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篇】上市元年看交行 |
杠杆的价值 交通银行上市的价值是什么?也许一年来
翻番的股价是最直接的表现之一。不
过这种上涨的带动效应影响更大,继交行脚
步之后赴港的内地银行都在受益于前行者,
而交行树立起的典范形象,更让整个中国银
行业的形象为之一新[详细]
上市之时,交行董事长蒋超良就反复强调,交行上市的目的是要主动跻身国际资本市场,接受国际投资者和监管规则的检验和监督,主动以国际一流商业银行为标杆,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提升竞争力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今,交行在建立良好公司治理、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和业务战略转型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这些进步也体现为经营业绩大幅度提升。
海外上市一年来,交行如何取得一个又一个骄人业绩?海外上市究竟对公司治理乃至交行的内部经营管理产生了哪些影响?交行战略转型推进得如何?交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成功经验对整个中国银行业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进交行,寻求答案。
[详细]
|
|
|
 |
|
坦诚自信的信息披露,让投资者认识到
一个真实的交行,也改变了外界对于中国银行业不够透明的印象。 如果仅说业绩和大势是交行股价上涨最重要的支撑因素,也许还有欠缺,因为要将这些信息准确有效传达到投资人,最终让信息的价值在市场上有所反映,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以往中国银行业给外界的印象,恰恰是封闭的一个“灰色带”,看不清里面到底是什么、有多深,以致于海外的机构和媒体夸大问题胡乱猜测亏损、坏账等数据,一些结论看似令人恐慌,也未免荒唐[详细]
|
|
|
1908年3月4日:交通银行成立,总部设在北京
1928年:交行总管理处由北京迁至上海
1949年11月1日:经过接管和整编,交行复业
1954年:业务并入当地中国人民银行和建设银行
1987年3月18日:交行重新组建后召开第一次董 事会会议
1987年4月1日: 重新组建后的交行开业
1987~1992年:交行高速发展时期,机构、人员 迅速增加
2006年6月23日:在香港交易所发行股票[详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