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总是处于土地供给紧张状态,我一直不能理解政府在调控房价过程中,为什么不用增加供给的方式解决城市化中的土地问题?

  你是心甘情愿选择了更好的一个盈利模式,你就不是奴隶。这一点我是屡次三番来说,但是仍然有些人还要坚持说自己是房奴,明明你有自由,你不用,叫什么奴隶啊。

  和被强制征地拆迁农民的境遇而言,城里人买房遭罪几乎根本不值一提.面对房价的大起大落,很少有人能幸免于难,除非他目前是赤贫的无产者.

年轻女孩,没有房子嫁不嫁,90%的女性没有房子是不嫁的,所以给待娶的男孩子压力非常大。提高首付的支付标准会造成更多人找不到对象。

“未婚女青年推动 房价上涨”,是统计局没有统计进去的事情。我们现在房价上涨跟需求有很大的关系,至少少算了50%,如果政府说有100个人要买房,实际要买房至少有150个。我做过很多随机的调查,不完全统计,年轻女孩,没有房子嫁不嫁,90%的女性没有房子是不嫁的,待嫁的年龄25岁到30岁,把买方的年龄大大提前了。另外现在是独生子女,这些女性也是独生子女,最后6个人凑首付,两个人供房贷,是中国目前的现实,所以给待娶的男孩子压力非常大。几个小姑娘说最低最低男孩要有首付能力。 [详细]

中国人超出预测的旺盛购房能力来自哪里?一是在一个失衡的社会里,社会中各个角落的资源都会以极快的速度向有限的大城市中积聚,从而推升房价的上涨;另一个因素则是由于几十年中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特别是城市中形成的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事实上,这个因素对房地产市场产生的影响,会比个人收入每月增加几百元要大得多。

这种3个家庭支撑1套房子的模式,只有在独生子女家庭结构中才会成为可能。在分析中国人购房行为特征时,有人喜欢强调文化观念的作用,如新婚一定要住新房,盲目追求一步到位,有了钱就要置房置地等。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独生子女家庭结构,是支撑中国房市的重要因素。这个因素在短时间内不会消失。 [详细]

“中国总是处于土地供给紧张状态,我一直不能理解政府在调控房价过程中,为什么不用增加供给的方式解决城市化中的土地问题?”他说,中国目前所有已建和在建的住房的面积不足我国全部国土面积的0.5%。[详细]

如果农民的宅基地农民能自由支配,农民就会在宅基地上建设新房,或者卖给开发商进行房地产开发,这将全面缓解当前的土地供应形势,解决地价高于楼价的本末倒置的现象.[详细]

住房建设没有一个长期政策,导致的结果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的房屋八十年代拆,而八十年代建的房屋现在在拆.也就是说,我国的大部分不动产投资没有积累下来,造成社会资源的重大浪费.[详细]

说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哄抬房价,完全是推卸责任。前一段时间很多人说房价太高,老百姓买不起房,所以中央部委出了好多政策,例如要求70%建90平米以下中低档房,严格土地审批等等。但在我看来,这些政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姿态。既然老百姓抱怨房价,那么我就针对房价制订一套政策,表明我关心群众,就够了。至于能不能解决问题,根本没有认真考虑。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这么快,政府还要收紧土地供应,房价怎么能不涨?如果你担心老百姓买不起房,就应该拿出更多的地来,更多的钱来,专门建廉租房给穷人住。想通过限制富人买房来帮助穷人买房是不可能的。这其实是有些政府部门在推卸责任;推卸责任的同时,又想扩大权力。[详细]

我们看见的只是消费者的愚昧,明知有暴利,出价者却络绎不绝,生怕去晚了价格还要涨,甘愿做“房奴”。我们看不见的是,消费者是在精心计算了利益得失之后才投出了自己的货币选票。

高房价的好处是,我们用货币来竞争有限的资源会促使大家多挣钱,促进整个社会财富的增加,人民的福祉会随之提高;而低房价的坏处是,我们会将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争斗中,为争夺资源勾心斗角、排挤他人,甚至不得不向掌管的资源分配大权的人行贿。

有很多人非常期待泡沫一旦破裂,价格会大跌,这是看得见的,也是很多人所期望的,可是泡沫破裂意味着购买力同样会破裂,正因为大家都"买不起",危机才会到来,这却是看不见的,也被基本忽略了[详细]

另外说房奴,但是当老师的又咬文嚼字,奴就是奴隶的意思,奴隶就是没有自由,中国历史上咱们解放前有贫下中农,只有西藏才有农奴,因为贫下中农再穷还有一个自由,就是要饭,那么现在房奴这个说法,请问买了房子的人,有没有最后的一个自由卖房子呢?你把房子一卖,花花的钱都来了,足够你租好长时间的房子,还可以享受生活,为什么你不租还要买呢?

因为你算了一下,房价上升,所以你在享受着资产的增值,那么你是心甘情愿选择了更好的一个盈利模式,你就不是奴隶。这一点我是屡次三番来说,但是仍然有些人还要坚持说自己是房奴,明明你有自由,你不用,叫什么奴隶啊。[详细]

和被强制征地拆迁农民的境遇而言,城里人买房遭罪几乎根本不值得一提.面对房价的大起和大落,很少有人能幸免于难,除非他目前是赤贫的无产者。

如果房价骤降,那么3.51万亿和房地产相关的融资,其中的1.02万亿可能蜕变为不良资产,这是一种粗略的短期情景模拟,尚未能揭示中长期金融风险。

一则中国金融的安危从来都牵涉到千家万户的利益.银行体系最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居民储蓄,因此一家中等银行因房价暴跌而破产,就足以影响至少1000万储蓄者的利益,很难想象如果房地产发生危局会有利于公众利益.[详细]

二则政府除税收和举债之外并无资源,各种政策成本从来都是由公众分摊的。我曾计算过,三年国有企业脱困的直接成本大约在2.4万亿,那些被买断工龄的下岗工人恐怕不会认为“三年脱困”是和其切身利益无关的举措,谁能够举出任何一种调控政策,其成本最终竟然不是由企业或国民承担的呢?

三则无论是已购房还是未购房者,都毫无例外地被卷入这场“房地产运动”中,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财产的48%表现为其住宅的市值。市值暴跌和财产蒸发并无差异。因此,只有当一个人既无银行储蓄,又无包括房改房等在内的任何形态的物业所有权时,他才能够大致置身事外.[详细]

2007.12.20 编辑:房玄龄 萧志远@高端阅读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742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 帮助中心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