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吉林制药重组构想 | |
吉林制药重组方案:第一步,公司拟将全部资产及负债、业务出售给大股东吉林金泉;第二步,以8.30元/股的价格向特定对象发行不超过9亿股A股,用以购买青海省滨地钾肥100%的股权,并购买冷湖滨地拥有的大盐滩标的采矿权、标的土地使用权。大盐滩标的采矿权、标的土地使用权的持有人都是冷湖滨地,预估值约56亿元。滨地钾肥的预估值为16亿元,冷湖滨地持有其70%的股权,为控股股东。很明显,本次将注入吉林制药的资产主要来自冷湖滨地。 上述重大资产重组完成后,公司的主营业务将从化学制药转变为钾肥的生产与销售。公司预计重组后,08年下半年可实现净利润1.6亿元,09年可实现净利润5.2亿元,2010年可实现净利润8亿元。按照定向发行后最大可能总股本10.58亿股计算,每股收益至少分别为0.15元、0.49元、0.76元。 7月16日公司公布重组方案并复牌,股价连续4天无量涨停,之后因为市场质疑于7月22日再次停牌,现正接受深交所、吉林证监局、青海证监局三家监管部门调查。 |
|
![]() ![]() |
|
滨地钾肥股东关系图 | |
吉林制药此次增发的对象不仅是冷湖宾地,还包括滨地钾肥的其它6位股东,他们共持有滨地钾肥30%的股份,此次滨地钾肥估价16亿元。 |
|
![]() |
|
吉林制药股东关系图 | |
![]() |
探寻吉林制药和滨地钾肥重组动机 | ||||
|
||||
![]() 吉林制药二次宣布重组前后股价走势图 |
吉林制药解释重组动机 | |||
本次重组背景:由于行业不景气,再加上公司的历史负担过重,使得公司的生产经营陷入困境,为了帮助公司摆脱困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司拟注入钾肥资产。
本次重组的目的: |
注入资产价值真实性研究 | ||||||||||||
根据吉林制药的公告,拟通过定向增发置入72亿元钾肥资产。其中一块是滨地钾肥100%的股权,估价为16亿元;另一块是由冷湖滨地持有的采矿权和土地使用权,估价56亿元。但为此估价的“北京山连山矿业开发咨询公司”表示:没有对滨地矿产出具过正式报告,只是对它进行过预估算,到现在也没有给滨地一个文字报告。” 然而,令人惊异的是在没有正式资产评估报告的前提下,吉林制药本次重组的独立财务顾问——华欧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却据此作出了天价收购方案。那这两块资产到底值多少钱呢? |
||||||||||||
|
|
吉林制药重组涉嫌违规操作 | ||
重组前三位钱氏股东大量买入 从公告中可知,三位钱氏股东——钱程、钱国辉、钱尧志在重组前占公司股份的1.67%。经调查其中钱国辉是吉林省财政厅驻京办联络处主任。他表示在四月份时便以6元多的价格赔钱卖了,但公司公告中的前十大股东还有其名。而另一位钱氏股中钱尧志在吉林制药两次重组计划前,都在大量增持公司股票。[详细] | 关联信托公司涉嫌内幕交易 当地的一家信托公司将为解决吉林制药银行债务提供担保,而该信托公司还是吉林制药无限售条件股股东。在重大重组停牌前买入股票,又参与重大重组,该信托公司的双重身份使其难撇内幕交易的嫌疑。今年一季度,该信托公司闪电增持吉林制药。至3月31日,该信托公司持有吉林制药141.02万股,占流通股份的1.37%。[详细] | 停牌消息疑被提前泄露 吉林制药21日晚间披露公司自22日起停牌核查,而早在当日上午,这一消息就在网易股吧中不胫而走,消息散布者的ID为“银河舰队”。7月21日上午9时51分,银河舰队在股吧的吉林制药吧中发帖称:“今天晚上会出停牌调查公告。”下午14时57分,距收盘仅三分钟时间,“银河舰队”再次发帖提示吉林制药将被停牌核查。[详细] |
![]() |
编辑:顽主 2008.0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