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插在“牛”背上的利刃
股民

网易财经: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3月份CPI为8.3%;同日,为了回笼流动性,央行年内常规性地第三次提高准备金率5个百分点。4月18日,中国石油<601857>开盘30分钟后便“飞流直下三千尺”,直往破发行价赶;当天,上证指数收于3094点,,后市上证3000点岌岌可危。

自07年10月16日上证指数6124点至08年4月18日的3094点,指数几近斩腰,我们认为对高通胀下从紧宏观调控政策引发担忧上市公司业绩下滑,是市场估值重心不断下移的主要原因。但,我们认为上证3000点一线,静态市盈率27倍,市场估值基本合理,3000点下方将成为空头陷阱。而,随着上市公司一季度业绩的逐步明朗,市场有望迎来平稳发展阶段。

  股民
  高通胀-插在"牛"头上的利刃

一季度CPI上涨8% 创十年新高

  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8.0%,3月份同比上涨8.3%,环比下降0.7%。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6149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

  其中,城市上涨7.8 %,农村上涨8.7%。分类别看,一季度,食品价格上涨21.0%,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6.8个百分点;居住价格上涨6.6%,拉动价格总水平上涨1个百分点;其余各类商品价格略有涨跌详细

统计局:中国价格上涨压力加大

  工业品出厂价格、燃料动力价格也在加快上涨。同时,我们面临着国际初级产品持续大幅上涨的外部环境,可以说当前我们价格形势面临着上涨的较大压力。

  今年以来国际初级产品价格出现在上一年大幅上涨的基础上,又呈现出较快的增长,下一阶段还存在着一些不稳定、不确定,也有可能还会继续上涨,这就需要我们要密切关注、积极应详细

 

  发改委:首季CPI创10年新高 通胀风险大    .央行:货币政策松动不太可能

  .防通胀传导国土部动态监测105城市地价     .樊纲:要准备与高通胀打“持久战” 

  .佐利克:能源价格上涨将加剧中国通胀      .经济学家称物价下降要等3到5年   >>>更多宏观新闻


◎07年1月至08年3月各月CPI

 

{系列1为CPI 系列2为PPI 三月份CPI为8.3% PPI创新高达8% 网易财经制图)

  紧缩货币政策"嗜血"通胀

◎央行第六次加息利率变化

 

项目

调整前
利率%
调整后
利率%
调整幅度%
活期存款

0.81

0.72 -0.9
整存整取定期存款
三个月

2.88

3.33 0.45
半年
3.42 3.78 0.36
一年
3.87 4.14 0.27
二年
4.5 4.68 0.18
三年
5.22 5.4 0.18
五年
5.76 5.85 0.09
各项贷款
六个月
6.48 6.57 0.09
一年
7.29 7.47 0.18
一至三年
7.47 7.56 0.09
三至五年
7.65 7.74 0.09
五年以上
5.22 5.22 0.00
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 
五年以下(含五年)  4.77 4.77 0.00
五年以上  5.22 5.22 0.00

 

16%! 央行年内第三次提高准备金率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宣布,从4月2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调整后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为16%,这是我国自1984年设立存款准备金制度以来的最高水平。根据商业银行的存款数据估算,此次调整后可以一次性冻结资金2000亿元左右。

  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信贷扩张得到控制,但是由于外汇储备增加速度依然较快,由此带来的货币投放数量依然较多,央行的数量型调控不能因为信贷减速而放松。而且,之前的信贷减速主要是因为有关部门对银行的信贷扩张进行了行政控制,这种措施一旦放松,信贷可能出现反弹详细

 

紧缩货币政策机构谈:

招商证券:存款准备金率年内或将突破20%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目标首要的是对冲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从方向上来看,提高存款准备金确实起到了紧缩的作用,但是在外汇占款猛烈增加的情况下,货币回笼将是例行工作,同时不会使得货币供应更紧;由于外汇占款的猛烈增加,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年内或将突破20%详细
国信证券:紧缩性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
  紧缩性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未来宏观调控目标可能会适时调整,调控重心将向防范全面通胀风险倾斜。未来央行采用利率工具的可能性较小,利差因素和经济下滑的风险限制了利率政策的操作空间。数量型的调控工具仍将是央行首选,存款准备金率还具备小幅上调的可能,央行也会继续实行去年底制定的信贷控制目标详细
中信证券:继续提高准备金率对冲流动性
  外汇储备的增加将近一步导致基础货币供给增加,而保持16%的M2增速只需要1000亿左右的基础货币投放,央行的对冲压力巨大。4月份央行将继续发行央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进行回购操作。但短期加息的压力减缓,加息的理由正在减少详细>>>更多宏观策略

◎存款准备金率历次调整
次数
时间
调整前
调整后
调整幅度
24
08年04月25日
15.5%
16% 0.5%
23
08年03月25日
15%
15.5% 0.5%
22
08年01月25日
14.5%
15% 0.5%
21
07年12月25日
13.5%
14.5% 1%
20
07年11月26日
13%
13.5% 0.5%
19
07年10月25日
12.5%
13% 0.5%
18
07年09月25日
12%
12.5% 0.5%
17
07年08月15日
11.5%
12% 0.5%
16
07年06月5日
11%
11.5% 0.5%
15
07年05月15日
10.5%
11% 0.5%
14
07年04月16日
10%
10.5% 0.5%
13
07年02月25日
9.5%
10% 0.5%
12
07年01月15日
9%
9.5% 0.5%
11
06年11月15日
8.5%
9% 0.5%
10
06年08月15日
8%
8.5% 0.5%
9
06年07月05日
7.5%
8% 0.5%
8
04年04月25日
7%
7.5% 0.5%
7
03年09月21日
6%
7% 1%
6
99年11月21日
8%
6% -2%
5
98年03月21日
13%
8% -5%
4
88年9月
12%
13% 1%
3
87年
10%
12% 2%
2
85年
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1
84年
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
  业绩增速放缓 市场估值重心下移
网易财经视点:紧缩宏观政策对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要辩证地分析,国民经济增速放缓这是可以确定的,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我们仍能看到部分上市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某些亮点,市场过激、非理性地反映了上市公司业绩下滑对估值重心下移的影响。
○正面因素:

  179家公司预告一季度业绩 四成预计翻倍

  截至4月10日,预告第一季度业绩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79家。其中预增、预盈的公司137家,占比76.5%。其中73家公司一季度预增在100%以上,占已公告一季度业绩预告上市公司的40.8%;此外,有48家公司一季度预增在50%以上,占已公告业绩预告上市公司的26.8%。详细

  ◎110家公司一季度业绩翻番

  截至4月12日,两市共有212家公司发布一季度业绩预告,其中,158家预增,39家预亏,15家预减。预增企业中21家公司实现扭亏。预增公司占到发布业绩预告公司的七成,业绩同比增幅在一倍以上的公司有110家详细

负面因素:

    招商地产一季报净利润较同期下降逾四成

  招商地产一季报显示,其一季度净利润较去年同期下降了逾四成,而每股收益降幅高达六成。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6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8亿元;实现净利润3696.19万元,同比减少42.10%;每股收益为0.04元,同比减少60.00%详细

    ◎第一绩优股业绩下滑 警惕周期性行业放暗箭

  驰宏锌锗在业界一直有着“两市收益第一股”、“高送配第一股”等美誉,也曾经是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去年该公司的每股收益高达3.36元,净资产收益率达42.95%,同时因推出了每10股送5股转5股派20元的分配方案,被市场传为佳话。驰宏锌锗在业绩预告中称,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减少高达50%左右详细 >>>更多业绩要闻


 

  ◎一季度业绩要闻:>>>更多

  .一季报低于预期 有多少业绩暗礁尚未出现?

  .资金链缚紧业绩预期 地产股再踩大盘一脚

  .高增长见隐忧 银行业今年业绩增速或降40%

  .上市公司一季度的增长预期已降为30%-20%

  .一季报恐为08全年上市公司业绩表现最糟一季

  .工商银行一季度业绩预增50%净利润187亿元  

  .新中基净利润增长300%! 南京银行预增170%

  业绩下滑!股市大跌!估值之争
网易财经视点:A股市场的市盈率多少倍才是合理的,这一直是本土分析师一直尝试给出的答案,有分析人士指出:“估值是由资金决定的”,此观点看到的是本质的现象。在“十年黄金”广被市场接受的时期,A股静态市盈率曾上50倍,这是市场资金充裕、情绪极度乐观的结果。在业绩增速放缓、极度悲观的3000点,A股市场多少倍的市盈率才是合理的?3000点会跌破吗?在此,我们用平安证券的估值模型说明3000点下方将是空头陷阱的观点。
◎27倍市盈率合理 3000点下方是空头陷阱

  不同市场之间的市盈率并不具备简单的可比性,原因理由是:1、经济基础和成长性不一样。比如中国过去10年的平均GDP增长率为9.42%,美国为2.91%;2、市场基础不一样。比如美国市场经历100多年的发展,监管体制、交易制度等已经趋于完善,中国市场仍处于“新兴加转轨”时期;3、市场的机会成本不一样。投资A股市场的资金机会成本、可选择的投资渠道与成熟市场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判断一个市场的估值高或低,需要根据具体市场所面临的宏观环境、成长性和机会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

  目前美国道琼斯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为15倍左右,理论上,意味着投资美国市场15年可以收回投资。现假定有金额相同的两笔资金,分别投资于A股市场和美国股票市场,投资期限均为15年,到期后两笔资金均需要获得同样的回报,在两个市场的成长性存在差异的情况下,我们来看一下两个市场的资产价格(市盈率的倒数)到底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假定初始投资额为W,A股市场的资产平均价格为P1,初始的平均每股收益为E1,美国市场的资产平均价格为P2,初始的平均每股收益为E2;A股市场未来15年的平均业绩增长率为Q1%,美国市场未来15年的平均业绩增长率为Q2%,资金成本为C。

 

>>>因初始投资为W,则分别获得A和美股份额为W/ P1和W/ P2

平安证券视点:>>>由图表6可见,如果预期A股市场未来的成长性要好于美国股票市场,而且这种预期有较大的确定性,从理论上讲,显然意味着A股市场可以接受比美国股票市场更高的估值水平。——相较而言,那种在牛熊市不同氛围下认为应给予新型市场截然不同的折价或溢价的观点,更多则是投资者市场情绪的集中反映。

  具体而言,不考虑资金成本、市场结构等因素,在我们预期未来15年A股市场的业绩平均增长水平仍有望达到8%,而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增长水平为3%左右(和两国未来的GDP平均增长率相当)的假设前提下,按到期回报率相等的条件反推,A股市场的资产价格理论上可以为美国股票市场的1.467倍。

  目前道琼斯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剔除亏损)在15倍左右,NASDAQ指数成分股的平均市盈率22倍左右,两者的平均水平在18倍左右。如果目前美国股票市场约18倍的市盈率水平为投资者所认可的合理估值水平,那么意味着A股市场的合理市盈率水平在26倍左右。从这一点判断,我们认为目前沪深300指数成分股约27倍的静态估值已基本处于合理区域。>>>更多策略研报

  通胀成因专家谈

通胀本质是货币过多

  通胀本质还是货币过多导致的货币贬值,源头在于美元本位制下美元的滥发。美元对中国财富的稀释作用,还有以美元等计价资产在原材料、工业标准方面对中国经济的扼制,导致中国国内的通胀压力日趋沉重。

  通货膨胀从根本上讲是一种货币现象,在货币供应持续超经济增长,流动性过剩没有得到遏制的背景下,没有人能够保证通货膨胀仅仅是结构性的。未来是否会形成全面的通胀,关键看预期。一旦货币贬值预期强化并扩散,人工成本的压力、地价的压力必然会推动制成品价格的全面上升。

  中国已经进入了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期,除非把未来要推进的资源要素改革的步伐缓下来,那样情况只可能更糟。(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详细

成本推动通胀为主

  中国目前采取的物价限制难以改变物价上涨预期。如果通胀在目前水平上继续上行,可能引发更强的宏观紧缩,对股市不利。在应对通胀的宏观政策方面,通胀是全球性的,目前情况下中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大力紧缩,以牺牲自身经济增长的方式来承担全球通胀的代价。

  成本推动型通胀同时伴随着经济增速下降,股市整体表现不佳,周期性板块落后大市;而需求拉动 下物价上升时,经济处在扩张期,股市整体和周期性行业表现良好(尤其是在通胀上升前期)。

  但即使需求拉动的物价上升最终都伴随着经济放缓和股市回调。因此,中国目前成本推动为主的物价上涨和经济放缓同时出现短期内对股市不利。(中金公司吴树丰/高挺/郦彬)>>>【详细

需求旺盛推高通胀

  07年宏观经济受低利率和低汇率的刺激超高速发展,而供给的增长无法跟上需求的增长,从而导致了本轮通胀的产生。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导致供给曲线往左上方平移,即为了使厂商生产同样数量的产品,必须支付更高的价格。

  如果08年美元贬值速度放缓再加上欧洲经济进入衰退,国际市场的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升势头将能得到遏制,甚至略有下跌,这样我国的通胀压力将有所减轻,从美国经验来看,如果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价格下降幅度较大,将能导致物价回落。

  推动供给曲线向左上方移动的主要是大宗原材料的上涨和工资增速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速。而利率的提升,土地价格上涨、环保要求的提高和节能减排,进一步消减了供给能力的增长。这也是本轮通胀的主要成因,经济与货币高速增长带来的需求拉动的作用相对次要。(国泰君安翟鹏/章秀奇/王成)>>>【详细

  人民币升值有助抑制通胀

霍德明:升值好过坐以待毙 通货膨胀更可怕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霍德明表示,市场对人民币大幅升值的预期是国际资本大量流入国内的主要动因。只要这种预期存在,流入的热钱就会与日俱增,其催生的资产价格泡沫则会相应膨胀,累积的风险将越来越大。最后,一旦热钱撤离,资本市场的动荡容易危及整个金融系统。中国的金融风险控制体系并不比日本具有太大优势,现有资本管制制度可能也只是管住守法的人。目前只有加快人民币升值步伐才能够防范热钱进一步流入,从而平抑资产价格,预防恶性通货膨胀,将风险限制在可控范围内...详细

周小川:人民币适当升值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汇率弹性的增大和人民币汇率变化的加大,最主要还是从汇率形成的改进和逐步更加市场化,从这个角度来看。人民币适当升值或者稍微快一点,有助于抑制中国货币的通货膨胀。但是从中国这个大国来说,抑制通货膨胀不会成为汇率机制改革或者市场汇率浮动变化的主要原因,在通货膨胀的控制方面,可能更主要的还是看到国内的一些政策,包括我们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各种各样措施...详细

余永定:人民币升值肯定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中国在目前情况下,汇率升值的贸易政策目标同抑制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正好并行不悖。麦金农的担心(麦金农一直强调升值对经济会产生通货收缩作用,因而反对人民币升值)已经不存在,因而我们可以加快升值的步伐。但这里不存在汇率充当抑制通胀主要手段的问题...详细

 货币政策方向选择大PK
 反方:紧缩政策面临变局  正方:坚定不移贯彻货币从紧

武建东:货币从紧是神话

  北京资深学者武建东认为:维持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的增长也就是意味着维持中国就业水平的提高,维持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同步性。从技术上而言,通货膨胀和失业在短期内存在着复杂的交替关系,而在长期运行中通货膨胀对失业的影响可能较小。

    当菲利浦斯曲线失灵时,曲线与横轴垂直,即通胀无论到什么程度,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失业率。然而对于中国而言,城镇失业一个百分点就是几十万人,相当于两个新加坡人口。因此,决不能够为了要抑制通货膨胀就降低经济发展速度,顾此失彼,贻害无穷...详细

  

易纲:利率有上调空间

  央行副行长易纲曾表示:“存款准备金和利率都有上调空间”,但央行今年并未加息。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取向仍将“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从紧货币政策取向”。

    3月31日,央行网站发布的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08年第一季度例会新闻稿称,目前固定资产投资反弹的压力较大,货币信贷投放仍然偏多,流动性过剩矛盾尚未缓解,价格上涨的压力明显...详细

王庆:国内紧缩已没有空间

  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经济师王庆认为:股在当前背景下,我们认为不仅已经没有空间进行大幅和频繁的加息(或者说国内紧缩),而且也没有空间进行货币升值/调整了(或者说外部紧缩)。

    大幅和频繁的加息不仅会削弱国内投资,还会对国内股市和房市造成冲击。尽管避免投资增长过快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重要的政策目标,然而考虑到当前脆弱的市场情绪,当局不太可能愿意看到国内资产市场再受更多的下行压力了...详细

谢伏瞻:从紧把握货币信贷总量

  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撰文指出:当前中国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存在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价格由结构性上涨转为全面通胀的风险。

    仍需要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严把信贷和土地“两个闸门”,加强对投资新开工项目的控制,从紧把握货币信贷总量和投放节奏,维护金融稳定...详细

 

引述,深圳控股<00604.HK>执行董事兼首席营运官张化桥近日言论:“据他了解,内地楼市交投活跃,预期今年下半年CPI增长会逐步放缓。内地政府已经意识到更高利率及信贷紧缩未能解决通胀的问题,故预计人行下半年将会减息,幅度介乎0.25-0.35厘。”鉴于紧缩货币政策的时滞性,我们认为在07年连续六次加息的基础上,央行再度大幅、频繁加息的可能性比较小。为此,我们判断紧缩政策对A股市场的影响将逐步弱化,随着一季度上市公司业绩的逐渐明朗化,A股市场将步入平稳发展时期。

  我的2008股市愿望墙(许愿可直接在专题底部的讨论区提交)
策划:龙牧羊 编辑:许耿荣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