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财经-汽车-科技-数码-手机-女人-房产-游戏-读书-论坛-视频-博客-乐乎
导语

上半年,我们还在摁着钱包发誓不再吃猪肉,下半年却是猪农跺着脚发誓不再养猪;上半年,央行还在发誓力控通货膨胀,下半年却是周小川无心掩盖华发,开启10年最强降息周期;上半年,东莞还在开展“腾笼换鸟”大计,下半年却是大批企业还没迁移就倒在笼子里。

2008年,好日子告一段落!

经济拐点·演绎抛物线

CPI高台跳水能否冲破上升通道?

过去十年,中国经历过两次通缩期,今年我们的物价指标下降极其迅速,明年再度面临通缩的考验。但从趋势可以发现,物价正处于上升通道中,来年到底是低通胀时代还是超越98年的通缩呢?

物价演绎完美抛物线

物价演绎完美抛物线

曾几何时,人们还在感叹,“猪肉都买不起了!”

房价正在从悬崖摔下

房价正在从悬崖摔下

楼市的命运早已不再掌握在自己手上!

经济增长依旧引领全球

经济增长依旧引领全球

与负增长的欧美日相比,我们的GDP依旧处于“保8”!

三个增长引擎仍未熄灭

三个增长引擎仍未熄灭

社会主义的好处是容易集中力量办大事!

行业拐点·中国制造再出发

中国制造

青年忧郁

30年,弹指一挥间,我们培养了欣欣向荣的制造业,也培养了企业们对于低端生存的路径依赖。

而今年,全球金融危机、人民币升值、税制改革、资源与环境压力、新《劳动合同法》实施……“中国制造”,终于不能在“安然”与“守旧”中继续求存,开始了再出发。

不知不觉到了“而立之年”的中国制造,如何才能不再仅仅依靠吃改革开放的老本,走出一条新路来,是值得所有中国人思考的问题。

企业如何应对,是关张了事,是迁移求生,还是变革图存? 政府如何处之,是积极有为,还是无为而治? 一系列的问号正等着时间去求解。

三来一补

蹒跚学步

1978年,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新起点。在沿海地区兴起了“三来一补”的模式,逐渐承接了亚洲四小龙的制造业转移。

图:当年张子弥到东莞建全国首个三来一补工厂,自己也从落魄港商变为富商。

世界工厂

年少轻狂

由于拥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中国制造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全世界70%的鞋、玩具和空调都在中国生产。

图:一向安土重迁的中国农民,爆发大规模外出寻找就业机会的民工潮。

内忧:笼子空了,鸟呢?

腾笼换鸟

早在去年,东莞等城市就提出“腾笼换鸟”的措施,试图抛弃昔日辉煌的中国制造,转而引进高新技术产业。

而配合珠三角产业升级的是粤西、粤东北等后花园的产业转移大计,试图承接被抛弃的工厂。这本是天衣无缝的产业转型大计,偏偏生不逢时,偶遇全球金融危机,“麻雀”尚未飞出笼子,就夭折在笼中,而想要引进的“凤凰”们,也因金融危机而却步扩张。

曾经震动全国的“民工荒”似乎一夜之间就解决了,只是,没有人能料到,是通过大批企业倒闭的方式。

昔日热闹的机器停止轰鸣,工人一夜之间失去饭碗,强大反差所带来的心灵冲击,成为这个凛冽的寒冬中抹不去的记忆。

而没有倒闭的企业,有的已开始了迁徙之旅。在制造业的全球迁移路线图中,珠三角不是起点,当然也不是终点。

外患:欧美垮了,“蓝海”在哪?

腾笼换鸟

作为中国制造的大客户,美国和欧盟的经济自去年开始遭受了重创,导致消费需求迅速下滑,中国对欧美市场的出口受到严重威胁。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1月出口出现7年来首次负增长,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经济衰退的消息本身就够糟糕了,但它还给全球化时代的自由市场带来了最大的威胁。这是近三十年来首次,全球经济的两大引擎,贸易和资本流动同时反转逆行。

痛苦不安的政府已开始向保护主义这位老朋友求助。一直存在质量争议的中国制造,已不可避免成为开刀的最佳对象。

在世界经济的另一端,被寄予厚望的下一个蓝海--中东、南美等遭遇大宗商品暴跌;远离世界经济中心的非洲也仍未准备好迎接价廉物美的中国军团……

政策拐点·救市总动员

宏观政策

财政政策:不改英雄本色

自10月份中央定调“保增长”以后,财政政策在四季度重磅推出4万亿投资计划,并实行大规模减税,再现10年前挽救中国经济的雄风。

政策能力分析
优势:
短期见效快,尤其在政府投资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以投资拉动内需轻而易举。
劣势:
决策时滞长,直到11月方启动积极财政政策,或许已错过了调整的最佳时机。
机遇:
经济萧条期容易易出现流动性陷阱,社会投资与消费意愿低,这时候政府上马大项目的阻力非常小。
挑战:
政府举债投资有挤出效应,并将导致日后通胀。但在萧条期,挤出效应非常弱,而且,谁还管以后的事。

增长型战略:财政政策既有显著的优势,又得到了大展拳脚的机遇,明年必是其再现98雄风的是年份。十年前,我们把公路搞了上来,这一次将是铁路。

小知识:挤出效应是指政府通过借款来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引起利率上升和借贷资金需求上的竞争,导致民间部门支出减少,一般在经济上行周期效应明显。

货币政策:咱家有女初长成

指责扑面而来,央行却有些无辜,尽管从现在看来,转向的时机相对于经济的实际发展显得有些迟了。虽然困难重重,我们依旧期待着2009年的新局面。央行任重,且道无止境。

政策能力分析
优势:
只是控制社会资金的阀门,至于水流向何处,交由自由竞争去决定。
劣势:
起效时滞长,加上中国目前的货币政策工具作用不强,唯靠窗口指导独力支撑。
机遇:
萧条期的货币政策并无太多发挥余地,但也得到了改革的理由(可抱怨利率、汇率非市场化的不利影响)
挑战:
中国的资本流动性弱,货币政策的效果本身就不高,加上最大的敌人--流动性陷阱正在招手,情况不妙!

防御型战略:货币政策既有显著的劣势,又面临极大的环境挑战,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尽量为市场提供资金,然而,谁来去说服大家花钱呢?

小知识:流动性陷阱是指利率水平降低到不能再低时,人们仍愿意选择储蓄,而不愿投资和消费。再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无法改变市场利率,使得货币政策失效。

 

2008,我们迈出一小步

新劳动合同法:不合时宜的行动

劳动合同法

2008年1月1日起,牵动每一个劳动者人心,同样也牵动着每一个企业利益的新《劳动合同法》开始施行。

纽约时报毫不吝啬地赞扬,“这是一部接近欧洲标准的劳动法”。

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逐渐积压中国企业的生存空间,《劳动合同法》的执法动力渐渐消失。到了年底,已出现要求其暂缓实施的声音。或许,这部只是接近欧洲标准的新法,对于目前的中国,已经超前了。

反垄断法:磨剑13年,杀戒未开

反垄断法

整整耗费了13年时间,如此漫长的立法过程,显然无法用一个简单的“慎重”来概括,8章57条法律文本的背后,既有思想的交锋,又不乏利益的互博。

随着《反垄断法》8月1日正式实施,谁会成为新法实施后,第一个斩首示众的企业或行业,成为各界最为关心的话题。

质检总局、两拓合并、可口可乐并购汇源先后被捕风捉影,但最后都无疾而终,《反垄断法》至今未有祭旗者。

土地流转:阻力重重的再出发

土地流转

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决议,允许农民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虽然,这个决议只是局限于土地的规模化经营,未能改变土地用途,但对于改革阻力甚大的地权,这已是历史一大步。

地权回归农民的路还很长,我们已经背起了行囊,准备再出发。

人民币国际化:市场走在政策前边

人民币国际化

自亚洲金融危机后,人民币在东南亚已逐渐成为民间认可的硬通货,由于官方层面未放开,地摊银行成为街头巷角的一道风景,也成为假人民币泛滥东南亚的温床。

次贷危机以来,东南亚区域国家对于人民币的呼声日渐强烈,中国政府在年底也开始试水与东盟的人民币结算。而在东北亚方面,中日韩12月峰会扩大了货币互换规模……

从区域到全球,这是任何一种货币国际化进程的必由之路。对人民币来说,这个区域就是东亚!

2008新闻语录

·拐点就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

 --王石年初就坚持认为中国房市已经出现拐点

·我估计,大型银行不会出现严重问题。

 --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今年2月如是说。9月之后,大型银行陆续破产。

·今年的夏天房价会有暴涨期

 --北大教授徐滇庆打赌称深圳房价不跌

·未来五年物价上涨压力大

 --国家统计局长谢伏瞻谈物价

·涨价太快,我受不了

 --广州一名男子喊完这句话后跳楼身亡

2008最牛跟帖

·修建万里长城和阿房宫,以基建投资拉动内需

 --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措施 确定4万亿元投资计划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亏老先生下手!

 --国家税务总局:买卖虚拟货币将征个人所得税

·cpi就是女人的胸,想大就大,想小就小

 --统计局总经济师:CPI将进一步回落

·跌跌更健康,我家过冬了,还没钱买煤呐

 --山西煤价下跌50% 煤老板称“一夜从天堂到地狱”

2008年过去了,我们的幸福感也跌到了谷底,09年是中国经济争取软着陆的年份,想必我们会习惯听到企业倒闭的声音,想必我们会习惯听到奇异政策的呼吁,这便是经济萧条!

 
 
编后语接的不好,我来接:大风起兮尘飞扬,
编后语
编辑:靖草 张鸿雁 龙牧羊 2008.12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