易,我们的听众都有一个要求,想提几个问题,下面我们请大家提问题,有请成先生为我们做解答。

苏州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代表:请问成老,4月18号周小川行长讲到中国经济有所回暖,但是目前和金融危机抗衡的阶段,成老您怎么看?

成思危:我刚才说了我的观点了,我觉得有积极的变化,但是回暖我认为可能要到二、三季度,一季度我们有一个特点,大家看经济上涨,一季度银行贷款一共发放了4.58万亿,我们全年的指标是5万亿。就是说我们一季度已经造掉了90%的贷款指标了,这么大量的贷款下,当然它也会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所以我个人认为,一季度我们确实是起到了阻止经济进一步下滑的作用,但是如果说回暖,刚才我已经分析过了,这是可能还需要有待于我们4万亿的投资发挥作用,也有待于我们的外贸局势的转变,也要注意陈德铭部长的发言,外贸并没有回暖。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我还是比较审慎的乐观主义者,我们有积极的变化,经济快速下滑的趋势,但是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这是我个人的意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苏州高新区经发局代表:我的问题是在国家和省市一系列的利好政策下,企业正在积极的应对金融危机,那么在这样的经济环境下,对在座的各位企业有什么好的建议,怎样让他们做得更好?

成思危:这个问题我们刚刚都有讲过,您是高新区的,我们要支持一些创新型的企业,创新型企业应该说它代表着中国的未来,尽管它现在很薄弱,还比较小,这是我刚才说的,它的市场增长率高,而市场占有率扩大的企业,所以对于这种企业我们要下决心扶植,一方面通过风险投资,通过政府的支持来扶植。另外就是我们现在的创业板要开了,创业板的开设,就是为了支持这些企业,能够进一步的得到融资,能够进一步得到资金的支持。在这里再补充一点,就是搞高新企业,很重要的是人才,所以从苏州来看,怎么样加强人才的培养,加强人才的引进,这可能是将来决定苏州经济发展,包括苏州的企业发展很重要的因素。这里面有两块,一个是自己培养。昨天听你们说和利物浦大学联合搞的培养,这个机制比较新,研究成果首先会在苏州开花结果。另外就是从外地引进人才,所谓外地不仅是中国其他城市,还包括从国外引进。现在国外的情况也不断的有人回来创业,也不断的在国外学有所成的人回来到我们企业。如果说我对高新区的建议的话,就是人才和你对他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支持,这恐怕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因素。

东吴证券代表:成老您好,大家都知道你是金融行业的专家泰斗,我是来自苏州的本地券商东吴证券,我的问题是,这次全球的金融危机,是大家都对西方经济发展的模式进行了反思,大家都知道,原来中国的金融企业都是以西方金融发展的模式作为模仿对象和借鉴对象的。这次金融危机以来,大家都对它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反思,舆论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成老您认为,中国的企业,要在这次危机中抓住机遇、发展壮大应该注意哪些问题?谢谢!

成思危:我曾经在去年新浪网金融论坛上有一个讲话,就是讲中国金融改革的问题。我个人的看法,我们中国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比较小,我刚才讲了有一点原因,就是我们的金融系统不够发达,没有投资银行,没有金融衍生品,没有这些东西,但是反过来说,也就说明我们的金融效益不够高。简单地说,你有一块钱的本钱,能做多少钱的生意,这叫“杠杆率”,美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是8-12%,投资银行是25-40%,两房由于政府的支持,杠杆率到62.5%,什么意思呢?就是你有2.5万的本钱,如果杠杆率是40%的话,就是97万你借的,杠杆率高,从一个方面来看,是你的金融效益高,假如你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1个百分点,你想这2.5万的本钱收益率就超过40%。因为你把97.5%贷款还了,你还多了一个百分点的利息。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杠杆率高,风险越高。假如收益率低于银行贷款率,这2.5万还不够赔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说我们现在的金融模式很好,不能这么说,为什么?因为是低效益,你现在看金融危机的话,风险很小,前面损失的大家有没有算过?我们买一个美国的国债,假如它的收益率比付给我们的收益高两个百分点,你想他赚了多少。这个还不算,所以说,对金融的改革,这次当然出现了一些质疑的声音,但是我个人认为,对金融的改革,我们还是要推进,一个是国际化,就是要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力,我们的金融下的国际竞争力从保持杠杆率来看,国际竞争力就不够了。第二还是要推进市场化,因为我们现在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市场化都不够。市场金融主体现在主要还是国家为主,虽然中央明确了允许经济资本进入中小型的金融企业,如果没有利率和汇率,就没有市场化的,话,这个市场对于资源配置基础性的作用就难以发挥。第三就是系统化,金融是一个系统,这个系统来看,有两点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资金只有在流动才能发挥效益。第二,风险我们现在是分业经营,分业监管,造成的问题是什么呢?管证监的认为证监没有问题,我就放心了。其实这个风险已经到了外汇市场上了,所以我们要考虑要不断的去推进中国的监管,起码在现在加强各个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第二点我们要理解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是一个相辅相成,又互相制约的关系,不是说通过金融危机不要搞金融创新,金融创新的目的从它的本意来看,是通过对冲来降低和分散风险,同时也可以作为投机的工具,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的责任就是叫做防止过度,美国在这个方面做得有缺陷,但并不等于说金融创新本身有问题,这个不能这样说。因为它就是“道”和“魔”的关系,所以世界金融的发展,实际是通过创新大大提高了效益。

就拿金融创新来说,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一个创新是欧洲的创新,当时由于美国的金融管理比较严格,马歇尔计划大量到了欧洲,当时就出现了欧洲美元的效益,这个创新可以说推动了战后的发展。我到芝加哥CME商品交易所看了一下,欧洲美元的交易量一天两万亿,你可以看一下他们的活跃市场。我们就是说,对以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正确理解,处理好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否定他们的关系。

当然,中国的金融业的发展,要考虑中国的特点,但是市场经济金融的一些基本的规律,我们还是要尊重的,不能不尊重市场的基本规律,价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吸收国外这次金融危机的教训,加强我们自己、加快推进我们自己的金融改革。而金融改革的方向,就是国际化、市场化、系统化,这是我个人的看法,仅供参考。

交通银行苏州分行行长:尊敬的成老,很荣幸向您请教问题,刚才您提到今年一季度以来,整个银行业的信贷投放达到4.58万亿,达到了全年的90%,现在减缓了下滑的趋势,也给市场和商业银行本身带来了一些忧虑,市场的担心这么大的流动性,使恶性通货膨胀的问题,会不会成为未来经济关注的焦点。而我们商业银行看到了由于我们低利差时代的到来,使得我们盈利覆盖资产的资产能力不断的变化,地方为了推动城市化所引导的想法,使得我们长期的资产结构和一些长期的资产风险有所集聚,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想提这样几个问题。1、以您对宏观大势和国家政策的理解,您认为近期我们中央银行的利率政策是非有下调的空间。2、中央政府是否还能容忍在二季度、甚至三季度让银行业继续保持这样一个快速扩张的趋势。你感觉中央政府容忍信贷规模的底线会在哪里?3、银行业在当前如此复杂特殊的情况下,如何处理好业务发展和风险防范的问题上,成老能否给我们提出一些前瞻性和战略性的意义。谢谢!

成思危:您的三个问题够我再讲三个钟头的(笑),所以我从一个学者的角度来说简单的回答一下,从美国金融危机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是,央行不能以长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一般各国的中央银行都是把通货膨胀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控制指标,也就是说利用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储备金率、利率、还有公开市场的操作来控制货币的供应,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来控制通货膨胀。为什么我说不能说它是唯一的目标,这是虚拟经济的发展。我们以前谈通货膨胀,是指如果货币供应增多,实体经济生产的产品和服务还是这么多,等于物价总水平上升,产生通货膨胀,对不对?我们以前的理论都是这样的。但是我认为在虚拟经济发达的情况下,不单是产品加服务,还要加上金融资产,从国家也可以看到这个例子。2007年流动性很多,货币供应很足,但是通货膨胀率并不高,为什么?那时候房市和股市大涨,吸收了大量的货币,没有造成物价的总水平提高,但是当2008年房市、股市一下降,这部分货币吐出来了,马上通货膨胀就明显了。所以我说央行不能单纯以通货膨胀作为主要的指标,现在的央行包括美国和欧洲,同时要关心金融资产的价格,因为金融资产的价格现在是一个影响通货膨胀的重要的因素。一季度我们投放了这么多,4.58万亿的资金,但真正固定资产投资并没有吸收这么多,其中有一部分也可能是金融资产,所以一季度的股市有比较大的上升,这是我个人的看法。所以我们对于央行今后的任务来说,更重要的是一手关注通货膨胀率,一手还要关注金融资产价格的变化。

还有一点输入型的通货膨胀,你是没有办法用货币政策来调整的,在经济全球化下,像我们的石油是进口的,它涨价,你怎么吃药都没有用。所以输入型的通货膨胀,是不可能通过你央行的货币政策的来做。所以回答你的问题,我间接的回答你,因为我不可能代表央行来回答要不要降息,但是你可以这样理解,就是说当前的情况下,通货膨胀的危险,还不是太大。为什么?就是我刚才所说的两点,就是说金融资产吸收的一部分货币,另外现在全世界的物价总体原材料价格还是处在比较低的情况下,所以在这样情况下,引发通货膨胀的情况不大。另一方面防治通货紧缩,CDI今年如果不采取措施的话,10个月是负的,PDI也可能是负的,这种情况下也有通胀紧缩的危险,通过增大信贷,增大货币投放,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也可以防止通胀紧缩的作用。从我个人来看,一季度用掉了90%的指标,这不是叫适度宽松了,适度宽松怎么可能一季度用掉了90%的指标了呢?所以一定要掌握好这个度。

至于我们现在银行的情况,我觉得是要注意的,一方面要理解中央为什么要采取经济刺激计划,要放松信贷。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面临经济下滑,而经济下滑很重要的一点是失业率的增高。失业率增高对整个社会,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启动4万亿,包括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投入基础设施,肯定它的回报率是慢的,是低的,但是它有很大的作用,它是能够提供很多的就业岗位,像修机场、修高速公路,可以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只能是采取了这样的措施,当然对于商业这一块来看,从国家的战略来看是需要考虑的,而且我们国家还发行了9500亿的国债,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商业化也有一个改善,改善自己的风险管理,改善自己客户服务的任务。我们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现在看,从四级分配法到五级分配法,这是一个很大的改进。四级是事后的分配法,五级之事前的分配法,但是从商业银行本身,怎么把产品、客户、风险三种评价结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我看过国外不少大商品,他们都是在进行三方面的考虑。按

对中小客户的服务,这个是我们商业银行应该加强的。我们银行是现代服务业,别忘了是服务业。我曾经听一个从日本回来的朋友给我讲,他在日本打工,在日本的一个小县城餐馆里打工,人家的银行每天关门的时候收现金,帮你存到银行里,第二天开门的时候,送来了一大堆零钱,让你好找钱,我们的商业银行能够服务到这种程度吗?别忘了,商业银行是靠存款人存款的,所以存款人如果从消费者权益来说,他有知情权,还有享受权。所以我们首先要为我们商业银行的客户服务,我们现在对大企业的服务态度很好,像行长请大客户吃饭,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别忘千千万万的存款户是你们的基础,我们要做好这方面的服务,所以我在这里相强调的是,在金融危机期间要改善我们的服务。

王荣:好,感谢成先生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报告,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今天上午的报告会就到这里结束。

时间:2009年4月24日下午 地点:苏州市会议中心

主持人杨燕青:各位来宾下午好!我是杨燕青,欢迎大家回到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的现场。我们有可能对“第一财经”的了解不是太多,首先请允许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第一财经整合优势资源推出的线下传播平台,致力于成为国内最有影响力的经济论坛品牌,这是“第一财经”的定位。它将优化全国的论坛资源,着眼于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金融投资趋势与产业公司热点,邀请顶尖经济学家、企业家、战略管理专家各界学者常年持续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香港,当然也包括我们苏州,这样的重要城市开坛论道。“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传播最具权威性的研究成果,将依托第一财经跨媒体的强大资讯平台,集线下论坛、电视专题和报纸专栏于一体,将聚合优质企业机构为合作伙伴,通过专案定制、机构加盟等形式,实现“第一财经”经济论坛在品牌标准管理上的对外输出。

接下来我们进入今天论坛的主题,首先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今天演讲的嘉宾,他就是携程旅行网CEO范敏先生,我想介绍他的时候,做了前期的一些调查,我听到业内人士对携程的评价是,携程在保持了高水准质量的同时,在成本管理方面很有诀窍,刚才我利用一点时间问了范总,这种评价是不是恰如其分呢?范总是认可的,那我们今天要请教他为什么能够实现这样的结果,我曾经看到说范总的服务2.0,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他怎么能够在保持高水准的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同时还能应对危机,我们掌声有请范敏先生!

范敏: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来到“第一财经”中国经济论坛,今天论坛的主题,“共谋良策应对危机、服务企业科学发展”,正好是中国2009年我们所有企业都会面临的一个契机,我想借今天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从我们企业运作、实践、体会,也从对行业情况的分析,也试图做了一些实验式的研究,想提出一个在金融危机之后,中国除了要实体经济之外,如何以科技创新的手段,来打造中国崛起的服务价值。

我想我们不妨来看一下一个有趣的论点,中国老祖宗非常有能耐,我们大家都知道,“危机”,世界各国的语言当中,说到危机不会说“危”后面还有一个“机”,只有中国这样说,我想对我们有一个启发,真正对我们2009年今天除了金融危机,对中国会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呢?我想或许我们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如果说金融危机被全世界形成了非常严峻的挑战,可能在中国我想换一个角度看的话,可能是一个百年不遇的机遇。在我读大学的时候,当时我们做经济预测的时候,曾经算过如果说美国3%、4%的水平发展的话,中国即使以8%、10%可能100年都追不上,所以换个角度我们看今天,如果说这些事件可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碰到了挑战,但是对于中国来说,这不啻是百年一遇的非常好的机会。我们可以看一个表格,这是世界几大名列前茅的投行做的判断,在这个判断力,中国的2008年、2009年的数据,2008年是按照很保守的6来说的,我想今年的水准应该7-8,是非常有希望的。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这几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远远超出其他发达国家,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特别在2009年,2010年,很多的国家都会增长的时候,中国依然会相当强劲的稳健的增长。我想这个可能从世界历史的长河来说,这种阶段,这种机遇真的是不多。所以我感到如果说金融危机是“危”中有“机”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到,我想我们在媒体上也看到很多知名的政治家、经济学家都预测,中国将率先走出阴影,我想这是中国下一个30年崛起的非常好的起点。当然关键在于你怎么去应对这次危机,如何化危机,同时大家也都知道,这些年来中国积累了雄厚的储备,让中国比任何国家在今天来说都有条件,把非常金贵的钱能够用到刀刃上,能做有效的收购兼并,来谋求战略的试点布局,来改善中国在下一个30年的环境。如果说改革开放到现在,在中国还有哪些行业真正是和世界接轨的,我想一定有个不争的事实。就是中国的互联网实际上是非常和世界同步的,甚至在某些行业已经超出世界先进水平了。我想在所有的大的行业来说,互联网可能是看得见的唯有的少数几个行业。我想在我们金融在经历目前这个危机之后,如何借助中国互联网蓬勃的发展,为国内的产业转型和变革,来打造一个新的平台,那么我想这里面非常值得我们深思,也非常值得我们来抓住这个机遇。

金融危机“危”中有“机”,我相信中国人口红利为中国能够有效地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能够有效地把内需成为中国下一个经济大发展的非常坚实的基础,这个已经是我们大家都看得见的事实。所以我想如果说金融危机对整个世界造成非常大的波及影响,但是在中国,我们如果换一个角度来看目前这场危机的话,可能说这场危机也从另一个角度为中国提供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发展时机和广阔的天地。

但是,我感觉有一个现象,可能在目前理论界也好,或者是实业界也好,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是什么呢?我们现在可能举国上下更关注的是中国的实体经济如何受了影响,中国的实体经济如何能够尽快地走出阴影,但是中国的服务企业,中国的第三产业如何在金融危机这样一个转折点能够有一个全新的作为,我感到恰恰是目前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大家都知道,中国现在如果说按第三产业来划分的话,第三产业占中国的整个GDP产出的比例可能是有40%多,实体经济可能产出有50%、60%,但是如果让你说一说在中国真正有影响力、做得特别好的全部范围的服务大企业,10家企业恐怕很少有人说得出来。你说实体经济在中国做产品,做制造做得好的,说10家企业、20家企业都能说得出来,是如此不平衡的一个现状,所以我想如果说中国的崛起,在我们下一个30年,中国第三产业或者是服务产业的崛起,是目前来说是非常值得我们研究,非常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课题。如果说我们用一个形象的比喻的话,“中国服务”如果不能够替身更替中国制造的话,那么中国制造永远只能是在中国、在世界这个经济舞台上,获得了这个价值最低的一段收益。就是我们以前我们的领导说的,我们要多少件衬衫才能换一架非常,所以把中国目前非常好的机遇,迅速的提升起来。我的观点是,中国要用高新技术来制造,你才真正能够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用你的中国制造,用你的中国服务来获得尊贵的地位。

“中国服务”我认为在当今的中国,无论从理论界,还是实业界,从服务本身各行各业来看,都缺乏用科学管理的理念去制作。所以我想这几点算是我是我的引言。如果说中国崛起没有伴随中国服务业的现代化,或者我们中国制造产品附加值、增加值的凸显,未来的中国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或者说得更大一点,中国的硬实力如果没有软实力的支撑,这个硬实力也是不堪一击的,不可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能够真刀实枪的开展下去。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崛起,一定要靠两条腿攀登,一定需要实体经济和现代化服务产业来支撑,而现代化的现代服务产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手段,来打造服务企业的服务价值。我们现在都知道,中国为了推进我们更好地走出世界金融风暴带来的阴影,我们有4万亿内需的拉动。如果说内需拉动没有有效地服务业现代化的改造,我想扔4万亿下去,可能会感到后续乏力。所以这应该说是我们在去年到今年,对行业做的一些观察,有感而发的一个推论。当然,这个帽子是很大的,因为中国服务这个帽子非常大,第三产业涉及的面也非常广,如何真正去有效地打造中国服务的品牌也好,它的产业整体格局也好,我想找一个落脚点,找一个切入点,可能是说如何在我们现有的服务企业当中,对服务价值里面这样一个概念,有更深切的理解和认同。和我什么是服务价值?我要先说一下,在国内我相信很多企业家也好,从业人员也好,对于服务价值实际上存在很大的误区。不少经营者都感觉到服务只是一种附庸而已,我建一个酒店,我招待人入住,或者是开了几个门店,来提供一个服务,服务非常感性,好象没有太多可以真正的研究,可以去量化的东西,不科学,或者说服务本身是廉价的,他卖不了高价,但我想我们在座的各位,也有在海外工作、学习,或者在海外访问的,我想这三点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好,在我们亚洲的其他在服务业做得非常出色的国家也好,我们都看到不是一个附庸,在很多行业里面,它是一个主角,服务是非常多的研究,可以去挖掘的东西,服务应该是可以卖高价的。举一个最小的例子,我们如果买一个西瓜可能要10块钱,但是这个10块钱的西瓜可以榨成三杯西瓜汁,从这样一个东西变成最后的销售成果,每一环节都有添加价值在里面。所以我想在当今很多企业,或者是从业人员对于中国服务价值不是很深入认同的误区,导致了中国的服务水准普遍的低下。我曾经去了日本的总部区拜访,为什么日本的游客现在在中国旅游的冲动不是那么高,因为我们知道,在几年前的时候,世界各地日本游客像蜜蜂一样到处都是,非常热衷于出游。有一个日本人对我说,我在中国不说其他的,在中国很多的卫生间就走不进去,你怎么让我到中国去旅游。说老实话,你真的把这个非常小的细节做好,你们有多少投入?没有多少。最后可能会带来很大的连续的反映。同样我想正因为在中国是有很多企业,它对服务价值,或者对中国服务的认识高度不够,可能因为有很多这样的意识,有很多这样运作能力的企业,有很大的启示。所以在中国现在已经涌现出一批新一代的服务企业,他们的崛起打破了原有行业的格局,而他们的服务理念,他们对于服务价值的打造,完全是用一个全新的模式在做,使得你本身看上去很简单的东西,一下子变成大家都趋之若鹜的需求。比如说,现在做C2C的拍卖的网站,比如我们做旅游服务,比如说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在网上买书,我想这些对中国来说,我们可能看到三、五年,五、六年确实是一个新型的企业,新一代的服务型企业,它更容易脱颖而出。

那么今天我们有几位教授也在,我事先也说要班门弄斧一下,用比较学术的方式来探讨一下,中国服务如何从价值入手,来打造中国服务全新的格局。我想这里首先要提出一个观点,就是我们首先要确立服务价值的地位。

什么是服务价值?出一个比较文绉绉的解释,服务价值是实体经济,或者说是服务经济通过约定的服务活动和辅助的服务活动来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形成一条循环链动的正相关作用。而这样一个服务价值链是由一系列的环节所组成,这些环节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曾经有一些投资人来问我,你携程为什么比人家做得好一些,我说我们携程把一个简单的服务分成很多的环节,然后我们把每一个环节做到极致,做得最精细。所以我想可能做得有这样意识的企业很多,这些企业都能够把这些环节来形成一个非常好的联动,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为顾客来创造价值,提升超值服务,保留客户,提升企业发展的潜力。我想无论说是制造业,还是说服务企业,从广义来说,都是会离不开你自觉或者不自觉已经在做的那样有形或者无形的服务价值。应该说我们在当今新的发展阶段,如何去看中国服务的崛起,应该怎么来做?那么如何去做这样一个新的服务价值链呢?我想这里面有一个自己的体会,我们从行业国际或国内做得不错的行业研究分析,我们可以提炼出三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好的服务企业,无论你是做银行、网站,还是做餐厅、还是做卖场,它一定会有一些东西做得非常的到位,和传统的老套的单一的卖一个东西,或者卖一个服务所不同的运营特点。那么这个特点我们规划为三点,如何去打造交互性,如何打造工具性,如何去打造体验性。

如果单纯说服务的话,和一般的传统服务,或者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产品,一瓶水和我们提供一个酒店住宿服务是不一样的,一瓶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酒店需要主体和客体结合在一起来实现的,而且这个东西今天不住,明天就没有了。但是如何把这些服务能够有效地把交互性、工具性、体验性,有效地变成服务环节当中的价值链呢,在这里体现出来,可能成为你胜与其他竞争对手也好,同类同行也好,一个重要的检验标准。我想这也是我们今天来看,我们现在很多企业打造现代服务企业,真正现代服务企业应该能够体现出来的特点、特征,这三个方面应该是非常明显区别于以往的,或者说非现代服务企业的,因为这些特征都需要一些科学的运用和科学的手段来作为支撑,这些支撑的做法在20年前是不可能实现的。我想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现代真正的服务企业。

如果去看服务提升打造运用,我把刚才说的几个特征说成几个点,在每一个不同的服务阶段,体现不同的服务形态。如果说在产品或者服务售前,以工具性为主,什么概念呢?你真正让所有的你的东西能够非常清晰、非常便利地让你的客户来感受,以我们自己来说,为什么说我们携程一年比如说可以预定1000多万间房间呢,他也可以在酒店预定的,恰恰是携程我们这样一个非常饱满,非常全面的资讯平台,为我们的目标客户群提供了最好的借鉴,就像一本工具书,就像一个字典,你翻到哪里,查什么重点,周边的环境都清清楚楚,我们做生意,往往是说做生意赚不对称的钱,“黄牛”也是赚不对称的钱,信息不对称,本身的交易条件不对称,我们不做“黄牛”,我们把所有的信息都是工具性的展开,就像一本字典,让你非常的清晰,碰到什么就查什么,也同样,如果说一个产品或者一个服务,它在消费当中,售中消费的过程当中,体验性非常的重要,这期间不排除工具性、交互性的互相的互动。售后服务,这些交互性究竟做得好还是不好,往往是这个客户他能不能成为一个忠诚的回头客很重要的一点,你就做产品也有很多的收益是靠服务来做的。我知道海尔以前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很好也有非常多的经验,实际上售后的服务做了很多交互性的设计,使得客户用过一次之后,感觉到这样一种全新的客户互动的方式是我以前没有感受到的,没有享受到的,所以这些东西如果真正做到位,工具性也好、交互性也好,体验性也好,工具性也好,如果实现的话,甚至是超高回报,是四两拨千斤的效果。所以我感觉到中国服务实际上有非常多的文章来做,因为我们以前做得非常少,如果我们把这样都做上去的话,你完全可以说没有太多的新的资本投入,加上有效地人流的布局,好在中国有一点好,中国的人多,所以我们在服务上本身是说,有很多方面是靠人来做的。所以中国服务,有时候你看上去是劣势,也可以转换成优势,所以我们在能力配合上,更多是给客户人性化的感受。

举几个例子,携程做酒店预定也好,机票预定也好,我知道现在很多年轻人在淘宝网上买东西,他们都用这些海量的信息,非常对称的、平等的服务态度,让你的目标客户群能够得到最多的资讯,最充分、最对等的信息,所以这些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不可获缺的核心竞争力。也比如我们携程在十年前发明的一个东西,酒店点评,后来被很多国外的旅游借用了,你去住过这个酒店的人,才可以去点评这个酒店好在哪、坏在哪,让后面的人有一个非常准确的对称的信息,这些东西我们没有付出太多的钱,也没有投入太多的人力,只是多加了几台服务器而已,但是这是客人自己产生的东西,这成为一个非常好的交互性的运作。你一般开一个门店,为周边几十个客户服务的传统的企业。

我们也可以再举例,如何在服务消费当中,或者是产品销售当中,去提升服务价值。我举一个另类的例子,我们如果有孩子的,都知道乐高玩具,为什么乐高玩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我自己也有孩子,他希望你能给他买一个乐高的玩具。为什么?这是一个产品,但是他把这个产品赋予了很多服务价值的东西。他给你提供什么服务呢?给你提供一个如何拼装乐高玩具的说明书,然后给你一个小惊喜,拼装起来和立面完全不一样,这样一种互动性,这样一种工具性,使得那些小的顾客,变成一个非常强的粘性,也同样我们很多白领去买家具,为什么会买AK的家具,就是可以DIY的家具,他也在产品销售上体现了非常好的服务价值,你拼成了一个桌子有点难,但不是很难,但是这里面的工具性、体验性、交互性什么都有,成为了它非常强的核心竞争力。他是一个卖家具的,某种角度也是家具零售服务企业,但是他做这样的一个服务,不是单纯的卖一个床,里面添加了很多其他的能够引起客户互动的,能够给客户更多体验的一些运作手段,而这些手段某种角度来说,还降低了他的采购成本,或者是营运成本。也同样我们现在在产品公司也好,做了很多WEB2.0的东西,这些东西说老实话是客户产生的,通过客户产生的东西,提供了很多客户需要的东西,需要的感受或者是需要的体验,也成为有利于其他不做这样运作的企业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性的竞争。所以我们无论说从一个企业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去提供很多工具性、体验性、交付性的运作来说,还是以单打一个卖点,中国的服务企业,你要去做有效的挖掘、延伸、优化,有非常多的文章去做。售后也是一样的,我们做很多售后服务,比如一个客户买了一张飞机票以后,我们给他目的地的天气预报,或者我们发现这个航班出现问题以后,我们给他提供这个航班的最新信息的便利。如果单做一个售后动作,而这些售后的服务使得你接受这样一个产品,或者接受这样一个服务,有更大的客户满意度,也同样我们现在做银行服务,比如说招行,这些年来提供短消息的服务,是一个非常有效地客户服务的手段,使得你每一次消费之后,心知肚明,信息非常的对称,这也是非常好的一个体验性、交互性的运作。虽然每家银行都会产生这样的记录,但是这样的记录如何有效的传达到你这个客户,如何有效地让客户感受到,加上一些关怀人的理念在里面,可能这个短信只有五分钱、八分钱,但是一个保留的客户是很重要的。所以我想从面上来看,中国的服务企业,包含中国的实体经济做制造的企业,我们在产品或者是服务售中、售前、售后都有非常多的文章可做,这些文章我想会成为一个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的新的特点。我也想如果说这些文章都做到位的话,实际上是非常有效地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现在很多企业都在谈核心竞争力,一个国家也有核心竞争力,那么对于特别是中国的服务企业来说,它如何去打造自己新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难以被人家拷贝的竞争力,我想这些是我们今天来看的,如何把中国服务能够走向一个新的境界,非常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

我们的于总他在亚马逊也做过,我们知道亚马逊为什么在美国,特别在今天金融危机之后,依然保留着百分之十几的非常强势的增长,我想在中国他的售前的海量信息,产品书籍的点评,强大的物流的配送,通过非常有效的服务整合,亚马逊我最近看了他们的一些情况,他有30%左右的销售是外部供应商提供的,并不完全是自己采购的。那么这些外部供应商提供的服务,如何去整合在售前、中、后,这些东西亚马逊做到位的话,还需要很多科学管理手段。我有一个以前的同事,是我的秘书,他在美国的一个社区做义工,这个社区有一个图书馆,做什么义工呢?大家看了书以后,看完了书可以捐赠给这个图书馆,然后这个图书馆把这些书拿到亚马逊上拍卖,卖了以后以后的所得,可以为社区服务所用,我问过他,一个星期能够卖多少?他一个星期可能卖上百本。就这些看上去好象不相关,为什么把第三方也抓进来了,恰恰这样的第三方能够为他整个的服务价值,服务的互动,他和这个社区的互动,包含本身你销售的源泉,成为他非常重要的核心竞争力。我在最近一期《商业周刊》上看到这样一个介绍,亚马逊最近这些时间来的增长非常大的得益于外部资源合作商的整合,我想这些整合确实是用了很多新的服务的理念来做的。

如果说我们举国内比较领先的服务企业的例子,说老实话,在国内真正全部做到位的,能力做大的好的服务企业,还不能散太多。我想下来年轻人用的淘宝也好,携程也好,实际上已经成为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的领军者,也成为个人服务平台的生力军。那么要把这些服务价值能够真正体现到位,靠什么?我想可能有几个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去深思。三个点:

如何让我们这些服务企业包括实体经济,有效地去应用网络信息的更新,如何能够把近期国外已经逐步成熟的商业智能的手段,进行开发和挖掘,能够运用到我们实体经济服务企业运作,如何能够把科学管理的工具能够运用到我们的服务企业的日常运作当中去。这些运作能够有效地和交互性、工具性、体验性能够形成交互的话。我想服务企业升级换代一定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事实。网络继续提升,中国服务企业,服务价值应该说是一个普遍的手段,以我们在国内做得好的一些网络企业来说,实际上无一不是有效地运用了网络只需在自己企业和各行各业把传统产业有效结合,去整合的运作。携程也好,或者说阿里巴巴等作B2B的网络平台也好,都成为为你的目标客户群提供非常好的服务价值,这样的一个运作。网络技术它的可实现性在今天已经成为一个几乎是无所不能的运作的手段,有一个蛮有趣的实验,在前些时间,GOOGLE和诺基亚在做一个所谓叫人类需求研究室,它通过在纽约400万个消费者的手机,这400万个人在整个纽约24小时流动的情况,来判断出这些消费者需求会是什么样的?周日在什么时候,平时工作的时候在什么地方?这个位置在电影院、在公交车上等等,通过这样研究,借助这样网络技术的研究,如何为他的目标客户群提供更好的服务。我要加大餐厅的服务,还是我应该加多的娱乐业的服务,因为有更多的人流是在这一方面。我想网络运营在当今已经成为非常有效的手段。包括我们的网络企业,包括做产品型的企业,都可以通过客户的统计,来了解客户的需求,这是一种非常实实在在的交互性的反映。我可以非常清晰、非常准确地知道,究竟哪些类型客户,对我哪些产品感兴趣,然后我如何去做有的放矢的整合。在中国现在能够有效地应用拓展网络产品开发,服务延伸上的运作,那么你一定能够非常好地去提升你的服务价值。

也同样,我想商业智能对我们国内很多企业来说,还相对陌生,但是这一块的应用,实际上已经是在很多企业内部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在做这样的运作。举例来说,亚马逊和豆瓣网会通过不同的客源点击浏览的情况,来把他们的物品书籍列出来,你以前点击的什么东西,比如在我这个网站上订酒店,以前订什么酒店我可以给你列出来,给你提供一个非常实时交互的运作,让客户感受到不同价值的东西。

还有一个满有趣的例子,如何去应用对于商业智能在零售企业中的运营,沃尔玛做过一个很小的案例,通过收银单来分析,丈夫因为晚上的小孩子的尿布用完了,在买尿布的时候,顺便想要买啤酒,这是通过收银条客户信息的评估可以分析出来的东西,而这些商业智能分析出来以后,最后做什么样的布局呢,在卖尿布的通路边上,要走到收银台的必经之路,就去卖啤酒,有效的提升了啤酒了售出链,很小的一个动作,但是这个动作如果没有去分析研究这个客户的需求,可能谁都不知道,谁都没有发现里面有一个科学的道理在里面。

我们很多国内、国外企业,都会根据客户的反馈有的放矢去推出一些电子直销的东西,我们现在看到有人打骚扰电话来卖东西,但是如何有效地通过客户在网站上,或者通过你的客户投诉,或者客户的信息反馈,来梳理出一些客户的需求,有的放矢地去做电子营销,或者是直接的电话营销,实际上很多中国的服务企业,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做到位。以我们自己内部公司做的分析研究来说,我们前些时候在探讨一个什么问题呢?携程是靠大规模、标准化、可复制的运作起家的,但是随着携程做的十年以后,我们对客户的需求、他的诉求了解得越来越清晰,我们也通过一些商业智能手段,做了很多的分析,可以人以群分,能够更精准的来判断哪些人需要什么样的服务,或者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最近在做什么呢?在做人以群分的大规模、菜单式的服务,对于我们的目标客户群做售前、中、后的服务,如果我们没有商业智能的理念或者是运作的手段,你是不可能真正能够在你的服务企业当中把你所有的售前、中、后有效的去结合客户的交互性、体验性、工具性的一些链动起来,对客户有非常大的价值。

科学管理工具是非常有效地来提升一个企业,不光是服务企业,也是我们产品,实体经济、实体企业服务价值。我想我们可能经常看到的一个想法是说,去做好客户关系管理,去做好客户投诉,但是如何有效的去做,所谓客户体验管理,客户的协同知识管理,这些有很多好的文章需要去做。我们现在一些中国服务企业,和世界一些比较领先的服务企业明显的差距所在。好的服务企业,它善于去把客户的知识、客户的经验、客户的体验变成你这个企业需要去有的放矢,去迎合客户需求的依据。我们曾经做过蛮有趣的实验,我们邀请了一大批客户,成为我们的“参议员”,把他们的经验,把他们对于我们希望做的产品的体验,成为我们决策分析的依据。那么这些工作实际上也并不是花了很多的额外的投入,使得你能够把这样一种好象是不可感知的服务,好象是我很难去把握需求方面的力度,这样的一种服务,能够变成有效管理他的期望值,去量化,去科学的测评他的效益,这样一种现代的服务企业。

所以我想如果说在简要的回顾一下,我前面试图比较学术化的去分析了,如何去实现中国服务崛起的这样一种价值链,我想在中国金融危机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崛起需要用打造中国现代服务业同步的运作,来得以实现。而中国现代服务业真正的成型,必须要把中国的服务业能够形成一个新的服务价值链,而这样一个服务价值链,希望从如何去把握客户的交互性、工具性、体验性,来变成中国服务不可复制的竞争力所在。希望中国的现代化服务业能够助力现代中国的崛起,让我们一起能够携手成就精彩的发展里程,谢谢各位!

主持人:我刚才听了范总的从宏观到微观,把服务价值链做了一个全方位的解读,而且有非常多的例子,我想我终于明白大家为什么特别喜欢听您讲课了。我还是第一次听,我们后面还会有时间和范总进行讨论,我们现在给在座的各位一个机会,向范总提问问题,请大家踊跃地举手。

代表提问:范总您好,我是苏州的一个普通公务员,正好趁这个机会有一个交流,我想携程网是网络的排头兵,在苏州的发展,需要苏州做些什么呢?因为这是企业互动,也需要跟地方有一个互动,对于苏州下一步的发展,在网络经济政策方面,需要有些什么具体的需求呢?谢谢!

范敏:我想苏州我们现在应该说是非常热门的旅游目的地,随着现在国家应该有非常明确地做国民休闲旅游计划的安排,所以我想苏州一定会有非常好的发展的机遇。携程在苏州有一些销售的队伍,同时在苏州提供非常全面的酒店服务,包括度假的自由行服务,我相信如果说在今年我们国内旅游内需能够进一步成长,同时我们也希望看看我们和当地的行业管理部门,包括政府部门也好,看看有一些什么共同来促进进一步的国民休闲的大的运作,我们前些时候和北京、四川、杭州等一些旅游局,我们都做了一些共同发放旅游券,来提升当地旅游市场的运作。所以我想如果说苏州在扩大国民旅游服务有新的举措,我们一定当仁不让,积极争取为苏州当地的旅游市场拓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主持人:谢谢范总,我想苏州也会给范总一个热烈的掌声,下面请范总休息一下。我们下面马上进入一个圆桌对话的环节了,智慧的碰撞,总会产生意外的火花,智者的碰撞,是相互的智慧汲取,下面让我们认识本场论坛的特约评论员:他们是上海一号店董事长、原戴尔全球副总裁于刚先生,上海交通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教授、中华地区创意中心院长解仑教授,有请二位!

刚才我们休息的时候,我们的工作人员给我提供了一份非常好的问题,但这个问题好在什么地方呢?他对我们在场的观众朋友,大家关心的问题做了一个统计,统计下来发现大家特别关心的问题,给我一个单子。最关心的问题是经过投票占到了30%左右,会有三四个大家特别关心的话题,我想我们今天的论坛,也是希望在座的嘉宾给我们大家,尤其是中小企业,或者是民营企业,包括大企业出谋划策。我先把大家的这些问题请教一下这两位嘉宾。

我们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是,大约有548票朋友们来问这个问题,占时25.35%,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企业在定战略和方向时,企业的基础实力也是重点。企业应该先定好战略的方向,还是夯实企业内部的基础提升核心竞争力呢?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想先请于总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各位朋友有的了解于总,有的不了解于总,他在戴尔也是位高权重,决定了非常多的事情,在做戴尔的工业链管理。我们看到的于总不是特别年轻创业时期的人了,但是他做了一个非常大的决定,毅然决然的抛弃了戴尔,自己白手起家做了一个创业,这个创业做什么呢,就做电子商务。怎么做呢?我们大家以前买东西,都是到百货商店去买,我们现在开始到网上去买,在十多年前做这件事实时候,遇到了巨大的阻力,很多人不习惯,整个支付系统有问题,信用系统也有问题,非常的难,但是于总选择了这样的电子商务,每个月增长了40%到50%,我们把这个问题抛给于总,作为一号店的经验,也包括他在戴尔非常资深的经验,我们到底先确定战略方向,还是应该现行市企业的内部管理和核心竞争力呢,有请于总。

于刚:非常高兴和两位专家一起来对话,一号店叫网上超市,你在超市里面买的东西都可以在一号店里买,我们现在有1万多种商品,每周在增加几百种的商品,每个月有40%-50%的增长,最近有一个ALEX的排行榜,我们排在14名,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这个企业是先定战略还是先充实自己的实力,我想战略一定要有,你这个企业怎么定位,加入创业从头开始的话,一定效果避开直接的竞争,而你去找你的竞争力在什么地方,这是不可缺少的,可是光有战略,空谈战略也是不行的,得有核心竞争力,我认为电子商务就是把顾客需要的东西在他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提供给他,不管是服务或者是产品,就这么简单,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很低的成本做到很难,我们认为整个环节中的供应链管理很重要,因为牵扯到很多的物流、资金流、服务流等等一系列的问题,要规模化的管理,我们开发了供应商管理系统、自动采购系统、仓储系统、库存系统、配送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等等,有了这些系统之后,整个销售就是透明的。而且我们的库存会自动的下单,而且在我们的超市的很多的商品,大大小小、瓶瓶罐罐,物流非常的复杂,还有保质期的问题,所以系统管理变成头等重要的事,因为手工管理是很难做的,我们在亚马逊的时候谈的最多的就是客户体验,我们希望这种管理的方法和流程都有可控性。

主持人:谢谢于总,我们看到在于总回答这个问题之后,我们看到另外一个问题,非常好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们看起来有点绝望,目前民营企业普遍创新能力不强,技术含量不高,企业品牌建设力度不足,核心产品竞争力弱,自主品牌开发力不足,列了一些很悲观的例子,到底有什么办法呢,我们能不能通过创新,通过品牌建设,通过核心产品竞争力的提高,通过技术含量的提高,我们看到解总是非常酷的先生,他还有一个职位是中华地区创意中心院长,我想解总从这些角度来给予我们答案。

解仑:非常好,事实上企业创新很困难的,竞争其实是很激烈的,这中间我们有企业的发展战略,我们有实力,但是除了这些东西,真正赢得市场的,是创新和创意的动作,我们在德国,上班是送盒饭,这已经进入的科学化了,我们在学校里面,每一个人都需要中午送盒饭,每人都有号码,在墙上挂的地方是那个号码,送盒饭的人就会及时的送到,到月底去结一次帐,这是非常简单的,非常安全的,价格又便宜。在日本我们现在有好多的卖中药的商店,我找专家来把脉,这些朋友们,365天想要喝的用的饮料,他帮你每天准备好,及时的用快递物流送到你的住宅,这些都是的发展的方法来做的,在美国你打一个电话来定披萨,通常是有一个很好的接线员可以辨认你是谁,订意大利薄饼,因为你的声音在那个号码里面已经被自动出来了,不他说解先生您好,他会告诉你,我现在他的需要。因为你是老客户,你喜欢吃辣,如果今天愿意尝试体验的东西,我们公司是半价的,你有很好的体验,而且你又是老客户,在30分钟内就会送达,这样的题目,就非常好,服务怎么样用科学的方法来推导它。

主持人:我们这个论坛希望我们前面讲的一些观点,但是后面有一个激烈的碰撞。因为我们一般把碰撞的矛头指向我们的主讲嘉宾的。刚才现场的问题非常好的问题,我们先给范总出个难题,请您用非常间断的两句话来回答这两个问题。

范敏:我感觉做企业首先一定要找对策、找对人,首先你要清楚创业做什么事情,不然就是盲动的,作为现在已经是充分信息化的时代,如何有效地用创意的手段,用一个好的服务整合的手段,可能是决定你这个企业区别于其他企业的非常重要的竞争手段。

主持人:范总是一两拨千斤,就把我们的问题拨回来了,我们两位嘉宾也给范总出两个难题。

解仑:范总用牙齿把它武装起来,其实携程已经咬了我十多年了,现在在现代服务业理念,携程怎么样武装打造自己,怎么样培训以人为本的资源,你怎么做的呢?

范敏:我们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10年左右的存在,我们的客户也会很熟悉到我们的服务流程,可能会感觉到有一些像太平淡的,好象没有太新的东西出来,所以像您说的要武装,所以我们不要一视同仁,所有的人一个方法一个标准来做,那是不行的。我们现在有一个策略希望,用群分的一种服务的手段,让不同的客户群来了解我们的服务,我们用这颗牙齿按摩。

解仑:是以人为本,我们中国人是有那个习惯的,如何提供给别人服务,让对方感觉到你关心他的服务。您做了哪些的培训工作使得这个工作做得很好?

范敏:对一个服务体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课题。我们内部做了一个比较有效的运作,首先我感到一个企业去培养一个非常能够让你的员工接受的文化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虽然很年轻,但是要注重、贯造一个企业的内核,要有自己的价值观,这是一个培育的价值观的过程,让大家来认同文化,这是以客户为中心文化,让他们感觉到为客户服务,我们也在一起成长,同时我们也针对年纪轻的人,去做一些有效的运作,财富是人生的峰值,你在大的环境里面,个体表现得好坏,有一个体现,体现了一种成绩,使得大家感觉上比较重复的劳动,会有逐步的成就感,确实做得好的员工,会有很多的成长机会,当然也好在我们的企业是在不断的扩张,会有很多的成长机会,所以让企业的员工成为一个积极的员工,这是一个永恒的课题。

于刚:服务是比较软性的,怎么样把这种个性化的东西来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

范敏:我们恰恰在这个方面有一套办法,服务做到最高境界就是完全个性化的,是最珍贵的服务,但是如何让我们一天面对十几万的客户,我们的员工是几千个,如何让几千个人服务于这么多的客户?是靠我们有效的科技服务平台,所以我今天讲了做了一些科研的开发,有效的运用商业智能、科学管理的手段,来嵌入到系统里面去,我们公司内部是完全无纸化的操作的,我们自己研发的动作就镶嵌在每一个流程里面,比如说客户是解仑教授,我们就会跳出相应的解仑先生的资料,这些是用笔记不住的,所以一定用科学的方法来做。

于刚:我三天前去以色列,我希望不光买机票,希望能够订酒店,有更多的风土人情的了解,对我来说是一个推动,我知道你们在用CRM,但是CRM是有局限性乐观,是根据顾客以前的行为和信息来做一些推荐,而且有大量的信息顾客是没有给你的,但是现在实际上有很多的C2B,不是大家熟悉的B2B,这样顾客给你有效的信息,我一般做飞机坐几号等等,根据你的信息和喜好来做推荐。

范敏:我们在这一块上有一个做法是如何管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值,或者说是管理客户的支持,我们这项工作正好是在起步的阶段,像您刚才说的,把客户已有的东西做一些归纳整理我们做得不错,如何去有效的管理客户的信息我们就是纳入到群分,我们要到几万个人的群体中,为他们做一些梳理,在客户想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供,说起来很简单,但是在日常的实践当中还是有难度的。

解仑:我们在饭店住宿,很多人都需要个性化的服务,比如说我睡觉的时候喜欢枕头软一点低一点,但是那里的枕头都是很硬的,所以我们能不能做一些个性化的部分,C2B的,结果他听了,他选了10个枕头,让你选择,哪一个让你今天晚上睡得更舒服一点,所以服务是提供幸福感、提供方便,提供人心对人心的,这些东西会造成大家一起进步,是有一个感觉的,是C2B的更好的东西。

范敏:我们感觉C2B你如何说是先有准备,我们有一个度假自由行,在白领当中很受欢迎,我们到丽江、三亚,我们提供了30个选项,你何以自由搭配,让客户的自由感和幸福感更强,这就是B2B和C2B的一个供需有效的配合的。

解仑:所有的企业都要明白一个事情,有一个交流平台,我们要去睡觉,所谓的豪华,其实最终的目的是想睡一个好觉,出去玩是为了看风、看山,是为了心底的舒畅。

于刚:我们卖酒卖十几个国家的酒,价值不是很高,但是是卖的文化,还介绍各地的葡萄酒怎么酿制的,用什么样的酒杯,就不光推出产品是推出文化。

主持人:我们到这个环节发现非常有趣的现象,今天讨论是很实的东西变成了很虚的东西了。我们刚才解教授讲,我们要给你10个枕头,范总也说了我给你非常贵的价钱。这是服务和成本的平衡问题,那么我们怎么样在提供高质服务的同时,然后控制这个成本。我给你非常好的服务,但是我给你最低的价格给你,这是一个成本管理的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把这个事情再向范总请教一下,你们怎么样能够在给我提供十个枕头的同时,还给我非常低的价格。

范敏:这里面非常重要的一点,如何去认定把握客户期望值,我们是做服务的,服务实际上是对一个期望值得的满足与否的感受。如果这个客户希望有不同的选择,我要对他做一种判断,或者做一个研究,我看是不是送五个枕头就够了,还是需要送10个枕头,是我不需要送100个渗透,这样我的成本太高了。这里面有一个度,我们如何略微超出客户的期望值,而不是太过于超出这个期望值,这个成本太高,能够把客户给教坏了,把市场和谐的环境给打破了。所以我认为如何去判断一个客户的期望值,这个判断是科学的,你要有历史数据,要有研究依据的。然后然后你然后通过你最低的价格,实现你最低的成本,然后客户达到他满意的效果,他可能会有一点的惊喜,但是过于惊喜不行,这是商业的一个模型。

主持人:实际上我们刚才已经讲到很关键的一个点,你怎么把一个看起来千差万别的东西,变成科学化的流程化的管理,这又牵涉到了成本的问题。我要研究客户的不同需求,他要两个,他要八个,你怎么在这里面给我们的消费者提供很好的服务,而且是量身定制的服务呢?

范敏:我们携程的定位是白领,是中高端的消费者,所以我们一定不会说所有的东西都追求最低,这样很难形成一个好的客户服务的基础。

主持人:你给我的我可以付钱,但是你要超过他的服务值。

范敏:理性的客户可能会成为物有所值的,但是这个一定是要本身在非常明确的定位上,你如果完全做太低廉的东西话,可能做不好的。在这样的前提下面,可能对一个公司来说,你如何去控制你的成本,去实现你的财富最有效化。就像沃尔玛全球咸宜,就是一个供应链的问题,所以我想在你的客户关系架构供应链的采购上,也能够到位,你还要相应的投入。这个客户的真正的东西,变成我们自己的收益,你要做很多不同客户的分析研究,以我们公司来讲,我们公司的工程师拥有300个工程师,专门做技术开发的,所以这些投入一定要放进去,而放进去以后,一定要针对中高端的人群才可以。

于刚:我非常赞同范总的说法,我想分析一下我们的经验,很多人希望看到追求最新的商业模式,新的竞争对手,和新的市场,实际上我们认为其实这些东西,走在最前面的人最容易牺牲。我们注重的是不是那些不变的东西,而是变化的人,我们的细心竞争力要放在怎么样增加顾客想要的品种,怎么样不断的让顾客得到实惠,而不是把钱砸在广告上面,让顾客口碑营销,降低成本。

解仑:事实上所有的利润都来自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顾客的需求的满意度,第二个是成本的降低,我们为什么要电子化、网络化,只有一个动作来替代,那就是大量的人力成本,不是提升服务加多钱,像我们的一个阿姨,做钟点工,一个人的智慧、能力、时间,平均起来,用电子化、网络化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很少的时间,就可以达到物有所值,这种成果是客户和你共同来分享的,所以利润不加高是从这来的。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还是把最后的时间留给我们在座各位朋友,大家如果有问题可以问我们三位嘉宾。有问题的可以举手。

代表:我想问范总一个问题,刚才听完范总的讲解我还是深受启发,范总所宣传的携程提供给客户的这种理念,作为我们也算一个客户群来说我们是认同的。但是如果我们认同你这样的价值理念,来选择携程给我们提供服务的话,最后和我们产生互动的界面的,却是你公司的基层员工,你是怎么确保公司的员工给我们提供深入的服务和支持的呢?

范敏:谢谢您这个问题,对我们公司来说,有一点是我们公司在不断打造的,就是说我们去提供一个服务,或者提供这样一个运作,我们更多不单从靠员工个人的,我们更多的靠我们公司上下理念性的东西,我们有比较全面的培训,我们内部也非常坚信所有好的服务是靠非常稳定的体系做保障,而这个体系是我们自己打造的技术服务平台。所以一个员工他服务的时候,是不是真正按照我们公司运作的理念,按照我们内部的制定的流程,或者说我们内部的一些运作的措施方法来实现的,我们内部还会有做这样的内部考评。用这几方面的运作来配合实现,所以我希望无论你也好,或者我们其他的消费者也好,都能够在携程一直得到始终如一的满意的优秀的服务。谢谢!

主持人:这个环节暂时告一段落,我们经过这么长的讨论,我们发现服务太重要了。我们所有的朋友都会说服务是科学的,而且其中是需要两三百个工程师对服务进行量化的,制定一个制度进行全方案的来解决的。我们找到这个答案,可以说我们这个环节找到了一个非常好的成果。我们也感谢三位嘉宾,感谢在座的朋友们。如果这一节的互动,包括范总很好的演讲,能够给大家提供了附加值的服务,就请大家给予热烈的掌声,谢谢!

(茶歇)

主持人:欢迎大家回到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第一财经经济论坛的现场,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分享本话题的演讲嘉宾,杉杉集团董事长郑永刚先生,我发现两个非常有意思的巧合,郑总看起来是每十年提出一个新战略,恐怕不止一次,看起来是一个固定的节奏。1989年他提出了名牌战略,成为了本土服装业的重要的先机,在1999年的时候,又提出服装企业从生产营销型到设计创新型的转变,这是十年的概念。我们还发现十年的节奏,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经济危机,我们看到的是1997到1998年金融危机是席卷了整个亚洲,从去年开始全球的金融危机又被次贷危机带出来了,我们发现郑总的十年环节正好和金融危机的十年节奏相吻合的,郑总也号称他跨越了两次危机,请他来谈谈“跨越两次危机——新环境下企业如何抢抓机遇创新发展”。掌声有请郑总!

郑永刚: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今天有幸我们在苏州欢聚一堂,一起来商讨在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企业共谋发展之策。我本人经历过两次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调整,这一次实际上是第三次,我们大家回忆一下就会非常的清楚,改革开放30年当中,在1988年当时中国开始了通货膨胀,上了岁数的同志都有记忆的,当时是短缺经济,商业短缺的时代。这个时期进行了一次结构性的调整,1989年就出现了一个风暴,1990、1991、1992年中国经济进行了结构性的调整,1992年邓小平很着急,有一个南巡讲话,点燃了90年代初中期的经济的高速发展。1993年生产资料开始涨价,1994、1995到1996年中国经济整个亚洲经济形成了泡沫,所以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来临,十年前的事情,香港的一些企业家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的一次打击,所以有跳楼的,有破产的。中国经济的发展,恰恰就是在这两次危机当中,形成了我们自己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大家都注意到了,长三角、珠三角乃至全国,通过制造业,通过出口加工,通过房地产拉动整个经济的高位运行。所以从02年以后,03年经过一次上市,03年以后就开始经济高位运行,那个时候国家采取了宏观调控,实际上到了2006、2007年的时候,我们可以回忆一下,泡沫就基本形成了。

我的观点是:没有华尔街的金融危机,中国在2008年奥运会结束以后,也应该调整它的经济周期和经济结构,这是一个必然。所以我们很多经济学家,很多企业家,包括我们的政治官员,会把这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统统推给美国华尔街的金融危机所引起的,我觉得这并不客观。我个人认为,结构调整是有周期性的,基本上是八到十年,可见我们现在面对的金融危机,还在解决金融危机的同时,我们同时又在制造着新的泡沫,到2016年和2017年的时候,还会继续形成我们的经济的结构调整,我认为作为企业家,如何来应对这次金融危机,这是关键性的问题。1989年以后,我们抓住了国家经济调整的机会,我是中国服装行业最早提出品牌战略的,因此在1989年以后,我们找到了市场的机会,找到发展的机遇,一跃成为中国服装行业在1994-1997年连续四年品牌价值最高,整个中国服装行业经济效益排名第一,规模第二。我本人曾经被中国服装行业选举为中国服装行业协会的副会长,曾经担任过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的副主席,那个时候的会长和主席是已故的吴部长。换句话说,在这个行业当中,曾经我们是行业龙头企业,所以这次通过品牌战略,提出经营名牌,整个西服的市场占有率当年占到最高位的,有统计数的37%。这次杉杉抓住了经济结构调整这样的一个机遇提出的品牌战略,我们也是最早成为浙江省宁波市国企改制的企业,宁波市企业改制大面积的是1994年,我们苏州在1998年以后,整整比苏州早了四年,杉杉是在1992年就开始改制的,我们是宁波市的最早改制的试点,也是在19992年我们作为中国第一个规范化的服装股份制上市公司的建立,1994年改革指标,1996年1月8号杉杉股份成为中国第一个服装上市公司,在上海交易所挂牌交易。所以这都是抓住了经济结构调整的机遇。这是我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机遇。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从短缺经济买方市场,突然一夜之间变成卖方市场,所以从短缺到了过剩,与现在一样,世界金融危机以后,出口受阻,中国出口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的经济,所以这样以来,跟现在的情况一样,突然之间消费者也成熟了,开始对品牌要求个性化,所以说我们在1998年底,1999年毅然决定把集团的总部迁到上海来,整整十年的时间。那么又一次抓住了发展的机遇,我们到了1999年1月份,我们集团开始研究,因为当时的服装需要的是专业化的人士,法国、意大利、美国、日本,我们的企业都合资了,所以品牌也开始多元化、国际化,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因为杉杉服装不作为主业的,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我们的服装是服装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的主业,而且它不是说做小,是越做越大,它怎么做呢?开始进行了结构调整,这个结构调整除了保留自己的原创品牌以外,大量的开始进入国际品牌时代。有的人会问,你是不是做OEM贴牌加工?这是一小部分。更大的部分,实际上是共同运营国际品牌,世界名牌一定是实体化的。我跟很多媒体解释得比较费劲,那么我用两三句话就可以把这个概括起来,其实品牌是全人类共享的东西,作为企业来讲,消费者才是真正的上帝,所以上海汽车集团这几年的发展主要是靠桑塔纳和通用别克,杉杉也是同样,有很多在最高的卖场里面,你们买的是意大利的牌子,或者是法国的牌子,其实整个运营包括设计就是杉杉集团做的,大家看到金融危机以后底特律的通用别克面临着倒闭,上海汽车集团欣欣向荣,所以说,广州造本田,北京造奔驰,沈阳造宝马,这其实就是在经济发展过程当中它是个规律,所以很多民族的情绪,说我们为什么不造自己的品牌呢?我觉得你们问得非常好,尤其是我可以明确地对媒体讲,我们未来一定会有自己的品牌,但是,跟孩子长大一样,他必须从幼儿园、小学到初中、高中以后才能上大学。我们现在是初中的时候,我们要念好初中,打好基础,这才是我们真正要做的事情。而不是说,我们想入非非现在初中还没有毕业,就去读博士,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所以1999年开始,我们开始投资经营了新能源产业,我们大家所用的,可能在座的过去穿的很多是杉杉的西服,现在因为多元化、个性化,不一定,但是大家可能都用我们很多的电子材料,就是手机后面的锂离子电池材料,当然1999年的1月份,我们跟热能源探索研究所合作,当时就是国家的863的课题,在中国没有用户,也没有产品,只有这样的一个课题技术,我们投了8000万,开始进行产业化。现在我们是中国最大的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生产商和供应商,我们间接的跟摩托罗拉、爱立信、三星配套,所以成为国家电池材料领军企业,就是用这十年的时间。我们排位是全球第四。这就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的思考,那个时候我们才25个亿的营业规模,去年我们的营业规模是116个亿。也就是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我们的企业每年的负荷发展是130%。所以说金融危机并不可怕,我们只要在经营企业,一定会碰到经济结构的调整,这是必然的,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有没有信心,能不能看到机会,这是一个关键。同时,我们感觉到除了服装板块,我们又进入了科技板块,我们2000年收购了中国科学院唯一的用指标上市的上市公司,因为我们当时进入高新技术产业,我们首先要跟科学院有一个非常好的技术合作的平台,所以当年我们跟科学院合作以后,每年可以说在中科院的总结当中,会提到一句,跟中国的大型民营企业合作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同时我们在04年又收购了宁波的国际合作集团,收购了宁波工艺品制造公司,05年我们又收购了松江铜业,07年我们收购了郑州电缆,我们在改制国企方面,参与地方政府改制国企,应该是获得了一些经验。所以企业发展在这几年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投资了宁波银行,投资了久游网,成为宁波银行的大股东之一。所以从一个服装生产型企业逐步的提升为品牌时尚经营企业,从投资高科技产业板块到形成以产业为基础,以投资为手段,以资本的运作为手段,以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相结合的混合的、新颖的企业的发展模式。

所以我想这可能就是我们在面临金融危机,在面对经济结构调整过程当中所要做的,所谓的危机,首先要避开“危”然后找到他的“机”。所以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有很好的机会的,我们大家都可以回忆,从城市建设到人民生活的提高,都是通过结构调整以后,才会有一个冷静的思考,才有中国企业发展的思考。所以这次也是同样,虽然金融危机来自于美国的华尔街,但是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靠出口来推动长期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线,肯定是要受到挑战的。因为美国是通过金融结构的创新,来刺激提前消费的,所以有些是不可持续的,这是早晚的事。我认为,这个问题是08年初,还是09年初,还是2010年初必然要出现的,这个问题非常的简单。华尔街通过过度创新,使得消费不起的这些阶层能够推动他们提前消费,这是不可持续的。不管他通过什么样的手段,我觉得这是不可持续的。因此我们的出口,也应该冷静的思考。

所以我想就这个问题,特别是现在出口,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都发生了一些困难,我觉得这个是暂时的。因为有一点是不矛盾的,有一点可以非常自信的讲,中国制造是不可替代的。它是品质好,成本低,这一点是无可取代的,你们大家可能不知道,我穿的品牌是法国的,一万多块钱一套,其实这个衣服就是我们做的。它不但是我们做的,有一点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企业把意大利的、法国的最优秀的巩工艺师、设计师和高级管理人员在十年前开始到我们那里去上班,你们如果不相信,可以到我们杉杉的工业基地去看一下,中午吃饭的话,就是一个联合国,高层的管理和专家全是意大利的,有的是合资,有的是直接聘用的,用意大利人给我讲的话,这次金融危机,我们不是跟中国的企业竞争,我们是跟法国、意大利的企业竞争,他们劳动成本高,我们劳动成本低,这几年新的技术创新在我们这里,不在他们那里。我们全球接单的话,上次中央电视台面对面专门去采访了我们,我原来没有搞过,因为我在上海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他们因为做的09年的预算计划增长幅度是60%,这是怎么来的,大家都没有活干,那这个增幅达到60%是怎么来的呢?就是一句话,我们这几年通过了产业升级,我们这几年默默的通过合资,通过引进,通过我们的努力,很多的品牌都有我们,加工费比我们的服装的费用还要高,因为劳动力,中国的劳动力优势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必然的,它就是竞争力。所以我想这次通过金融危机,怎么样能够避开危,抓住机遇。

所以下一轮中国的企业要思考了,我们过去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果,巨大的成功掩盖了我们很多的问题,所以前面粗放型经济发展的时候,我们获得了成功,获得了发展,但是通过这一轮金融危机以后,我们所面临的就是要节约型、不是粗放型,所以我讲过去中国的企业的竞争,一个是机会竞争,一个是体制的竞争。这些竞争力在不断的往下,将来成本会越来越高,体制越来越规范,官商勾结、腐败的问题会越来越少,所以这个问题需要企业家去思考,我们下一轮应该着手做什么?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技术、品牌、市场、经营理念、管理、企业文化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在这一轮的调整过程当中去思考的。接下来两到三年以后,走出金融危机的时候,我们说中国企业真正要面对国际化竞争,这个时候光靠劳动力廉价已经不具备核心竞争力了。所以,这是给我们冷静思考的机会。所以政府在救助很多企业,特别是广东、浙江的企业,中央领导非常关心就业的问题,所以我个人的观点,国家在这方面做出了努力,这是应该的。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讲,企业还是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如果没有竞争力的话,优胜劣汰,这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最终结果就是优胜劣汰。所以企业当然也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好企业,要有效益,要有竞争力。所以,我的观点就是说,到我们面对国际竞争的时候,我们的思维方式需要调整,过去我们有一个非常简单的思维方式,就是价格,供需之间来决定价格,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所以用产业资本的思维方式,如果进入国际市场,碰到了国际金融资本,大家在媒体上都能够看到,融资界出了问题,这个问题不是融资界的问题,就是一个意识的问题,就是我们用产业资本的思维方式,碰到了国际金融资产,国际金融资本他们拥有了定价权,这一点大家可能非常清楚。他们制造了泡沫,他们制定了价格。07年他们说由于中国的需求增大,石油每桶涨价到148美元,这完全是国际金融资本炒家在炒作这样的话题。等我们的中石油、中石化在全球拥有大量的油田资源的时候,国际金融资本怎么样了,把价格定到35美金。铁矿砂也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涨价了。我们现在要面对的是下一步国际化,所以这次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冷静思考的机会。这是我讲的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有很多企业在要求国家给政策,地方给政策,这当然好,有政策企业来说,自然是好事情,但是没有政策怎么办?国家没有那么多的政策怎么办?这个时候我想企业要有自己的思考,我们是这样思考的。1、金融危机之后我们企业怎么办?金融危机之前我可以这样讲,我们在2005、2006、2007年的时候经济高位运行的时候,我们07年企业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就是加强内控,加强管理,就是要进入寒冬,当时就这样提出来的。那是经验,1988年经历过,1989年一直到1992年经济结构调整,1993年至1996年,尤其是1995、1996年高位运行,到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国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8到10年的时间,是一个规律。我们在07年的时候,我们大量的全国的门店和大厦高位都卖出去了,我认为这个是不可持续的,你是先知先觉吗?不是的。我住在浦东,有一个小区,我1999年去的时候开始建,那个时候是3800至4000元/平方米,还是这栋楼,到07年的时候是25000元/平方B米,你说这正常吗?还是这套房子,从4000元涨到25000元,这25000元里有多少是合理的,有多少是不合理的。所以我想这里面就有泡沫的因素。所以到经济高位运行的时候,我们应该一个字就是“卖”。企业家两个字“买”和“卖”,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资产高位的时候依然是这样。不要说企业,我原来全国这么多的房子,有些是朋友在开发,说你买一套怎么怎么样,到07年的时候,我就剩下一套房子了,所有的房子都卖掉了。就是这个感觉,所以作为企业家要对经济调整的时候,要有感觉,要有思考,要去研究。如果我像坐电梯一样,高位的时候就升到三四十楼,低位的时候就到地下室,这个时候企业家对经济的感觉就比较差,所以我的做法就是,高位的时候就卖。

我现在在全力以赴的买,怎么买?我给你们讲讲我是怎么买的?1、我觉得我的企业现在到了100多个亿经营规模,也是中国500强,第379位的企业,除了大国企以外,我们大概在70多位左右的民营企业。这样的企业我觉得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说,他的制度化管理,这个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内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们首先选择了日本企业来帮助我管理。我们中国的企业就是学着美国的管理模式,美国的管理模式主要体现是领袖企业家比尔盖茨,杰克韦尔奇的创新再创新,高增长,进入资本市场股市套现,我们的管理基本上绝大多数企业参照了美国的管理模式,这没错,这是个好的模式,我们自己没有模式,才30年没有模式的,我们去寻找学习这个模式,我觉得是个好事情。但是不要忘了,在我们隔壁的邻居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它也有它的一种模式,他的模式不是领袖企业家,不是英雄的模式,而是团队合理商社的模式,商社作为母亲,财团作为父亲,怎么样通过团队精细化的管理。包括我们很多经济学家,可能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没有去研究它,其实它的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所以我们杉杉集团选择了学习美国的创新模式,也要结合日本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所以我们今年年初被国家商务部批准,与日本伊藤忠商社进行合资,他们买了我们28%的股权,成为我们的股东。成为我的战略投资的伙伴,你不出钱这个东西就不上心,出了钱他自然就要为我管理。所以我们和日本合资,还是继续以两个大的产业为主,一个是时尚产业,一个是科技新能源产业,作为我们发展的基础。我们谈谈科技这一块,我们现在是电子材料这一块做得最大,现在有个机会,我们是用四氧化三股的资源,一年要用一个多亿的美金,过去有两个大的问题,一个是不断的涨价,还有一个就是涨价你还买不到,我们现在开始进入上游,一女二嫁,用现有的这一块流动资金可以去上游买他们的矿,澳洲的矿资源价格到什么地步?最高位的时候价格1/3,这是百年未遇的机会。第二、澳币贬值25%到30%,这个时候对我们是一个机会。所以我们从去年11月份开始,一直到现在紧锣密鼓从技术到了价格,这是一个机会,打通了上游的产业链。不但是价格资源控制在自己的手里,下游未来新能源产业,我们大家都希望减少排放,减少污染,成为绿色的,现在气侯变暖等等这种因素,企业家要去思考这些问题。如果说通过对目前汽车的能源能够进行改革的话,现在100公升汽车是8到10公升,如果将来通过混合动力电池,达到2公升以下的话,整个排放和对环境的贡献,是非常好的,所以这不是天方夜谭,我们要联合国际上的一些技术领先的公司,来进行合资创新,因为未来中国是全球走出金融危机最早的国家,也是全球最有购买力、消费能力的国家,最有市场的国家,所以对任何一个创新的技术,都有机会进行合作,来经营市场。所以我想这是从科技层面讲的。奥巴马的新能源技术,实际上风能、太阳能、可再生能源,每一次危机以后,都会形成一个产业的技术革命,来操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从我们的主流服装来说,我们不但是多品牌、国际化,将来要做全国开始发展奥特莱斯,是以世界名牌和断码打折来整合自己的资源的。国美和苏宁就是整合了家电的品牌,所以未来中国内需我们企业家都知道市场才是我们的生命,产品质量才是我们的生命,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终端,如果内需市场大量启动之后,我们不但要参与还要成为主流,农村、农民的问题国家是作为战略的问题,我们要去积极的参与,我们要成为主流,这就是下一轮经济发展过程当中,你就真正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一员,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现在我们去谈危机,已经晚了,很多人过冬没有准备棉袄,同样也过不了夏,就要寻找短袖,而且是时尚的短袖,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和企业家才能真正找到自己的发展战略和发展的机会。

时间:2009年4月25日上午9:00 地点:苏州市会议中心

助理主持人:各位来宾,早上好!“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将在5分钟后开始,请大家尽快入座,并将手机关机,等候开始。

助理主持人:各位来宾,早上好,感谢您的光临,请再次确认您的手机处于静音状态,请勿接打电话或走动。

助理主持人:为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服务企业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全力以赴保增长促发展,更好地服务企业、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引导企业可持续发展,由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苏州市委学习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苏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共苏州市委组织部、苏州市经济贸易委员会、苏州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承办,第一财经和苏州群峰企业管理教育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并全程策划和组织、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全程支持的“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现在开始。

下面,让我们有请今天的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先生!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企业界的朋友,欢迎大家来到“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的现场。今天我们很高兴得请来了美国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亚太中心主任谢德荪教授。他为我们带来的演讲主题是“企业国际化与经济转型战略”,我想作为企业家在最近的一两年时间里面,我们耳朵里听得最多的词是危机、创新、机遇、风险、挑战等等,刚刚结束的一季度的很多的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方面的数据陆陆续续出台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从规模型的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的角度来看,的确出现了起稳的态度,我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在今年一、二月份大幅度的增幅降低到3.8%左右以后,在三月份回升到8.3%,虽然整个的一季度,整个的增加值还是创下了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只有5.1%,去年的第四季度还有5.4%,这是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但是我们毕竟看到,从最低点向上抬头的趋势已经出现。所以我想在这个意义上,但是在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还看到,我们的有效需求仍然不足,一季度整个重要的需求下滑了10.7%,很多行业产能过剩,没有得到解决。这就提醒我们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规模导向的、外延增长的这种粗放型增长方式,其实我们的竞争力和中国经济的前景还会有很多的隐忧,因此在这个时候,中国经济要走向一个以创新为导向的经济体,企业是以创新为导向的微观主体,如何在这样大的视野下,来开阔我们的思维,来提升我们的作为,我想今天谢教授一定会给我们精彩的分享,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谢德荪教授!

谢德荪:各位领导、各位企业家、各位来宾,今天我是第二次到苏州,感觉到很荣幸参加此次论坛。我今天讲的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创新经济,一个是我们中国创新之路怎么走。中间我们可以做一些交流。

第一、我们讲一下创新经济,创新经济究竟是什么东西?我们现在中国面临着几个问题,其实最大的问题是,我们中国20多年的发展方向是什么?是生产的经济,是制造的经济。我们的经济的驱动力是什么?驱动力就是生产、制造,所以我们也做得很好,得到“Made in China”,我们是全世界的工厂,是全世界的价值链的上游,可以说“Made in China”现在我认为有几点危机在里面,因为竞争比较激烈,消耗能源,也造成了环保的问题,如果我们拿环保的价值算进去的时候,可能我们增加的价值,就是拿到的价值不是那么多,与其他下游的享受我们产品的国家,现在在中国也有很多的印象,因为有几个事故出来,大家感觉到我们中国的产品,是不符合质量的,因为我们出口那么多,也有一定的压力,所以他们要求政府管制我们中国。去年几个国家的GDP增长是正的,对我们的打击很大,什么时候恢复我们以前的情况呢?我认为我不是很乐观,可以回到以前的情况,就是可以回到的时候,也有几个问题,我们中国以后的发展,是不是从制造来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个是不可能的,这是我们的瓶颈,我们不跳出来我们不可以再往前跑。我们将来的路怎么走呢?应该说我们现在看到这个问题,不是一个制造业的问题,也不是整个行业的问题,我认为是整个中国以后发展的问题。所以要解决这个方案的时候,不是解决一个方案、两个方案,是帮助一个公司、两个公司就可以的,是一个基本的问题,我们要重新思考,这个思考我们思路要改变,怎么改变思路呢,要转型。

现在在这里做这个报告,是我几十年在美国领会了硅谷的发展,还有我自己在硅谷通过创业,通过教书,通过研究,还有我以前得到的经验和成果,跟大家做一个分享。

开始我先讲讲,这是一个价值链,也是所有的管理学他们讲的公司发展,一个企业发展就是要看价值链。我们中国讲产业链,为什么我叫价值链呢?在西方他们叫价值链,为什么?每一步的时候有价值增长上去的,我们在这个价值链上,主要是在制造方面。大家做了很多的研究,这个价值链的价值怎么分配呢?整个一条价值链有一个总价值,谁拿最大的好处呢?这是价值的分配,价值的分配有一个曲线,一个是上游,一个是下游,在价值链中拿到最少的是中游,你的市场是人家控制的,拿到最大的是控制市场那一块。获得好处的是上游,不过上游不是拿得最大头的。沿着中间生产的环节是拿得最少的,我们在发展的时候,我们是拿得最少的一方面,所以这个曲线很重要,因为我们讲的什么是创新呢,我们从中拿到什么好处?我们现在面临很多问题的时候,大家有很多不同的解决方案,我在这里列出来。1、政府补贴,短期可以,但长期不行,2、外资,外资是好事,我们开始的时候引进外资引来,现在未必是好事。因为外资来的时候,他在里面建厂,卖的是他们已经有的市场,有好处他们就做,没有好处他们就跑了,所以现在危机来的时候,很多外资都跑了。从中国的长远来看,是不可能长期发展的,要么是开放的市场,3、外包,外包可以,但也不是长期的。4、多元化,多元化有时候风险比较高,你怎么去管理这个风险。5、转移厂房,延缓问题很多。6、转行,风险很高。7、投资,8、创新,我们中国一定要转型,这个毫无疑问,问题出来了怎么样去做,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我认为,在中国现在要讲创新,第一我们要对创新的概念比较了解。因为很多西方很多人讲,他们研究我们中国的情况,他们说我们一定要变位创新,他们认为我们中国很难创新,是他们的研究者人认为的,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有很强的文化,但是没有开创思维的文化。

西方学者建议,多一点R&D,要鼓励风险,思路要跳出来,有极大的帮助。中国的转型应该要跟我们中国的国情,中国的文化是融合的,基本路线是不可能改变的,我们要找什么样的路,我们要找中国创新之路,跟外国人的创新之路不一样,我们不一定要听他们讲的,我们可以参考他们讲的,不过我们自己要探讨我们中国之路。

所以,我想讲讲创新这个概念,这个很重要。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什么是创新,是不是新产品就是创新,新的技术就是创新,是不是要改变很多,还是要大同小异就是创新了,什么是创新呢?很多人做了新的东西,不过没有用,所以我说创“新”没有用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是浪费,所以创新不是创“新”,而是要创造价值,可能旧的东西也可以创造新的价值,这也是创新。还有一个创造者跟得益者不一样,火药是中国人发明的,最后是外国人拿到最大的好处。印刷也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也是外国人拿到最大的好处,所以大家要分清楚,什么是创新,没有价值的创新,是没有用的。所以,我认为要讲清楚,创新就是创造有价值的新的理念,有一个新的想法,有一个新的价值,大家拿到好处,对社会也有好处。最后,创新要拿到好处,如果自己拿不到好处的时候,就是没有价值的。

创新的定义是,就是以创新为经济发展的关键推动力,这个是怎么样做成创新经济,我们讲几个案例。现在在全世界他们已经做成创新经济了。所以我们认为,我们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从一个生产经济,我们中国是一个生产经济,转为创新经济,问题是怎么样建立这个创新经济,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创新经济是什么?

创新有两种创新,一是拉动式的创新,就是我有一个市场,市场已经有了,顾客已经有了,我知道谁是我的顾客,他需要什么东西,他拉动创新,创新的东西是满足现在我的市场,这个是市场拉动,生产经济所有的推动力就是拉动式的创新,以市场需要我们去做。就是新的产品,能降低成本的新生产流程,更有效地供应链。重点是这个产品的价值链,从这个价值链之中怎么去增加价值链,这是我们传统的做法。这种创新慢慢他们就拿到的回报越来越少,因为某些事情,什么东西都有走得尽头的时候,在拉动创新当中,每一个环节你做什么创新也好,得到最好、最多的利益是下游,这是我们讲的价值链的分配,你做大家也做,最后大家去拼价。

另外一种创新是推动式的创新,我创造人日常生活和工作有价值的新的理念,我去推动整个社会,提供这个新的理念,要推动这个新的理念的时候,我可能要推动不同行业进来,可以提供这个新的价值。这就会建立一个生态系统,我等会讲一下什么是生态系统,价值链是死的,这个生态系统是活的,是有机的,他自己有生命在那里的。因为这个理论来讲很长,要花费很长的时间去讲。我给你一个很基本的案例,我们说美国一开始有汽车的时候,这个汽车叫做没有马的马车,这个汽车有什么价值呢?没有什么价值。你想想汽车的价值怎样?是不是有了汽车就有价值,如果有车没有路的话,就没有价值,有路了,车可以在路上走了,如果没有加油站的时候,车走了一半就停了。没有加油站的时候,你走了一半,路边停下来,你想吃一点东西,如果路边没有店的时候,价值不是很高,因为车要走得很远。所以你问我汽车行业生态系统是什么呢?不光是汽车,跟汽车有关的路,油公司,加油站,商店、旅馆等等很多相关的使得你汽车有价值的,我叫它“生态系统”。生态系统里面有很多不同的价值链连接的,这个价值链做好之后,增加价值之后,可以给另外一个价值链再增加价值,所以它是活的,最主要的是推动式的创新,通过建立这么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使得理念的价值不断的增加。所以,不当是企业创新,一个产品的创新,是整个系统的创新。

推动式创新最主要的是开创新的市场,开展新的企业,所以通过推动式的创新,可以控制下游市场,当然这种推动式的创新风险比较大,如果成功的时候,他得到的好处就非常大。因为它没有办法估计它有什么价值,所以它投资的方法跟拉动式投资的方法不一样,拉动式投资的方法是用回报来衡量的,投不投这个项目。推动式投资的方法是风投,就是我投一个项目,我不知道有什么好处,不过我有一个什么方法我知道,所以如果我可以做一个推动式创新的时候,我可以带动一个风险投资的的风险出来,这是很重要的一块。因为没有投资者方面的推动式的创新。

怎么样做成推动式的创新,我有一个新的理念,我要推到市场上去,现在还有没有这个市场,我要建立这个市场,就好象无中生有一样的。大家知道,如果大家可以衡量我这个有什么好处的时候,例如有新的产品,大家知道它有什么好处的时候,我们可以衡量用多少钱去买这个产品,不过遇到全新产品的时候,大家怎么去衡量呢,没有办法衡量的。这个东西怎么做起来呢?我就用一点理论,一个是“Grabber—Holder理论”,一个新的东西出来的时候,大家不知道这个东西怎么好,如果大家觉得好的时候,我常常会说,这个东西很酷,我想问问大家什么是“酷”,你可以告诉我这个东西怎么酷呢,没有办法说的。我的儿子中学的时候,有一天回家,把头给剃了,我和我太太问,我说你这个头发怎么给剃了,光头了,他说你很酷,那我问他,你怎么酷法呢,他想了一想,如果我可以告诉你怎么是酷,就是不酷了。酷就是一个东西,你们怎么样描述这个酷呢,是没有办法描述的。什么东西都可以酷,所以很多东西因为酷,你就去买它了。这个酷是通过你的感性Grabber,感性的时候,我拿到这个东西的时候,我也想大家可能有很多东西,有很多酷的东西,买回家之后两个礼拜之后就觉得不酷了,所以美国的车房不是放车子,而是放没有用的东西。为什么呢?因为人感性出来之后,理由没有价值,你看不到价值,看不到价值之后,你就放弃了,没有Holder,没有承担,我说一个汽车开起来的时候,大家感觉到是很酷,买回家之后,觉得这个汽车比他的马车还没有路。后面生态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很多酷的东西价价值看不到。所以遇到很多承担Grabber这个理念,是一个很酷的系统。如果你后面的Holder很强的时候,大家就满意了,有一个正向的反馈,大家就满意了。如果不满意,后面就倒下去,如果中间就没有发展。所有的新的理念来的时候,最大的问题是还不知道要承担这个理念的新的生态系统,如果成功以后,慢慢的从下面跑到上面去,这是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的过程怎么描述它呢?一开始的时候,一个新的理念来的时候,因为有一大部分人不会去吸引去,他们不认为这是一个好事,只有一小部分人认为这是好事。全力以赴的人开始建立这个生态系统,不过他走到某一个程度的时候,所有的投机者看到有好处了,所有利润进来了。我用汽车行业的案例来给大家讲一下。

开始我们建路,有政府投资,由公司来投资,这样就有新的汽车开动了,之后有相关汽车行业进入,这样就变为一个地区建立起来了,如果我们做得多的时候,就变成另外一个层面,它引导到两面的进来。由开始的时候,你对车喜爱,你买车,慢慢所有的东西方便的时候,普通人也买车,因为车已经变为交通工具了,零件供应商、加油站等等,在汽车发展的时候进来了,汽车旅馆也进来了。在这里互相拉动,变为一个有活力的生态系统,其中两个汽车公司在那里,他们那时候的竞争是什么呢?开始的时候不是汽车的竞争,而是汽车和马车的竞争,现在汽车之间的竞争是理念竞争,怎么可以去拉动两面成员去到他们的生态系统,所以说,每一个企业,都有一个生态系统连接在那里。这个生态系统是活的,如果这里人比较多的时候,这里很多人加入他的生态系统里去,是两面拉动的。所以我叫它是生态系统是活的,不是死的。其中有很多很多不同的行业连接在一起的。

另外一方面,你要做成这个生态系统的时候,有一个投资,就是风险投资,因为他投的他不知道可以不可以拿到好处,比如我投资在开油站,有人投资在车上面,如果没有车,油站就没有用,政府为什么开这个路呢?很多风险投资者不谋而合,投相关的企业使得一个生态系统被做起来,所以投资不是单一的投资。每一个投资的项目,有早期的投资,有后期的投资,早期的投资是风险比较大的,后期的投资风险比较低,不过有早期的投资没有后期的投资,他风险还要大。所以早期的投资要知道后期有没有投资,这个一定要关注。如果有很多风投在投的不同的项目,使得一个理念可以发展,还有没有不同的投资人在不同的阶段进行投资,这也是另外一个生态系统,是投资的生态系统。

推动式的创新有什么特色呢?开拓新市场,有新的想法我推动它,使得有新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因为它有很多不同的相关行业,所以就造成了很多相关相连的价值链,以这几个价值链有一个网络的相应,这几个价值链做强,使得另外一个价值链也可以做强,两个互动,所以变为两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大部分的生态系统成员,都在一个地区投的时候,这个推动式的创新使当地成员带来最大利益。所以推动式的创新,是帮助整个地区带来的收益。一个成功的推动式创新,这个生态系统建立的,也使得我们以后推动式的创新容易做成。

推动式及拉动式的创新是互动的,一个新的理念,推动式的创新,因为那样我会建起这个风险投资的系统。通过这个我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有很多不同的价值链,因为这个价值链之后,我们就会有很多拉动式的创新。投资的方法是全投的方法,就是回报的方法。因为网络项目,就是一个拉动式的创新,就拉动另外一个创新,所以不断的进行创新。不过最后也是走到一个瓶颈,回到另外一个推动式的创新。

所以我们在这里,一路转来转去的时候,我们发展的时候,所以我们一路发展是以创新的推动,建起友谊,也建起一个金融的生态系统。其实有两个生态系统,有拉动式的创新,有推动式的创新。另外一方面是金融的投资,两个是互动的,所以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做一个,就能拉动两个,如果你做成的时候,这两个互动之间是有机的发展的方式。如果做成一个新的生态系统之后,它可以由一个全新的理念,还可以做成另外一个系统,这两个做成庞大的生态系统之后,又可以发展最大的理念。这就是创新经济的做法。

我们现在有几个案例,一个案例是硅谷,硅谷是最典型的创新例子。硅谷初期的发展,是一个果园,斯坦福大学以前不是全世界有名的名校,是当地人听到的学校,其他地方不知道这个学校。那时候美国有名的学校是什么?是东部哈佛、麻省理工学院,以美国那时候的技术中心,高科技中心在东部,在128号公路,围绕着麻省理工学院,作为很多的研究所,为什么呢?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美国把所有的研究的机构放在硅谷那里去,因为东部感觉比较安全,因为有英国在那里,在西部他们讲不安全,因为有日本,国防都设在东部,因为那样带动128号公路发展起来。那时候在硅谷是一个没有名的地方,如果从50年代看的时候,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东部一个是西部。有钱的人投资到东部,不会投资在西部。尾号的工程师都跑到东部去,我来美国的时候,去麻省理工学院念书,所有有名的研究人在东部,没有人走到西部。西部那个地方为什么能够做起来,就是因为有斯坦福,斯坦福大学推动了他们发展的方向。我简单讲一下,斯坦福大学在东部的时候,他们主要的发展是大系统的创新,斯坦福大学的发展,就是半导体技术的创新,是他们主要的推动,个人电脑是西部推动,人家进来的时候,建立起一个很庞大的生态系统。这个发展之中,你可以说美国的风投就是因为个人电脑的发展,就带动了风投走起来。

如果你比较一下80年代的128号和硅谷两个不同的地方,128是大系统的创新,硅谷是小部件的创新。128主要的创新是拉动式的,我只要做好就可以。硅谷这个新的东西用在什么地方没有人知道,所以他们是推动式的创新。他们公司的结构一个是横向的,一个是纵向的。两个文化也不一样,因为一个地区的结构和文化,是比较适宜纵向的发展,硅谷是适宜横向的发展。128号公路人力资源是以美国人为主,硅谷是以外来移民为主。128号是基于回报率的风险投资,而硅谷是基于创新的风险投资。硅谷的发展建立一个完全不一样的系统,但是128的生态不一样,它的推动式的创新,建立起一个完全新的生态系统,以这个新的生态系统是适宜在横向的竞争。在80年代之后,个人电脑发展的时候,整个电脑的市场,从一个纵向的竞争变为横向的竞争,市场转变了,变为硅谷有优势,所以一下子1983年之后,硅谷就超过128,变为美国发展最大的地区。那时候128公路很多公司像DEc、Wang就倒闭了。因为他们建立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新的生态系统。

从这个发展之后,他不光是个人电脑的发展,从个人电脑发展的时候,硅谷慢慢发展自己的生态系统。那时候就建起一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就再做庞大一点,就是网络计算的新概念,第三次就是互联网的新理念,因为互联网建起来的时候,硅谷的生态系统也做得很庞大,到了现在他已经有不同的领域,不光是在个人电脑,不光是在IT行业,还有在生物技术、能源行业,因为这个生态系统已经建起来,可以推动很多新的理念。所以虽然这一次我们金融风暴,你可以说在硅谷来讲,我们看到的影响不是很大。

另外,有一个很有趣的是,他建起来生态系统以后,上游跑到另外一个方向去,新竹和Bangalore,就连接到硅谷的审改系统去,不过他们是上游。因为在上游的时候,所有在硅谷和Bangalore的创新,可以推动硅谷的经济,上游的发展变为他可以享受到,所以硅谷的创新,它的经济的推动力,不光是硅谷自己能够推动,所以硅谷一下子做起来了。这是一个发展。

大家说,是不是我们只有科技上的案例呢?我说不一定,我给你另外一个案例,这个案例完全没有科技的。这是一个政府的改变,这个案例是拉斯维加斯,大家对拉斯维加斯比较熟悉,拉斯维加斯怎么样做起来的呢?在1930年的时候是一片沙漠,没有发展,1931年的时候,美国把赌博合法化,美国每个洲有自己洲的法律,这个联邦说合法,这个洲也可以说不合法,内华达(Nevada)是一个洲,他们说好,我们也合法。那时候在纽约经营过不合法赌博的一班人觉得可推动一个新理念,内华达州内建立一个赌城。针对的客户是喜欢赌博的有钱人,他们回来赌城安心地赌博。他们原先想纽约的人可以到那里去赌,不过拉斯维加斯离纽约很远,去了之后除了赌博什么都没有,这里的生态系统还没有建立起来。因为在纽约,他们跟很多豪门和明星有联系,他们跑到那里去唱歌和娱乐,有明星在那里是好事,所以建立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去。做得大的时候,大家觉得我旅游度假的时候可以去那里,我可以赌博,也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所以这样就成为成人度假的去处了。因为他们到了那里会看酒店,这里的酒店很大,现在去看拉斯维加斯跟以前完全不一样了,新的娱乐的表演你都可以看到,很多高科技会议的展览要去拉斯维加斯做,因为可以吸引人气,可以变成很多高科技的会议,每年他们在最大的拉斯维加斯去做。到了现在很多珠宝的交易中心也到那里去,所以拉斯维加斯不是一个赌城,是很多人去的地方,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你可以说拉斯维加斯生态系统,上游是什么?是好莱坞是娱乐的表演和高科技,所以我说拉斯维加斯也是做成一个创新经济,这个创新经济是不同的生态系统的创新。

总结一下,如果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新的理念,去推动创新的时候,因为这个是起点,是可以改变我们以后的发展。你这个改变的做法,不是一个个别的企业努力能达到的,需要政府及各行各业合力推动。带动地区生态系统发展的,带动风险投资。建立创新生态系统来触发创新经济,大家说,是不是高科技,我说不一定,也可以是高科技,也可以不是,高科技不是唯一的方法。条条大道通罗马,所以技术是主要的,还有其他的方法可以做。

那么关于中国的创新之路,大家有什么问题,我们可以来交流。

主持人:我们在这里有一个互动的环节,因为这了要转到中国的创新之路了,刚才我们谢教授是用一个非常全新的和系统化的思维,给我们展示了他的创新观念。我觉得听下来以后,本身他的创新观念很有创新意义,因为我们现在企业家要创新,用的基本的分析的模式,用1934年熊比特的5种组合的理念,从经济发展理论讲了五种组合,所以他更多的是对于企业家和企业,对于新的资源配置,和新的资源组合开发进行介绍整个生态系统的创新。所以大家在这样的范围里面,如果有问题的话,可以及时提问。我们给大家两个提问的机会。

代表:感谢谢教授提供了这样一种全新的思路,让我们对现在的发展有一个新的认识,我这里面有一个疑问,无论硅谷也好、拉斯维加斯也好,都是事后的总结,那么对于现在中国现在所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认识到,创新经济是在蓬勃发展,但是对于新的方式、新的生态系统有没有在中国土壤上生存的条件,特别是以往的计划经济形成的管制方式,对它形成一个障碍。另外我注意到,无论是硅谷也好,拉斯维加斯也好,都是在新的区域,新的地域上,用原有的积累的非常丰富的资金去推动的,对于苏州来讲,已经延续了很久,传统经济发展得很厚实的城市,同时对于创新经济有一定的嫁接,这种情况下,他的创新时不是适应这种生态系统的方式,是两个问题。

谢德荪:很好的问题,你可以说在硅谷他们创新的时候,其实他们也没有真正的想可不可以做,主要是什么呢?他们有一个理念推动他们的,我说硅谷是斯坦福推动的,要建起斯坦福大学这个学校,他们认为建起这个斯坦福大学不是学校的发展,也是帮助硅谷在附近的企业怎么样得到成长,出发点在那里,所以他的新的理念是什么呢?我作为一个学校怎么样推动其他周边的发展,是这个概念。所以你一定要有新的理念,然后就想怎么样去推动这个理念。常常在纽约对赌博的时候,大家想不安全。所以就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所以突然间就觉得,这个刚好是可以吻合的。所以我说苏州可不可以做,第一我们的理念要改变,全世界所有的事情,如果你感觉到不可以做的时候,你不会想。这是美国人最大的特点,你可以去梦想,你可以敢去做,也许你就做得到。那么关于适合中国的,我下面就会讲到中国的做法,我认为唯一的地方第一、思路要改变。创新是我创造新的价值,创新不是我做新的产品,新的产品不一定是创新,新的产品没有新的价值,不是创新。

接下来我讲中国创新之路,现在就讲中国了,中国如果有这个理论,其实我们中国要变为创新经济,最主要的是建立起这两个生态系统,投资生态系统、创新生态系统,有这两个生态系统建起来的时候,我们中国就有自己的路可以走了。问题是什么,有鸡就有蛋,有蛋就有鸡,我说如果我们做起来的时候,我们要做一个推动式的创新,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中国的创新之路怎么样,如果你是产品创新之路,你可以维持现在的经营理念。产品创新,可维持竞争能力,但不能突破。比如说有一个新的技术,质量比较好,不过不可以突破,不可以改变我们以后的发展。

科技创新,我觉得现在不是最好的时候。为什么呢?因为很多技术,卖的市场是企业市场,不是最后客户的市场。所以,认为我们现在中国的市场不是很成熟的时候,我们如果要卖出去的时候,我们一定要美国市场上去。我们就在美国市场,我们给别人控制最后的市场,我们的成功率不是很高。比如飞机,我们中国市场那么大,所以我讲技术创新,如果我没有掌握最终市场的时候,技术创新对我们的好处不是很大。所以现有的条件,就是我们爱可控制的市场。所以我说如果我们这个内向的市场可以做大,我们企业可以做大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的市场就应该很好了。

我认为,中国现在应该是商业模型的创新,现在是最佳的时候。什么是商业模型的创新,我不是有一个新产品或新服务,用不同的方法创造不同的价值,可能推到不同的市场上去。这是商业模型的创新。如果我们可以配好产品的创新,可以开拓中国的市场,做好科技创新的准备,我们进军二级和三级的市场,外国企业难进入,因为外人进来的时候,他们对于二级市场不是那么熟。我们进入那个市场的时候我们自己的竞争能力比较强。我们用这个方法带动投资,我们用商业模式的创新作为一个推动式的创新,这是我的判断。

所以中国制造商业的创新途径是主流市场,如果我们现在中国的制造业,我们去主流市场上没有竞争力。我们可以针对中国的市场,外国人到中国市场不是很强,他们对中国的认识也不是很够,如果我们模仿他们的做法,可以应用到我们中国的市场上去,建立我们新的生态系统,在中国建起我们中国的整个生态系统,开发新的资源,然后再做一点拉动式的创新,做了几次之后,我们是创造最大生态价值的系统,我们就可以以打乱的方法去卖到市场上去,这是一个途径。

所以我认为第一步,是先改变我们的心态,由“Made in China”改为“Made for China”为中国制造新的价值,以推动我们新的生产。“Made in China”是以产品为中心化,“Made for China”是客户为中心化,在看“Made in China”现有的市场,“Made for China”主要是开拓新的市场,也就是由“在中国制造”,变成“为中国制造”。

如果大家说,我们中国的消费水平高,所以我们一定要做一点事情,直到我们中国的消费者提高他们消费的水平。本地的产品大家觉得不好,就不买,我觉得有相隔,一个是消费的水平第二我们没有想到增加新的价值给客户。所以我说,是由“Made in China”到“Innovate in China”的前提,先做好市场,我们再进入创新。

选择有五大理念:有很多专家估计,到2015年中国的消费市场会超过日本,中国的市场会变为第二大市场。也就是说,我们中国那么大的市场,为什么我们跑到外国市场上去呢。如果我们的企业有想法的时候,通过开发中国内部的新的市场的时候,可能建立起很多的结构,分销的渠道等等很多结构,我们建立起内部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所创造的最新价值可给国内企业成员分享,而且提高各成员的利润,而且新市场可成为将来科技创新的根基。

从“Made in China”变为“Made for China”,使得中国的企业建立开发新市场的能力,能对整个生态系统各成员有责任感,这不只是建主名牌的先决条件,也是开发外国新市场的根基。我们现在不制造,准备开发新的市场,我唯有跟他们一样做,这样竞争力就不强了。开发新市场是一个推动式的创新,因此可带动风投,生态系统的成立,而成为创新经济的根基。所以我们的做法就是商业模型的创新。

什么样的商业模型?现在在外国来讲,我们看到的商业模型就是一种商业模型,就是价值链的商业模型,这个商业模型怎么样?就是上游、下游、渠道、生产等等,谁提供最高的价值就能拿到最大的好处,这是最普遍的商业模型。如果是这个商业模型的时候,客户是固定的,所以客户的需求拉动上游的发展,所以这是生产经济主要的模型。竞争能力的根源,是从产品设计、生产成本、供应链运作、公司的效率等等,主要是产中心化的做法。如果市场不变,还是同一个市场的时候,市场越大面临的危机也就越大。如果你要在这种商业模型成功的时候,可能你要做很大,不过这种经济是很危险的,市场一变危险就最大。所以这种商业模型就是做大危险,做小就没有竞争能力。

另外一个商业模型,是我最近研究的商业模型,这种商业模型是两面市场的商业模型。中间是一个平台,两面一个是消费者,一个是生产商、服务商。对你来讲,两面都是你的顾客,整合一方面的资源提供另外一方面的价值。我用他们的资源整合,提供给另外一方面的价值,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两面市场商业模型,我们要延伸这个客户的概念,提供价值的对象。综合一面成员的资源来提供另一面成员的价值,对两面客户的了解能增加平台提高两方面交易而产生正向网络效应价值,建立生态系统,也就是推动式创新,上游和和下游两面是平的,你要怎么样了解两面客户的需求和他们的能力,不是他们的需求,他们想要的东西,两面的欲望,还有两面的能力,可不可以整合一方面的资源,提供可以解决、可以满足另外一方面的欲望,这是两面市场主要的竞争能力的根源。所以这种看法完全是客户中心化,以客户为主,你的客户是两面的客户。这个商业模型,因为两面的客户,就是你从那里赚钱的,你可以补贴一面而从另一面赚钱,来建立强生态系统及优化利润。比如说,GOOGLE不用钱,不是从你们那里赚的,这是两面客户的思路。可以补贴一面而从另一面赚钱来建立强生态系统及优化利润,所以两面客户也是一个学问。所以两面市场我们的结构、规模及与两面客户的关系是一个平台的差异化,因为这是无形的,所以比较抽象,看不到,所以复制能力很难,是很难模仿的。资源灵活性就高,反应快,越大越强。

我再讲两个故事,一个故事是早期连锁快餐点的价值链商业模式,美国很多快餐店,最有名的当然是麦当劳,还有肯德基,最开始的时候,麦当劳不是最早的,是以后才有的,所有这种快餐店,他们的发展一开始的时候走得很快,最后倒下去了。现在的肯德基已经卖给人家了,麦当劳一路上的经营越做越大,他们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最主要的是,麦当劳跟忆秦所有的快餐店的商业模型不一样,最早期的连锁店商业模型,他们说我有一个秘方,是很值钱的,我怎么样去做个东西也是很值钱的,所以那时候我就把秘方卖给人家,比如我卖给北京,那么大,卖1000万,上海那么大也卖1000万,最后一个地方就分开卖,分别卖100万、500万等等,这样一路拆分,到最后一个店买回来可能是5万块钱做一个店了,分销的方法就是这样卖之前,我就分区卖给人家。你想最后卖的那个店,他要开这个店的时候,他的成本是不是很高。因为我这个秘方,有了秘方你就要买材料,我材料也赚你钱,最后一个店,它的成本开起来比较高的,我有一个牌子,他有一个秘方,还是有好处的,人多的地方他们赚钱,慢慢的人不多的地方没有赚钱,所以这样发展的方向,一开始卖得很多,但到一段时间以后就停了,最后店就很难火起来了,因为成本比较高,最后就卖其他的东西了,所以那时候所有的快餐店走到一半的时候,就倒下去了。而麦当劳开始进来的时候,就有一个合约,这个人拿到合约可以做连锁店,不过这个合约限制他不可以一个地区一个地区去卖,只限制一个店一个店去卖,一个店只可以卖950块钱,现在大概买一个麦当劳的店要100万,还限制他不可以从原料供应那里赚钱,只可以给他服务,就唆使他没有其他的办法赚钱,那怎么样赚钱呢?最后他发觉了,如果我找了一个人,他想做老板的,我帮他做老板,他要找一个人,不是做餐馆的,普通的人想做老板,他没有钱,他说没关系,我可以帮助你去找钱,因为他跟银行认识,所以他可以从银行那里帮他借钱,那说我不会做菜,我怎么做呢?他说没有关系,我可以帮你做,有麦当劳大学,教你怎么管理。我怎么找这个店呢,他说没有关系,我帮你找这个店,他就找到一个房地产公司,二手房租给他,来的时候是一个空地,所以住在里面可以加一点价钱。最后因为他成本低,所以这种店是赚钱的,开始几个店已经赚了很多钱了,麦当劳的系统却赚不了多少钱。不过这个人也好,他就认为店铺能成功就行了。提供这个资源,整合这个资源帮助老板,这个老板成功以后,就整合他们的资源,因为我那么多的店,使得其他的人进入。那时候很多人如果有地,如果想开发这个地,最好的办法打电话给麦当劳,说我有一块地,我给你一小块,你不用费钱,你在这里做一个麦当劳,如果他开麦当劳的时候,你周边的地就会提升起来了,所以麦当劳就拿的很多的地方,现在麦当劳在全美国来讲,就拿了很多的地。所以他是房地产赚的钱,也就是你赚的钱不是你卖了什么产品,就造成两面市场,使得很多其他的公司,当他发展新的产品,他们自己不用发展新的产品,因为这种公司用自己的资源发展新的产品,这是两面市场的效率。

两面整合以后,就变成一个活的生态系统,他自己活了,好象里面有一个眼睛一样的,你不要去做什么东西,管理的方法也很简单,他说我买你一个店,我要求你这里干净,你一定要跟我讲怎么做,如果你符合我跟你讲的,我就给你买第二个店,如果你赚了一两百万,他们就想买第二个店,他们自己约束自己,他们的管理方法很简单,就是派一个人像一个客户一样的到店铺里面去打分,后来再根据这个表格来决定是不是再卖他,所以管理就很简单。麦当劳的市场的价格,从这里开始的时候,就造成了两面市场的举动。

如何从产品中心化客户中心化?这个案例是说,我们做成两面市场的做法,是推动一个新的理念哪怕一个新的理念是对的,哪一个新的理念是不对的呢?所以我说有另外一个实施的方法,就是有创意的模仿,你模仿人家,不是创意模仿。什么是创意模仿?我们推出一个类似的理念,让别人接受的理念。我知道成功的关键,我可以从中研究一下应该怎么做。我就想自己从这个产品中心化,用人家没有的,而我有的资源很重要,我用我自己的资源去分析,去创造一个新的市场。创意,独特资源为根基,建立两面市场,因为我新的理念也有了,我知道我的生态系统应该是什么样了,所以我这一步知道自己怎么做。

建立什么新的核心能力?Google光是已有一个很快的眼睛,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赚钱。不过那时候有一个新的理念,不是他的理念,是人家的理念,是拍卖关键字的广告,你这个做法已经有一个公司Overture Service在两年前就有这个服务了,不过光是一个服务的公司,没有网民。所以他拿他的服务卖给雅虎,因为Google要成功的时候,要很多的网民,我很多网民到Google那里去,两个合起来不就行了。所以建立起一个新的创意,其实是用人家的概念,引用到Google上去,马上很快进入了。

另外一个案例Apple iPod其实也是很成功的,这个概念20年前已经有这个概念了,那个时候Sony他们已经很成功,成功的关键是:很方便及很便宜地把您所有喜爱的曲子录在一个可随身带的小巧设备,需要时很容易选择您想听的曲子,最重要的是得到唱片公司支持,这也是从Mocintosh得到的教训。独特资源:是MP3技术,设计小巧电脑,图形操作系统与网站的能力。跟其他很多的电子公司,他们可以建一个跟Apple iPod有关联的产品,一下子Apple iPod推出去就变成这种情况了。那么你说他们有没有新的东西在那里?没有的,所有的东西是人家已经有的,他是整合人家的资源,变为自己的资源的。

我们中国也有一个案例,伊利和蒙牛。我们中国人以前是不喝牛奶的,如果大家生活比较好的时候,伊利有这个市场。关键是建立这个生态系统是要有很多的东西连接起来的,需有强大的生态系统而取得模型经济,这个生态系统在外国已经成立,只需模仿他们,但要加有创意来迎合中国的情况。其实这是两面市场,就是说你的市场是两面的,一面是客户,一面供给牛奶的客户,他没有看到对客户的责任感,最后我们发现有事情了,到最后他们的模型就做不起来了。

李嘉诚,他以前是做房地产的,他是以塑胶花产品起家的,那时候意大利有一个新的技术可以做塑胶花,卖到别的地方很成功。他本人跑到意大利那里去,跑到他们的厂里偷学他们怎么做。他就拿到了几个样品,卖到中国香港去进行研究,研究之后,拿这个塑胶花不去欧洲的市场,不去日本的市场,而是拿到中国市场去。以适中的价钱推出,很快开拓香港塑胶花市场,而建立长江在香港塑胶业的领导地位,争取得到银行支持。用银行支持,大力进军欧美市场。

但这个两面市场,这里面已经有两面市场的时候,我们可以再做另外一个两面市场,如果有一个的时候,很容易做成另外一个。所以我们用A面的市场建立B面的市场,这是两面市场的方法。李嘉诚,第一次用塑胶花拿到银行支持,第二次用银行的支持来发展房地产,他学习了英资置地,建立新核心能源:后来者战略,整合他人资源为自己所用。建工业的楼宇,租给他们的朋友,用到他们的资源,可以在香港起来的地方建起他的基地,再和置地去竞争,最后我们知道李嘉诚在香港,在中国房地产开发做得很大。也是用到银行支持去发展的。

运通相关的多元化发展,这个名字很怪,因为我们知道,是做信用卡的,是一个快递公司,因为它开启的时候,是一个快递公司,是做快递服务的,服务是跟银行做服务的。银行很多的钱,很多的货币要他们送。因为他们做银行,他们就想那么麻烦,我就做一个旅行支票这种行业。1914年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了,很多的客户拿到支票跑到欧洲,很多客户在欧洲走不出来了,以客户为中心,我就要帮助我的客户,就想到跟飞机行业接头,怎么样帮助他们的客户从欧洲走出来。做完这个事的时候,他觉得他跟航空公司那么连接的时候,他就进入第二个旅游服务,我通过跟航空公司、酒店的关系,我做旅游的服务,于是就建立了第二个两面市场。运通是美国最大的旅行公司,在1918年的时候,美国政府所有的快递公司集合起来,归为政府来做,所以快递服务就没有这个服务了,不过他的名字依然是运通,不过现在旅行支票和旅游服务两个职业。后来一个公司引进了信用卡服务很成功,很多的商店认识他们的卡,后来1958年的时候运通认为我也可以进入到信用卡的平台,因为有很多客户的认同,所以就建成了新的平台。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有创意的模仿,可以建立起风险投资的支持,企业资源及结构,推动式创新的能力,这就是企业创新生态系统,就可以推到一连串多次新理念的创新,每一次可以补充。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多讲了。

主持人:好我们刚才大家一起聆听了谢教授非常精彩的演讲,他不愧是学电子工程出身的,所以非常有细度、有层次,一直不断的递进。等会我们在研讨的环节里面,还可以继续听他的真知灼见。现在是茶歇,茶歇的时间是10分钟,然后我们有精彩对话的环节供大家分享,谢谢大家!

助理主持人: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圆桌对话将在两分钟后开始,请大家依次入座,并将手机关闭,等候开始,谢谢支持。

(圆桌论坛)

主持人:智慧的碰撞,总会产生意外的火花,智者的碰撞,是相互的智慧汲取。下面,我们一起来认识本场论坛的特约评论员:他们是华东理工大学商学院副院长、MBA项目主任黄庐进教授;领导力专家、总裁教练第一人张伟俊老师。有请两位上台。

主持人:各位嘉宾,欢迎大家继续回到“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的现场,刚才我们谢教授给我们做了非常精彩的中国创新之路的演讲,在这一轮的讨论环节当中,我们也请到了两位非常资深的评论员,一位是华东理工大学工商经济学院副院长黄庐进教授,一位是领导力专家、总裁教练第一人张伟俊老师,他们一起来就中国创新之路展开头脑风暴,我们请两位专家,根据他们在上一段的感受,对我们的谢教授来提一些问题,希望提得越尖锐越好。

黄庐进:谢教授,刚才听您的讲座非常受启发。因为有新的理念,其实该应该有敢于有新理念的人,这与教育分不开,因为您也是教授,在学校里研究教学,按照我们国家目前的教育体系,或者是我们教育的过程,其实让人们有新的理念,或者有新的理念,被老师和社会、家长认可,这是很不容易的。你的理念在建新的生态系统中,如何对这些有理念,或者是敢于有理念的人,在社会中也是一个价值链,政府、学校等等包括家长在内,如何把这个价值链联结在一起,来构建这个生态的系统呢?一个人要是敢有这个新的理念肯定是和学校的培育的过程是有关系的,目前,在我们国家,我想所有的人,可能都会承认,我们目前的教育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就是在教育里面,学校说要创新,企业要创新,可是孩子们要创新可能就不被看好,这个怎么和价值链、生态链合在一起的呢?

谢德荪:有时候你不是很习惯创造新的想法,去想新的东西,其实很难的,不过我们有几个做法,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创新?我带了很多中国的学生,也带过很多外国的学生,就完全不一样,尤其是美国的学生,中国的学生你告诉他怎么样,他会怎么样做,你告诉他有一种范围,他会做,你让他去想新的东西很难。一个中国学生要想新东西,他想完之后,我说你为什么那么想?其实他最后也有一个框架在里面的。我说你再去想,我做给你一个大的框架,这个学生很会想,几个礼拜后回来,说我想到了什么什么。因为你提供了框架,我就想到了这么多,我说那好,我再给你一个更大的框架,因为在美国来讲,如果你要拿到一个博士的学位,你一定要有新的想法和创意,我就想这个框架做得那么大的时候,我认为是可以拿博士学位了,是启发他们的想法。从一个窄的慢慢变成宽的框架。

主持人:你这个方向是释放的。

谢德荪:外国人应该来讲是想到那里去了,没有办法控制他们的想法的。我画了很大框,你就从这个大框架去想,和中国不一样,框架是小一点,最后其实创新就是思维的方法,我们要创新,其实是能做的,怎么样教育创新,其实也有一个方法,这个方法有不同的背景,我们用不同的方法去做。

张伟俊:听谢教授的报告很受教育,刚才你在讲座结束的时候,主持人说您不愧是学工程出身的优秀的科学家,所以是一步一步的逻辑很强的,整个报告推理的过程,我觉得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你是很优秀的艺术家,你一上来就给我们讲一讲中国的发展模式没有可持续性,这么再做下去是不行的,然后就讲创新的模式,一个是推动式的,一个是拉动式的,你尽管没有说得那么直接,推动时的比较好,您这里面是有点在影射我们中国政府的。

谢德荪:应该说没有说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

张伟俊:你说得很间接,所以说你很艺术。不过,你说了那个以后,你接下来举的例子说美国的128号怎么样,后来西部怎么样,西部做得怎么好,一不小心又做了一个大广告,说不定我们苏州还要收你广告费呢(笑),最后你说两面市场的商业模型,无论是“Made in China”,还是“Made for China”主要是要我们第四级市场去发展,我们中国政府现在强调拉动内需正好符合,所以我们中国政府欢迎您。

谢德荪:其实我们内向不是拉动式,是推动式。

张伟俊:您一直强调推动式。

谢德荪:对,因为我们没有这个市场,要建立起很多不同的生态系统。

张伟俊:我最近把比较多的注意力放在联想,联想的发展,联想的战略转型,我们现在知道柳传志回到联想做CEO了,他的路径正好是跟你讲的是吻合的,他前几年做得不是很成功,之前是为全球制造,他主要是把跟新兴市场完全分成两块,强调重心首先是“Made in China”,“Made for China”,仅仅China不够,能够比较成功地去复制的新兴市场。然后他把人员班子的调整一份,重要的放在新兴市场,放在新发展起来的时尚的产品上,这样新战略就是把“Made for China”扩张了一点,就是您讲的iPod的概念。

谢德荪:我还要讲的是,其实不是要关注你产品,而是要关注你的客户,你不一定卖给他们产品,怎么样变为一个两面市场,IBM的转型成功,就是从一个产业链、制造商、价值链的观念扩展,变为一个两面市场。我认为联想也有两面市场,因为他对中国比较了解。

张伟俊:对,联想就是这么考虑的。

主持人:下面请在座的各位提问题。我有一个问题,创新在中国和在美国,失败的例子很多,你自己也做过企业,中国的文化里面,大概失败的原因还能够承受,可以采取什么方法,让失败的概率降低?

谢德荪:你如果像硅谷那样的创新,一定要有新的概念出来。所以在中国来讲,可以有创意的模仿,这个成功的机会比较大。因为新的理念,不是我想出来的,已经有人讲出来了,不过有什么理由,他还可能没有办法知道。可能在美国,这个方案已经做好了,我拿到中国的时候,我改变了,因为中国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改变一下的时候,可能中国会做起来。最好的案例是携程,主要的就是外国的订机票的模式拿过来的,中国那时候没有在网上付款卡的,也没有电子票,就要适合中国的国情,所以就是送机票,建很多的网站,一手交票,一手拿钱。其实商业模型这个理念不是新的,已经有的。所以我们要研究外国的模式,我们中国也要改变一下,可能不是完全一样,怎么改变,这个是主要的。

主持人:您说的不是创新,也不是模仿,是叫有创意的模仿,这是中国企业的创新之路。

谢德荪:我们这个做完以后,我们对这个创新有理解了,那么我们就可以模仿了。

黄庐进:其实我们现在很多的MBA学员,他们在找自己创业之路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想的是,创意是一种模仿,在前期的基础上去分析他们的利弊,自己再去看能加上什么新的元素,包括您刚才说的,给中国学生画一个小框子,然后他有一些新的想法,框子再大一些,我们现在想想,政府在扶植一些高新技术的企业等等这些基金的时候,可能也是这个做法,看得还行,就不会让你天马行空去做。

张伟俊:这种创新式的模仿,或者是模仿式的创新,从宏观的角度来说,我看得做得比好的企业,像联想、华为从外资企业引进很多人,先是模仿,后是创新。最后还是我们要落实到出个良策,帮助苏州企业来应对危机,因为我们从政府的角度是宏观的,我们要是微观的,具对我们苏州企业来说,具体说起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我们从什么地方作为我们的落脚点或者是出发点呢?

谢德荪:我认为第一思路要改变。现在苏州政府办这个培训,是很好的方法,他们有这个想法的时候,因为解决方案我不可以帮他们解决,我对苏州不了解,我可以帮助他们想,要找你们自己的路子,我说有两点很重要,一点就是怎么样模仿,很多人说外国的市场那么大,我们去外国市场,现在中国来讲,我们要避免这种想法,外国人的市场很大,中国的市场没有,中国的市场以后肯定会很大,我们要开拓这个市场。把矛头调过来,我们关注在这里做,关注在那里卖。第二点,就是我讲的一个生态系统建立起来的时候,如果有一两个可以转型的时候,可以带动其他的来转型。这是很重要的,所有的企业改是不可能的,关键是一个还是两个可以转型,也可能不是一个两个,一个新的企业进来,可以建立新的生态系统,可能带动苏州的整个企业转型。通过培训也好,都可以找出这条路。现在要问的是,要找什么路?我老实说我讲不出来,因为我对苏州的企业不是很了解。

主持人:在座的各位,如果你们有什么问题的话,你们可以提出你们的问题,我们现场可以不收咨询费的。那么我们台上的嘉宾,您觉得中国的企业家和经理人来说,他们的创业是政府支持不行,还是本身没有想象力,给谢教授提出你们的问题。

黄庐进:我做了十几年的MBA·我发现我们的学员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上课讲得太系统的时候,学生就不爱听了,该听不进去了。希望老师给他们一些调剂,从故事里学出一些道理,从这个道理中悟出来了,回去以后就忘了,包括各种各样的论坛,其实他对整个的知识系统是怎么回事还搞不太清楚。我想这和整个的社会有关系。另外在上课发言的时候,如果太创新的学员,有的时候被大家看成是另类,我随着你说,基本就把这个话题过去了,没有进一步的创新的想法,这个时候你会发现,在整个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到底去培养什么,是他的潜质决定了来料加工,还是他完全没有准备好,通过两年半的教育,就可以把他培养成职业经理人,其实这个链还没有做好。

主持人:我们中国的职业经理人人喜欢听故事,听段子,那么在美国是怎样的?

谢德荪:在美国也是一样的,讲系统的方面,是比较枯燥一点的,你可以从故事里面带出重点的,很多时候听完以后,他感觉要再听一遍,光是讲故事没有结果的时候,没有连贯性的时候,对他们没有什么效益,所以我认为,我有一个理论,沿着我这个故事,就一定要表达这个理论在那里可以看得到。大家听起来这个故事,原来麦当劳赚钱是这么赚的。理论来讲,商业模型一样你就可以参照,他就会来问你,然后向上司汇报,我这次学到一个新的东西,这是你没有讲过的,那个时候他们就会记住了。

张伟俊:我和黄老师讨论一下,我觉得中国的企业家不太喜欢听干巴巴的东西,你要结合理论讲故事,他们才愿意听。现在的问题是中国的MBA的老师们,院长们,可能都承认我们80%以上的教员是不合格的。我当时说了以后也是这样,我当时说完以后,学生就开始鼓掌,事实就是这样,这个不能怪我们企业家的思维,是老师比较差劲,所以您刚才讲的第一条还是理念要改变,要是我们苏州企业愿意请的话您可以当教练,我当教练好几年了,你说西方研究专家出来,中国创新不会太成功,因为我们的执行文化太强了,我现在做下来的感觉就是这样。你去问书店里面的销售员,卖价值观的书卖一本,卖战略的书卖10本,卖执行的书就可以卖到几百本,为什么?因为老板觉得最缺的就是执行,我们企业有战略吗?100个企业回答你,98个是没有战略的。那我们执行什么呢?执行战略,没有战略我们执行什么东西。你现在到一定的时候,理念超越战略了,一定要有价值观的问题,所以说到改变理念,说到容易,做到很难。你觉得我是一个创新老总呢,还是一个制造老总呢,到有了一定的反思能力以后,99%的人都说我是一个制造老总,也就是说我不善于,我不可能去领导创新,要帮他转变观念难度还是很大的。

主持人:中国制造的是企业家擅长制造的,怎么去改变呢?

谢德荪:我在中国也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因为我在中国也做老总的高级的培训,一培训就是几百个人,大部分中国的执行力很强,我有一个学生也发表了文章,我给他的题目是什么?中国有这么强的执行文化,在这个文化之中,我们可不可以变成创新的能力。这是我们中国的结构,跟外国的结构不一样,外国的结构创新是下面的,我们中国的创新结构一定要在自上而下。我可以训练100个人,所有创新的很难,所以我用一个方法,一个企业变为两层,上层主要是创新的,下层是执行的,用我们执行的能力去推广他,这是一个做法。是不是所有的老板都是这样的思路,我想不是的。我自己亲身的感觉,一个老板请我去讲课,讲完之后,他们是有感觉不是很懂,但是这个文化已经有了,我是工程师出身的,工程师一定要找方法,不是讲那么多的理论,所以我们的做法跟商学院的做法不一样,他们很多时候是讲,我们主要是做什么。

张伟俊:中国企业里面要创新的话,老板一人创新,手下全体执行,现在都想创新了,我们这个文化要改。

谢德荪:你上面的老板创新,下面的要知道怎么回事,不可能你让我创新我就创新。我觉得一年的时间所有的员工对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所以一定要通过一个阶段,认为一个是方法,还有一个是思路。思路改变不是那么容易,但是反过来说,不容易就不做吗?不是的。

张伟俊:借用你的话之,创新除了要有思路,也有一定的生态系统。这个系统里面在企业里面要有文化,文化的关键还是老板,我们中国的企业里面老板文化就是企业文化。

主持人:一个公司的创新的障碍,有的时候恰恰是老板给出的。硅谷的书也是说让你公司的新员工成为你的心脏,不是拍脑袋。好,下面给我们苏州的企业家一些机会,你们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踊跃地提出来。

代表:我有一个问题请教四位专家。一个就是刚刚四位专家比较认同,总结出来中国走什么创新之路,就是模仿型的创新。我本人是从商学院出来,我觉得这个概念,我本人认为都是比较保守的,不够创新。因为我们从中国来看,现在大家谈得很多的是山寨手机的问题,我认为他学的是西方的东西,本身就是模仿。那么他整个的制造过程和流程简洁,在很多地方进行了创新,在成本上已经很低了,它也是一种创新。所以我对于刚刚四位的想法,对你们最终的结论有点异议。第二个要培养创新型思路,特别是商学院的教授。

谢德荪:我在深圳也讲过,山寨手机应该是压他们还是要保护他们,我认为山寨手机是一个自由创新的东西,已经有很大的市场,但是很多的做法是和法律有抵触的,所以可以做一些引导,还有我们还希望山寨手机不光是低价,应该以客户中心化,可以拿到比较好的价格。不一定要从低价大家再进行砍价,最后就破坏了很多其他的规则,所以他们的创新我们要引导他们。其实我看到很多山寨手机,他们做的产品很不一样,他们是适合客户的需求,他们没有对价值观做得很好的理解,常常以为低价就是他们的价值观。

张伟俊:山寨手机的事很有意思,这里面有法律问题需要讨论。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大家都是山寨,就压价,因为大家都可以来模仿,另外,真的很创新的时候几个人,慢慢变成了几百个人还能够创新吗,原来的创新源变成了老板,老板往往成了最大的创新的压制者,就不能创新的,我们要考虑我们现在的机制和文化是不是有利于创新,特别重要的是我们的老板是不是创新的刽子手?

主持人:黄老师您喜欢苹果还是山寨?

黄庐进:我喜欢苹果,我脑子里听到山寨手机想到的是知识产权,因为一个人连价值观,连商业理论都没有的时候,你去赚钱,这不是我们国家长期发展的战略,也不是商学院提倡的模仿的创新,这充其量是拷贝的创新。

主持人:那么他们能不能走过山寨,成为最后的英雄呢?

黄庐进:这样的话,看他原来企业家像昨天的郑总一样,他感觉到拿到第一桶金,去转其他的地方了,问题是怎么超越。

主持人:我们这个做完以后,就可以变成绅士,变为英雄,变为世界真正的企业家,但是好象这是概率不是很大。

谢德荪:我的看法是,我们现在中国的做法,有一个新的产品,大家就拷贝了,在中国拷贝是我们的专长,所以我认为,在中国一个产品的发展,怎么走出瓶颈,做得越大越容易倒,所以要改变,从产品中心化变成客户中心化,所以客户的发展,对客户的理解这是比较难的。

主持人:我们也不是不提供特别好的产品,但是我们的客户喜欢便宜的东西,一减价就排队。

谢德荪:多少人喜欢iPod的,他便宜吗?不便宜。我们中国的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低吗,我觉得绝对不低,在美国的电话费就比我们高很多。收得贵是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去买它是因为你有这个消费能力。

代表:谢教授您好,我和你一样也是学电子工程的,但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您刚才讲创新很难,其实我们中国并不缺少创新,我们世界一流的科学成果也很多,我们缺的是把成果产业化,所以说在我身上就发生了一场耐人寻味的故事,我和市长阎立都是从南京科研所出来的,十几年前做科研,就发明了全球交通工具,面临全球产业化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个资金的推动,在之前我们是默默无闻搞科研,所以我们中国人的创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缺是的把成果产业化,做到全球产业化,这个时候解决资金的问题,昨天我用5分钟时间,跟杉杉的郑总搞定1个亿的投资意向,在中国创造的时候,我们就发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科技型的企业,需要钱的时候去找银行,银行会问你你有资产抵押吗?我们想说我们有集资项目,技术成果和专利,但是在我们中国现在专利是没有办法拿到贷款的,所以说请问谢教授,我们中小型企业国际化的时候,我们要让我们的成果,再产生一个比较大的工业革命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谢谢!

谢德荪:你这个问题很好,我不是说我们中国创新很难,我说你创新一个新的技术不是创新,创新是怎么样开拓这个市场,我们中国很多的投资基金是一个大的问题,第一你的市场很大你要说服人家投资你的时候,第二我们中国风投的人不是很多,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可以有一个新的技术不知道怎么去开拓市场,如果你知道技术在那里,市场也很清楚,那么要找投资人,在中国的私募基金刚刚开始做得不多,风投也不多,外国的风投和我们的看法不一样。

张伟俊:现在有统计数据说,风投不光是中国的风投,全球的风投都在看中国,所以中国现在实在是不缺钱,但是我们那位先生说,他缺钱,不能把你创新的东西变成产业化,这其中有一个追求的因素就是里不是了解风投,风投是怎么看的,风投要投钱首先考虑的是你这个本人的创新性,更重要的是他是看你这个老板带的团队行不行,你刚才说的只是这个老板行不行,你刚才说你的东西很有创意,他可能看的是你这个人不及格。这个问题我是提出来来讨论,因为我跟那些分投的人接触过,他们是怎么看那些老板的,看我们公司的人的,这是一个方面,另外中国很多的钱是从政府那里得到的,政府办大型的活动,我前两天看到长三角现在抢人大战,走在最前面的是无锡,无锡原来招商引资模式现在改成是招才引智,这样有创新思想的,能够成为领军人物的人吸引进来。现在苏州是派一个大型代表团到无锡去,拜访无锡,我认为你可以给苏州政府的一些压力。

谢德荪:其实风投看你的时候不是看你的技术,而是什么样的市场,要看你的团队,另外一个,风投觉得有没有价值帮你去推过去,这和新的技术、新的东西,有一点关系,但是不是最重要的。

黄庐进:这位代表您是学工科的,和谢教授一样。其实在我们国家里大部分工科人很善于技术,像你这样从工科里跳出来,自主创业,但是在我们教育过程中,其实对于学工科和理科的同时,人文教育上还是很缺乏的课程,现在有学生学了几门选修课,但是只是一个很通俗的概念,那么你的团队非常懂市场,应该在3分钟里有没有一个人代表你的公司,他特别知道你的技术是什么,能够做一个非常好的演讲。风投就是有钱,我别的没有,我就想听听你能不能说服他们。需要这样的一个团队人员,除了研发以外,能够吸引风投听你说话的人。

代表:谢教授,我想提一个问题,国家在这个方面,一直讲“少年强则国强”,而我们是三四十岁工作了再讲创新,我想问你一下,从教育的角度来说,在教育方面目前的影响创新环境的现状。

谢德荪:我觉得我们中国的教育历来是有一个框框的,最简单的是我的中国的学生,工科的学生老师讲的都是对的,美国的学生是觉得老师讲得都不是对的,就问问题,我到香港长大去到美国的时候也不习惯,教授让我提问题的时候,我就讲不出来。我说你告诉我应该怎么想,他说那你就不用想了,我是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慢慢训练的,所以教育是很关键的。如果你要开放的时候,去美国,美国是最开放的,英国也是窄一点的。

主持人:我们刚刚讨论创新的时候都是以美国为例的,那么金融危机的事情,是不是和过于开放没有边界有关系?

谢德荪:我们讲开发是一个好事,创新也是一个好事,我常常不是很关注创新,我关注创新新的价值。这一次金融危机最大的问题,又是他创新没有创造出新的价值。如果你没有新的价值来的时候,你越创新就造成大祸,大家不要常常想创新,我们常常想创新的价值。

黄庐进:在小孩的培养过程中,其实和中国的教育体制,就家长来说,你敢让孩子创新吗?创新的价值,当他不好好学习的时候,不好好写作业的时候,考不上大学就没有价值了,孩子在这样的过程中,被你给扼杀住了。家长、学校、整个的社会,一直到工作了,突然间说要创新了,这里有一个平衡的方法,怎么和孩子去灌输创新的概念,如果太创新的话,大学考不上,斯坦福大学也离你很远。

张伟俊:这是一个度的问题,说到创新就是说得容易,做到难。

代表:今天非常高兴参加这个论坛,我是做光伏电力工程的,国内的光伏市场还没有启动,有一两个项目,就是竞争很激烈,很多国内的大型光伏企业就来竞争,中小企业面临了很大的困难。那么我们公司面临一个困境,这样一种困境,借此机会我想请教一下各位专家,有什么对策?谢谢!

谢德荪: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是怎么定位的,是不是看到外国市场有我们进入,还是这个能源新的我们就来做,所以在美国这个新能源行业里面也遇到很多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来说很多人的做法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我们要问你从中主要有什么自有的特点,走一条不同的路,从这个行业之中跳出来做其他的,这也有可能,你这个企业到尽头的时候,是没有答案的,要变。

张伟俊:无锡的施正荣,写的一封信给奥巴马,你也可以写给胡锦涛。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的对话环节就到此结束。我们很大的时间在讨论创新的问题,其实当我们挖空心思地去想创新的时候,恰恰说明你内在的创新是不足的,说明我们在创新的理解上是不够。虽然这是创新的难题,但是毕竟我们愿意去想,愿意去探索,我们希望中国形成以创新为导向的经济体,这样的希望,我们会一天一天的增加,谢谢大家!

时间:2009年4月25日下午 地点:苏州会议中心

主持人:《第一财经日报》总编辑秦朔

主持人: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企业界的朋友,欢迎大家回到“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现场,今天下午我们非常高兴的请到了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导陈春花教授,她为我们带来的主题是“冬天里的作为——增长激发机会”,在最近的时间里,我们经常听到冬天这样的词,在全球经济调整下,我们看到了冬天的确来临了,而我们国家在外贸等许多行业里面,处境也可以用冬天来形容,雪莱曾经说“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的时候冬天可能要很长时间,有可能是十年,有可能是二十年,但是能够在冬天有所作为,能有所创新,那么冬天并不会持续很久,春天会很快到来,如何在春天把握住机遇,更快更好地迎来春天,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陈春花教授!

陈春花:谢谢主持人,我非常高兴在这个时间参加苏州一次的论坛。去年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我也来给大家交流,我们对于中国企业成长问题的一些思考,在不短的时间里面,我们遇到了可能从来没有遇到的变化,而这个变化是我们遭遇到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当我在决定来跟大家来谈话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在2008年的9月份,整个珠江三角洲遇到了冲击,那个时间我们到东莞、到顺德,甚至走到深圳我们去做调研,我们发现几乎所有依赖于外向型的这些企业,他们发现了原有的经验和环境已经不再具有,所以到10月份的时候,很多企业家,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企业家,来跟我探讨,他们到底该怎么学,我们发现我们需要一些统一的回答,来面对这个环境的变化。所以到了11月份的时候,我对自己讲说,可能我们会找到共同的答案。我没有用了3个月的时间写一本书,我后来也做到了,后来出版社也没有只用一个月就出一本书,最后这本书在2009年1月份就上市了。我想之所以打破了自己的极限,这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今天的环境五变了,借这个机会,我想把这个想法给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看环境根本性的变化是什么为什么大家都做调整,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交换的第一部分的意见。我给大家交换的意见是,2005年给各位带来最大的挑战,是不确定性的概念,如果各位稍微回顾一下2008年,我们就知道,在2008年的时候,中国年初的时候,就遇到了一个特别冷的冬天,这样冷的冬天还没有过去多久,我们就遭遇了5·12这么巨大的一次很难承受的地震。然后这件事情我们用尽全国的力量,一起来面对它,众志成城,接下来我们用更高的热情召开了我们大家都熟悉的奥运会,然后我们有中国第一次能走到宇宙当中去,可是当这件时清海没有高兴多久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三鹿事件,这件事给我们的打击,和我们自己的经营,重新审视的需求已很经明确地表示出来,我们很快更大的情况在后面出现,这就是全球金融危机。我做这样简要的回顾,只想告诉各位说,2008 年带来的明显的特征就是不确定性,而不确定性要求我们

沿着这样的想法和逻辑,我想告诉各位说,在危机中,如果我们要实现增长的话,我们必须要有一定的作为,而不是简单的下决心和喊口号,第一季度的时候,我在周刊上了一些调研,坦白讲比我想的要好,我做了很多的调研,在2009年第一季度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很多企业找到了自己成长的途径,所以广东在它的第一季度GDP的增长速度当中,保持了他们的预期,广东表现得更好一些,东莞相对弱一些。我们不管它的数字怎么样的变化,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要在这种危机的情况下,我们要实现增长的时候,行动上要做哪些事情,我自己为此做了六个方面的设计。我认为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我们要做保增长安排的话,我认为有六个方面的努力,如果你在这六个有所作为的话,我相信你是可以在这样的背景下,获得成功。

1、其实我们的增长并不受环境的影响。为什么我会用这么一句话,这是总理的话,这句话我们留在这本书的封面上。“在危机中,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温总理在讲这句话的时候,我认为他讲了一个很普通的道理,也就是说市场实际上是有两大东西构成,把它叫作购买力,和购买欲望,是两个东西构成。在危机来临的时候,可能这个购买力可能受到影响,因为他可能萎缩,或者是没有之前的强劲。但是购买的欲望是我们可以主导的,所以总理在经济未来临的时候,他在达沃斯论坛也在法国经济金融学界的人交流的时候,开座谈会的时候,讲这句话,他说“在危机中,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重要”。我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因为我刚才已经说过,我们的市场其实有两个部分构成,这两个部分当中,购买力在危机的情况下的确在缩小,可是在我们的购买欲望在保留的时候,我们有这样的想法,而且愿意付出行动的时候,其实你恢复这个信心本身,市场还会好,这也是他为什么说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原因。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的时候,够不够呢?不够,我们这种信心还要来源于对危机的正确的认识,就是你到底怎么样认识危机,这也是去年我跟许多人交流最多的一部分,我们在这样的经济环境当中,我们到底应该怎么看这个环境,这个环境本身已经变成这样了,我们该怎么做。其实几天前我跟一些企业家做交流,当时我跟他们谈战略的问题,今天中国的企业家遇到最大的挑战是,我们今天所经营的环境跟以前不太一样,前30年我们很多人把事情做对,他们认为经营水平很高,我跟他们开玩笑讲,其实很多人莫名其妙把事情做对,为什么做这个产业,为什么赚钱,其实我们并不清楚,只是我们去做了。我们认真回想一下,真正的原因是什么,真正的原因是前30年这个市场是完全增长的市场,在完全增长的市场当中,当然你做什么就需要什么,所以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得到的结果是好象我们做对了,因为我们的战略是选择对的是去做,我们表面上做对了。所以你做什么,这个市场都有人要。可是了2008年的时候,我们遇到的最大的变化,外部的市场不再增长,甚至有可能是萎缩,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能做什么,选择什么是对的事情,就显得非常的重要。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自己

1、想告诉大家,我们如果遇到危机的时候,我们需要

2、其实并不是所有的危机都是有害的,因为危机而引发的自身的转变。假设这个危机让你彻底的改变因为比较说明问题,我们当时主要的肉食品是出口到日本,而 95%的市场份额是出口的,我只有5%的是内销,由于非典,我印象非常清楚地记得那个时间,是5月17号日本正式通知封关,中国的食品日本一律不接受,在合约上来讲,一旦封关,由于我们这边的疫情,或者一这个云因导致的话,他是不做赔偿的,而我们一条船已经到了日本的港口,现在必须运回来,这是食品,要在我们的仓库里面放,而且运回的费用,再加上原材料所有的投入是6000万的亏损,整个的肉食事业部的同志是没有希望,然为我们是95%是出口,他跟我讲,陈老师我们没有办法,我就问他,

3、其实我们告诉大家说,你在危机当中保持增长,不是一个神话,你一定可以实现这个增长。我刚才已经

4、危机,我们请大家一定要记住,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有信念和毅力,这种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才是我们

所以如果我们增长不受环境影响的话,我们是要有四个方面,再认识这个环境里面要调整的,如果我们不能够按照这四个角度调整的话,危机就变成我们的接口,甚至我们认为没有办法做选择,这样危机就真的是危机了。这句话按照中国人说,中文的危机有两个词构成,一半是危,一半是机。如果我仅仅跟大家谈认识上的改变是不够的。

危机不受影响的要求是什么,我要提出来三个要求,1、我们要求大家一定要围绕增长来调整业务,这是你的整个业务结构一定要判断增长性,为什么我对这个东西看得这么重,比如我们中午也在提,今天我们解决金融的问题,还是解决整个人类环境问题,我们知道背后的深层次的问题,可能就是整个人类的问题,早上我还在看新闻,我看到一组数据的时候,我其实觉得蛮恐怖的,人类64亿的人口,在发展的不长的阶段里面,我们已经让5000万个物种死掉,在于它是一个恒定的概念,也就是说物种和发展,不会根据你的欲望变得更大,而人类的欲望,在整个链里面,这个欲望一直扩张的,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扩张,但是宇宙不能无限的扩展,这是人类真正的危机的来临。早上看这个数字的时候,即使我们所有的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须判断他所的事情跟增长有关系,还是跟盈利有关系,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今天在谈你的增长不受环境

第二个概念,我们一定要非常的坚持,不要轻易的放弃。其实我自己觉得,在我们广东来说,我们经历了这次危机的时候,我们大家怀疑产业升级到底要不要去做,我自己内心非常的清楚,一定要做。如果我们再不做努力的话,我们对能源的消耗,对资源的消耗,还需要那么大的投入才增长的话,我们肯定会出问题,所以你要坚持为增长所做的所有的努力。

第三个,行动,让所有人的工作增长变成唯一的工作目标,这样我们才可以做得到。所以早上那个数字让我

第二个作为,我用一个词加保守财务,我为什么用这样的词,其实我做研究的时候,我一直想知道长寿公司为什么长寿。壳牌作为石油公司,为什么做得这么好,最后发现为稳健增长所做的财务言

一、当我们谈保守财务的时候,一定要懂得现金的意义,就是现金到底有什么样的价值。2008年10月份的时候,他们在网上看到一个红杉资本的信,如果做投资者的人很清楚,他在投资方面非常有影响力的公司,在2008年的10月份跟旗下所有的公司,提出经济严冬慎用资金,现金比你的妈妈更重要。告诉那些投资者说,你如果曾经计划内五年内,这种美好的日子已经不复存在,主要的原因这个经济环境跟我们以往的环境变化非常大。里面又举了微软的例子,对于微软来说,我个人最关心的是另外的安排,让我领略到一个强大的公司和他们整个的逻辑给我们有什么样的区别,保持现金及短期投资总额400亿美元的储备,这就意味着一年没有收入,是为了应付战略投资,并购以及股票回购计划等的需要,创新性研究的投资依然可以保持,这是他对现金的要求。我还没有跟各位做过很深入的沟通,我还没有想好说,你是否跟他一样的观点,你是否手上有一笔钱,在整个外部环境没有任何收入的时候,你还可以保留人才,保留对新技术的持续投入,保留对顾客完全的投资,你不受任何的影响,我还没有问过大家,但是微软一直是这样做。2002年前后是400万,现在是500万,这个部分是想告诉大家说,如果我们真正想做财务保守的公司,在现金这个概念当中,一定要大家非常清晰地懂得现金的意义是什么,他不受环境,你还能够对资本和未来做持续的投入及这是现金的真正的意义。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个地方做储备的话,只要环境一变,可能我们所有的东西都要变,这是需要大家了解的。我个人非常的欣赏丰田,虽然

大宇用了20年的时间,创造了世界的神话。我们看到这个神话在很快的破灭了,章鱼式的扩张,就是反复投资,我举这些例子告诉大家,事实上,我们面对的经济环境要求大家对现金和财务要有非常明确的认识,我用一个词就是“保守财务”。如果从行为这个概念去讲的话,我们非常

所谓正确的经营方式,就是你给顾客购买的理由是他要的,我现在问大家,你是不是做到这一点,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的话,我们所有的投资就是错的,因为这个投资是顾客不要的,你一定要贴近顾客。

我自己在最近两三年来一直想纠正大家的观点,这个观点是,我们必须要看顾客要什么东西,不是你们能做什么东西。我们现在实际上企业能做的事情已经越来越多,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顾客要什么,如果做的东西不是顾客要的话,我们做的一系列的东西,所有的投资资源都是非常大的浪费,但是我们在这些方面犯了非常多的错误,某种意义上讲,我们财务上要求大家关注这一点,怎么

我们看三星的在1997年的时候,虽然也有问题,但是有一个理论是,我们所有人都在地面10公分之上,我们的脚并没有踩在地面,所以他希望三星的人脚尽快落地,不要浮在地面上,当他要求三星员工脚落地的时候,他们要求一个挑战极限的成本。当他们挑战过来的时候,他的组织财务和所有的安排变得非常的良性。我也希望大家在其中得到启发的部分。

三、我们要关注到大家熟悉的这些问题,因为我们在危机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需要做的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我们怎么样激发员工,你在员工的激发当中,你能不能够把他们激发出来。我们只有把员工的程度激发出来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真正解决危机的问题。我想起一个人说的一段话,因为这段话在多年前给我很多的触动,就是拿坡仑在总结滑铁卢战役失败的时候,他说“我很久没有和前线的战士一起喝汤了。”我们来告诉大家,为什么在这个时间点上我会想到这句话,我告诉大家说,真正的危机来的时候,整个市场是萎缩的,换个角度说,需求变小,产品变多,当需求变小,产品变多的时候,我们能做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要一线的员工发挥作用,只有当一线的员工发挥作用的时候,我们才能找到这样的机会,我们把一线的需求变成企业的追求。所以我在这里面想跟大家分享我对员工的看法,其实如果你愿意看我之前的书和文章,就知道我有一个很常灌输的事情,一个企业真正的资源,是他的一线员工,一线员工为什么重要?因为他是真正带来竞争力的成员。因为一线员工的成本、决定品质、决定效益。所以我常常讲一句玩笑,那时候我做总裁的时候,就喜欢讲总裁就是总是被裁掉的人。为什么一总裁总被裁掉,总裁既不贡献成本、也不贡献品质和效益,总裁总是贡献方向和未来。可是当我们今天很难预测更远的方向和未来的时候,我必须要解决最近一段时间,我在市场当中如何获得竞争力的时候,我们发现

这里也需要大家做一些行动,当然在这个行动当中,其实最重要的行为,就是让员工,不是打工的,而是的事业心很重要。

我个人从另外一个层面去研究企业文化,

第四个作为,是我们对产品的认识。在这个地方我用一句话,也是我最近特别坚持的一句话,“用低价出售好品质的产品”,这在今天应该是最重要的选择。是你在这样的经营环境下,你要做的事情是

在行动上来讲,我们应该

我们之所以能够让一个市场翻倍的去增长,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成为行业第一,很简单的方式我们有一个正确的生产方式,可以保证我们的养殖户能够赚到钱。如果你能够提供一个产品,让整个产业链的人都得到收益的时候,你这个产品就是有价值的,所以就要求你很认真的分析,你的产品在这个时间能不能够整个产业释放价值,如果你的产品不能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其实非常的困难,我有一个观点,我在写书的时候形成,我也希望大家能够思考,什么观点呢?我认为我们在产品这个概念当中,已经经历到第四代,我们第一代的话,实际上只有一个独立的产品,就像这瓶水,我们只是水而已,我告诉你说我们生产洞庭山的水,然后你就买这个产品,很快发现,我只告诉你我们生产洞庭山的水还不行,下面必须告诉你,我们产品的第二个形态,就是产业形态,我就必须告诉你,这洞庭山牌的水,这个水源应该是在洞庭山,洞庭山在地下多少层,含有什么样的元素,我开始给你讲这个东西。单讲一个产品过渡到另外一个概念,叫产业概念。所以假设说,今天体只能生产一个产品,不能有产业形态描述的话,我们实际上是不符合这个环境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企业现在遇到难题了?我们现在提出产品的能力,中国企业一定是不输出任何国家的。但是我们现在是需要提供可追溯的,整个产业环境的能力。你这个产品到底在什么条件下生产出来的,要追问这个。如果回答不了的话,你在产业形态上实际上就是落后了。今天实际上又往上走,到了第三个阶段,叫做移动时代,你的产品必须有移动的特征,必须是一个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看到

有人问我说,陈老师,你认为IBM·、微软、Google,现在最强大的三家公司,在未来谁最强大?我告诉他说,我都没有认为他们很强大,我反而更看好另外两家企业,苹果和诺基亚,我为什么这样看,因为我是从产品形态来看的,其实像IBM或者微软,或者看到的Google,他们总单一产品进入到产业性,然后进入到移动时代,他们和网络连接得很好,但是他们没有具备与顾客互联的概念,可是现在我们说诺基亚,或者是苹果,他们就具有这样的特征。所以我一直要求说,如果你做产品的时候,您一定要了解产品形态在变,如果我们不能做这样产品形态的调整,我们没有办法去了解到今天的产品具备什么样的特征。我常常看江苏,看我们苏州,其实我一直觉得产品还是够的,顺德在这一次的危机当中,外来外资企业非常多,但是GDP的增长没有那么多人想象的那么大,东莞影响大,顺德的企业没有那么大,其实原因非常的简单,东莞的企业的的确确只能提供产品,但是顺德很多企业都是用产业形态提供产品的,所以当大家把这个问题解决掉的时候,这次

第五个方面的选择是怎么样贴近顾客,我们在公司里面,在很多地方选择这段话,我认为很重要的警示,来看看顾客和企业到底是什么关系,我特别喜欢这句话的写法,尤其是他最后的一句话,“我们能够为他提供服务,但是我们并没有恩泽与他,他为我们提供服务的机会,却是在施惠于我们”默翰穆德·甘地的话,我觉得实际上是顾客与企业之间的关系。我一直把这句话贴在墙上,让所有的人知道顾客和企业的关系。对于顾客来讲,有很多大道理,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道理,以前很多人跟我说,企业的企字上面讲的是员工,我自己认为企业的企上面这个人是顾客,顾客没有,企业就没了。顾客是解雇所有的人,我们这个企业的价值其实是由顾客状态的话,我们才能真正把企业运作下去。我们要有对顾客承诺的能力,我们这个企业才能存活下去。所以我就提出来我们要有行为上的改变,我们一定要对待顾客像对待朋友一样,我常常花很多的功夫给大家灌输这个观念上的错误,我到公司去,老板的墙上会贴着“我们对待顾客像对待上帝一样的。”我问员工你认识上帝吗?他说不人们,你对顾客像对待上帝一样,你怎么理解,意思就是说我可以当顾客不存在。老板还很认真地说,我选了很对的话。我说他根本不知道上帝在哪里,你说对待顾客像对待上帝一样,他后面就改了一句话,又贴在墙上,他说陈老师这次我做对了,我说你选了什么样的,他说“对待顾客,像对待家人一样”,我说你又错了,我们30年来唯一对不起的就是家人,你要对待顾客像对家人一样的话,就对不起他。而我们在君臣、父母、朋友,两肋插刀的是朋友。我们之前是服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我们前面讲服从,最后一个地方我们叫朋友,我特别希望对待顾客的时候,像对待朋友一样,我认为是对的。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真的把握对顾客的距离,我们不要离得太远,我们为什么会认为你离顾客非常远吗?因为我发现管理上有问题,我要求

第六就是需要大家创新,我选了德鲁克的这段话,我很欣赏他的话,我相信在座很多的企业家,即使不是企业家的话,也需要有创新的精神。德鲁克是这样下定义的,“一个企业家最大的特点是视变化为健康的标准,通常,他们自己并不引起变化。但企业家总是寻找变化(这一点也定义了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对其做出反应,并将其视为机遇而加以利用。”我是非常欣赏这段话的。

为什么你是有机会的,因为创新有七个来源,这七个来源给了我们很多的机会,比如这次金融危机,就是一次非常意外的事件,但是这个意外的事件对很多人来讲是一个商机,我一直关心中国的4万亿和美国的救市计划有多大的差异,我认为差异是非常大的。我们在4万亿里面推动的是我们今天解决的困难,美国的救市计划里面,花了很大的资金在研究新能源、新材料,假若我们认为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推动了美国持续二、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那么新能源、新材料会不会带来新一轮的经济的增长。所以我们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个完全不同,我们在4万亿安排里10个领域,并没有清晰地说推动这个产业和经济复苏当中,什么东西带动新一轮的增长,我们可能在这方面做的安排不多,但是美国的确做了。这是我对这件事情的比较,当意外事件出现的时候,你全新的增长机会是什么,接下来看时间地点的因素,劳动力的转移,行业的调整。

我最近一直在看劳动力转移,很多人说珠江三角洲这几年比较难受,我跟他们讲,主要不是这个原因,主要的原因我们有几百万个,

当我讲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们肯定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要回答,就是领导人的经营意志,你元不愿意为这件事情坚持和付出。我最近观察企业的时候,我相信 2009年一定是个很重要的分水岭,这个分水岭是可能有一部分企业家在经过30年的奋斗之后感到疲惫,我在写《超越竞争》的时候,我有七个不安,七个不安就是的心态、状态和能力到底可以支撑我们走多远,为什么在那个时间有这么大的不安,我认为当一个人创业持续30年的时候,或者20年的时候,会不会疲惫,如果他会疲惫,他没有这样的意志力,他不需要这样吃苦的话,我相信这个企业很难发展。我们又遇到了30年来第一次遇到外部环境增长的环境,那么经营的意志力就显得更加重要了。所以我觉得2009年不是因为金融危机可能导致一些企业关门,而是一些人在经营意志力上放弃,自己停下来。我自己做研究的时候,我非常欣赏能够经历过很多次变革,保持经营状态的这些企业家和企业,我也把他们一一列了出来,(亨利·福特与福特、盛田昭夫与索尼…)我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

其实研究到这个程度的时候,我已经把书交给出版社,已经到了11月28号了,我开始追踪,当我们能够在六个作为当中,做出选择的时候及我们来看整个经济环境对我们的挑战,我们看看2009年我们要做的世事情是什么。我用了三个词来判断,这个是在2008年底做出来的,可是今天认为我还是比较坚持,第一个判断就是我希望各位一定要非常的审慎,我为什么提这样的词,就是因为我很认真地告诉大家,中国企业第一次真正遇到危机,因为我们只有30年的真正的发展的机会,之前我们不是一个按照经济规律走的,我们在改革开放开始是按照经济规律走的,1992年才进入市场化的概念,我们在这么长发展过程当中,我们遇到过我们没有面对的危机,我们面对这个危机的时候,我们给大家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慎重。

我前几天在香港跟一个朋友聊天的时候,问我2009年整个经济前景怎么样?他很有信心2009年很快美国经济很快复苏,理由是什么?他说我比较喜欢奥巴马,他认为美国经济会复苏。你们说这个支撑理由成立不成立,我不敢判断,又过一段时间,我去参加经济论坛,这个经济论坛很有意思,上午是两个经济学家,下午是管理学家,讲了两个巧事,2009年的6月份中国经济会反弹,两个小时以后另一个经济学家上台告诉大家2014年经济危机才会结束,大家都会纳闷,因为两个人都很出名,都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说陈老师你怎么说,到2008年开始,我们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其实是不确定的,就像我们告诉各位说,2000年前后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全球化,你不接受这个挑战就活不下去,在2000年之前,1995年的时候,这个经济环境的主要特征是知识,知识带来整个经济的变化,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关键的特征,在1995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市场化,1978年中国经济的特征是意识形态,我回顾的目的告诉你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不是我讲一句没有错误的话,我只是告诉你两个著名的经济学家会有两个相反的判断,实际上他们两个合在一起,就是告诉你不可预测,你只能下这个解结论,但是不可预测性,带来所有经营的复杂性,因为它不可预测性,那么你的经营和

第二词我提出来要理性消费,下面这一排是我们之前的消费习惯,是投资消费,我们做什么东西都认为是投资,你说房地产为什么要这样,难道我们中国的房子真的多到了不用处吗?不是的。我们知道房子的刚性需求是非常大的,很多人没有房子,我身边很多人没有房子,为什么房价或房子成为这样的状态,我们之前房子都是买来投资的,一个买来投资的东西,可能是高投入高风险,但是我们的消费就变成了这样,就像我的学生一样,买了一件衣服,我说你农村来的孩子,你买这么贵的衣服干什么,他说老师我这是形象投资。我们吃点什么东西,他说是健康投资,领家人里去吃饭,他说是感情投资,反正所有的东西都是投资,消费如果变成投资消费的话,这个理念肯定是变的。然后我们喜欢超前消费,我最近看到为了复苏房地产,我们国家有了安排,家人可以使用住房公积金,你的小孩子可以使用父母的住房公积金,我非常的担心了,这已经从程序上开始鼓励大家超前消费了。我们看中国银行,几家大银行2008年的利润非常好,我问他们怎么样,他说没问题陈老师,有钱就投资,没钱就透支。更可怕的消费是显性消费,我们所有人把消费变成向人家炫耀的东西,中国的消费就变成是这样,所有的LOGO就做得很大,中国的汽车来到中国一定要加长,宝马5系要加长,三星也在加长,奔驰也在加长,所有的车子都在加长,这叫显性消费。但是我告诉你,2009年开始会回归到理性的判断,所以你就要考虑,我们习惯大家是一个过度消费的状态,进入到理性消费的状态,美国是第一次调整的地方,中国也会调整,你要怎么做?品质和价格是硬道理,消费应该回归到理性。

最后一点,我对2009年的想法,我在2008年提出来第三个词是保持增长。在今天这样经营环境下,我们发现不管怎么危机,全世界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这个愿望就是保持增长。即使在危机的情况下,你也有机会,我们提出来想办法用增长来解决一些问题,这个增长不是简单的讲规模,我们真正要寻找到,

我只要讲4个,你们很容易把成本降下来,我们女同学和我一样,我们有一个很浪费成本的地方,我把它叫沉默成本,比如我们买衣服,你衣柜里面有很多的衣服,可是你每次穿都是穿两件,发现穿这两件总感觉自己没有衣服,然后你就再去买衣服,所以我对我自己的训练,我今天要买衣服,明天穿不穿?明天不穿就不要买。不要因为过两天开会就去买,这样的话,整个成本就高了。比如我们讲男生,男生机会成本,很多男生以为谈很多的女朋友,会有多个机会选择,可是你不知道当你所有女朋友都在谈的时候,你的成本是这样消耗掉了。因为你只能选一个,我跟男孩子讲你就谈一个,这个成本是最低的,你谈很多个比较,你的钱就会花出去。所以这种机会成本我们的企业浪费得非常多。我们最可怕的成本是流程成本,我们在流程上花非常多的成本,我相信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最后一个是细部成本。我们只要在这四个方面简单的做努力,我认为你的成本会大幅的下降。这个工作我试过,所以我需要你知道,我们从产业链上得到更多收益的话,我们一定要有能力调整产业链的成本。这是第一个要做的事情。

第二个要做的事情,我们一定要关注资金利用率,关注人均效率。一定不要认为,投资下去就一定有产出,我们更要关心每个人的创造价值,这是第二个需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需要各位做的,我们今天提供更便捷的、更好的服务。我最近特别担心一些公司,就像我们看星巴克,我们很多人认为星巴克做很好,但是也有人认为,星巴克会被淘汰,因为你只能坐在屋子里去喝,我们知道今天有人做这件事情,可以做到同样的温度,就是今天看到的所有的快递服务。之前我跟微波炉的人开会,我问过他们,谁是你们真正的竞争对手,他们想了半天,同行,讲了一大堆,我说你们真正的竞争对手其实是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做全球配送,也就是说,微波炉拿来加热,但是这些东西在很短的时间,把热的食品给你,所以大家不需要加热,当所有人不需要加热的时候,你的微波炉还存在吗?不存在。我说你们真正的对手是肯德基和麦当劳。当你做任何产业的时候,一定要关心服务在里面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我发现一个企业会对携程有非常大的冲击,就是12580,为什么?因为 12580的服务相比携程的服务来讲更快,可是携程必须要有一台电脑和网线,如果没有的话,携程的产品就不能得到实现。12580只要有电话就可以做了。所以我担心携程真正遇到的挑战是什么。我举这些例只想告诉各位说,我们在这个危机下,最便捷、最好的服务一定会帮到你,12580去年和今年增长的规模超过我们所有人所有的预期。所以我们相信中国电信会以更快的速度把114推上去,如果以电话替代网络的服务,来帮助我们的话,我相信基于网络的所有的服务公司也许可能会重新被调整或淘汰,这是所谓更快捷有效的服务你们要关心。什么样的

最后一个是我们要有更大、更好的创新促进增长。

2009年来临之后整个的运营的出现的什么,我就增加这一部分,与大家一起分享。即便我讲到这个地方,我还是有三个问题,在这个时间上还是要请大家去思考。第一个问题,我们整个中国在它恢复整个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政府所做的努力,和企业之间,我们有没有能力做一个对接,这是我要问的问题。我们是不是很清楚地知道,我们政府所引导的十大领域跟每个企业之间多少的关联性,比如国家现在在全力的推动创新产业的出现,国家在全力的推动新农村的建设,国家在全力的推动我们看到的医疗改革,同样我们在全力推动很多基础设施的建设,在这个过程当中,企业在里面,如果是作为经济实体的话,你应该做哪些改变和选择?这这是我要问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我们在未来的经济环境当中,我们怎么培育新的增长点,这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其实我一直对于我们讲的循环经济、新能源、新技术有着非常独特的偏好。我在珠江三角洲做了很多方面的工作,我们整个经济增长点,真正的增长点,一定是会转化的,就像我对很多企业讲,当你设计这个产品的时候,其实真正的差异不在于工业设计,不在于我们讲的其他的东西,而在于你怎么能够让能耗最低,它最环保。这个改变实际上是根本性的改变,这个能耗最低和改变带来的是什么?是产业机会的重新调整。我前两天去一个公司,这个公司在2004年销售额到了1000万,2008年的时候,销售额是100个亿,我自己也傻掉了,到 2006年几乎要死掉的企业,到2008年有这么好的业绩,原因是什么?因为他们非常贴近消费市场的太阳能的产品,太阳能的产品,在2008年的时候欧洲市场一定要上,所以德国的订单就到这个地方去了,原因是人家来找他,要求他一定在这个时间点上把订单全部做好。我想告诉各位说我们一定非常清楚地知道,我们接下来的经济增长点在哪里?你一定要很认真的了解这一点,你才能知道我们产业、企业未来的方向到底在哪里?

第三个问题,企业自己能不能挑战和超越自己?这是非常关键的。我当时在写《超越竞争》的时候,其实我很紧张,因为中国企业有一个非常大的弱点,这个弱点就是他还是很在意成功的经验,不太愿意做一个自我否定的安排,当我在写中国企业下一个机会的时候,我给大家举一个英特尔公司的例子,因为英特尔公司当一个产品在市场上有80%的份额,盈利有60%贡献的时候,格鲁夫就告诉整个公司的人说,我们不做这个产品,利润目前是60%,不明白格鲁夫为什么不做,如果一个产品能够占我们80%的份额,60%利润的话,说明这个产品一定是市场不需要的,一个市场必须要的产品,一定要品质和价格同步。这个性价比最高的产品不是英特尔公司的专长,而是日本企业的专长,所以我们必须提前放弃。两年后的结果,跟他预测的结果一样,同样的芯片日本人做的很好,正是因为他做了选择,做了自己的超越,所以在两年以后,英特尔公司生产出更新的芯片,今天产业的龙头还是它。我反复给大家这个例子,只是告诉各位,我们一定要放弃我们的经验,一定要放弃我们以往成功的我们认为很重要的东西,你要放弃它的原因,没有其他的原因,是因为这个环境是不确定的,只有这一点。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我最后三个问题,是希望今天给大家提供的一点帮助,希望你们很认真地思考,这三个问题对你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就像我对很多企业讲,我很愿意放弃关于劳动力的成本、土地成本的欲望,我希望你们更快地转向怎么调整你自己的效率,你内部的成本效率,我很愿意你去调整你以往对市场的判断,然后回到消费者的思维方式上来。所以我一直给很多人讲,中国企业最大的局限性就是我们没有对消费者投入绝对的关心,去研究他的需求、变化和特征。那么现在你必须回到这个方面来,所以最后跟大家分享的是,我最近讲的最多的一句话,这句话我把它转述过来“势上势下,波峰山谷从来都是强者的机会,弱者的坟墓”。

我也希望在这一轮的金融危机当中,我们所有的人都能够在这一轮的经济危机中找到机会,我也希望江苏、苏州、像我们珠三角一样,我们遇到的挑战和障碍可是最大的,因为我们很多是外向型的企业,但也许这一轮的竞争使得他们的劳动力产业价值在转型的时候,我们反而又机会重新回到我们讲的和谐市场的概念当中。我们就看,我们能不能做得到,也看在这个冬天当中,用什么样的行为,做什么样的行动。预祝我们整个苏州的企业家能够获得更强劲的增长的机会。谢谢大家!

主持人:

我们的陈教授用三个月的时间,赶这样的书,我相信肯定是日夜赶的,其实他们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去创造价值的,哪怕能够缓解他们内心中的不确定,哪怕给他们更多的信心,或者是心灵的鸡汤,总理在招待会上所说的,把我们的心先暖一下,我们整个的经济的形势,包括我们整个的消费的心理,都会慢慢的逆转。所以这个时候,精神状态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很快的开始这一轮的圆桌对话,我们再次非常高兴地请到我们的陈春花老师,还有两位评论嘉宾:领导力专家、总裁教练第一人张伟俊老师和亨通集团行政管理中心总监王爱民先生,我们请三位上台。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观众,欢迎回答我们的“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到中国著名的管理学家华东理工大学的陈春花教授,刚才我们分享了6个方面作为,台上有我们的领导力的专家张伟俊和亨通集团的王爱民总监,特别想挑战她的问题是什么?

王爱民:作为苏州本土的企业,参加这样的论坛,和大家一起进行交流非常荣幸,企业是管理的实践者,我听了陈教授的报告,我想问几个关系,大家都知道,企业发展过程当中,我们所遵循的发展应该说是企业经营当中唯一不变的法则就是不断的在变,遇到今天这样的金融危机,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说,很多企业应该有他一定的规律在的,那么企业现在从管理科学的角度来说,怎么来处理管理的战略和企业的文化,是相对稳定的不应该有更大变化的科学的关系,而实际上企业在经营过程当中,要不断的变化,企业怎么样处理好这种变化呢,与稳定的关系。

陈春花: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企业在不断的变化,比如环境变战略一定要变,你怎么保持竞争的地位,但是战略逻辑,我要不断的选择对的,要评判的不是这件事情,而是要不要做。第二个不变的东西,是他的核心价值观,他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他凭什么是这样,这个东西是不会变的。和文化有很大的关联性,就是企业的习惯,是这时候一个基石,两个企业很大的差别就是他的习惯有很大的区别,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你很在意追求品质绝对的承诺,这个我们也是不变的,除了这三样东西以外,我们一定是以变为主。

张伟俊:我听陈老师的课和看陈老师的书很受教育,不过今天听了你的课以后有点担心和困惑,就是说上午谢教授讲的主题是创新的话,下午你的主题应该是增长,增长是政府特感兴趣的,我们一定要增长,没有7%、8%的增长上,中国政府是有麻烦的,但是对于我们每一个具体的苏州企业来说,我们是不是一定要强调增长,这些年来我们企业所犯的错误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老讲的增长,而且是不惜一切代价的增长。我们现在一讲增长,就想到了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耗子就是好猫、发展是硬道理,都是增长、增长所带来的麻烦,今天您还是给我们讲增长,我是想会不会容易产生一些误导,因为你现在对中国企业是很有影响力的。

陈春花: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企业真正的挑战在于依靠什么增长,因为我们讲企业也是一个有机体,只要一个有机体,就有生命的特征,生命的特征就有时间的概念,就像我们在座的各位,不管我们愿不愿意,都会长一岁,所以增长本身来讲,还是有机体的基本特征,如果不能够增长,停滞了,作为生命体来讲,实际上是很难存存活的。你的担心我也是同意的,就是你依靠什么增长,我把这个问题拆开来说,如果你依靠增长的基础本身,是违背了市场的规律,和自然的规律、和环境要求的话,这种增长一定要放弃,因为这种增长是违背市场和环境规律的。所以我说早上听这个数据的时候是很镇静的的,64亿人类,造成的5000 万物种的灭亡,这种增长从宇宙的角度来讲是不应该承担的。所以我关心的问题,这十年来很复杂的做的一件事情,回答真正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一定要在这个问题解决掉。所以我对环境、资源的产出,和资源本身的循环,我看得更重一些。希望大家的增长,是要符合环境本身所要的规律,而不是一味追求大,我一直反对说做大就是做强,我对规模大小其实不在意,我对规模大小没有太大的兴趣。本身这个企业是不是没符合你在这个产业上的安排,你对这个社会有没有价值贡献,所以我是提出来做一个价值型的企业,而不是规模型的企业。

王爱民:增长很大程度上肯定是依赖于创新,上午我们一直在谈创新的问题,创新企业在谈,政府在谈,科技创新、机构创新也好,制度创新也好,实际上从企业的实践角度来说,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我们也意识到企业创新过程当中,创新确实很难,你找到创新点确实不容易。我们最清楚的一点是,我们有一句话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说不定你就得死,所以在这个方面从企业的角度,怎么样把握创新的动力问题。

主持人:创新是老死,不创新是等死?

王爱民:实际上有这样一个情况,所以我关心这个度到底怎么样?

陈春花:一讲到度是没有办法把握的,但是对于创新这个概念本身来讲,我是非常推崇的,因为我们单从创新本身来讲,有三种方式,一种叫学习创新,通俗一点讲叫模仿创新。第二种是独立创新,真正有新东西,是独创。第三种创新是合作创新,我想这三种方式,我为什么这样讲,告诉大家说,其实不是说创新就一定是完全做从来没有的东西,如果大家认为只有做从来没有的东西叫创新的话,那你对创新的理解太狭隘了,其实创新从企业的角度来讲只有一个衡量标准,就是是否是市场需要的,是以市场为导向。如果你的创新是满足顾客需要的东西,他不会是先烈,反而一定会获得更大的市场。我们离开企业的创新不谈,假设仅从创新而言,我们一个国家,需要培育一些东西,我们要知道什么方向是可行的,什么方向是不可行的。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以前我们很多博士做很多公司的创新,他养出来的是猪是不长毛的,有的是长绿毛的,我们要分析什么情况下,可以出现,不要犯这些错误。所以从企业的层面上来讲,我不担心创新,但是一定会有创新是不考虑市场的,没有那个,我们就不知道我们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所以对度的把握,是由市场决定的。

主持人:王总您觉得在您的市场里面,是低成本的方法来战占领市场,还是创新的方法来获得竞争力,哪一种能让你活得更好?

王爱民:因为我是在亨通集团,我们亨通集团主要在通讯传输的产品,我们是中国电信、联通、移动的运营商,我们服务于政府的大的单位,前两年我们反而是一个冬天,危机期,我们也看到很多的中国企业,当产业快速增长时候,很多的资本会集中到产业里面去,会带来过度投资,以及一哄而起的现象,我们产业是受国家的政策影响是非常大的,前几年是洗牌的过程,经历了这样的危机阶段,这个危机阶段就像我们

主持人:张老师,这种模式有没有借鉴性,能不能代表未来?

张伟俊:为中国移动服务还是很有特殊性,不是太有代表性。我觉得这个还是要考虑,说我们接下来还是要在成本上做文章,不过在成本上主要是用创新来做低成本,以前我们的低成本,主要剥削环境,把环境弄得全世界最糟糕,您刚刚说的5000万是很糟糕,我前两天还会看到海水会上升,上海一定会淹下去,50个重要的城市,都会陷下去,上海和苏州也都会陷下去。这是剥削环境。还有个剥削劳动力,那怎么办?现在就是中国打这个成本的主意,也要靠创新。

主持人:有一个例子说比亚迪要检查箱子里有没有电池,美国有一个机械手在检查,而比亚迪是用了一个大功率的电扇在那吹,吹跑空箱子,所以尽可能的用人力,因为人力比机器成本要更低。

陈春花:在创新中减少能耗,所以在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我觉得有两个路要走,

主持人:我们来找一些在冬天来感觉到困难的,让专家来支几招。

代表:我有两个事情请教陈教授,一个是现在我看到一个现象,关于现在讲到的超前消费的问题,我现在的企业政府是鼓励超前消费,作为一个企业的战略,先要适应商业环境,包括政策环境和经济环境,现在整个环境是要主导超前消费,我就不知道企业到底要理性消费,还是要超前消费?还有一个我非常害怕的一件事情,要请教陈教授。我到中部

陈春花:农村的问题我先回答,我和你的担心差不多,我最近也在调研,我本来想农村不应该买那么多的东西,我自己都没有想到,我认为农村最不应该买的产品就是微波炉,我认为彩电买的多,冰箱、风扇、洗衣机等等,我认为这是过度消费,消费链过度,后来我也调整了自己,为什么调整了自己,是因为农村的消费,他们在买这些东西的时候,首先一点考虑到实用,他很想感受说我能买得起,我对我这么多年辛苦付出有一个补偿和回报,所以我自己认为,我们担心这一点,农村的消费还是在他承受的范围,他完全不是非理性的消费,他的消费还是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只是超出了我们的想象,所以也真是是让一部分的农民富了起来了,现在有很多的东西下乡,也有利弊,变成的好象农村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我想应该是启动,我们可以让我们的城镇化建设更快一些,调整到一定地步的时候,我认为中国整体经济基础会有很大的改变,所以我是比较乐观的看待这件事情。政府在鼓励大家超前消费,投资消费,我还是这么一句话,一定要保守,你不要跟着响应号召去消费,我建议你还是比较保守,一定要量体裁衣,看清手上的钱,然后把钱用到刀刃上。政府推动消费,会用很多的办法,这无可非议,但是从你的角度上来说不要盲从。

张伟俊:那么各种东西下乡,逼着农民要借钱,他们听了陈春花教授要增长的课,应该是他们误解了陈教授的意思,因为消费在增长,你要找人借钱,然后再

王爱民:我理解陈教授说的消费的观念,政府在拉动内需政策的引导下,她讲这句话,从我的理解是执行政府要在能够构成国民消费欲望的时候,教育、社保、医疗这些方面如果帮助国民解决掉这些问题,这些消费自然就上来了。那么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些消费实际上是一种投资,我现在要问

陈春花:其实这个东西是没有办法的简单的回答,这样是不负责任的,因为企业做投资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不可能只看市场的机会,同时还要判断这个产业自身替代的时间有多长。如果我们之前花很大力气去做投入的话,其实很快会被数字信号替代。替代过后又被我们讲多媒体的技术替代,所以你做的判断,运营商跟市场去判断技术替代的机会,同时你还要判断你自己本身,我们叫做成长的承受力,因为去年我讲过论坛,把前面的问题解决掉,你要成为价值型的企业,就是转变增长方式。

主持人:其实我们刚才讨论的是非常重要的,财政补贴是双开门的大冰箱,其实适合农村市场的产品不一定是这个,我们要转变观念,哪些是需要的,他们不接电源,

代表:借着刚才的话题提一个问题,今天早上谢教授讲的创新问题,农民工拉动内需是大家关注的主题,刚才讲城镇化的下游的扩张,是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石。陈教授来自珠三角,珠三角的教训是不是和不注重农民工有关系,苏州的政府有哪些可以做的?为什么珠三角现在谈转型?我们长三角有没有这个机会,而苏州政府可以做什么呢?请陈教授给一些建议。

陈春花:珠江三角洲30年的发展,在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当中,有很特殊的示范作用。因为它在三个方面做得非常好,一个是它比较早,代工加工这一块,另外也是比较早的有产业集群的部分,像IT、家电、机件、电子这一块,有产业集群的概念,比较早走出来一条特殊的路,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些对很多地区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我们珠三角依然是中国贡献最大的省份,同时也是外贸出口最大的省份,位置上没有变,所以我认为如果说从它的发展上来讲,虽然现在遇到一些问题,但我不会同意说是不行的,包括一季度的GDP数字也很好,农民工的问题,东莞是有一个“新莞人”的概念,那些客家人,把外地人本地化,我所认识的外地来得朋友,基本上他们都在本地落户了,把本地户口的政策都给“新莞人”人了,政府也在注意这个事情,因为珠江三角洲一直意识到一个问题,没有普通的劳动力,去到武汉、芜湖、四川、重庆,为什么会移走了,因为农民工的问题,当时来了特别多的四川、湖南、湖北、江西这些省份来的,不管规模怎么样去调整,我们的地域文化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我们见到老乡会很亲切,这个我们改不了,我见到谢教授和谢太太,马上会问他,你是不是广东人,我很在意这一点,就是地域的亲切感,这个乡情很重,很多人还是愿意返乡,我是在东北长大的,我的梦想是考清华,但是父母说不准要考华南理工大学,后来就移回来了,父母就安度晚年,这种乡情的概念,是我特别关心的问题。其实我们的劳动力分布在各地,不可能集中在珠江三角洲,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

我也同意你的观点,我们对农民工的价值,我认为没有很好地尊重,我最反对的是低成本的概念,我认为成本必须合理,不能低,因为低成本的话,一个是劳动力的降低,另一个是品质,我们这30年来对农民工我们并没有很好的尊重,没有把价值完全的释放出来,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农民工收入的增长比例,我认为没有相等,我认为这个问题上,需要大家去注意。

最后一个问题,我们讲的是文化和教育问题,这次的4万亿,我们更希望产品下乡,如果是教育下乡的话,我更喜欢。如果整体的国民素质提高,把这些拉动起来,我认为会更好一些。

主持人:陈教授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观念,成本一定要合理,不合理的话,那就是浪费的,要控制,这也是符合他的战略的思考。由于时间关系,我们最后一个问题,留给现场的这位女士。

代表:陈老师好,各位嘉宾主持人好,这是我是第二次听陈老师的讲座了,对陈老师的很多观点非常认同,我今天听的过程中,有两个疑问,第一个是陈老师刚才说让优秀的员工留在基层和一线,这样的话,会不会带来优秀员工混淆和困惑,对于员工来讲,怎样判断你的工作好与不好。2、刚才陈老师说对2009年的格局,认为未来不可预测,所以我们都要审慎。我们看很多管理学上战略的书,“预则立,不预则败”有也许有人告诉我们,“预见创造未来”,那么陈老师,既然未来不可预测,那么我们现在到底要不要去预测未来,如果要预测,预测哪些方面的?谢谢!

陈春花:第一个问题,优秀的员工要放在第一线,我同意你的观点,我的意思并没有矛盾,你应该在这个机会中放在一线的地方,实际上你应该把最重要的岗位,最高的收益,最多的机会,和最多的价值获益放在一线上,而不是放在二线上。因为我培训的人都已经很懂的人,不懂的人是没有机会获得培训,所以你会发现越培训多的人,根本得不到学习的机会,所以我的意见在这,因为你的晋升都安排在一线,你所有的安排都向一线倾斜。

第二个问题,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之前为什么我们谈要有预测,因为我们大的环境是增长的环境,甚至很多资源好象是可以不断提供的,但是我们从 2008年开始,危机是导火索,是一个现象,提醒我们所有人可以提供什么,因为做的增长的安排之后,对增长一定要鉴别它,就变成我们的资源不够,然后有很多变成是由各种原因造成的,我们今天的变化的原因很复杂,有些是环境造成的,有些是我们的规则造成的,有些是我们的欲望造成的,有些是技术造成的,有些是因为欲望导致的各种变化造成的,非常难预测就在这里。我现在的讲法和以前的讲法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我们一定要判断,以前迈克尔波顿的理论我一定很认真的去讲,挑战者是什么,我认为不在竞争概念上来谈战略,我们今天要谈的是怎么样保证你自身的发展和外部循环的发展是一致的,我们今天是为了发展,不是为了竞争。所以我不做预测,我要回归到常说的那句话,回归到很基本的东西去做,我们讲基础的认识和想象力,今天的战略不是要靠认识去做,而是要靠想象力和基本的趋势的判断来做,判断的是趋势,不预测这些东西,我们一定要做哪些选择,我们才去做战略的选择。

主持人:各位嘉宾,今天我们的论坛就要结束了,我们的陈教授给我们讲了很多企业如何做基业常青的问题,这也是基业常青和基业常新的问题,如何在不断的变革中不断的发展,不断的创新,他们给我们

主持人:各位嘉宾,各位朋友,我们“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现在就进行到最后的环节了,接下来我们有请苏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曹福龙先生为本次大会做一个总结发言,大家欢迎!

曹福龙:尊敬的各位嘉宾、企业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在这大地已回春、经济在回升的重要时期,由苏州市委市政府举办的“2009苏州企业科学发展高峰论坛”就要结束了,

通过这次的论坛,我们苏州企业,特别是我们苏州的企业家们,也进一步提高了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增强在金融危机当中寻找机遇,谋求发展的意识,增添了保增长、促发展的信心。大家都知道,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企业家是企业的领军人物,是企业健康成长和实现科学发展的主心骨。在新的发展形势下,社会对企业和企业家的期望和要求也越来越高,企业家们要与时俱进,要以科学发展观来指导企业的发展,要把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作为企业科学发展的动力,正确把握经济的发展规律、企业的发展规律,在逆境当中增强企业发展的信心,创新企业发展的理念,破解企业发展的难题。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增强自信能力,增强创新能力,在提高抗风险能力上下功夫。

苏州市委、市政府在应对金融危机当中提出了我们要保增长、保民生,我们要扩大出口,扩大内需,我们要转变发展方式,转变领导方法,这样一个“双保”、“双扩”、“双转”的工作思路,所有这一切,我们听了专家们的精彩演讲,我们觉得保企业是最根本的。我们希望苏州的企业,以与苏州的政府一起共同前进,积极创新提升,为苏州的科学发展共升共荣。

朋友们,在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在大家的积极参与下,本次论坛起到了圆满成功,我们要衷心感谢专家们的精彩演讲,我们要衷心感谢企业家们的支持配合,

最后,我们祝愿大家事业兴旺、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万事如意!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