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12月10日下午15:15

嘉宾

贾康:经济学博士,现任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

冯世良:中国石油和化工协会副秘书长

史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刘家辉:北京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2007十大影响性诉讼之交强险案件及千名车主上书发改委的代理律师。

网易财经: 各位网友大家好,这里是网易财经频道北京观察栏目。12月5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几部门发布了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这个方案征求稿在本月12日结束,征求意见稿发布之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今天也想就这个问题探讨一下,今天我们请来了几方代表,给大家介绍一下。

他们分别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冯世良老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室主任史丹博士;德润律师事务所律师刘家辉老师;还有一位财政部财科所的贾康老师也会参与我们的讨论。

意见稿发布之后很多网友也在网站上进行了投票表决,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想请问一下三位老师,燃油税改革之后会带来哪些利弊呢?请三位老师分析一下。

冯世良: 我来回答第一个问题,成品油价税费改革我们议论很长时间了,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刚才主持人提到这次改革推出以后有些什么利和弊,我首先谈谈“利”:

冯世良: 改革推出以后有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因为我们国家能源消耗比较大,前30年高耗能带来了高速发展,改革以后油价上升,开车的人要节省原油、节省油耗了,排放也要减少了,所以,提出节能减排是非常有利的。

第二个有利的方向就是缓解城市交通难的问题,现在大家都知道交通堵塞很厉害,改革以后可能大排量的车、生活不太富裕的人就会减少出行,减少交通压力。

第三,有利于市场化的推进和与国际接轨。

不太有利的地方,对有的人来说要增加支出,特别是有车族会增加支出、大排量的车会增加支出,这是不利的一面,所有运输行业要增加支出。但我们注意到这次改革方案里对弱势群体也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来减少油价改革对这些群体的负面影响。

网易财经: 您认为有利的方面是交通压力减少了,同时也能推进能源市场化进程;弊可能是会让开大排量车的人增加支出。史老师,您一直在研究能源,您认为呢?

史丹: 我再补充几点,我认为它有利的方面是有利于效率的公平,现在我们实行燃油税,取消了养路费等公用费用,因为养路费是固定费用,只要有机动车辆就必须交养路费,视道路使用多少来交固定的费用,这对道路使用较少的车主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养路费是一种平均主义,失去了经济调解的功能,而燃油税是重量计价的税收手段,多用就多收税,你用油多就意味着你道路使用多,推出燃油税,对于所有人来说是更加公平的。

史丹: 另外,多用油就多交税实际也是起到了一个调节的作用,把石油消费税汽油提高2毛到1块,柴油1毛到8毛,可以抑制不合理的成品油消费,对现有的车主来说可以引导他合理使用机动车辆、规划用油,而对新增车主来说,会引导他选择一些效率更高、燃率更好的产品,能扩大我们国家的成品油市场,有利于节能减排。这是我要补充的。

网易财经: 这是利的一方面,弊处呢?

史丹: 我认为这次改革实际已经做到了帕累托改进,刚才我说,效率公平对大家都是有好处的,因为在市场经济情况下,效率公平就是最大的利处。农民以前不使用道路,但征收燃油税之后,这次燃油税是针对养路费专款专用的,那不使用道路的征税是不是不合理,所以政府对这个群体给予了补偿,至于有的开车族增加费用了,我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你多用就会多交费,这在效率上来说是公平的。

另外,这次改革我认为是政府逐步适应市场经济规范的需要,通过燃油税这种手段。以前的养路费我认为是平均主义,现在实行燃油税,实际上是更符合市场经济效率公平的原则。

网易财经: 让市场来配置。

史丹: 对,它是更有效的,而且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有燃油税。另外从税高税低上来说,我们国家燃油税只能占30%左右,欧盟都是100%以上,现在我们的税负还不算高,我认为大家要全面看问题,即使个人消费者增加支出了,但国家的经济增长实际是关系到我们个人利益的,大河满了小河也会有水,你不能只顾自己利益,不考虑整个国家的发展趋势,这样评价问题我认为是不全面的。

网易财经: 刘律师,您之前一直代表很多车主跟发改委说这个事情,您跑了2300多车主吧?

刘家辉: 对。

网易财经: 车主对这次改革是什么意见?

刘家辉: 大部分都是赞成改革的,所以他们委托我向发改委提出意见,有利的方面就是效率公平,有利于节能减排,前面两位老师已经说了。还有不利的方面我也谈一下车主的意见。

我们国家用车一族各方面的费特别多,现在燃油税推出,只是在养路费方面进行了改变,养路费费改税,但其他还有很多费用没有被纳入进来。

网易财经: 能举个例子吗?

刘家辉: 比如买车时的购置税,买车时就有很多很多的税费,用车时也有一些税,比如过路费、过桥费等等,各地还有年票什么的,非常多,燃油税只是在养路费方面做了一些改变,但其他费用并没有被纳入进来。据我们了解,其他国家实施燃油税,基本上燃油税就囊括其他所有费用了,我们想,燃油税能不能更多地学习一些别人的先进经验,把税费尽量的被囊括进来,其实收取过路费、过桥费还是很困扰车主的。

希望把它合并,现在的过路费、过桥费是这样的,因为它本身属于公路,是公共产品,有些是需要国家来投资的,不应当让车主来交这个费用,二级公路本身就是要取消的,现在说是“部分取消”,什么时候才能“全部取消”呢?对这个我们也非常关心,希望改革方案能更多把这些费用纳入进去,该国家承担的,国家应该承担建设费用,大家交了税,国家财政应该有这方面的支出,不能大家交了税了,这部分还要我们来买,这是不公平的。

网易财经: 前两天意见稿出来之后发改委的一些领导说,燃油税改革之后油价可能会降低,我想征询一下几位专家的意见,油价改革之后油价会不会提高,用车成本会不会增加?

冯世良: 我先说这个问题,大家最关心改革以后油价会不会升高或降低,直接影响我们用车族的利益,降低和升高我觉得要从两方面来看,实际在今年年初,消费者已经做好了油价上扬的准备,我记得我跟几个同事聊,那时候大家都准备好油价93号油要涨到6块或8块,消费者已经有心理准备来承受油价上涨的压力了。但由于油价没有推出改革方案,所以迟迟没出台。

第二,高还是低取决于国际油价的价格,这个改革方案是以国际油价为基础的,再加上国内企业炼油的成本,再考虑到企业部分微薄的利润来制定价格,如果在未来几个月国际原油价格每桶降到35美元左右,我相信改革方案出台以后成品油可能会比现在的价格低。如果未来的价格涨到80美元以上,我想成品油价格就会比现在的价格高,高还是低,取决于国际原油的价格。

史丹: 我来补充一下,我觉得燃油税和石油价格,刚才冯老师把这两种关系分开了,我觉得讲得很对。为什么网友说价格降下来了为什么你不降还要增加燃油税?实际上我觉得应该从这个方面来看。政府承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推出改革方案,这意味着把价格风险留给了政府,因为在高油价时我们国家没有推出燃油税,原因是我们国家对成品油进行了调控,在高油价的情况下成品油的价格和原油价格倒挂,国家实际是对炼油环节给予了补贴,补贴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消费者用油成本低,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

如果在高油价的情况下再推出燃油税,势必会增加成本,使用户的成本更高,炼油厂承受不了,国家也承受不了这个补贴。在油价比较低的情况下,消费者的实际支出并没有变,只是你的价格当中含税的比重提高了,是这个概念。对消费者来说无论是价高低好还是税高低好,保证的是你的价格水平没有变,你的支出没有变。

油价下降以后我们的利润空间加大,价格又没有调整,这时候我们推出燃油税改革,实际就把价格的额外收入转变成燃油税了,生产企业、消费者、政府三方面都有能力承担改革,因此我们说这时候推出改革是成本比较低的改革。

未来成品油价格高还是低,实际我们的价格征收是重量征收,你用一升油就交一块油,用得多你就多交,和价格水平没有关系,而是和你的用油量有关。刚才说如果涨价怎么办,昨天国际原油价格有了很大的反弹,这个成本由谁来承担呢?由政府承担,政府在改革当中已经充分考虑到了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和生产企业的承受能力。

网易财经: 刚才史老师和冯老师说,很多车主之前对燃油税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对于燃油税改革,网易财经也做了调查,可能和两位老师说的有点差距,有超过半数的网友不满燃油税的改革方案,有45206人参加了投票,其中支持,希望能尽快完善实施的是13000多票,占30%,反对方案还不很完善得有29000多票,占了64%,持观望态度的有2000多票,占了4%。

这个数据表达出我们征询了14年的改革需要一个过程,刘律师之前代表2000多车主给国家发改委递交了信,刘律师,您认为这次改革从形式上应该让民众参加吗?

刘家辉: 形式上来说,这个税是关系到民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情,也可以说是一个国家的核心问题,因为关系到国计民生,这个事情一定要经过听证,我从两位老师的表达中能感觉到,国家认为现在6块多钱的油价我们是有心理准备的,也愿意接受。这点可能和车主的想法有点差距,或者是有点儿脱节。

刘家辉: 是这样的,在世界经济危机的冲击下,每个人兜里的钱都缩水了,这是肯定的,但油价很突兀的高高在上,还是处于80或90美元的水平之上,我们的油价不降,这使得我们的钱在用车时大量支出,但我们的收入并没有增加,甚至还在逐渐减少,所以矛盾就非常突出了。

我们要求要先降价,确实是考虑到国际原油价格降低了,如果顺应形势,我们的油价能降一些,这会使得我们的收入水平和用车成本能够有一些适应,但现在政府认为我们已经接受了这个价格,其实我们不是接受,是没有办法,谁来征求过我们的意见呢?当时价格要往上涨时,石油企业给国家提过书面意见,当然我们也理解,为什么呢?石油企业不可能赔本老为我们补贴,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时石油企业要求涨价,我们可以理解,我们也不愿意让外国的轮船、飞机跑到中国来加油,我们理解。可是在涨上去以后,国际油价下跌的这么厉害时,我们希望国家也能够理解我们,不是处在高位水平不变,而是要顺应形势降下来,使我们能够感受到国际油价降的好处,让我们得到一些降价的实惠。

第二,税收法定的原则决定了征税需要通过立法程序,《立法法》规定,税收要由全国人大立法,或者是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以行政法规的形式来征收。我们这次看到方案实际上是以提高了消费税的形式来征收燃油税的,实际上这与税收法定的原则还是有一些差距的,为什么这么说呢?税率要改变,仍然是需要由立法程序来操作,不管是全国人大还是国务院,都必须要走法律立法或是行政立法,走立法程序有什么好处呢?就是能够使立法的过程更多听到民间的声音,和立法机关有一个沟通的过程。当然现在燃油税方案的公开,也体现了政府对民生的考量,这很好,但我觉得它还不是一个正式的立法因素。

网易财经: 从立法程序上应该走得更严格一些?

刘家辉: 对,应当更严格,因为它涉及面之广、利益之冲突还是比较充分的,说它是一个经济活动,经济活动并不是你死我活的争斗,无非就是消费者利益、石油企业利益、国家税收利益的三方博弈,在这个活动过程中这三方是三个角,是一个博弈,我们希望能在这个博弈过程中得到更多信息来确认它、认可它,国家需要征税,我们希望权力能俯身来问一问民众,我们想征税,国家应该告诉我们。

网易财经: 刚才刘律师谈到了一个问题,很多网友要求先降价再改革,第二,刘律师的意见是要征求更广泛的意见。我也想问一下,为什么不先降价再改革呢?

史丹: 刚才我已经解释这个问题了,对于消费者来说,你的开支水平是一样的,先降价以后,燃油税再上来,不是还要增加一块吗?这块实际是相抵的,这个政策设计是不会让你的消费支出水平有太大的波动,而且又利于操作。

在炼油环节有额外的价格收入,实际把这块转成了燃油税,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利益关系调整。刚才刘律师说到让车主承担了更多的费用和负担,我是这样看待问题的,因为我们国家这几年机动车辆增长非常迅速,我们对石油的消费增长也列于全球第一位,石油进口比重已经占了消费比重的50%,这产生了击打的负面问题,第一就是我们的大气污染、环境污染问题,第二直接关系到了我们国家的安全问题。这是由于我们国家大量的石油消费快速增长造成的,谁造成了这种消费增长呢?我认为是不是应该是用油消费者承担更多责任呢?

总得来说我是这样看的,我们国家13亿人口,有车一族还是相对富裕的,像广大农村农民有的连个摩托车都没有,有个自行车就不错了,毕竟有车一族还是相对富裕的,应该有能力承担这个社会责任,你多耗油就多交税。刚才说了,我们国家的税制水平和欧盟国家比还是比较低的,和美国基本持平,但要反过来看,我们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是人均资源率非常低的国家,我们不应该鼓励奢侈型的消费,当然我说有车一族不是奢侈型消费,但我们还是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消费,这样才能有利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网易财经: 今天我们在组织这个栏目之前邀请了很多在京的纸媒,我们也想给媒体们一个机会向专家们提问,哪位记者有问题可以举手示意。

提问: 刚才冯老师提到燃油税征收以后给两大石油公司原来的价格机制有一定的补充,但我们也很关心一个问题,这个税收了之后,国家能不能返还给石油公司。另外国家征收之后,对于地方的拨划能不能及时到位,在前几天我们哈尔滨的人开车过桥,仍然要收09年的过路过桥费,这个问题很让人费解,这两方面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史丹: 我先回答一下吧。过路过桥费和养路费是两个概念,过路过桥费的高速公路是由银行贷款筹资建设的,为什么我们国家要收过路过桥费呢?因为我们国家财力有限,靠国家财政建设的道路不能满足对道路的需求,我们国家改革以后可以从银行借贷建路然后收费还贷,是这样的机制,和养路费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好多都是企业公司来建路的,你必须通过收过路过桥费把他们的成本弥补过来,这是两个概念。之所以这次改革能够推出,是因为随着国家财力的增长,政府有财力不让老百姓承担这部分费用了,可以从我们的税收当中支出。

另外,改革方案中已经明确规定了燃油税专门用于养路费,以弥补过去道路维护所需的费用,方案中已经做了规定,我想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会及时沟通这个问题,这不是什么问题,只是一个转移支付的问题。

刚才你说这项改革方案对石化的补贴?好象没有对石化的补贴,只是对渔民、农民、弱势群体、公共行业的补贴,和石油企业没有关系。

网易财经: 冯老师,这次的改革会对石化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冯世良: 我来说一下这个问题吧,大家都觉得油价改革出台,有车族受到了一些影响,大家都注意到中央电视台报的期货价格,40几美元什么的,那些都是期货价格,期货价,远期合约,这和我们炼油厂有一定的滞后,要滞后两到三个月,我们的炼油厂在两个月之前购进的高价原油还没有消化掉,可能国际原油现在掉到44美元了,我们现在买的油就是44美元,不是的,所以两大公司现在用的油还都是高价油。

网易财经: 目前处在什么价位水平吗?

冯世良: 现在还没有计算。第一,我们两大石油公司实际是为社会承担了很大的责任,据统计,从1到10月份两大石油公司的炼油企业合计亏损2000个亿,这都是在高油价时我们付出的昂贵成本,因为没有和国际成品油接轨。这几个月才刚刚进行了调整,原油价格下降,但也远远补不回来2000个亿。成品油价格两大协会集体赞成快速推出,现在成品油价格改革机制推出越慢,老百姓对政府有意见、对两大公司也有意见,实际上我们承担了这些意见和社会的一部分议论,我觉得推出越快越可以消除这些误解,推出越快,有车族越容易适应现实。

网易财经: 刘律师,刚才冯老师说了,推出越快越好,您是怎么考虑的?

刘家辉: 我觉得是这样的,刚才史老师和冯老师谈的有几个点我想说一下:

冯老师说现在的油价是远期油价,因为我不研究这个,可能我说的话很不专业,让大家笑话,但我还是想说出来,不知道其他国家的油价是不是也是两三个月之前的远期油价呢?因为我看美国油价是随时在浮动的,比如它12月1号的零售价是1.81美元一升,但我们国家两三个月还不动,是不是要等原油价格再涨到140美元时才能享受到40美元每桶时的价格呢?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关于车主的社会责任。相对来讲有车族是富裕的一部分人群,但我想,这和油价养路费是两个事情,社会责任我们也愿意承担,但过多的责任我们也承担不起,因为道路、公路的建设,我们确实已经交了很多费用了,从买车这个环节开始一直到后面许许多多的费用,有人计算出现在我们使用的油比别人用油的绝对值要高十倍,当然这个数据我没有认真核实,不知道是否正确。所以从这点来说,我觉得负担过重也不行。史老师说大河里有水小河里水也才会慢,但现在大河水很多,小河的水都没了,这也不行,希望国家分流出来一点,体恤我们一点,减轻我们的负担,这样才能和谐发展嘛。如果我们都没有水了,那我们怎么消费呢?原油消费和汽车消费是在一起的,汽车消费一样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能解决工人失业的问题,这是相辅相成的,假如过分加重车主的负担,也会使经济一部分的萎缩,希望国家考虑到我们这方面。

史丹: 我来回答她的问题,我刚才的意思不是限制汽车,实际上通过燃油税,鼓励了节能产品的使用,鼓励我们的车主选择一些油耗更低的汽车,这既促进了汽车产业的发展,又减少了对油的需求,是这样的调节。

但还有一个观点,实际也不完全是我的观点,很多专家都说,在我们国家目前石油供需缺口这么大的情况下,对国家安全越来越影响的情况下,就应该实行高税制,像你刚才说的,很多人都说用不起了,那用不起怎么办呢?使用公共交通,在我们国家这样一个大国,人均油耗是不能向美国看齐的,现在全球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我们是后起的国家,你的公路道路、现代化实现方式恐怕要进行调整,要走所谓新型的工业化道路,前两天我也提出了一点,我们要实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方式。

网易财经: 前两天我了解史老师和冯老师对油价的成本有研究,用人民币换算,美国的成品油价格大概在4块多钱,我们是在6.3元左右,很多网友想知道石油成本到底是怎么计算的,同时现在真正的成本是多少?目前我们是6块多还是4块多,我们想算出来,请两位老师回答一下。

冯世良: 这个我还没有具体的算过。

史丹: 我觉得成本问题是很难回答的,只能说价格是多少,因为成本是企业的商业秘密,我们很难大概估算,这桶原油在中东国家产油是多少,原来是几美元,现在开采难度越来越大,恐怕成本也有增加,美国和中国的石油开采成本也不一样,各个油田的开采期不一样,对我来说,我没有掌握这个数据,我也很想知道,但是企业不告诉我。

网易财经: 有网友提出质疑,为什么国际原油与国际接轨,成品油价格却是在半市场化状态,同时我们的原油价格是按照国外3D的来算,却不以中国开采油田来换算成本?比如大庆油田。

冯世良: 成本有两个,一个是原油采油的成本,还有一个是成品油炼制的成本,不知道主持人问的是哪个成本?

网易财经: 主要是指原油成本,开采成本。

冯世良: 原油的开采成本是在变化的,随着油价的上涨,采油、勘探和开发的成本是在逐年上涨,据专家分析,在前几年时,那时候成本比较低,最低就是十几美元,后来又涨到二十几美元、三十几美元,现在,据我们了解,两大公司的开采成本在每桶50美元,由于海上成本更高,海上平台支出比较多,海上成本高于50美元,大概是在60美元。

网易财经: 那就是说还要倒挂?

冯世良: 现在采油是倒挂的。

网易财经: 有一种说法,不知道是否准确,说现在两大油企每年要多赚五个亿?焦点在哪里,我们的成品油价格能不能跟国际接轨?

冯世良: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成品油跟市场化的接轨,统说跟国际接轨是不准确的,国际接轨,跟谁接轨?是跟日本、美国?台湾还是跟印度?没有一个价格,应该说成品油定价机制要市场化,其实我们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国家有过一段时间,在2001年到2003年,那时候我们国家成品油定价机制是市场化的,可能有些人知道。那时候是取三个点,鹿特丹、新加坡和纽约上个月成品油的价格做一个加强平均,再算出我们的价格。到了2003年以后,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幅度太大,政府考虑到弱势群体和其他价格的稳定,如果再这样接轨可能会引起其他消费品的涨价,对于弱势群体补贴的政策那时候研究的还不一定充分,所以采取了政府干预价格的方式,现在政府政策研究得比较充分,特别是现在由147美元的高价格跌到了现在的40多美元,现在推出成品油价格改革,我们的改革成本相对低了,这时候推出改革时机是最成熟的,所以我们呼吁在这个时候出台改革,从老百姓的接受程度上、从国家的改革成本上、另外从我们非常成熟的对弱势群体的补贴政策上,都有了成熟的办法,这时候出台改革对波及面和减少负面影响来说都是最佳时机。

网易财经: 史老师也认为是好时机吧?

史丹: 对。

网易财经: 刚才我们提到了一个问题,这次说要对弱势群体进行补贴,你们认为哪个方案更好一些?

史丹: 恐怕国家有规定吧,是直补,直接补贴给农民,不是通过补贴给中介机构,我听到的消息是这样的,有农用车辆的话就由税务部门直接返还给农民,防止对农民的补贴被一些不法分子占用,这对一些弱势群体还是比较有效的。

网易财经: 刘律师,您以前也参加过其他的节目,谈到这方面的问题,您怎么看?

刘家辉: 我们也看到了海南先行的模式,但他们仍然没有找到一个好的办法来补贴,这是一个难点,现在我拿不出来我的想法。从海南实施的这些时间来看,这个事情确实还需要国家好好斟酌。

网易财经: 海南怎么补贴的?

刘家辉: 没有解决,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网易财经: 您引起了另一个问题,刚才史老师和冯老师都说现在是改革的最佳时机,因为现在是国际油价点最低的时候,但将来有一种担心,将来油价到最高价的时候,叠加效果会更强、转嫁给消费者的压力会更多、车主会更困难,会不会产生这样的问题?

史丹: 油价如果上到很高的水平,价格和税收对消费的调节是一样的,价格高了,对消费也有抑制作用,会控制消费,在那种情况下,我认为国家不会调高消费税率。刚才我说过,燃油税是重量税,根据你用油多少征收,不是根据价格征收。价格涨了,如果你的税费不动,不会产生叠加。

另外我认为,价格涨了,已经对消费有抑制作用了,税费就不会再提高水平了,如果再提高消费税的话,恐怕也是有其他原因。

网易财经: 现在还有一种担心,燃油税改革之后,会抑制很多用油多工业行业的生产,目前金融危机,这样会不会更加重工业生产行业的负担?

冯世良: 现在是这样的,改革方案还在讨论当中,我们也注意到在征求意见的同时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研究推出改革直补的措施和一些细节,有一些溶剂油、石脑油,这些都是化工产品原料,我们也积极建议国家在改革出台时石脑油和溶剂油不能列入这次征税的目录当中。

网易财经: 为什么?

冯世良: 因为它是化工原料,不是成品油。我想在国家区分成品油和原料油以后,在这方面会有细节政策出台。

网易财经: 史老师认为呢?

史丹: 会的,对交通行业等一些用油高的行业来说,他们的成本还是会增加的,如果消费服务市场化,就会更多的,实际上还不是普遍的承担费用。

网易财经: 现在贾康老师也来到了现场,欢迎贾老师。

贾康: 谢谢。

网易财经: 我们的讨论已经进行一段时间了,正好史老师也有问题想请教您,这次燃油税改革,将来对弱势群体的补贴用哪种方式更合适一些?

贾康: 现在比较明确的是对于拿着燃油做农业、渔业的补贴,对渔业这方面很可能现在已经有的直补方式,把它加上去。种田直补和农业生产资料的综合直补,可能会把这进去,当然这有一个硬性标准。

网易财经: 还是要具化一些?

贾康: 对,具体化一些,比如每亩农田的用油是多少,会把这个标准量化,再按照量化的标准来执行。

网易财经: 贾老师,我知道您也一直在研究成品油燃油税改革,为什么改革这么难,14年来磕磕绊绊,终于出台了。

贾康: 就是在等时机,昨天到人民网做相关问题的讨论,今早我简单看了一下,大家还是都在追问一个问题,很多人说为什么不先降价,再把税推出,昨天我讲,我推测有关部门考虑顺应大家的愿望分两步走当然最好,但要分两步走后面就有一个防不胜防的屯油的问题,屯油问题会严重冲击经济生活市场。

通俗点说,我们这十几年就是在等这次机会,在市场看起来没变,石油价格降低时我们把税放进去,所以不是先降价再加税的问题,而是两步并作一步,一下抓住时机把这事儿做成了,大家看起来价格没往上扬,但实际上税加进去了,这实际就是降价了。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但我自己感觉是想明白了。

网易财经: 贾老师很巧,坐在您身边的是刘律师,她代表中国2400个车主提出了一个诉求,先降价再改革,您刚才说两步并成一步了,刘律师,可能您有一些意见,您可以问一问。

刘家辉: 贾老师所的关于屯油的问题,实际上我觉得也不是一个拦路虎,因为国家完全可以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防止屯油,这一点儿都不难解决,但降价和征税分两步走,不能以某一部分不法商人屯油赚取利润为理由不让程序顺利进行,感觉这不是很能说服我们。

网易财经: 史老师,刚才贾所长也说了,我们的问题可能是两步并作一步了,在进行访谈之前我们对网友也做了调查,很多网友对改革还是持否认态度的,认为过快了,因为14年,酝酿了很久,但征求意见的时间却很短,只有一周,这一周时间能不能把一些漏洞和问题解决掉呢?

史丹: 我觉得这14年的争论,在争论过程中恐怕也是促使有关部门逐步完善方案的过程,这14年不是白争论的,对有些问题肯定还是有所改进的。7天时间的确不是很长,但在燃油税已经有14年争论垫底的基础下,并不是突然在7天后就推出的,我觉得现在中国还是要考虑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因为征收公开方案本身改变一个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表现,为什么时间这样短?我的理解是,现在的油价,实际涨价风险还是存在的,政府把风险留给了自己。趁着国际油价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完成改革,如果拖三四个月四五个月,可能油价又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就是要抓住时机,什么叫时机?就是在瞬间,不可能时间拖太长,这是我的理解。

网易财经: 贾所长您认为呢?

贾康: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也问过,他说我们搞一年的征求意见时间,是不是会更充分一点?按照这个逻辑,我们是不是可以无限延伸,征求一百年那方案不是会更完整吗?总体来说,任何经济方面的政策不可能百分之百完满,有一个权衡,但现在制约我们最大的因素就是时机能不能抓住,另外刚才史教授已经提到了,决策层基本判断实际是已经足够让我们形成一个方案框架了,在这个基础上再征求社会意见,和民间社会互动之后完善方案,当然这一个星期能不能让方案更好,还是受制于时机这个大因素,苦苦等了这么长时间,时机终于来了,一定要抓住不放。

我个人收集各个方面民意的反映,大概归类为“6+2”,不管怎么分,大体可以看出大家最主要关心的问题和最主要的建议,应该说,听取民意这个形式,征求时间稍微长一点、但一点,都不足以走到否定这个时间窗口的根本意义上去,应该还是充分肯定政府国务院征求民间意见的这个举动,这是一个进步。

网易财经: 刚才您说6+2,您能简单介绍一下吗?

贾康: 我找一找吧,我这里有一个记录。

冯世良: 我先说一下这个问题吧,公布的日期是12月5号到12月12号,从自然天数上来看比较短,但我觉得还要看另外一面,我们成品油价格改革要进行市场化,实际上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征求老百姓的意见,只不过没有书面的东西,我们各个群体、我们的协会、我们的企业也在积极给国务院打报告,来提出我们对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意见和措施,在这次出台的征求意见稿里我关注到我们对四个方面的弱势群体都有很详细的描述,怎么直补、怎么减少对弱势群体的负面影响,从自然天来看时间较短,但我们前面已经议论那么多年了,从整个过程来看,并不短。

网易财经: 作为车主来说,您认为时间短吗?

刘家辉: 有专家说过,这十几年都是燃油税改革策划的历史,对我们来说,一直都是观望者,到底怎么改,信息确实是不对称的,7天征求意见,这确实是一个进步,这个进步我们认可,但我们希望更能够让我们消化一下方案,因为对这个方案我们还没有很充分的消化。

在此我真的很感谢网易财经,能够让我到这里来说说话,像我们这几位,国家税收的代表,那位是石油企业的代表,那位是学者,我是消费者代表(笑),是一个缩影,但实际上我只是一个法律人,我代表不了用油企业,我代表车主,但车主里也有很多类型,就我个人而言,我只能从法律方面说一说这个事儿,但这个方案的实体问题我说不了,所以我还是很困惑,希望国家能给一个更充分的机会,让用油企业真正参与进来,能给一个平台,刚才我说过,这不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斗争,而是一个经济利益的协调和谈判,国家利益可以进行谈判,消费者利益、石油企业利益、用油企业利益……我们需要有一个对话的过程,关于定价怎么定,收一块钱的税,为什么要定这个价格?要告诉我们依据。定价机制、成本怎么核算……都要告诉大家,我想,这个民众关心的重大税种的推出如果能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我相信它就能够实施得很顺利,如果都是一片骂声,怨声载道,那我觉得它推出的意义就不会很好,让大家心里不顺畅,我觉得方案公开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我觉得确实需要一个很好的对话机制,这个机制要让我们把意见充分表达一下。

网易财经: 我问一下刘律师,刚才您说的用油企业是指什么?

刘家辉: 比如那些运输企业,运输公司、物流公司,有一些是个人、有一些是企业,用油方是一个消费者的概念,这里面有很多,我不能完全代表他们的意见,因为我是学法律的,没有办法研究特别细的实体的问题。

贾康: 从静态来看,这些企业现在的价税费改革在实施初期没有心理负担,因为实际用油的构筑价含税以后仍然是不高的,甚至还低一点。现在的原则是多跑路就多加油,多承担税负,这对运输企业来说,无论是用油的还是客运的,还是出租车行业,都有这样的问题。我听说有关方面对特殊行业的政策还会细化,不排除必要的扶持政策,但要说扶持政策搞得很细很具体,我估计也做不到,因为各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但是不是至少对于大家都关心的出租车行业做一些扶持,我个人觉得,能不能结合出租车行业的改革来出台一些政策,现在各个城市的出租车行业都有很强烈的抱怨,应该结合这个矛盾找到一个配套改革的方案,这不是单一因素的考虑,而是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刘律师的建议对,以后网易还要找用油企业到现场直接说,听听他们的诉求,还有出租车,我觉得出租车行业一定要找,要找他们的公司,还要找出租车司机,因为出租车公司和司机现在明显不协调,这个建议很好,应该听取民意,用你们的平台更多角度的听取。

刚才主持人问的问题我简单说一下,有关部门针对前些天从网络上等各个渠道综合起来的意见反映出来至少有“6+2”,从面上来看60%甚至更高的发表意见的声音是赞成的,60%左右的赞成面,但大家还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

第一就是你前面说到的,为什么不先降价?这是一个比较多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方案设计上税收负担是高还是低?对这方面大家关注也很多,有认为偏高的,也有认为偏低的呢。但听到声音说认为偏低的更多是知识阶层;第三个问题,在当前这个时机征税是不是不合适?因为大家觉得经济寒流来了,怎么你还出了个税?但我个人感觉,跟大家说清楚这是费改税大家就会明白了,我们不用再交养路费了,这个税替代了。第四个大家说得比较多的就是人员安置,怎么解决呢?也有人说,我们这些年下岗的人这么多,怎么这次你特别注意要妥善安置呢?这也是一种角度,各个角度都要让人家说话,我推测发表意见的人自己或者家庭成员有过下岗的情况,政府没这么重视,这次怎么政府这么重视,提出这些问题的角度都有。

第五种,油品行业的利润和税收怎么用?去向呢?据我所知,税收专款专用的原则已经明确了,替代养路费,扶助地方撤销二级公路收费,扶助必要行业,还有农民、渔民的补助。但要说利润怎么用,这就扯到石油行业的问题了,今天石油公司的代表没来,可以请冯老师讲一讲。

第六个问题是国际比较,国际比较下来到底是怎样的情况,前一段时间有些媒体上有些专家说比较以后我们是趋于中等偏下的,和中等国家比、和欧洲也比,有些人说,你怎么不比美国?我们比美国高。确实,这个情况说得很准,但美国的情况是它的国情决定的,美国被称为汽车轮子上的国家,它一向是凭借着它丰厚的石油储备,自己不动,都封死了,然后从世界上把石油进口过来,再实行低税政策。有人说中国要发展起来,按美国这种政策,全世界的石油都给中国都不够用。这是六大问题。

后面还有一个“+2”,有点儿展开,对于二级公路的问题问得更细了,为什么说“逐步有序取消”,有一个时间表,有人心急一点儿,问为什么不一步取消,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政府在这里面是不是有别的主意,意思好象是说政府现在财政收入在往下降,政府是不是打主意趁这事儿捞一把?出来了这么一个意见,听到有关方面的总结说至少有这么“6+2”,八个总结出来的比较集中的意见,但这也是前几天的情况,这几天我没有来得及时间去问。

网易财经: 今天贾所长来网易十分不容易,推掉了很多会,我们也请到了十几位各家报纸的记者来到现场,机会不容易,提问机会再给他们吧。

提问: 国家现在在物价涨幅持续降低的时机之下推出燃油税,我想问一下,成品油价的改革推出之后会反过来对我们国内的PPI、CPI产生什么影响?另外国家会不会抓住现在的时机继续把水价、电价、煤价等其他资源性产品的改革推出来?谢谢。

贾康: 刚才说的实际上是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对于下一阶段的CPI、PPI有什么影响,现在我们看得很清楚,CPI、PPI都在走低,而且PPI是急剧下降,现在大家不太担心物价问题了,但这只是我说的时机,如果一个劲儿走高,我们再把税加上去,操作上、各方面承受力过不来;现在无非就是抓住一个时机把配套改革推出去,以后油价是这样的机制,原油跟国际原油价格直接接轨,按我的说法就是直接联动,外面怎么动里面怎么动,为什么?不这么动你买不进油来。人家的价位上去了你要低价卖人家不卖,人家价位低了你高价买也没道理,中国现在50%是靠国外原油的,这没有选择,中国搞市场经济,我们在价格方面要和人家直接接轨。但是成品油接轨,外面怎么变,我们也要跟着方向变,但不是直接变,而是要缓冲一下,缓冲有好处,我们的成本条件、流通费用、给各个方面减少冲击的考虑都有好处,但总体而言,以后的民众生活、用油企业都是在这样的机制里,跟着人家水涨船高,在市场经济必然会存在一定风险的状态,但在客观上也有好处,不会过多的让政府在里面这儿挑一摊儿那儿挑一摊儿,政府规范化,民众也能从市场经济里学会更好的理财,市场经济有涨潮也有退潮,物价也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这是必然的。

贾康: 第二个问题,其他资源性产品价格的问题,我个人说得直率一点,在长期走势来说会提高的,因为过去中国资源产品的价格是偏低的,必须要逐渐解决资源产品价格的不完全,实际上我们资源开发者所支付的成本是不完全的,这样他就会更粗放的开发,实际他应该承受很多成本,加入很多因素,包括资源开发所带来的所谓经济中负的那一面,以后从长远来看,社会上要发生这些负的东西的成本,最后应该让他内部化,这都体现在资源产品的价位上,从这个趋势来看,从不完全成本走到完全成本,另外要鼓励大家更珍惜的使用资源,价格是要逐渐走高的。当然我感觉有关方面也要周密考虑,在调整过程中不能让利益相关的群体感觉冲击太大。

网易财经: 对,水电价和每个人都离得很近,史老师您怎么看这个事儿?

史丹: 我赞同贾所长的意见,从长期趋势来看,资源性产品的价格肯定是往上走的,无论是它的资源稀缺性还是从环境来看。从短期来看,电力需求这段时间在减少,已经是负增长了,如果再提高电价,恐怕不利于需求的增长,但另一方面,我看报道说五大电力行业全部亏损,也是因为煤价和电价没有理顺关系,我想现在也是进一步改革电价煤价关系的时候。

网易财经: 冯老师,您认为石油这块会不会调呢?特别是成品油这部分的价格,将来会不会真正和国际接轨?

冯世良: 成品油真正的国际接轨,在这次出台方案时实际还是中国特色的市场化,不是完全接轨的,它要参照原油的国际价格基础,考虑到国内炼油厂的成本,再加上一部分利润来决定价格。另外实际上从国际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完全放开价格接轨,各有各的国情,刚才说美国,美国和英国接轨吗?也不是,我想都要根据各国的国情来决定各国的能源价格。

网易财经: 贾老师,刚才您也提到,将来燃油税改革之后,可能会比现在的油价要降低,您刚才也谈到了,您能说一下为什么会降低吗?

贾康: 现在有这个操作空间了,国际油价往下走,我们这块不降价,这等于是一个空间,在配套改革联动时正好把税加进去了,这样整个价位不上升,甚至还有点儿降低,各方面好接受,也不会出现先降价以后,有预期以后到处都屯油的情况。

网易财经: 燃油税之所以改革难,孟老师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均衡地方利益的问题,一些高速公路收费减少了,地方没有钱了,怎么拿钱修路呢?特别是取消了养路费的问题,将来取消养路费之后,地方利益怎么平衡?

贾康: 您追问的这个问题和前面一个问题有关,二级公路为什么要逐步有序取消?二级公路收费给地方政府提供收入来源以后还要继续建设二级公路,这是他们的筹资渠道,如果一下取消,后续的又跟不上,对于平稳的经济建设肯定是会产生损害的,所以现在第一步先取消一半左右,剩下的,找到其他的资金来支持他时,再把这部分取消。

网易财经: 不让地方出现太大的消极因素。

贾康: 毕竟现在的筹资机制对于提供地方基础设施来配合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它的作用的,这个筹资机制我们把它变换到其他渠道上,这种变化他们会有一种瞻前顾后的考虑。中国很多事情都是要渐进的,客观来讲它是不是有正面作用呢?解决筹资的问题,但我们长久停在这个问题上,负作用就会放大,社会对它的意见就会越强烈,所以配合这次改革,在二级公路上养路费是逐步取消。

网易财经: 现在遇到一个难题,取消二级公路消费,据统计说有30万人将下岗,这些人将来的就业怎么办?

贾康: 据我们统计是30万左右,不到40万人,这也是前面有人提到的问题,现在特别强调要稳妥,一定要让他们都有可靠的安排,这么大的中国,实话实说,只要方方面面协同起来,安排这30万人是做得到的,不会有什么过不去的困难。

网易财经: 现在还有很多人对一个问题很关心,政府讲现行汽柴油零售基准价格允许上下浮动改为最高零售价格。

冯世良: 实际这个问题是保护消费者利益的一个最佳的政策,有些中间流通环节的利润是比较高的,政府限制了最高零售价格,就是限制了流通环节的利润,这样可以稳定市场,最终让消费者得到保护。如果不限制最高价格,它就会无限制的往上涨,加得太高就会让消费者受到伤害,这个政策是非常好的。

贾康: 我们这个政策是封顶不托底,顶封住了,让市场竞争,竞争里走多低我也不托你的底,让企业优胜劣汰,但政府保护了最基本的消费者利益。

网易财经: 刚才谈到燃油税改革,税收收入分配会不会改变?

贾康: 现在是专款专用,非常明确,也会有监督机制。

网易财经: 这样会不会产生所谓的寻租腐败的空间?

贾康: 如果有人在这个过程中贪污,那肯定会抓他的,因为财务管理是非常严格的。

网易财经: 还有问题要请教四位,您认为现在的成品油价格是否应该跟国际接轨?

史丹: 我自己的观点来说,它应该是实行市场定价,并不是接轨不接轨的问题,现在我们所谓的接轨,我们原油进口50%是依靠国外的油,必须跟国外的油价接轨;而我们的成品油大部分是国际进口我们自己加工,和成品油有点区别,和原油也有区别,成品油定价我认为更多应该由国内供需因素起作用,但因为你的原料是进口的,国际市场价格对你的价格肯定是有影响的,它的改革方向应该是市场定价,完全与国际油价接轨,因为国际供求关系和国内供求关系不完全一致,有时候这种调节反而是负的,汽柴油和咱们国内对汽柴油的需求不一样的,所以我认为应该是实行市场定价,不能简单接轨。

网易财经: 贾所长认为呢?成品油和国际油价接轨您有什么观点?

贾康: 我的理解,间接接轨就是要结合很多因素,结合国情和国际的因素。

冯世良: 不是成品油价格和国际油价接轨,我们要理解一个词,不是价格的水平接轨,而是我们现在推出来的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市场化,让国际成品油和国际原油尽量随着高低进行变化,不是成品油和原油价格水平的接轨,而是定价机制的市场化。

刘家辉: 刚才你说价格的问题,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这次方案里说了关于定价机制的问题,国际市场的原油价格加上国内的平均加工成本、加税收和合理利润,等于出厂价格,现在出厂价格由这几个因素确定,因为成品油的价格确实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价格,我们希望它是公开的,不能说它是商业秘密就不公开了,如果不公开,我们怎么能认可这个出厂价呢?或者怎么证明到我们手里的价格是不虚高呢?它应该受到《价格法》的调整,我认为是这样的。

网易财经: 贾所长,您认为这次燃油税改革最大的意义在哪儿?

贾康: 它的意义当然很综合了,它推出有一系列的好处,对于消费者好、对于企业好、对于我们整个经济生活都有好处。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多数私家车拥有者是受益的,从近期来看,首先是减少了每年1000多块的养路费,以后再精打细算,小日子过的好着呢,当然政策是鼓励私家车车主少跑路,坐公共交通,当然对政府也有要求,你得建成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体系,这对大家是都有好处的。

对于企业来说,在市场经济环境里,要适应市场经济的竞争,过去大家感觉经济社会里相关因素多了一点儿,通过价税费改革以后我们的竞争机制可以慢慢得到发展,这是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市场经济健康成长的。

对于政府来说,政府要对民众负责,公共财政把费变成税以后更规范了,公共财政更透明、更有利于规范,而且在这里面,各个行政主体合在一起,大家的行为会自然而然的被经济杠杆调节成节能降耗,因为从利益主体来说都希望尽量的减少行驶历程。对消费者来说会考虑很多因素,潜在购车者购车时首先会考虑购买小排量、低能耗的车,大家都往这个方面想,解决了代步需要的同时也降低了社会的总消耗,而道路通行率提高了,小排量的车合在一起比大排量的车合在一起通行率更高,车也跑得更快,这样消费者的选择就会拉动生产者,生产汽车的厂商就会更多考虑生产排量的车,而且会千方百计、方方面面的来开发低油耗的功率和技术。

贾康: 说到大道理上,这关系着科学发展观,这是一个很显而易见的作用,减排的效果是降污,空气质量会得到提升,大家的环境会更好、更符合现代生活理念,这有一系列的好处。

网易财经: 您的观点和史老师很相似。

贾康: 我跟史老师都是做研究的,我们喜欢把这些东西一点点的列出来。

网易财经: 这次改革是用油越多成本越高,有一些工业企业的用油成本增加很多,这样会抑制一些工业生产,会不会对工业生产企业造成很大的影响。

贾康: 高耗能的生产企业肯定会受到很大的压力,这样也好啊,他会千方百计的搞替代能源,太阳能、风能、热能……更积极地开发出来去替代燃油。

网易财经: 时间比较紧了,问嘉宾最后一个问题,虽然大家是嘉宾,但同时也是在其中的参与者,如果让你们给这次改革方案提一些意见,你们会提什么意见?刘律师您的意见多,您先来吧。

刘家辉 :(笑)我希望能够更公开、透明一些,能够让我们把方案消化了,给我们一个平台对话的平台,再推出改革。现在准备确实不是很充分,我都还没有完全消化。

网易财经 :史老师呢?

史丹: 我认为这次改革,价格机制本质深没有改变,我的理解它是为了配合燃油税的改革,当燃油税改革成功以后应该及时推进成品油价格机制的改革。

冯世良: 我提出一个个人的看法,因为我注意到刚才刘律师提了车主的意见,实际上我们注意到我们政府已经进步了,我们推出政策还征求大家的意见,以前这种举动不太多,这是一种进步;还有就是要进行完善,进一步按照程序,和民众做沟通,直接听取消费者的意见,这样可能会更好,现在可能没有互动的机会,效果会不太好。希望政府能进一步完善履行职责的程序。

网易财经: 贾所长,您是前些日子给政治局常委讲课……

贾康: 不,我们是座谈。如果说提建议的话我想提两条,第一,以后改革方案有没有可能采取听证会的方式来征求民意,上次我们在个人所得税800块钱往上提时开过一次全国人大主持的听证会,我觉得那个经验应该总结。

网易财经: 效果怎么样?

贾康: 我认为效果是不错的,它是一种制度建设的进步,当然不是这次我们要这么做,这次要抓时机,但那次的经验很好,以后要多搞改革方面听证会的形式,现在大家都关心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不是应该再提高,如果有关部门认为需要有相对大幅度提高时,我认为应该再开一次听证会,因为这种意见不能简单的少数服从多数,如果大家投票的话肯定就是别征个人所得税了,但应该有一种听证会的方式,有助于科学决策的方式,刚才刘律师说的很正确,让大家把方案吃透了,各个利益诉求者都来说自己的道理,把道理放在一块儿讨论,大家一起参与。

另外,我个人感觉这次价、税、费的配套改革值得肯定,因为不再是多因素了,有没有可能在改革方案下一步实施过程中配合上出租车行业、其他一些被人们认为有垄断色彩行业的深化改革,我认为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既然矛盾已经越来越明显,摆在了社会面前,我们就应该听取方方面面的意见,争取形成一个大家可接受的改革方案。出租车行业的矛盾,据我观察,这个矛盾是年深日久,应该借助这次机会推动这方面的改革。

垄断行业的利益有它的合理成分也有它的不合理成分,不能简单说什么垄断都不存在,任何国家做不到,但有一个把握的问题,在中国市场渐进的发展过程中如何健康推动它的改进,我觉得应该结合在一起。

把深化改革转换机制的因素尽可能加上去。

网易财经: 借这个机会把几大难题一起解决了?

贾康: 能解决最好,最好是推动它一下。

网易财经: 这是一个难点的问题。还有一位记者要提问。

提问: 我是南方日报的记者,今天来得比较晚,没有听到前面三位老师讲的,我最后一个问题是这样的,刚才主持人问到,在中国,交通用油在结构里并不占最大头,最大头是工业用油,我看数据是50%以上,交通用油是20%左右,刚才贾老师讲价税费三者改革,是通过把费用加在税里,实际上除了对交通行业征税之外,对其他社会整个用油行业都是征税的,这对水利、轮船、机械、铁道、航空等非交通运输的行业的影响都是很大的,这些行业和取消公路六费实际是没有关系的,这次燃油税推出增加了这些行业的经济负担,而我们国家经济在加速下滑中,国家正在提倡减税,推出燃油税会加重这些行业的负担,刚才贾老师说这对高耗能行业是一种反向促进,寻找替代品,但对这六大行业来说好象不能马上找到替代的,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第二,我想了一个办法,也是很多消费者提的,既然你把他们的成本提高了,油价又这么高,美林估计三个月之后还会下降到25美元以下,干脆我们现在就把油价做明显的下降,反正也有下降空间,这样几大行业的成本也下降下来了,不知道这个观点四位老师是不是赞成?谢谢。

贾康: 第二个问题,它就是要跟着走,水涨船高,当然在燃油方面叫做间接,但方向也是一致的,你前面那个问题,我个人感觉无非就是这六大行业的经济压力加大,隐含了在竞争中使他们优胜劣汰,努力使用更节能的工业技术的作用,这还是一种健康的压力。

提问:在现在的经济形势下,减税的呼声很高,征燃油税是不是让他们更困难?

贾康: 现在的经济形势应该减税,但也有增税的理由,比如资源产品,我们过去的价格是偏低的,如果在减税的同时让资源产品的价格适当上升,那么它就可以更好地推进大家节能减排,这无非是组合里对度的掌握的问题,不能说这一轮经济有下行压力时我们只能减税,结构性的减税和增税实际是可以组合在一起的。当然现在我们首先还是要更强调减税空间,给企业和社会成员更多升温的帮助。

提问:结合昨天发改委的许司长说的,还有降价的空间,这是不是意味着油价可能会下调?

贾康: 那应该很权威的。在操作时点上,可能价位不会升反而还会降,而且这时候把税加进去了。

史丹: 我补充一个问题,刚才您的第一个问题说原油50%是用在工业上,恐怕你的数据有问题,因为石油包括成品油,和原油统计到一起,工业占50%,如果把原油和成品油分开,成品油更多还是在交通运输行业。这个税是针对成品油征税。刚才贾所长说的,结构性的税负调整,我非常赞同他这一点,减税应该是减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燃油税更多的作用是促进节能减排的,而从我们国家目前来说,在资源环境压力非常大的情况下,要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这方面的税收,从趋势来看是要继续加强的。而刺激经济,恐怕会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减负,作用点是不一样的,效果也不一样。

刘家辉: 我觉得这位记者提的问题非常好,大概齐就是刚才我想表达的,不仅仅是运输行业,还有非运输行业的企业都应该参与到燃油税改革的“听政”环节当中来,因为在我此前看到的报道中几乎没有听见他们的声音,就是我们的车主在说,但实际上对他们来讲,这对他们确实是不公平的。

冯世良: 我补充一点吧,刚才他讲的50%不是指成品油,而是指石油,这次改革只是成品油的价税费改革,成品油基本都是用在交通和农田灌溉上。

网易财经: 概念上要更清晰一些。好的,今天用了将近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请来了国内特别有代表性的四位专家,分别来自财政、社科院、中国石油化工协会以及法律界,谈了燃油税改革有哪些变化,同时也给政府部门提供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我觉得我们这次讨论会在国家燃油税改革的过程中留下我们的意见,这次燃油税改革讨论就到这里,谢谢北京观察的各位网友,谢谢,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