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祖六] 谢谢杜大伟先生,特别从宏观经济的角度谈了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加速利率的市场化使我们的货币利率更有效,反通胀、维持价格稳定、金融稳定是最重要的东西,这是大伟讲到的。我们这个讨论会,有央行的官员,有全世界商业银行的CEO,有国际组织的代表,还有国际著名咨询公司的专家,我们有一个共识,都是利率市场化非常非常重要。我们也看到中国利率市场化在过去12年来所取得的进展,但是我们还有在未来要加速中国银行的改革,改善我们的效率,从而使中国银行可以持续地高增长,这是非常重要的,这是我们的收获。由于时间的考虑,可能没有互动的时间了。谢谢大家。谢谢各位演讲嘉宾。 |
|
[杜大伟] 现在的时间太少了,所以我不能详细地跟大家解说,但是基本的就是要强调一下前面的几位发言者的言论,从宏观经济角度是让利率进一步的市场化,而且从微观的角度上来说也是如此的。我觉得我们是把利率水平提高一点,就是一个最传统的经典的手段。让我们能够进一步地去控制好通货膨胀的上升。谢谢。 |
|
[杜大伟] 下面再来讲微观经济层面上,我觉得这也是非常有力的说明。现在中国银行一年的存款利率是4%,而活期利率是1%左右,所以实际上现在是要比通货膨胀率低得多,就像项行长所提到的,看资产负债表很好看,仍然是保持着传统的客户,可能有一些还是制造型的公司,然后他们还可以进一步用他们的资产来做抵押。我的经验就是说,现在是有很多小型、中型的私有企业,有可能在服务行业的,或者是在一些劳力密集的企业,他们要去获得融资就很困难。我们就希望可以给中小型企业贷款,而不需要抵押品,这些小企业愿意付出18%或者15%左右的利率水平,因为他们可以赚得更多。因为银行他们可以处在一种非常舒服的地位,他们反正也没有很大的压力,就是不愿意去开拓那些更加有动力的、更好业务的中小型企业的贷款业务。 |
|
[杜大伟] 所有人都担心汇率过度升高会伤害实体经济,但是中国银行副行长讲得很好,他讲尽管人民币兑美元是升值的,但是对欧元是贬值的,现在欧洲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我们把中国的各个贸易伙伴之间来平均一下,事实上人民币一直是比较稳定的。所以从贸易的角度来讲并没有真正的升值,现在的外汇汇率人们给中国带来了庞大的贸易顺差,这样就使系统当中注入了很多的流动性。可以说人民银行想要冲销这种流动性,但是很难完全冲销掉,所以现在中国是从外部来了很多的流动性。 |
|
[杜大伟] 在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当中,他讲到了通货膨胀是中国2008年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我非常同意这个判断。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个通货膨胀等于说是输入的,所以说大家担心的不多,但是我觉得虽然是输入的,但是还是很值得担忧的,粮食等等各种农产品的价格都在上升,而中国和世界的联系还是很紧密的,因此从某种程度上,从世界市场上输入这种通货膨胀也会带来问题。 |
|
[杜大伟] 谢谢主席先生。我的讲话非常简单,这次的主题是利率市场化,我同意人民银行的观点,在这方面中国已经取得了很多的进展,但是确实要考虑接下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是不是可以贷款和存款利率的上限度,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完全消除上限还是可以大幅度提高,这里面当然有宏观和微观的理由,大家都是提的宏观层面的问题,我这里想谈一下利率市场化在一些微观上的影响,然后也会就宏观的稍微少谈两句。 |
|
[胡祖六] 谢谢潘教授,对于利率市场化提出了非常多的思考和批评意见。我们最后一个专家,也是我最好的朋友,世界银行中国和蒙古局的局长,也是著名的经济学家杜大伟先生,请他跟大家分享观点。 |
|
[潘英丽] 改革的出路简单提几点。一个是我们到了放开存款利率的阶段。第二个应该引入、开放外资金融机构对国内的服务,然后才是股权的投资,包括A股市场的投资。我觉得外资金融机构开设人民币业务方面,我们应该放得更宽一点,这样才会有更多的人才进来、更多的技术进来,对中资银行造成一定的竞争压力,有助于提高我们金融业的效率和能力,包括整个社会资源配置的效率。第三个就是加快债券市场的发展。我就讲这么多。谢谢。 |
|
[潘英丽] 另外讲一下为什么存款利率的上限不放开。存款利率的上限不放开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前几年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有巨大的坏帐,金融体系有比较大的不稳定因素,实际上把存款利率人为地压得低一点。我个人认为存款利率压得低,是让存款人给银行的一种政策性的补贴。当然补贴有它的合理性,国有银行以前有很多历史性的坏帐,政策性的坏帐,在这种情况下补贴是合理的。那么问题在哪里?问题就在于我们今天2006年银行的盈利已经是2004年的10倍了,而且资本充足率也基本上达到10%以上,特别重要的一点是我们现在人民币的业务已经对外资银行开放了,那么是不是要用中国老百姓的钱给外资银行也来个补贴呢?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存款利率的放开,已经到了非放不可的阶段。银行的坏帐也不灵了,已经处在平等竞争的起跑线上,所以有条件应该放开。 |
|
[潘英丽] 第四个问题是关于征信系统的。目前中国人民银行有一个征信系统,就是关于客户信用,有一个银行业公用的数据库。这里面涉及到的问题就是什么呢?中国人民银行跟商业银行算不算利益相关者。我个人认为征信系统最好是有相对利益独立的第三方,来进行这个征信系统。这个系统里面还有一个纠错机制没有建立,这方面我已经看到国内的案例了,就是客户跟银行打官司。所以这里面应该有一个中性的征信系统,同时它能够把个人的信用记录跟个人界面有一个确认的过程。这样可能对消费者更有利,特别是个人消费者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我觉得从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来讲,这个征信系统是有必要改进。 |
|
[潘英丽] 第三个问题刚才项行长也谈到了,其他专家也谈到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银行的风险定价能力非常差。一个是因为我们缺乏历史的相关数据,很难构建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风险定价模型。虽然我们现在银行都在整那个模型,但是银行的高官还是把那个模型处于可有可无,处于摆设的状态,没有使用,包括有关参数到底是不是合适,都没有太多的考虑。 |
|
[潘英丽] 第二个问题就是存贷款利率的放开。我们是先放开存款利率,再逐步放开存款利率,这个顺序是对的。但是我认为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这种单边的市场化,有一种长期化的趋势。存款利率的上限始终不放开,2004年放开了存款利率的下限,其实这个是没有意义的。没有哪一家银行说我降低存款利率,然后让我的存款跑到其他银行去,实际上没有一家银行在降低存款利率。所以说存款利率的上限到现在没有放开。 |
|
[潘英丽] 第一个就是利率水平过低。不管是存款还是贷款的基本利率,水平都是过低的。假如存款利率按照消费物价指数来衡量,贷款利率按资本品或者是资产价格利率来衡量,这两个利率实际上可能都是负的,这是一个状况。 |
|
[潘英丽] 刚才几位外国的专家不变提问题,更多的是建议。我想更多地提一些问题。我想的不是很全面,主要是四个方面的问题。 |
|
[柯安德] 非常感谢柯安德先生,他从银行的结构、业务模式、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下面请上海交通大学的潘英丽教授,潘英丽教授也是博士生导师,她也是上海市咨询委员会特聘请的专家。有请潘英丽教授。
|
|
[柯安德] 另外一点,由于竞争可能非常强,所以我要强调治理,还要强调边学边做。在治理方面,对于大银行的董事会来说现在已经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主要是强调利润是能够持续下去,监管者实际上也是要让这些银行自己有能力持续的发展,而不是把重点放在某一个利率的管控上面。第二点边学边做。我们一直说怎么样加强风险管理,加强定价能力的开发。这个并不是说我们去看书就能够学会的,这必须要在一些实际工作当中才可以慢慢地掌握,要逐渐地引入一些新产品,要让这些产品更加复杂。那就要向那些全球最著名的银行去学习。哪怕是最大的著名的银行,他们自己也是有自己的问题。他们的一些储蓄产品可能也是会有不同的利率定价,那么所以并不是说你就是可以一步走到未来的那种最佳的状态,必须是要持续地改进。过去大家十多年来已经是慢慢走过来了,希望今后也是能够继续前进。我要说的就是这些,非常感谢大家给我发言的机会。 |
|
[柯安德] 我把刚才几点综合起来讲,来说明利率市场化到底是怎么样在一个组织内部实施的。人们说了,现在实际上利率没有充分地反映出市场上的需求。对于组织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你必须要能够领会这一利率自由化、市场化。而且需要有能更强的定价能力,要能够更好的了解客户,要能够去了解风险管理,并且也是要能够合理地控制产品,从根本上来说这是涉及到你们的领导力、管理能力,要看这个组织到底设定了什么样的目标。这个机构是不是能够快速地前进,快速地向前发展,去建立这种更强的定价能力。 |
|
[柯安德] 首先来讲一下利率水平方面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有一个机会可以更好地通过价格竞争,去扩大市场份额。尤其像一些城市商业银行、一些外资银行、一些地区性的股份制银行,他们有可能通过更加有吸引力的价格来扩大他们的市场占有量。但是项行长也是讲到了面临的挑战,怎么样能够去增加其他的中间收费的收入。这一点已经是谈了很多很多年了,可是怎么样能够对个人或者说是对公司,去增加收费呢?这一点一直是非常困难的。也许有些银行就会对他们的客户说,没关系,我们跟你们的关系是非常特别的关系,所以这些费用是可以免除的。要让那些客户逐渐接受收费业务的概念,这是一个间接过程,韩国在努力地这样做,但是并不是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让所有的客户都接受收费。 |
|
[柯安德] 讲到要利率的自由化,实际上是涉及到三点,对于银行来说,有着不同的影响。一个是利率的整体水平,这样会影响到银行的效率,能够进一步地加强银行的有效性。第二点就是差异化的利率产品会更多。你们需要更加了解你们的客户,了解风险,了解他们的价值。现在已经有一些监管的方法实际上是能够允许你的产品更进一步的差异化。第三点将来市场化之后,利率变化就会更加频繁。如果说是反映更快的话,创新更快,这样的银行才有可能胜出。 |
|
[柯安德] 我来谈一些要点,刚才项行长也谈到了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首先我是强调一下可持续的利率市场化的战略。就是不仅对于整个中国的经济,而且对所有的金融机构来说都应该是可持续的。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时肯定会有人胜出,有人失败。那些胜利的人肯定是能够面对挑战,并且是很好的利用机遇,可以比他们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那些机构。刚才项行长谈到了在风险管理、定价能力以及其他一些方面,金融机构、商业银行都是在不断地努力。 |
|
[胡祖六] 谢谢张晓慧,对12年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做了全面系统的回顾,取得了很多的成就、很多的里程碑。我还要特别说一下,因为晓慧以前是金融司的司长,现在是货币司的司长,所以对金融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晓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角色,功不可没。现在我想请博思艾伦公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业务主管柯安德先生来谈一下,不好意思时间的关系,请您尽量控制在5分钟之内。 |
|
[张晓慧] 中小企业大家都知道,往往宏观调控的时候,可能资金叫得最紧的就是中小企业,中小企业的风险如果跟那些优质的大企业来比的话,确实是高。那么如果按照风险来定价的话,它所得到的利率就是一个比较高的利率。但是如果金融机构按照比较高的利率来定价的话,那么中小企业往往就会叫得比较厉害。他就觉得拿不到这个资金。所以这里有一个资金的可获得性的问题。其他的贷款利率的上限都放开了,但是我们仍然保留了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的上限,还有2.3倍的利率在那里。这并不是说在技术条件上不允许,我们在技术条件上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准备,但是和有关部门,包括一些对支农相关的部门都会有一些看法。就是说这里的焦点就在于用真支持还是假支持的判断标准,是用资金的可得性来判断,还是用资金的便宜和昂贵来判断,所以我觉得要走好利率市场化的道路,应该说还是很艰难的。谢谢。 |
|
[张晓慧] 利率市场化的改革我们需要关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中央银行要关注,而且是我们市场主体也要关注,更重要的包括我们媒体和舆论在内的所有人的共识也都要予以关注的问题。我想我仅仅举两个例子。一个对目前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另外一个项行长刚才提到的农村金融的问题。我觉得这个都是我们目前对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是那么形成共识的,比较突出的,有代表性的两个案例。 |
|
[张晓慧] 回到第三个关键上来,我觉得我们走过12年的利率市场化的道路,用刚才费达翰先生的话来说,我们确实走的步子并不算太快,而且我们似乎面临的很多问题,但从目前来看,这个改革应该说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但是再往下走的话,我个人认为每走一步可能都会碰到的是我们最柔软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说是最疼的那一部分。 |
|
[张晓慧] 我想说一说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当中有哪些重要的方面?中央银行利率体系的变化首先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的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在1998年以前,我们中央银行的调控基本上是实行贷款规模管制的,那么从1998年以后,中央银行取消了贷款规模的控制,也就是说我们的调控方式由直接调控,转为了间接调控。就是说在规模管理的条件下,我们那个时候对存贷款利率都是实行严格管制的。我们过渡到间接调控方式以后,它就要求我们对中央银行的利率体系作进一步的完善。主要是要强化中央银行在引导市场利率方面的作用,通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把货币政策的意图,通过我们对短期利率的控制,然后传达到市场经济主体,也就是企业和个人那里去。所以我们第一步做的,在1998年3月份,我们在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时候,特别注意了把准备金的利率政策也加以统一。从2003年的12月21日开始,我们又单独设立了超额准备金的利率,而且逐步调低了这个利率。这个利率也是非常重要的利率,因为它实际上相当于我们货币市场上的利率下限,也就是说存贷款的利率往下调的时候,货币市场利率的下限实际上就是这个利率。另外一项工作就是从2003年12月份,我们把再浮息的制度做起来的,中央银行可以根据利率浮动的变化,在利率再贴现的基础上,有权适时地确定并公布中央银行对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的加点的幅度,就是再贷款的利率不是一个确定的浮动,实际上是可以加点,也可以减点的。这个制度的建立好处在于什么呢?它大大的提高了我们中央银行管理基础货币的能力。在目前中央银行流动性体系比较宽泛的背景下,中央银行实际上也可以通过再贷款利率的浮动,使得商业银行少借再贷款,这样一来的话,它也可以成为一个对冲流动性的辅助性的工具。 |
|
[张晓慧] 有这么几点可以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一直在找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像费达翰先生所说到的,要有一个很好的货币市场是不谋而合的,我们选择的首先是把银行间同业批发市场的利率给放开,但是这个利率放开也不是说你放就放开的,放开是需要条件的。这个条件在制度方面需要有法律的框架来作为我们的制度基础。1995年我们颁布了中国的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所以在法律框架上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制度条件。从技术条件上来说,我们开始有了自己的市场。也就是说1996年1月份我们已经有了一个统一的银行间拆借市场,所以为把银行间同业的批发市场利率放开,就有了相当好的基础。这是我们寻找的利率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
|
[张晓慧] 从1996年正式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应该说我们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不断地放开管制的过程。在改革之前,我们银行类金融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几乎100%利率都是管制的,改革以后呢,我们利率管制的比例比改革应该说已经下降到了51%和74%,也就是说一半都放开了。在整个负债业务当中也差不多有接近30%的利率是已经放开了的。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革,我刚刚举的例子还仅仅是指银行类的机构。如果我们把证券公司、保险公司这样一些新兴的金融资产负债业务,它的利率基本上也完成市场化了,如果我们把这一部分的资产负债业务加到刚才所说的当中去的话,恐怕人们也不得不承认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
|
[张晓慧] 第二个观点跟大家简单地介绍一下。我们在12年当中,尤其作为中央银行、作为市场经济主体,作为一些其他的方面,在利率市场化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或者说我们已经取得了哪些重要的进展。刚才费达翰先生提到土耳其的案例,他也提在国际上有很多的国家,包括美国改革顺序是先放开贷款的利率,包括德国是先放开存款的利率,但不管是先放开贷款的利率,还是先放开存款的利率,我想都得结合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出发。我非常赞同他刚才提到的利率市场化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上面所具备的前提条件是我们应该有一个足够深、足够宽的市场。我想从这个市场的角度来给大家提供一些,回顾基本的信息。 |
|
[张晓慧] 第一个观点就是回答IMF首席代表的说法。确实如费达翰先生所说中国利率市场化已有12年的历史了,我们这里有4个日期,我想请大家注意下一张幻灯片,大家可以看到提出四个日期,这四个日期实际上是有关于中央和国务院的,关于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确立,四次重要的会议和四份重要的文件,应该说都是非常密切相关的。就是说,早在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时候就已经提出了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构思。但那个时候非常简单,也就是提出来让中央银行按照资金的供求状况来及时调整资金的利率。然后允许商业银行在规定的幅度内使利率能够自由浮动,尽管比较简单,但是那个时候已经能够看出我们利率市场化的一个基本构思了。第二个重要的日期是在五个月以后,在国务院下达的关于利率改革当中又一次重新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在2002年十六大报告里面,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利率市场化这个词。刚才费达翰先生用的是自由化,其实在英文里面利率化和自由化是一个词,我刚才也注意到祖六也提的是自由化,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我们更适合用市场化的概念,其实都是一样的。在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应该说这次是我们对利率市场化改革目标的明确,这次会议上中央明确提出来,要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建立健全由市场决定的货币机制。这是我提的第一个观点,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是我们党中央提出的一个既定目标,也就是说我们12年来一直在为这个目标奋斗。我想在接下去的日子里,我们还是会为利率市场化的改革目标最终实现而作出我们的努力。 |
|
[张晓慧] 谢谢主持人。刚才项俊波行长是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就是说从市场经济主体,也就是金融机构的角度来谈利率市场化的问题,IMF的首席代表是从土耳其的案例来给我们解释中国利率市场化,其实我听出他的潜台词了,是需要进一步的加快,因为他用了一个12年的时间跨度,我想结合我们今天这个主题,我们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实践,给大家做一个回顾。我想谈三个观点。 |
|
[胡祖六] 刚才听了这个评论,我了解到有三点。第一个是利率市场化很好,第一条是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第二个谈到顺序的时候摒弃了一种传统观点,就是发达的、有深度的银行间的货币市场才可以放开利率。第三他也谈到了速度的问题,中国我记得应该在1998年第一次提出要利率的自由化,按国际范围来看,中国是在推行利率自由化的时间最长,一直到现在还没有完成。这三个问题第一对货币政策的影响,怎么能够帮助我们中国进行更好很好的货币政策。第二个是程序,第三是速度或者是时间。张晓慧司长以前是主管货币政策的,下面请张晓慧司长来跟我们分享她的看法。 |
|
[费达翰] 我们再看一下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发展很重要,但是中国在这个领域也是采取了一些步骤。我们看一下国际经验的话,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现在已经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一个好的时机了。谢谢大家。 |
|
[费达翰] 中国的底线是什么呢?我们看一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其实从中国开始放开利率已经过了12年了,这其实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比较长的了,很多国家的步伐都比中国要快得多。第二就是延迟过程,它是会带来很高的成本,就像我刚才所说的美国存贷危机,就是由于拖延所造成的,由于长期存在金融管制,就使得银行的行为是不利于竞争的。银行之间过度竞争肯定是一个风险,但是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比如说银监会对银行监管的规则已经是加强了,而且也是实行了很长的时间,在过去的几年当中,银行间市场也发展很好。 |
|
[费达翰] 还有其他的一些案例。我经常听到的那个案例就是美国的储蓄贷款危机。当时由于利率放开就使一部分的金融体系崩溃,但是我觉得这并不是一个正确的结论。我觉得我们首先要看看美国的储蓄和贷款的历史情况。当时在八十年代,美国通过了一个决议草案,就是要逐步放开利率,能够让这些储蓄贷款银行做长期的贷款,当时利率放开之后竞争非常加剧。那么之后存贷银行就出了问题。之后美国政府不得不花两千亿美金来进行抢救,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结论,利率市场化是危机造成的原因呢?这其实之前是长期控制了这种利率,然后他们这些存贷银行的都是住房抵押贷款,而且是固定利率,他们就积累了很多的利率风险,而且没有反映出通货膨胀的情况。因此等到利率上涨的时候,就是说在金融体系其他部分,带来很大的冲击。 |
|
[费达翰] 为了能够从这种经历当中吸取教训,我们就应该更深入地看一下具体的案例,因为在土耳其的案例当中,就是在利率自由化之后,马上出现了这一类竞争,然后这个竞争就带来了金融危机。我们中国当然要顾虑这方面的情况,就是利率自由化之后肯定会加剧竞争。利率由市场来决定,但是这个竞争是不是会过度?我们就要仔细地看一下土耳其的案例。我们如果看一下土耳其1981年、1982年的情况,就会看到银行的监管是非常非常的弱。甚至没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土耳其还是采取了必要的步骤,他们也开始改善银行的监管,然后也启动了银行间的市场。这样就是能够让土耳其在1984年到1982年之间重新成功地进行了利率市场化。那么银行间拆借市场有深度吗?也算不上。他们银行监管能非常符合国际标准吗?也没有达到。但是这种变革也已经足以让银行之间的竞争比较健康了。 |
|
[费达翰] 看一下土耳其,它的情况也是很多新兴市场所共同具有的。它从一个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时候它的金融体系毛病很多,利率管制严格。之后土耳其政府就非常迅速地放开了利率,放开了存款利率,同时也放开了贷款利率。在一年之内,银行之间以及经纪公司之间的竞争都非常激烈,大家都是争相吸储,因此一些小银行就破产了,经纪公司又破产了。当然政府的反应是又恢复了很多的管制,包括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的管制。 |
|
[费达翰] 我还想强调,建立一个银行间拆借市场,并且有深度的货币市场,并不是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条件。只要我们开始这个进程,只要有相应的市场,这都是一些好的迹象,这显示出政府已经放松了利率管制的条件。换句话说,就算是货币市场深度不够,也不能成为不搞利率自由化的借口。我给大家举一个韩国的例子,在利率市场化第二阶段,韩国当时都还没有一个象样的银行间拆借市场,但是利率市场化非常成功。在很多情况下,利率市场自由化是成功的,但是也有过程是充满了问题的,我觉得这些失败的经历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
|
[费达翰] 主持人让我谈谈利率市场化的国际经验。首先我要阐明这并不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的观点,而是我个人的观点。利率市场化有很多好处,它会使货币政策更加有效,收益更高,这对中国来讲是非常重要的。它还能够让资本成本合理化,我们认为目前资本的成本定价并不是很合理。此外也会减少银行体系当中的扭曲现象。我们如果看一下世界各地其他国家的经验,我们主要看到什么呢?是不是有一些共性的趋势呢?讲到先后秩序,我们看到有一些国家先是存款利率自由化,然后是贷款利率自由化,比如说在1965年就是如此,但是大多数国家先是贷款利率自由化,然后才是存款利率自由化。但几乎所有的国家在他们开始自由化的时候,他们首先是从长期的大额储蓄开始,然后是在过渡到短期的储蓄,中国也是如此。我觉得这是合适的,而且中国也在这个方向上采取了一些做法。我们在审视过程经验之后发现,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货币市场就有助于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因为归根到底利率也是货币传导机制的一部分。 |
|
[胡祖六] 谢谢项行长。听了项行长的演讲我们很受鼓舞,从大型商业银行的角度,讲利率的市场化对中国银行体系的影响,基本上是积极的影响。帮助资源能够配置,可以进行有效的风险定价。而且他也谈到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项行长有讲到一点,目前大多数银行因为经验和实践,在利率管制下面,还是经验有所不足。中国很多的银行并没有充分利用自主权,所以这也是一个担忧,我想下面请IMF中国区的代表费达翰来看看中国这几年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尤其是IMF在世界各地指导金融改革、利率自由化方面,尤其是在新兴市场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以在中国进行探讨。费达翰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 |
|
[项俊波] 借此机会,最后我想谈一下农村金融利率市场化的问题。对于农村贷款利率问题,各方面、社会各界都比较关注,看法也不一样。我个人觉得农村贷款由于幅度比较小,进行利率流动也是比较正常的。从长远来看有利于增加农村金融的供给,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我们正在按照国家的要求,不断改进和推进农村的金融服务,争取在实践中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三农”贷款的定价机制。我的发言就这么多。谢谢。 |
|
[项俊波] 第三、要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加强创新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必由之路。银行必须根据客户在规避利率风险、获取更高回报方面的要求来利用我们自身的专业优势,开发创新新兴产品,最大限度地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银行自身要注重利用创新手段,来加强资产负债的管理,包括通过资产证券化、利率相关的衍生产品等等方面。当然在开展技术创新的时候必须要注重防范风险。 |
|
[项俊波] 第二要加强自主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功能。现在主要的问题,由于自主定价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会影响到我们银行经营的全局,因此我们必须做好全盘规划,对内部资金的转移定价,内部评级法的建设,资本管理、财务管理还有资金营运管理、绩效考核与资源配置、机制等等都要统筹考虑、协调推进。 |
|
[项俊波] 第一个要加强推进经营战略转型,我们认为这是应对市场利率化改革的根本之道。经营战略转移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银行管理的方方面面,反映到经营理念上就是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从规模导向转到价值导向,走质量效益性的发展道路。具体反映在业务模式上,就是要建立多元化的收入结构,分散经营风险。反映在资金营运上,就是要从今天的以存定贷,转变为以效益为目标和资金需求来决定我们的负债规模。总之通过经营战略转型,减少银行对这种利差的过度依赖。 |
|
[项俊波] 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由于各家银行普遍加强了风险管理,利率市场化带来的信用风险并不是很突出,最重要的还是利率风险本身。现在全国金融贷款总规模将近30万元,利差一个点就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对银行的盈利就会产生直接、显著的影响。1996年以来中国的利率市场化程度不断的加深,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农业银行在应对利率市场化方面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包括我们自己的开发定价管理系统,启动全额的资金管理改革,还有实施内部平均法等等。今后随着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稳步推进,作为商业银行,我们策略选择将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
|
[项俊波] 利率市场化还会延伸信用风险,可能会出现高风险客户排挤低风险客户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企业不能承受利率变化而产生的违约风险的问题,在银行方面也可能会一味地出现追求高风险的组合的道德风险的问题。银行危机也体现了我们利率市场化可能带来的系统性风险。 |
|
[项俊波] 利率市场化把定价权交给了银行,那么能不能用好这个权力对我们银行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我们长期在利率管制的情况下进行定价的业务,缺乏经验,也没有数据的积累。我们看到在贷款利率上限取消以后,我们商业银行大家都宁愿去下调利率去抢各种大客户、大项目,那么对中小企业的经营服务应该说仍然是不足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银行的定价能力还跟不上这种形势的变化,还不能及时、准确地为客户和业务定价。定价能力是银行核心竞争力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部分外资同业有着明显的优势。 |
|
[项俊波] 我们觉得利率市场化给银行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将会改变银行已经习惯的利率决定机制和变动规律,从而对我们商业银行产生深层次的影响和冲击。对于长期在利率管制下运行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这种影响和冲击可能就更为剧烈一些。因为长期以来我们国家银行业的存贷款利差高于绝大部分成熟的市场水平,目前我国的存贷率款高达300个基点以上,而成熟市场一般只是大于25个基点。事实上去年以来,央行的6次加息中,大多数都加大了利差水平。那么在高利差的保护下,银行可以依靠传统的存贷业务生存,信贷规模扩张,是银行增加利润最重要的手段,利率市场化会缩小这种存贷款的利率空间,过度依赖利差的传统模式会越来越难以为继,这就意味着商业银行在政策上要做出根本性的调整。 |
|
[项俊波] 第三,我们觉得利率市场化有助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就是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银行可以将内部的资金转移定价与市场的利率有机地联系起来,有利于提高绩效考核与内部资源配置的合理性。此外依据内部利率确定市场定价,也有利于银行减少内部纵向的差别,有利于降低管理成本。当然最根本的还是利率市场化能够推动银行更加关注市场的变化,增强风险意识和成本意识,提高中国的竞争力。 |
|
[项俊波] 第二,我们觉得利率市场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是利率市场化的一种重要动因,反过来利率市场化也可以为更高层次的金融创新提供一种市场环境。面对利率变化的这种新环境,不管是企业客户还是个人客户,都需要有效地管理面临的利率风险。这为银行开发相应的创新产品提供了一种可能。从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的过程本身也是银行不断推进金融创新的过程。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国内银行也推出了结构性的存款,利率互换、固定利率贷款等创新的产品,满足客户由于利率市场化衍生出来的新需求。金融创新必然会带来收入结构的变化,因此我们会观察到在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非利差的增长。比如说1997年放松监管前,从八十年代利率市场化以后,到九十年代这一比例就达到了32.2%,近年来我们中国银行业的中间业务快速发展,也与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有密切关系。 |
|
[项俊波] 在负债方面,银行可以实施主动的负债管理,有意识地控制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优化负债结构,降低经营成本。从客户的结构角度来看,利率市场化实际上为银行提供了甄别的机制,对不同客户和业务给予不同的定价水平,有利于推动经营结构优化和资源的最优的配置。 |
|
[项俊波] 利率市场化改革在整个经济改革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所带来的市场定价等都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我们商业银行应当说首当其冲。人们会说,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取消保护,因而商业化银行会处于不利的地位。事实上着眼于市场的发展应该看到,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重大的机遇。首先利率市场化为商业银行的活力、配置资源应该说提供了比较好的基础。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银行获得了自主的定价权,资金价格能有效地反映资金的供求关系。因此在资产方,银行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战略充分地考虑目标收益、经营成本、同业竞争、客户的风险差异、合作前景等因素,综合来确定不同的利率水平,实行优质、优价与风险相匹配和有差别化的价格战略。 |
|
[项俊波] 利率市场化的本质是在市场化的过程当中充分发挥杠杆的调节作用,从而在市场配置当中发挥基础性的作用。经济界对利率市场化存在不少的争议,早期以放松利率管制为中心,而后期以利息不对称的角度提出发展中国家应当来实行利率的管制,以控制道德风险,来维护银行业的稳定。从国际的实践上看,在微观主体和市场体系发育不太完善的阶段有必要实施利率管制,但是随着市场的日趋成熟,实施市场化改革的是提高市场效率和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的必然选择。这个时候美国、日本、韩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在金融领域是通过这项工作过来的。 |
|
[胡祖六] 大家下午好,我们这次会议的议题是金融改革至关重要的课题,就是利率的市场化。我们有非常好的来自于国内和国外的专家。各位手里都有演讲嘉宾的简历。最左边是中国农业银行项俊波行长,这位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的张晓慧司长。这位是杜大伟先生,是世界银行中国局的局长,中文讲的比我还标准,是资深的中国学家。我左边的是潘英丽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的教授。这位费达翰先生,是IMF驻中国的首席代表,也是高级经济学家。这位是柯安德,是博思艾伦公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业务主管。首先我想请中国农业银行项俊波行长给大家演讲。请大家欢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