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亿万富姐"吴英的本色_网易财经


 吴英版庞氏骗局

  名词解释:庞氏骗局,就是一种投资欺诈的形式,它以不正常的高额回报来骗取投资者加入。投资者的回报并非来自真实的商业业务,而是来自新加入投资者投入的资金。庞氏骗局中的回报率一定是很高的,这样才能引诱新投资者加入。一旦新加入的投资者减少或停止,庞氏骗局就会崩溃。庞氏骗局得名于查尔斯.庞兹(Charles Ponzi),他1903年从意大利移民到美国。曾在金融与贸易行业工作多年。


  我们惊奇的发现,吴英的行为跟美国金融史上著名的庞兹骗局相似。把这两个案例放在一起对比,发现他们都极像舞台上的小丑剧。虽然是小丑剧,但受骗者依然众多,涉及金额庞大,对本地区金融环境影响恶劣。

人物

庞兹:意大利移民,在美国和加拿大从事过金融、出口等工作,整天想着发大财。
吴英:野心勃勃,不甘于平庸的生活。

出场

庞兹:向周围的人推销他的国际邮券兑换计划,初步获得成功。
吴英:自称在期货市场上获利数十亿,成立本色集团,大肆收购东阳当地的房地产,进军洗车、房地产、酒店等行业,出手阔绰。

开演(戏法)

镜头庞兹对着他的邻居说,如果给他投资1000美元,45天以后就可以拿回1500美元。吴英向浙江民间的商人们说,把钱交给我,每个月有八分的利息。

镜头庞兹的的证券交易公司把新吸收进来的钱拿出来,交给早期给他投资的人,作为本金和利息。吴英(与庞兹有区别吗?)

镜头:暴利引发投资狂热。看着早期投资的人惊人的获利,很多人争着给庞兹,给吴英投钱。“在义乌、东阳等地,借钱给吴英的老板不在少数。她的利息高啊,月利8分。义乌的很多老板,贪图吴英的高利率,以5分利息向民间借贷,再转借给吴英。” (很多人未必不懂这是骗局,但是我是最后一个接刀子的人吗?博傻!)

镜头:为逃避崩盘后财富迅速缩水,庞兹开始广泛结交权贵,购置实业。庞兹还曾收购银行,想通过银行正规的金融行为让自己的骗局翻盘、洗白。也曾策划捐款潜逃。吴英自称随身带10亿元珠宝,向记者炫耀。

镜头:媒体质疑、官方调查,引发崩盘。
结局

庞兹:投资者损失惨重!庞兹锒铛入狱。波士顿地区的经济几乎被摧毁。
吴英:(?)


 

 庞氏骗局的一般步骤

  各种各样的骗局往往大同小异,骗局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抓住人们的贪念,只有动了贪念的人才会相信骗子们所编织的骗局。以下是我们所总结,庞氏骗局的一般步骤,望各位读者警醒。


第一步

编织一个很好的投资借口。再以很高的回报承诺,诱使投资者将钱交给他(她)
第二步 新投资者的钱作为快速盈利付给最初投资的人,以诱使更多的人上当
第三步 大肆张扬,利用媒体的好奇心,或者与部分媒体合谋,广泛传播他的投资效益。诱使更多的人投资
第四步 为逃避崩盘后财富迅速缩水,一方面,开始广交权贵谋求政治权利;购置实业。另一方面,做好携款潜逃的准备。
第五步 盈利模式受到媒体质疑,官方开始调查;部分投资者要求赎回投资。
第六步 崩盘。被捕,或者逃脱。


 庞氏骗局的中国例子

  太阳地下没有新鲜事。“庞氏骗局”不仅以前发生过,而且今后也一定还会再出现。眼下中国有无数个这样的例子。读史可以明智。

  

德隆案 

备注:那是个委托理财极度盛行的时代。德隆只是其中影响最大的一家。

数据:非法吸收公众存款450亿 

 

德隆2001年到2004年利用六家金融机构非法吸存460亿元资金。而据报道,司法机关统计的六家金融机构460亿元的非法吸存额,时间段为2001年到2004年,实际仅占其总吸存额的一半

方式:保底委托理财  

德隆旗下机构一直从事“保底委托理财”业务。法院裁定这种“保底委托理财”业务是一种变相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行为,判决书认定:“友联等金融机构……吸收公众存款32658笔或与693个单位和1073名个人签订合同,变相吸收公众存款437.437亿余元,其中未兑付资金余额为167.052亿余元人民币”。

法院判决书认定“保底委托理财”,即承诺保底和支付固定收益获取客户资金的方式,其行为不符合证券市场的资产管理特征,与吸收存款还本付息的基本性质一致,应属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结局:德隆崩盘,唐万新被判刑。 由于股价完全脱离企业内在价值的支持,这一游戏之得以维持,必须确保委托理财业务融资额的持续扩张。与传销的性质相仿,传销的产品本身只是一个载体,本身的价值无关紧要,核心的是整个传销架构的搭建和资金链的金字塔效应。从2001年开始,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监管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媒体的不断报道揭发,终使德隆旗下机构不断发生挤兑风波,银行警觉,被银监会盯上..... 
 

“瑞士共同基金”  

备注:2006年基金赢利丰厚,所以各色人等都想打着基金的幌子赚一笔。
数据:上亿资金 具透露国内投资者已逾17万,资金达上亿元。


方法:许诺高额回报

平均月收益率保证20%以上,15个月一个投资周期收益率300%,就是说,8000元30个月就能变成四万八千 
现状:基金是名,传销是实(调查中) 中国银监会一人士指出,种种迹象表明,该基金“基金是名,传销是实”。6日上午,记者已将调查资料全部转交给银监会等相关部门。有关部门怀疑其涉嫌非法集资与非法传销,已介入调查。某投资界资深人士认为,瑞士共同基金极可能是借基金之名,行传销诈骗之实,就此提醒广大投资者:切勿上当受骗。


涉嫌非法吸储
26岁东阳富姐吴英被刑拘


 书籍推荐


《庞兹的骗局》——本书讲述了传奇骗子查尔斯·庞兹的非凡人生,他制造了美国金融史上最著名的骗局。1920年春夏,庞兹承诺在三个月内让投资者的钱翻一倍,然后用后面投资者的钱支付前面投资者的本金和利息,他魔术般地施展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骗术,在短短几个星期里捞到成百上千万美元。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波士顿,那是一个万事皆有可能的时代,而整个波士顿为庞氏泡沫变得一片狂热,人们为追求瞬间的财富、熠熠放光的名望和难以置信的奢侈生活而不计一切。作者运用卓绝的叙述技巧,魔法般地再现了当时的疯狂场景。


《市场、群氓和暴乱》——赫拉克利特有言,“人不能够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然而门斯切(Robert Menschel)告诉我们,所有的股市泡沫有着几乎相同的变化轨迹:高涨,徘徊,再高涨,再徘徊,然后轰然垮塌。这意味着,在投资这件事情上,人类善于在同一个地方反复跌倒。用加尔布雷思的话来说,从19世纪开始,席卷全美国的股市大崩盘每隔20年就要来一次。20年,正是足以让整一代人遗忘创痛的时间。眼下中国股市呈现前所未有的大热,让我们通过这本书了解一下历史吧。
 相关报道
————网易财经  02/10/2007 fenglf 李永峰————
主编信箱 热线:010-82558163-9016 意见反馈 
About NetEase - 公司简介 - 联系方法 - 招聘信息 - 客户服务 - 相关法律 - 网络营销 - 网站地图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1997-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