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会场十一: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 直播回顾直播时间2008-05-10 16:00
 
[吴晓灵] 大家注意国外很多证书考试当中有一门课叫职业道德,因而我们想作为金融业是为社会服务的,我们的服务精神和职业道德是重要的。谢谢嘉宾给我们带来的经验,也谢谢大家的参与。
[吴晓灵] 同时刚才还讲到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如果没有一个比较高水准的职业道德,没有一个说内心想把这个做得更好,我想有更多的规则都是难以落实的,如果我们有内在追求的话,可以把规则变为我们内在自我约束,这是自我道德的情况。
[吴晓灵] 谢谢史达德先生,您回答得非常好。您提到了两点,一个就是金融机构到底是综合经营还是单一经营,这个出发点是满足客户的需求。我想这种理念值得我们学习。金融业是一个服务业,我们应该有客户至上的服务意识。
[史达德] 前面我们也讨论过到底是规则的监管,还是说是基于共识的一种监管、基于原则的监管?我认为这也是两者都有。
[史达德] 前面我们也讨论过到底是规则的监管还是说是基于共识的一种监管、基于原则的监管?我认为这也是两者都有。关键是大家都希望能够保持维护金融产业的健康,而不是滥用。比如说像内幕交易,或者说是保持机密等等,有一些是在法律当中规定的,比如像洗钱这些事命令禁止,这不是最佳做法,这只是法律的规定。
[史达德] 回到你的问题,这是一个规定还是一个文化?我觉得两者都有。关键是大家都希望能够保持维护金融产业的健康,而不是滥用。比如说像内幕交易,或者说是保持机密等等,有一些是在法律当中规定的,比如像洗钱这些是明令禁止,这不是最佳做法,这只是法律的规定。
[史达德] 在英国,我们发现,一个单一的监管机构是比较有帮助的。每一个企业,不管你是做什么样的业务,都是由一个监管者进行监管的。不管是证券、银行业、保险,还是其他的什么,现在市场上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在我的发言当中我提到了一部分。比如说像伊斯兰金融等,这些产品不知道该把它归到哪一个行业当中,所以说,这些金融企业不再把自己视作单纯的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
[史达德] 谢谢你的问题和评论。我要更正一下,其实在我们这边我们没有这样一个叫做全能银行业务模式,这个只不过是论坛的一个说法。实际上我们这边的金融机构,有的银行是做保险,有的并不做保险业务,我们在这个里面的讨论,这种混业经营到底是好还是坏,其实并不是我们能够真正决定的,而是由市场决定的,是由这些金融企业他们的董事会决定自己到底采取什么样的经营模式或者经营策略。
[现场观众] 我曾经对伦敦很多金融机构做过访问。我访问了不同的机构,让我感觉走到了一个机构,就有一种非常广泛的东西,这就是鼓励大家共同创造环境。我不知道是他们之间的相互需求导致的,还是别的情况导致的?因为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大家有共同收益了,就不是猫和老鼠之间,这是一个完全相同的利益。比如说在一个网站上可以看到有一些做得很充分,我想请您谈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吴晓灵] 谢谢。现在请现场观众问最后一个问题
[周延礼] 刚才说这已经说了一段时间,有没有实际的动作,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就会有一些实际的动作。现在已经有一个就是工商银行和太平集团,这个不便于我说,他们自己会发布这个信息,不久会有一些信息给大家。
[周延礼] 前一段时间主要通过各自的代表形成更好的合作形式。之后改善资产负债表也好、提高银行业的资产结构与业务结构也好,我认为都是必要的。
[周延礼] 以前我们是分业经营、分业管理、分业监管的格局,所以分业经营的趋势不断的深入发展,有利于提高行应的效率,发挥了成本低、效率高、竞争力的目标要求。这样我们有必要来发展在银行和保险加强方面的合作。
[周延礼] 引用我们古代名家的诗句就是说分久必合,反映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的。
[周延礼] 国外有一些例子,也有失败的,你刚才说的一些例子,是以保险业为主业发展起来的。但这不是说所有的收购都是成功的。我们要看收购兼并者他们之间的合作用意,比如说像一些信息共享,客户资源共享这样的合作。有一些合作是不是成功案例,这需要是见仁见智的,在某种程度上是成功的。根据需要来说,公司的发展战略提出来我可能要进行分解这个业务,把赚的钱再补充银行的充足率,再改善银行的状况,这是可以的。
[周延礼] 我觉得要看适不适合你,如果适合你的话,你看到的这个优点在什么地方,同时要注意区别,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一定要大于你的缺点,甚至大于你的弱点,在这里需要短期的看,长期的也要看。在这个之间找到一个利和弊的关系,这样通过风险的分析,财务状况的分析,对当前资产负债表研究和以后的资产负债表进行一个趋势研究,这样可以确定你是长期合作还是短期合作。
[现场观众] 金融混业的国内外反差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经验和教训?另外,我想问一下我们银行投资保险公司这一块也一直说慎重选择三到四家试点,我不知道这个试点具体可能会考虑他们一些哪些标准?我们制定细节的时候从哪些方面对于风险管控进行考虑,就是细节制定是怎样的。
[吴晓灵] 谢谢。请下一位提问
[周延礼] 一方面要实现高效,另一方面要减少风险。这就是为我们要平衡执法的效率和防止这种风险的出现,防止混业经营风险的出现。我不知道您能不能同意我的回答。谢谢。
[周延礼] 刚才一位先生说到可能是基于风险的监管好,还是基于规则的监管好?从我们的角度来看,我们尽可能的防止风险,然后基于条款。因为监管的人他们做的是什么呢?我们做的就是关注风险,尤其是系统性的风险,一旦出现了我们要很关注,我们要找的是为什么出现这样的风险,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我们要尽可能在两者之前寻求平衡。
[周延礼] 刚才你还说到执行的效果,尤其是监管部门执行效果的问题,我觉得这个很好。我们说到金融混业、保险混业,我们要做的尽可能减少商业成本和业务的成本,我们进行混业监管,不管是保险公司还是银行公司,我们都应该对他们进行关注。我们尽量防止负面效应,那就是风险。
[周延礼] 从监管方面来看,我们看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是不是能够找一些很好的顾问,这样可以有非常好的专业知识。这很好,我们支持这样做。但是另一方面我们有防止利益冲突。我们有非常严格的纪律和规定,无论是在监管者还是在企业里面工作,你现在为你曾经监管过的企业工作,我们尽可能防止这种利益冲突的情况出现。所以我们想在这一些方面做一些工作,我们希望有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同时我们还能够希望市场达到足够的客观。
[吴晓灵] 谢谢。我想周主席应该回答一下。
[现场观众] 今天全体大会中间,我听到有一些针对混业的讨论,我自己的个人想法就是资本充足率的标准,并没有能够非常足够的严格进行观察,如果要进行有效的监管,我觉得要看银行以及保险公司,他们是不是有足够的流动性,不仅仅只是足够的资金,而是足够的流动性。我觉得一个黄金标准80%就足够了,是这样吗?
[现场观众] 英国的混业监管方他们的做法就是我们刚才说的猫和老鼠的差异,我们发现那些潜在的老鼠要犯错误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优秀的老鼠跟他们合作,给他们提供一些建议,告诉他们内部可能有什么问题,我不知道中国政府有没有考虑,将一些原有的业内人士,退休的一些经验人士引入到监管部门作为顾问。
[现场观众] 我以前是一个银行家,我想说三个意见,各位专家做的发言对我的影响很深,第一个就是理论和实践的差别,比如说UBS,他们有这么高一个混业经营的标准,但是你有这么当的标准,有很多银行没有办法把这些综合强严格实践下来。实践下来,这种综合强标准没有办法实现,有一些标准被破坏了,不管是因为朋友,有的时候是内幕交易的规定被破坏了,规定在那边并没有实现。字面上是有规定,但关键是执行,就是执行的方式。我们要看执行的效果怎么样,这是我的一个理解。
[吴晓灵] 谢谢。下面请大家提一下问题。
[蔡洪平] 我认为这还是有商业的互动性在里面,目前看到的都是持股结构多一些,这还有待实践。
[蔡洪平] 谢谢吴行长,这是一个考试,目前从商业的情况来看,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的互动性是比较强的。相对来说,保险公司就要间接一些,不是那么的直接。目前看到的,你说得非常对。其实商业银行里面也在延伸,比如说商业银行也在做管理,投资银行业也在做。
[吴晓灵] 是不是在综合经营中,证券业务和商业银行业务兼容的可能性更大一些,跟保险业务有一些不同。我利用我的特权问了两个问题,一会儿把提问权交给大家。
[蔡洪平] 比如说你在公司做什么的,同时要看业务的发展是怎样的,这些信息是可以的。具体的财务信息和交易信息,这是受到限制的。这个也不允许谈。
[蔡洪平] 客户的基本信息是共享的,比如说这个公司上市以后,公司是什么业绩,年报、目前公司想做什么事情,就是这一块。我们要受当时签协议的时候,里面有一个约束,如果约束这个信息,是不可以的。如果没有签这个东西,我们的信息是可以有某种共享。但是又有等级的。
[蔡洪平] 要共享的只是一个表面,我不可能说具体的情况,我们不可能越过这个墙的。比如说我现在是一个主席的位置,我如果要找研究部门的人,我不可以自己打电话,EMAIL都不可以,我必须通过别人找到。等到批准以后再允许,我绝对不能自己找,我就说我有什么事找他谈。
[吴晓灵] 今天蔡先生的实际案例非常好。我想利用一下主持人的特权,在综合经营当中,困扰中国的有两个问题:一个就是你们讲到的,在一个综合集团当中最大的就是可以节约成本,节约成本就有一个信息共享。这个信息共享在不违反协议的条件下可以进行共享客户信息,这样可以成为另外一个部门的成本。我想确认一下,因为每次我们讲综合性,各个部门需要有信息的屏蔽,这个信息屏蔽和信息共享怎么来处理?
[蔡洪平] 当然今天总结这样的教训和经验还为时过早,但是从表面上看,我认为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由于美国在让全世界埋单,欧洲是最多的。很多人评估说没有问题,我们把私人银行和商业银行都看了,这是花旗和瑞银研究报告认为的。而且投资银行里面是一小块的部门。我们现在走上了非常康复的道路,目前全球业务冬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到来。我想综合性的银行还是有很多优势,我说的这些不一定成熟,仅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蔡洪平] 第三从风险来说也是必要的。我举一个例子,十年前我经历过同样的苦难,金融风暴爆发以后,在上一个金融风暴中我是一个殉难者,那个时候,有一个人说你看如果我们是多元化的,而不光是一个小的证券公司我们就可以避免。十年以后,另外一个投资银行倒闭了,那就是一个纯粹的券商。
[蔡洪平] 银行的成本也是客户的成本,这个成本是显而易见的。还有一个大的银行服务,有一个服务文化在里面,比如说我们瑞银是全球的有钱俱乐部,在这个里面的文化是一致的。比如说你做得非常经典,你这个项目非常细,或者说非常保守,这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就好比在一个酒店里面,就是不同的房间、不同的客户而已,可是这个文化和体系是一脉相承的。
[蔡洪平] 法人是独立的,可是垂直以后,个体的收益、风险都是由大家讨论和绝对的。发生任何事情以后,你需要付很大责任的,业务是垂直、独立的。就好象是一个法人下不同事情进行做的。然后我们又很快知道这家企业的资讯,比如说我们进行尽职调查,本来一个客户我要做一个月的时间,如果说本来是商业银行介绍过来的,在保密协议和法律条款的情况下可以很快就做完了,我不需要做很长的时间。这是效率方面的一块。
[蔡洪平] 虽然我们说是一个法人,但是内部的结算和考核是谁执行?我们部门和部门之间需要要有积极性。但是每个部门的评估要不要做?你的风险、你的一切都是垂直的。
[蔡洪平] 第二,也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为企业银行竞争减少成本,增加效率的要求。比如说,这些效率在四个方面有体会:第一个是效率,第二个是成本,第三个是服务的文化和服务的持续性,当然也包括服务质量。我举一个例子,我们过往做中国业务和世界业务,很多都是一条龙服务的。比如说世界银行提供了非常好的世界银行服务,他们有很多服务,他们通常是一些企业的领导者,他可能有一些信息,认为我有什么事需要做,他就会告诉我们这个企业有什么事情。
[蔡洪平] 目前在全球有越来越多的客户有这样的要求,这是一个,我认为是个体的要求。
[蔡洪平] 我认为银行也一样,我们需要说清楚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一,我认为现在多功能经营是当代的必然产物,是必须的。我是一个银行家,我举一个例子,我们从IPO来说,从上市来说,现在中国就需要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进行多种服务。比如说一个企业上市,上市前需要做一个工作,觉得资金不够,需要等一等。还需要做私募投资,当然要有私募投资部,或者是商业银行给他服务。在上市的时候肯定是投资银行服务的。从一个金融服务来说,这是一个链。我相信对于服务质量来说这是很高的,这是客户的要求。
[蔡洪平] 我们有一些词不是很恰当,一些小的词就会改变我们对新鲜事物的开发。我们是个体经营体,我们中国叫个体经营户。我们说的上市,是私有化,但是在中国私有化就不好听。说回来,混业经营就好象不大好听,好象有一点便宜贬义的意思。混这个词感觉不太好听,什么“混沌”等等。我所指出的是混乱、混沌啊。这是需要沟通的地方。
[蔡洪平] 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关于混业性的问题,有一点紧张的是因为这里很多都是同行。今天我的发言一半是代表我,一半代表另外一个先生,他希望我这个发言代表我和PHILGRAMM两个人。他以前是美国的参议院,同时又是担任美国金融委员会的主席。他说美国用66年讨论和争论关于混业经营的问题,中国不知道用多少年。在这个里面我想他反复说明关于这个混业的必要性。
[蔡洪平] 谢谢吴行长。很荣幸被邀请参加这一次论坛。我认为这是我在中国五年来看到最高质量的一个论坛。我很荣幸参加吴行长主持的讨论。同时我也有一点紧张,因为我们的西方说监管者是猫,市场者是老鼠。刚才唐先生走了,他以前是“猫”,现在是“鼠”。
[吴晓灵] 谢谢史达德先生。我想作为一个会计公司的董事长,他非常强调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应该做的工作,一个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一个好的风险评估机制,对于一个公司的经营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刚才也间接的谈到对于监管的看法,他认为如果是一个综合的监管这会是一个更好的办法。下面一位演讲的专家是蔡洪平先生,他是来自瑞银投资银行,他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经营的体制,而且是法人综合经营。在一个法人上面是可以进行综合经营的,现在中国采取集团综合经营,而法人是分业的。
[史达德] 好的公司能够保证更好的沟通、更好的信息披露。我们的公司治理或者说这个管理者、监管者他们存在的目的不是为了让这些银行家变得更加富有,而是保证经济的高效运营,同时创造国家的收入。主席女士,我认为这一次论坛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世界的的专家进行交流。再次感谢对我的邀请。
[史达德] 我觉得一个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公司的监管者和公司的经营者距离太远,所以不知道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只是根据公司经营者自己所说的情况来判断到底发生了什么。另外,有的时候在市场当中出现的情况可能监管者也没有很好的理解。如果我们要进行分业管理的话,就可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说只有一个单一的管理者,这样信息来源就是唯一的,这样就可以有一个整合的综合流程来确定。
[史达德] 还有这种期货等衍生产品,这也是一些新的东西,是一个衍生品。还有伊斯兰金融这些都是新的概念。所以说我们要把更多的关注在风险评估方面。要考虑公司治理,同时这也是监管者他们应该考虑的问题。
[史达德] 金融行业它的创新性是很强的。事实上12月之前我们都还没有听到过次贷这样一个概念,四五年以前在伦敦我们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一种做法。
[史达德] 好的公司治理保证董事会主席和各位董事,特别是非执行董事在和首席执行官分开之后,他们就能够保证这个首席执行官的权力有所制衡。你在制定规则的时候,制定规则本身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关键在于这个规则是不是能够得到很好的执行。
[史达德] 这些企业在遭遇财务困难的时候,他们不是因为这个财务欺诈或者说是控制不力。通常,它是由于他们这些董事采用了错误的策略,或者说他们在实施这个战略的时候很糟糕。所以我觉得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就在于很多的企业他们并没有很好的公司治理,这是很关键的一点。
[史达德] 今天早上周小川行长提到了公司治理的概念,整个世界范围来讲,好的公司治理并不是很普通,公司治理是一件好东西,公司治理就意味着如果一个首席执行官他有了一个提议、有了一个想法,其他的非执行董事,他们会质疑,你有没有考虑到其他的可能性。
[史达德] 要问一些“如果”、“怎么样”的问题,如果确实出现了这些风险,你如何来进行管理。
[史达德] 所以首先你要选一个自己的方法,然后采用全球通行的监管方法。我想次贷危机让大家都学会了要进行风险的评估。什么叫做风险评估?或者叫做风险管理呢?尽管报纸上谈论了很多,如果一个企业进入一项新的业务,或者说推出一个新的产品,那么这个里面会有风险,但是你不冒风险你很难获得利润。重要的在于你要看一看你所承担的风险可能性有多大。
[史达德] 第三种方法就是来收购一家企业。当然这种方法的风险非常高,我以前也帮助过一些企业进行过跨境的兼并,其中的一半是没有办法实现当初自己预期的目标,为什么这么困难?是因为你在跨境进行兼并收购的话,两个企业运行的环境是不一样的。很多海外的企业他们之所以选择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就是想避免这种情况。但是,现实情况是通常合资企业双方最后的结局是同床异梦。如果要想获得成功,这样的方法有的时候需要有很好的管理行政人员,另外还需要做足功课,但不是所有的情况都能实现的。
[史达德] 第二种方法你可以在海外的银行来做一个小股东,比如说巴克利银行,其实很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他们也是采用这样的方法,还有一些保险公司也是如此。
[史达德] 第一个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有机成长的方式,比如说通过设一个分支机构,就像普华永道在中国开展业务一样。
[史达德] 那么中国怎么实现全球化呢?特别是金融行业的全球化?我觉得有一些方法可以让中国的金融企业进行采用,可以单独选用,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来实现。
[史达德] 现在中投公司开始在国外投资,而且中国的制造企业也已经走出国门,所以说中国的企业不能够再等待上海从五十大国际金融中心排名的31位慢慢往上爬了。
[史达德] 在早期,很多欧美的企业到中国来开展业务。我在90年代初期帮助过不少这样的企业,他们发现在中国做生意非常难。在很多情况下要花很多年他们才能够开始盈利,所以我想中国的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特别是对于金融企业来说,这一点也是需要考虑的。但是中国的企业不能够等到上海成为亚洲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才开始走出去。
[史达德] 外面的世界是一个很危险的地方,我的建议是不要去那。全球化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你没有办法说筑几道墙跟我们隔壁起来,所以中国也会走向全球化的道路,而且不用多少年,中国会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经济体之一。目前论坛上已经有很多人提到过各种各样的观点,我觉得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你要想走上全球化的道路,首先要在本土壮大起来,否则的话就会出现问题。事实上,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你进入到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或者说进入一个新的地理市场,会有很多的问题可能出现,风险很大。
[史达德] 在广东,我们知道世界上微波炉有80%是在中国的广东生产的,具体来说就是东莞。中国的主权基金也是世界上最好的主权基金之一。我想中国的金融企业也想走原来的制造企业之路,变成全球化有竞争力的企业。
[史达德] 女士们、先生们,感谢各位邀请我在首届陆家嘴论坛上发言。我在这里想祝贺论坛取得圆满的成功。实际上回到上海我非常的高兴,我在上海生活和工作过两年,那是在94年到97年。所以每一次我回来,我都会看到城市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另外在治理资本方面以及人员的素质能力方面也有一些变化。
[吴晓灵] 下面我们听一下国际的经验,史达德先生现在是普华永道的副董事长,他对金融综合监管、综合经营方面有一些独到的简介。
[吴晓灵] 但是中国的模式跟欧洲不一样,中国的综合经营其实是集团综合、法人分业。从这一点上来看是不同的。唐董事长也讲了监管当局的发展趋势,我想除了要加强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以外,更重要还应该与中央银行加强协调。因为这一次的次贷危机,如果中央银行并不知道市场的信息,最后糊里糊涂当一个贷款人,我想这是金融业的灾难,所以中央银行当不当贷款人,这还有争论。因此中央银行对金融状况、风险状况需要了解,这是我对这两位嘉宾谈到的中国综合经营情况做一个总结。
[吴晓灵] 所以不管怎么说,我们国家所面临的问题,我想在综合经营方面、在组织形式上,一个是金融机构本身,还有一个是纯粹的金融投资控股公司,在光大、中信这些变成了纯粹的控股公司,这两种模式哪一个好,哪一个不好还可以研究。
[吴晓灵] 谢谢周主席。看到中国的金融业在混业经营方面,在1979年创立的中国信托投资公司和后来成立的光大公司都是综合经营的集团公司。到了95年,实现了分业经营格局,随着经营也在发展,中国逐步走向混合经营,监管体制走过了一个从人民银行大一统到分业监管,现在又提出综合监管。
[周延礼] 女士们、先生们,我国改革和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希望金融业界的朋友,包括国际上金融业界同行们,让我们一起促进金融业的发展。谢谢。
[周延礼] 但随着综合经营的快速发展,需要在三个方面合作基础上进一步的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中央银行、财政部等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在当前监管的框架下强化按照金融产品及服务、业务属性的实施和功能的监管,避免重复监管,提高监管的效率,加强对跨行业、跨市场风险的处理。
[周延礼] 四是要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在综合经营情况下,处理得难度加大。如果处理不当,会引起整个金融风险,因此要加强金融风险的处理机制是确保金融市场稳健的重要措施。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已经签订了金融监管分工合作的备忘录,对三方面的职责分工、交流、以及工作机制都做出了充分的安排。
[周延礼] 三是要加强对产品和服务创新风险的监管。保险业综合经营必然有大量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同时也包括组织、治理、管理、流程当中的创新,为了保证保险市场的稳定合作,需要加强控制,正确的认识创新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提高风险的识别、风险防范的能力,保证监管制度与保险创新相适应,提高保险业的市场应变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周延礼] 二是要加强保险集团偿付能力监管。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业的核心,随着保险业的发展,目前偿付能力监管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重点要在监管信息系统的建设上防止保险机构重复计算。
[周延礼] 一是要推进综合经营的相关立法,目前在综合经营方面相关的法制建设还比较滞后,对于金融集团其法律地位不是很清晰,组织形式缺乏法律规范,金融监管存在很大的空间,因此需要综合对金融法律地位、经营行为等方面进行明确的界定。理顺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的法律边界,对我国综合经营、规范发展提供有利的法律保障。
[周延礼] 2006年的一个文件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稳步推进保险公司的综合经营能力,要发展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保险公司。下一步保险业要探索与银行业、证券业,进一步更深层次的合作,提供多元化和综合性的保险。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促进保险业综合经营、健康、稳定的发展。
[周延礼] 最后一个问题是加强和改善保险监管,规范保险业务综合经营。近年来,国家对金融综合经营予以高度重视,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金融业改革和发展十一五规划也提出要稳步的推进金融业综合性的试点,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创新,扩大销售代理等多种形式进行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优势。
[周延礼] 又比如在证保合作方面,在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出现波动的,保险公司的经济将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是集团的内控问题。目前有一些保险集团集中程度不高,保险的综合风险特征还不明显,但是随着程度的加深,管理经营风险的难度越来越大,对公司内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我国保险公司治理结构和风险管理体系还不完善,公司内控的基础性制度还不健全,管理的各种经营风险方面很难发挥作用,能否有效的管理保险集团综合经营的风险,将是保险监管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周延礼] 比如说在银保合作方面,有的银行人员缺乏相应的保险知识培训,这不仅给保险公司的信誉造成负面影响,也可能对银行的信誉造成因为。因此通过银保代表销售,银行与保险公司存在着风险传播的渠道。
[周延礼] 防范综合性风险的发生,必须坚持依法、科学有效监管。不仅要及时控制特殊的金融产品导致的风险在整个行业间的传播,同时也要防止不同金融行业因风险传递导致风险的综合并发,从而防止产生系统性的风险。
[周延礼] 三是银行与保险的合作、证券与保险的合作,从组织的形式、交易方式都会继续创新发展,银行、证券、保险监管如何相适应,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周延礼] 二是关联交易问题。关联交易本身并不以为着对公司利益的损害,但是关联交易的复杂性和透明性容易导致关联方的利益冲突,或者导致风险过度集中,最终损害投资人的利益,也影响整个保险市场。
[周延礼] 一是关于市场竞争问题,部分新成立的保险公司为了迅速占领市场,取得基本的业务量,降低成本,往往利用股东在某个领域的市场冲击力,进行强制或者不公平的开展业务。比如说垄断销售特殊的保险产品,建立开发新的合作协议。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真正市场竞争的格局,降低了市场效果,也损害了保险消费者的利益。
[周延礼] 保险的综合经营,能够有效的整合运营保险公司的自身各种资源,带来较大的外来效应以及共享客户信息,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和实现服务价值链的增值服务。另一方面,这必然导致保险公司在组织形式、股权关系、流程等方面的复杂变化,这不仅对保险公司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实行有效的保险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周延礼] 同时保险业的经营带来新的挑战,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顺利推进,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管理、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但我国的保险市场还不成熟,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仍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综合经营是我国保险业发展过程的新的新生事物,需要正确的分析和客观的看待。
[周延礼] 四是保险部门和保险集团公司不断出现。近几年不少国内保险公司通过战略引资、上市、收购兼并等手段成立了保险部门公司货保险集团公司。中间经营已经成为促进保险业、顺应国际金融的一体化和全球化重要的发展趋势。
[周延礼] 三是组织结构层面。随着金融业综合趋势的发展,我国金融综合经营逐渐从浅层次的业务合作转移到技术合作,发展到内部深层次组织结构的融合。在过去几年来,我国保险业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形成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综合金融模式,这些模式在组织结构中也会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适应提高金融效率的需要,例如:国外的保险集团与国内的银行合作,经营保险业务,也有国内银行与保险公司合作,经营保险业务。
[周延礼] 二是增加业务层面合作,近几年随着银保和证保的不断深化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促进了保险业的综合经营的潜力与优势发挥。在业务处理系统方面,保险公司与国内商业银行、证券公司进行创新,打破了传统的柜台销售模式,结合发展的变化。信用卡和网上交易等多种方式扩大了银保、证保的产品渠道。同时保险公司与银行、邮政等其他部门进行合作,开发出银保、证保、邮保的三大业务。
[周延礼] 其次,业务成员的合作,业务成员合作与其他行业代理销售保险业务。其中银行和保险发展得很快,规模推向业务的成熟程度非常高。2001年到2006年,短短的6年时间,人身保险业务增长了25倍多,银行代理渠道已经成为我国人身保险销售的重要方式,也成为我国人身保险市场的重要力量。此外,保险业与银行业在产品开发的领域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合作开发汽车按揭贷款保险、协议代付保险业务等,这样既增加了保险业的业务收入,也增加了银行业的中间业务收入。
[周延礼] 在这里我主要讨论一下保险企业为主体的模式。随着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深入,特别是保险监管的创新要求,越来越多的保险企业开始进行了尝试,也研究保险监管的混业经营监管问题。现在参与的程度日益加深、参与的程度日益提高、参与的形式日渐多元化。
[周延礼] 一、我国保险业综合经营的基本情况,一般而言,综合经营包括TE。TE是以金融体系为主体,比如说银行、证券公司,通过业务的合作、技术合作和股权联系再整合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以实体企业为主体,通过参、互或合作设立金融机构,广泛涉足于各种金融领域。
[周延礼] 谢谢主持人,今天也非常高兴参加本次陆家嘴论坛,而且在时代背景下,综合经营正成为发展的趋势。深入探讨这个问题,对于准确把握全球业金融发展的情况,提高金融业的竞争力,维护金融稳定、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我就保监业综合经营的发展和监管实践谈几点看法与大家进行交流。
[吴晓灵] 谢谢唐董事长富有哲理的论述,讲话很有哲理。下面我们请保监会的周延礼主席谈一下看法。
[唐双宁] 今天我在这里就简单谈谈对于这个问题的初浅看法,不对之处请各位赐教。谢谢。
[唐双宁] 要防止个性浮动,不能不听个人意见,不能不瞻前顾后,不能太瞻前顾后,不能不学习国外经验,不能简单照搬国外经验。
[唐双宁] 第五我认为任何改革都有不同的声音,关键是哪一种声音大、哪一种声音长远,这需要历史的检验。
[唐双宁] 第四,金融监管的设置既要从整个实际出发,又要与国际情况吻合。国际上多个国家已经实行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我们国家实行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也是大势所趋。
[唐双宁] 我也多次讲了,发展和防范风险好比是一部汽车,汽车开得过急就容易出问题,反过来汽车更安全,但又失去了意义。那怎么处理好?就是既能开得好,又能开得安全,这就需要做好了。
[唐双宁] 第三,我谈几点认识。第一点我认为要从格局意义上认识金融的监管问题,处理好变化相对稳定的情况,不变没有赤字,不利于改变现有弊端。大变不利于稳定。要既继承又创新、既变化又延续;第二,要认识到没有十全十美的体制,关键是利大还是弊大;第三,监管机构相对于金融经营机构而言,立足上层建筑,要与当前出现的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相适应,既要防范风险,更要促进发展。
[唐双宁] 因此我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应当组织力量认真研究这一课题。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这些完全是个人的看法。
[唐双宁] 同时我们要提高效率、减少成本。由于权力过于集中也不利于治理和制衡。同时还有分设央行与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利率方面实现了统一监管的格局,有利于建立监管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便于当前国际潮流,与其他改革相呼应。各种模式虽然也有一些变动,但是操作好,也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唐双宁] 第二是表面形式的问题。时间早晚的问题大家拭目以待,表面形势的问题,也就是不在于机构的表面架构,而在于过程的发挥。我们在利率方面保持稳定,并加大协调成本,同时在其他改革的情况下,会产生不平衡。
[唐双宁] 第二个问题我国金融监管的未来走向。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设置问题已经给出答案。但是正如开始讲的,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既然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那么金融混业监管也将是必然的,只不过一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唐双宁] 各国都从本国的实际出发考虑金融监管的特质,具有国际共性又有自主的特点。因此总体来看,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是三个过程,大体符合国际金融监管的规律。
[唐双宁] 第三个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在这之前国际上多数国家已经形成分业经营监管的格局,这些国家过去大体上都经历过金融机构分业的过程。这个我就不细讲了。
[唐双宁] 第二个是适应竞争企业分业经营的需要。90年代中期,中国颁布商业银行,现在进行分业经营,要求监管机构进行分业性管理。
[唐双宁] 第一个是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需要。90年初开始,金融风险爆发,在这样的情况下,客观要求通过分割监管机构来加强监管。
[唐双宁] 分析中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考虑了三个方面的需要:
[唐双宁] 第三个阶段是2003年到今天的一行三会。
[唐双宁] 这个说起来有三个等价物,货币是衡量商品的等价物,美感是衡量艺术品的等价物,不管怎样理解,这是属于美感。第三个人格是衡量人的等价物。这是从长远来讲,但是在中国现阶段,行政级别成为了等价物,这个等价物来衡量你是前排、后排,是分四间房子、五间房子等,这个是没有办法的。
[唐双宁] 第一,我国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我国金融监管有一些阶段:第一个是90代以前的阶段。90年代以前由人民银行承担中央银行职能和对银行证券、保险的统一监管职能。这是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是90年代初到2003年的大分化阶段。其中1992年人民银行金融分离成为证监会,1998年升级为副部级单位,我之所以讲这个,一方面是事实,另一方面上周我在北大在一个研讨会上也讲了一个观点,我说行政级别在中国是衡量一个人的等价物。
[唐双宁] 我现在想谈一下混业监管的问题,想谈三个问题。
[唐双宁] 第三句话,我说先看看国际金融形势为好,当然今天再说是后话。当时我只能这样曲折的表示看法。那么今天论坛的组织者要我谈一谈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的问题。金融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我们光大集团正在进行金融控股公司。
[唐双宁] 我们现在有两难:一方面次贷危机等。如果这个时候金融部门变化过大,会影响波动和监管盲区,不利于金融稳定,这是一个方面;但是另一个方面,其他部委实行大部制,能不能实行,这个有一些需要探讨。目前两难,在近两年的情况下,我认为利弊各有道理。
[唐双宁] 第二句。我说从中国金融业目前的状况来讲,我觉得几个监管部门也可以合并,也可以改成不合并,都可以各有利弊,因为我是过来人,这个问题我有资格说。我是过来人,是比较了解情况的。目前的体制利的方面有专业性强,弊的效率低。合起来有什么好处?就是适应混业经营的需要。
[唐双宁] 第一句话,我说三国演义中有这么一个话,话说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一个体制到一定的情况下问题就会暴露,需要调整。没有绝对好的体制,也没有不好的体制。一切都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体制是上层建筑,改还是不改,就看这个体制适不适应当前的基础。
[唐双宁] 我现在的任务是忆苦思甜,给我的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今年两会期间我曾接受网友提问,问了一些大部制问题,当时虽然听到一些信息,但是在官方尚未通过的情况下,只好讲这么几句话。
[吴晓灵] 瑞银集团也是一个综合性的集团,我想我们在座的4位嘉宾都有过金融的经历,又都有综合经历的体验。特别是在中国综合经营方面,我想有4位嘉宾出席会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经验。首先请唐双宁先生介绍,因为他要赶飞机。
[吴晓灵] 史达德先生是来自英国的,他是非常有名的,既做过监管者,然后当过市长、当过监管者,还是一个法官。他可以给我们带来伦敦的经验。蔡洪平先生是瑞银集团,他所带领的团队06年、07年都被评为投行业务中的冠军,同时他还是H股的首批推动者。
[吴晓灵] 今天我们有幸请到了4位嘉宾:周延礼先生曾经在香港,中国保险集团工作了十年,现在是保监会的副主席。唐双宁先生大家都知道是一个伟大的书法家,然后才是一个金融家。他既是监管者,现在又成了金融控股公司的实践者,我想这从监管者变为被监管者,我想他感受更深。
[吴晓灵] 从分业经营走向混业经营已成为金融发展必然趋势。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格局正在形成之中。金融机构如何在混业经营中最大限度地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金融机构如何有效管理混业经营带来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有效的金融监管是金融安全网的核心,如何通过金融监管体制的变革和创新来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分业监管体制如何适应中国金融混业发展所带来的挑战?这是中国金融改革与开放过程中急需寻求答案的重大课题。
[吴晓灵]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参加我们这一场讨论。今天我们这一场主要的内容是金融混业经营与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