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操作建议:
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获利回吐,预计该股在再次发力前将稍作歇息。【详细】 |
操作建议:
中金公司认为该股值得长期买入,尽管其潜力的逐步释放可能的确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建议投资者在目前股价和预期仍然处于较低水平时增持该股。【详细】 |
原因分析:
1)利好因素已经基本上被消化殆尽,该股在业绩发布期时跑赢大盘约30%。
2)由于缺乏催化剂,中国移动在4月底至7月份期间经常跑输大盘。我们预计,这一情形将在今年重新上演,行业重组可能会导致其表现在这段时间内相对更弱。
3)风险回报吸引力下降,2008和2009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20倍和16倍。自由现金流收益率依然不具吸引力,因为公司需要维持高额的资本支出。 |
原因分析:
1)传统业务的萎缩在可控范围之内,其影响将逐渐减弱;宽带和综合信息服务(ICT)的增长势头强劲,而且具有可持续性。从2009年开始,收入增速有望触底反弹,折旧也可能出现负增长。
2)目前2008和2009年预测市盈率分别为17倍和15倍,以下因素导致目前股价并为显著反应重组后的潜力:i)市场担心重组将进一步被推迟;ii)市场预计中国电信对CDMA的收购价格过高,而目前CDMA净利润仅相当于中国电信净利润的5%;iii)一些基金由于不看好大盘走势而减持对中国电信的超配头寸。我们认为前两个认识有偏颇,而第三个因素已基本结束。
3)自由现金流收益率高,而且重组后可能仍然保持较高水平。固网业务每年产生自由现金流300多亿元人民币,CDMA业务未剔除资本开支(向母公司支付租赁费之前)的自由现金流也有约100亿元人民币。 |
上升风险:
如果市场继续强势反弹,流动性最好的中移动被推高。 |
下跌风险:
假如发生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母公司间不利的CDMA收购条款。 |
|
|

|

|
操作建议:
中金公司建议投资者维持区间交易(对于红筹股而言:区间低端为16港元,高端为18-20港元;对于A股,在假设50%-60%的A-H溢价的基础上:区间低端为8.5-9元人民币,高端为10-11人民币)。【详细】
|
操作建议:
中金公司认为中国网通吸引力低于中国电信。【详细】 |
原因分析:
1)现有业务非常疲弱,成本控制也已达到极限。我们预计,中国联通2008年每股收益同比增速只有9%。而在重组具体方案不确定性消除前,其未来所存在的潜力难以预先进行估计。
2)在假设出售CDMA用户能提升净利润20%-30%的基础上,2008年经过全年调整的预测市盈率可能降至18倍(基于16港元)、20倍(基于18港元)和22倍(基于20港元)。相比中移动的市盈率水平2008年20倍,联通18倍还可以,而20倍和22倍就不显得便宜了。中联通的增长速度要超过中移动还不是很容易的。
3)如果中国联通股价(相对网通股价)较贵,中国联通更有可能溢价收购中国网通;但是,如果中国联通股价较便宜,则中国网通收购中国联通变得更为可能。因为两者合并的基本原则是“对等合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交易方式来修正市场存在的偏差(可以参考表一中基于目前股价得到的“新联通”的股权结构)。 |
原因分析:
1) 2008和2009年预测市盈率较中国电信的折扣分别只有13%和10%,而市净率则与中国电信持平。考虑到两家公司在潜在内生性增长和资产质量方面的差异性,中国网通目前估值水平没有中国电信具吸引力。抛开其他的不说,中国电信的资产还是位于相对更为富庶的地区。
2)与并入CDMA业务的中国电信相比,中国网通重组后的自由现金流收益率可能稍逊一筹。
|
上升风险:
中国联通上市公司得到更高的CDMA出售价格,与中国网通合并不给溢价或甚至被收购。对于联通A股来说,它将成为今后新联通回A股融资的一个障碍;联通A股的投资人是否可以从中额外获益存在可能。 |
上升风险:
与中国联通达成较有利的收购条款,并包括现金溢价收购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