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浙江资本豪门大揭底 | |||||||||||||||||||||||||||||
|
浙江商帮传奇:温州帮VS宁波帮 谁比谁厉害? | ||||
宁波人与温州人,许多的“相同”与“不同”创造了同样令人尊敬的社会财富:仅以2003年为例,宁波市200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1769.9亿元,财政收入330亿元,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4277元;温州市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220亿元(不包括在浙江省外创业,创造了600多亿元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成绩),财政收入152亿元,人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6035元。>>> | ||||
世界宁波帮大会与“世界温州人大会”——贵族化与平民化的不同
向城市集聚与向农村渗透——城市情结与“骆驼精神”的区别宁波人很自豪。因为宁波人早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占据了大上海的码头,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商帮。 |
“头发空心”与“义庄”、“宗祠”——灵活狡黠与诚信低调的性格分野
温州人头发都是空心的”,说的是温州人很聪明,很灵巧,聪明通透得连头发都是空心的。当然,这句话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说温州人逐利性太强,为了追求利润不惜搞假冒伪劣,说的是狡黠的一面。 |
|||
中国其他著名商帮大扫描 | |
![]() |
|
薪火失传:新晋商前路徊徨 |
|
山西自古重商。但是历史的变革中,大时代有时候分不清苦涩与甘甜,晋商在历史变革中也只能洗尽铅华。晋商悲哀之处就是始终眷恋脚下这块贫瘠的土地。到了土地革命的时候,他们的悲剧也就开始了。 商道是靠人来传递的,断裂的历史很难修补。崔满红认为,过去言传身教贯穿儒教传统的商场文化,现在可以说荡然无存了,“那批人的离开,也带走了道德经商的理念。” 儒商文化既是个宝贵财富,也是负担。孙丽萍认为,如何在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重新整理、借鉴和有选择地吸纳晋商群落形成的历史文化遗产,尤其是在商业经营上的某些理念的厘清和重构,是当代晋商和学者,甚至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
徽商,又称“新安商人”,俗称“徽帮”。徽商崛起于明代成化、弘治年间,其后历经300余年的辉煌。 徽商经营行业以盐、典当、茶、木为最著,其次为米、谷、棉布、丝绸、纸、墨、瓷器等。其中婺源人多茶、木商,歙县人多盐商,绩溪人多菜馆业,休宁人多典当商,祁门、黟县人以经营布匹、杂货为多。 徽商的宗族观念很重,外出经商总是按血缘、地缘聚居。相对于商海的狂风巨浪,个体的商人只是一叶扁舟,而在徽商这样的集团里,他们追求着和谐的人际关系,依托着宗族的势力共进退。“一家得业,不独一家食焉而已,其大者能活千家百家,下亦至数十家。”遍布各地的徽州或新安会馆,就是将具有血缘、地缘关系的徽商拢聚在一起的纽带。 |
湘中自古以来就是商贾之地。湖南商人起源于扁担经济。
近代以来,湖湘文化日臻成熟,湖南人声名鹊起,英名远播,出现了“军事湘军”曾国藩、“政治湘军”毛泽东,而在经济舞台上,重政轻商的湘湖弟子经历了钝化锐气到商海博浪的蜕变,在歌坛湘军和电视湘军的夹道间,驶出第一批商业战队。 从革命到下海,湘人从政治的襁褓里完成历史角色转换,商海中湘军出场,从华南、西南至西北步履匆匆。湘籍企业家作为一个独立的群体正在崛起。 |
与中国传统商人囤积居奇的经营方式不同,潮商随“红头船”转贸各地,必须根据风信定期启航航行,其商业行为必须在短期内完成,这种方式打造了潮商视时间如金钱、注意效率、喜挣快钱的商业品性。 分散各地的潮商,通过极具现代管理机制的潮州会馆团结起来,而在潮商内部建立的信用关系网络又弥补了潮商资金的短缺,使其能够抱成团与对手抗衡。对外来竞争者树起高高的壁垒。 |
![]() |
编辑:李贵民 2008.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