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证券新闻 > 正文

海通证券:为何股债齐跌? 因为担心基建引发滞胀

0
分享至

(原标题:为什么会股债齐跌?因为担心基建引发滞胀!——(海通宏观每周交流与思考第281期,姜超、宋潇等))

活动预告:2018年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将于8月26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在内的经济学大咖将共议中国及世界经济问题。快来免费报名,与他们面对面。

诺奖得主萨金特将出席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

免费报名网易经济学家年会

向经济学家提问


摘 要

上周不仅股市再度大幅下跌,创出本轮新低,债市也出现大幅下挫,为何突然之间会出现股债齐跌?

股市债市齐跌,反映滞胀预期。

根据经典的美林投资时钟,在经济和通胀的不同组合下,资产价格会有不同的表现。上半年股市下跌债市上涨,通常对应经济下行通胀回落,也就是隐含了经济衰退的预期。而只有在经济下行通胀上行期,也就是在经济滞胀的环境下,才会出现股债齐跌、商品价格上涨。而上周部分商品价格创出年内新高,也从侧面印证市场突然从经济衰退的预期转向了担心经济滞胀风险。

这一转变是如何产生的呢?

国债发行加码,导致货币紧缩。

债券市场,今年以来的利率下降,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货币持续宽松。但是在上周,在央行还在大幅投放货币的情况下,货币利率突然出现大幅的跳升,而央行对此的解释是“税期高峰、政府债券发行缴款”。

在7、8两个月,一个显著的变化是政府债券发行的显著放量。在18年上半年,政府债券(包括国债、地方债)的月均净发行只有2660亿,而到了18年7月就激增至8600亿,8月中上旬已经净发行了6000亿,估算全月将达到9000亿左右的巨额规模。相比之下,最近几个月的社会融资规模就在1万亿左右,政府融资加码相当于把经济真实总融资规模直接翻番。

政府债券发行规模激增的背后,是积极财政政策的加码。财政部上周专门发文,要求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和使用进度。今年预计发行1.35万亿的地方政府专项债,此前7个月发行量约1500亿,剩余1.2万亿或在未来几个月内集中发行。

考虑所有的国债、地方政府债之后,我们预测今年的政府债券净发行量高达5.7万亿,比17年增加约1000亿,而18年上半年的政府债券发行规模偏缓、净发行额只有1.6万亿,这意味着下半年政府债券月均净发行将达到7000亿,远高于去年同期的月均5600亿。

在中国金融体系当中,居民和企业的钱是存在商业银行,但是政府的钱是存在中央银行,因此当政府大规模发债的时候,就相当于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回笼巨额资金,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紧。

基建挤出效应,只会催生滞胀。

政府举债是为了搞基建投资、稳定经济增长,但是靠基建投资其实并不能带来更多的经济增长。事实上,中国这一轮基建投资的启动是从13年开始,基建投资占总投资的比重从20%升至2017年的27%,而同期中国经济增速从7.9%降至6.9%。

为什么基建投资不创造增长?原因在于政府投资存在着巨大的挤出效应。政府本身不创造收入,其收入都是通过税收或者发债得来,其实是拿走了本应属于居民和企业的钱。因此相对而言,政府支配的收入越多,居民和企业支配的收入就越少。与此相应,如果政府的投资越多,其实意味着居民和企业的支出就越少,政府基建投资其实是挤出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并不会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

但是,政府投资可以创造出通胀。比如说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行的背景下,和中国经济相关的螺纹钢、焦炭、PTA等部分商品价格在上周创出年内新高,其实就是基于国内基建投资加码的预期。

基建投资虽然见效快,但是效率低下。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例,今年一季度的总资产已经达到7.7万亿,但是过去两年的税后利润都不到20亿。由于难以产生现金流,因此中铁总的铁路投资主要靠举债,而其每年的贷款和债券发行总量都接近1万亿,意味着其铁路投资乃至还本付息全靠举债融资。

总理在7月考察川藏铁路时曾表示,要加快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如果未来再来一轮大规模基建投资,其实只能靠政府再次大规模举债。而2017年政府的显性负债为30万亿,占GDP的比重为34%,貌似还有举债空间。但其实按照我们的估算,过去几年地方政府通过PPP、棚改贷款、城投债、平台贷款等又新增了30万亿的隐性负债,考虑隐性负债之后的政府真实债务率已经超过60%的国际警戒线,其实也不低了。如果政府继续大规模举债,最终损害的是政府的偿债能力,上周新疆农六师的债券发生违约,也从侧面反映地方政府的隐性负债已经高处不胜寒。

因此,加码基建投资会导致政府债务率的持续上升,损害货币信用、加剧汇率长期贬值的预期,而汇率贬值又会带来输入性通胀。今年由于汇率贬值,使得依赖进口的原油、大豆等商品的国内价格出现明显上涨。

所以,由于挤出效应的存在,靠基建投资难以带来长期的经济增长,而由于效率较低,搞基建投资会恶化政府和货币的信用,带来汇率贬值压力和通胀预期。

而正是因为滞胀预期的出现,使得市场非常悲观,一方面流动性收紧和通胀预期使得债市下跌;而另一方面,利率上升不利于股市估值,而经济下行预期又不利于股市盈利,使得股市也出现大幅下跌。

日本基建迷失,美国藏富于民。

在历史上,美国和日本都曾经实施过大规模的基建投资计划,但是结果却是天壤之别,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而日本经济则是失去了30年。

日本政府长期将基建投资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二战结束后日本颁布了多项法律加强政府投资的力度,包括1952年的《道路法》、1964年的《河川法》和1968年的《城市计划法》等。其中1987年出台的《第四次全国综合开发计划》在机场、道路、港口、海岸、城市下水道、垃圾处理设施等12个方面制定了5年计划,对各领域的政府投资均提出了明确要求。

尤其是在90年代房地产泡沫破灭以后,日本经济陷入了流动性陷阱,日本政府采取持续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1993年日本公共工程的财政支出一度达到13.7万亿日元的历史最高值,直到2001年公共工程支出规模一直维持在10万亿日元以上。

大规模的基建投入使得日本的基础设施水平远高于其他发达国家。根据2017年全球国家竞争力指数来看,日本的基础建设指数达到6.34,远高于美国、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目前日本拥有完善的城际交通网络,其公路密度和铁路密度是美国的4.8倍和2.4倍。

但基建投资拉动经济存在诸多弊端。首先,日本政府的债务水平持续扩张,债务占GDP的比重从1985年的50%持续上升目前的200%。其次,基建投资由政府主导,非市场化的运作方式也容易导致过度无效投资。例如70年代日本大力推动机场建设,而随后的高铁网络发展导致航班需求下滑,部分机场亏损。

但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过度的基建投资往往还会对民间支出产生严重的挤出。从90年代开始,日本的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长期保持低迷,这一方面源于泡沫经济破灭,财富效应缩水导致经济下滑;另一方面原因在于基建高投入挤出了民间支出,降低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能力。

历史上美国也曾经历过基建投资高速增长的时期。1929年,大萧条破坏了美国市场经济的动能,为了刺激经济复苏,时任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1933年-1945年间,美国基建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一直处于20%以上,大部分时间还超过了25%。从细分项来看,美国当时的基建投资主要投向了道路建设和环保发展。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投资使得美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公路系统。

依靠基建投资,美国经济也成功从大萧条的泥沼中重新复苏。罗斯福当政时期,民间资源保护队(CCC)和工程进度管理局(WPA)大量雇佣失业工人进行学校医院以及公路桥梁的建设和维护工作。受到基建投资的带动,美国的失业率出现大幅下降,同时GDP同比增速在1934年就由负转正,达到10.8%。

但70年代以来,美国基建投资非但没有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来源,反而逐步与经济增速呈现负相关性,主要原因是美国政府仅将基建投资作为经济走弱时期的短期刺激政策,而没有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特别是次贷危机以来,美国基建投资同比增速持续负增长,而美国经济却在近期强势复苏。

为什么美国基建投资规模持续下降,而经济持续走强?原因是美国成功转型摆脱了对基建投资的依赖,转向了靠私人消费和私人投资拉动经济。

从需求端来看,上世纪40-50年代,美国的经济主要与政府支出相关,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度超过100%。而50年代之后,由于收入分配向居民部门倾斜,2017年美国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升至76%,使得美国的私人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持续增长,私人消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从供给端来看,美国的研发投入奠定了美国科技创新强国的基础。1950年以来,随着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和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先后成立,美国研发投资占GDP的比重从1%持续上升到1967年的2.9%。而2017年美国上市公司的平均研发费用高达2亿美元,接近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十倍水平。

通过美国和日本两个国家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基建投资对经济的拉动既是良药又是陷阱,基建投资作用的好坏取决于经济的发展阶段。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者危机时期,基建投资有一箭双雕的作用。一方面,基建投资可以作为需求的源头,拉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基建投资也可以改善本国较为落后的基础设施,提高城市化水平,有利于经济的长效发展。

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中后期,美国和日本的分化其实反映了两种经济增长模式。美国依靠增加居民收入、增加企业的研发投入,经济结构得到优化,并形成了私人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机制。相比之下,日本的经济缺乏内生动力,基建投资的增长不仅没有带动经济走出衰退,反而暴露出了政府债务过高、过度无效投资和挤出私人投资等众多问题。

基建空间有限,减税才有希望。

以基础设施水平来比较,目前我国和发达国家相比虽然还有空间,但其实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2017年,我国公路密度为5000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密度为132公里/万平方公里。而同期美国的公路密度为7000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密度为237公里/万平方公里。与美国相比,我国铁路建设仍有一定空间,但公路建设的空间有限。

从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来看,2017年我国高速公路密度为142公里/万平方公里,铁路密度为26公里/万平方公里。而美国基本没有高铁,高速公路密度为110公里/万平方公里,中国已经全面超越美国。

即便是和日本相比,虽然我国公路和铁路密度依然远低于日本,但高铁和高速公路的密度已经和日本差距不大。考虑到日本是岛国,而中国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地广人稀,其实不适合建太多高铁,这意味着即便是现代化的基建空间也有限。

而且借鉴日本和美国发展的经验,依靠基建投资拉动的经济缺乏自身动能,同时也会加重政府负担。未来,我们需要反思日本基建投资过度的教训,学习美国转型的经验,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形成以私人消费和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健康模式。

而要想增加居民收入、增加民间投资,其实是要减少政府支出、降低经济的宏观税负。从美国来看,无论是80年代的里根还是如今的特朗普,均把减税作为主要的政策手段,大幅减税藏富于民,从而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这其实也告诉我们,只有大规模减税才能带来经济的真正增长,如果还是走大规模举债搞基建投资的老路,其实带来的不是真正的经济增长,而是短期滞胀、长期迷失的风险。

大家都知道,经济增长来源于积累,在宏观上储蓄等于投资,因此多投资往往意味着经济的积累越多,未来的增长越快,所有很多政府都把加大投资当做经济增长的万能灵药。

如果比较投资占GDP的比重,2017年中国高达44%,而美国只有17%,貌似中国经济的积累远高于美国。但是我们的投资当中大量是基建和地产投资,而美国的投资当中有一项专门的知识产权投资,这其实反映的是我们的投资虽然高、但是缺少效率,其实不是真正的积累,很多都是重复建设。而美国的投资虽然少,但是很多都是有效投资,是真正的积累。

因此,要想避免陷入日本经济失去30年的陷阱,我们未来需要对大幅加码基建投资慎之又慎,而应该大力减税,降低居民和企业负担,增加居民消费和企业研发能力,创造真正的增长。

一、经济:正在明显减速

1 )下游需求仍低。8月中上旬主要37城市地产销售同比下降1%,其中15个一二线城市同比上升2%,22个三四线城市同比下降9%。8月前两周乘联会乘用车批、零增速-17.9%、-14.5%,增速再创新低。

2 )工业生产减速。8月前17天主要电厂发电耗煤同比增长1.4%,增速远低于7月的7.3%,预示8月的发电量增速乃至工业生产在继续减速。

3 )经济明显减速。7月铁路货运量增速从10.1%降至8.7%,挖掘机销量增速从58.8%降至45.3%,重卡销量增速从12.7%降至-14.6%,均意味着经济出现明显减速。?

二、物价:通胀走势分化

1 )食品涨幅扩大。上周猪价继续上涨,菜价蛋价上涨,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8%,涨幅比前一周扩大。

2 8 CPI 稳定。截止目前8月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环比涨幅分别为1.8%、2.4%,预测8月食品价格环比上涨1.5%,8月CPI稳定在2.1%。

3 8 PPI 回落。8月以来钢价上涨,煤价油价先涨后跌,预测8月PPI环比持平,8月PPI同比涨幅回落至3.7%。

4 )通胀走势分化。7月以来食品价格持续上涨,带动CPI短期反弹,但由于经济指标的持续下滑,PPI回落趋势明显,短期内通胀将继续分化。

?三、流动性:货币短期收紧

1 )货币利率反弹。上周货币利率大幅反弹,其中R007上升25bp至2.56%,R001上行72bp至2.41%。DR007上行26bp至2.56%,R001上行73bp至2.37%。

2 )央行重新投放。上周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投放1300亿,MLF净投放465亿,国库现金投放1200亿,央行净投放2965亿。

3 )汇率小幅反弹。上周美元指数冲高回落,人民币兑美元反弹,在岸人民币稳定在6.88,离岸人民币回升至6.84。

4 )货币短期收紧。上周央行加大货币投放力度,但由于7、8两月政府债券的大规模发行,月均净发行规模约9000亿,加上缴税的影响,导致资金从商业银行流向央行,造成了货币市场利率的短期上升。而7月通胀的反弹、积极财政的加码预期也导致货币市场预期不稳。

 四、政策:落实积极财政

1 )促进民企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表示,面对当前新形势新变化,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要求针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精准施策,预调微调,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下更大力气降低民间资本进入重点领域的门槛,取消和减少阻碍民间投资进入养老、医疗等领域的附加条件;采取建立贷款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缓解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2 )落实积极财政。发改委副主任宁吉喆表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当前短板领域投资明显不足,要采取有效措施,把积极财政政策落到实处;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让民营资本更多参与到基础设施建设中;推动“十三五”规划确定的165个重大项目尽快落地。

3 )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国企改革“双百行动”已经正式启动,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强调,要突出重点、扎实推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以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为重要支撑,重点规范各类治理主体权责,逐级实现充分、规范、有序的授权放权和行权,全面提升国有企业运行效率和市场化、现代化经营水平。

五、海外:新兴市场国家遭受冲击

1 )土耳其风险仍未解除。上周五美国财长姆努钦表示,如果土耳其拒绝释放被关押的美国牧师,将面临更多制裁。美国总统特朗普也在周四的内阁会议前表示,土耳其还没有证明“自己是美国的朋友”。美国财长发言后,里拉在几分钟内完全抹去了此前的涨幅,跌破6.0关口。

2 )美国 8 月消费者信心低于预期。美国8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初值为95.3,远不及预期和前值,8月消费者现况指数创逾一年半新低,一年通胀预期接近四年高位。7月初以来,担心关税政策会影响国内经济的美国人显著增加。

3 )特朗普或敦促基建领域“买美国货”。与争议不断但持续推进的贸易和移民政策不同的是,特朗普之前明确提出的大型基建计划一直停滞不前。上周CNBC报道,白宫计划推出新的行政命令,要求在更广泛的行业采购“美国制造”产品,尤其是公路、管道、宽带等基础设施。

4 )阿根廷央行提高准备金率。上周阿根廷央行将国内大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上调3个百分点,此举是其减少短期债务、抑制高通货膨胀的最新举措。目前,美元/阿根廷比索汇率为29.7,仍然接近历史低点。今年以来,阿根廷比索兑美元已贬值超60%。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停职调查!衡阳白发老人向城管下跪后续,7万人热议:生存太难了

停职调查!衡阳白发老人向城管下跪后续,7万人热议:生存太难了

天天热点见闻
2024-04-19 12:04:49
隔空PK陈梦!王曼昱淘汰日本一姐,拒绝输球扣分,奥运希望大增

隔空PK陈梦!王曼昱淘汰日本一姐,拒绝输球扣分,奥运希望大增

天涯沦落人
2024-04-19 18:55:30
香港消委会揭露:哈啤验出呕吐毒素!哈啤回应:只在内地才销售!

香港消委会揭露:哈啤验出呕吐毒素!哈啤回应:只在内地才销售!

臨堃视野
2024-04-19 09:10:45
汪小菲堵学校门口见孩子,情绪伤感抹泪,网曝大S二审败诉了

汪小菲堵学校门口见孩子,情绪伤感抹泪,网曝大S二审败诉了

萌神木木
2024-04-19 15:32:16
中央财经大学多名学生吐槽800米体测:3分50秒及格比国家标准高,很多人达不到

中央财经大学多名学生吐槽800米体测:3分50秒及格比国家标准高,很多人达不到

上游新闻
2024-04-19 20:20:33
渣打在香港挂出10%的存款利率,以吸引内地资金

渣打在香港挂出10%的存款利率,以吸引内地资金

南方都市报
2024-04-19 15:12:10
这段视频看得生气!浙江一越野车驶入麦田来回碾压,车主找到了,他竟这样说……

这段视频看得生气!浙江一越野车驶入麦田来回碾压,车主找到了,他竟这样说……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4-04-19 21:15:56
以色列再“报复”,伊朗会跳入内塔尼亚胡的陷阱吗?

以色列再“报复”,伊朗会跳入内塔尼亚胡的陷阱吗?

中国新闻周刊
2024-04-19 15:20:49
真相不寒而栗!阮富仲大发雷霆,这件事将动摇越南国本…

真相不寒而栗!阮富仲大发雷霆,这件事将动摇越南国本…

新财迷
2024-04-19 09:36:08
亨利·卡维尔版《007》预告片火爆全网,玛格特·罗比饰演邦女郎

亨利·卡维尔版《007》预告片火爆全网,玛格特·罗比饰演邦女郎

汤老湿看电影
2024-04-19 17:46:13
上海六旬阿姨再婚后,想把87岁老母亲赶出家门,“没地方住让国家解决”!

上海六旬阿姨再婚后,想把87岁老母亲赶出家门,“没地方住让国家解决”!

环球网资讯
2024-04-19 19:07:22
你无意间看到过什么不该看的东西?网友奇趣回复第三期

你无意间看到过什么不该看的东西?网友奇趣回复第三期

小陆搞笑日常
2024-02-24 07:45:16
国奥0-2,出局等待死缓!成耀东又让门将改踢前锋,韩国提前出线

国奥0-2,出局等待死缓!成耀东又让门将改踢前锋,韩国提前出线

侃球熊弟
2024-04-19 21:40:03
网格员是干什么的?现如今的财政现状下,他们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网格员是干什么的?现如今的财政现状下,他们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4-04-19 10:26:48
躺椅致航班延误后续:登机细节曝光,央媒发声,大妈摊上事儿了

躺椅致航班延误后续:登机细节曝光,央媒发声,大妈摊上事儿了

小鹿姐姐情感说
2024-04-18 19:21:52
杂谈:奇怪,日本和德国不允许宣扬爱国主义!

杂谈:奇怪,日本和德国不允许宣扬爱国主义!

黄河新流域
2024-04-19 10:27:57
川渝燃气“跑得快”背后,疑似真相曝光!

川渝燃气“跑得快”背后,疑似真相曝光!

兵叔评说
2024-04-19 16:15:43
62岁著名经济学家猝死在讲台上,最后露面照流出,大量隐情曝光

62岁著名经济学家猝死在讲台上,最后露面照流出,大量隐情曝光

求实者
2024-04-19 15:12:42
见识了中国汽车最严重的腐败

见识了中国汽车最严重的腐败

后视镜里de未来
2024-04-19 18:37:11
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原副总裁金维民接受审查调查

江苏省信用再担保集团原副总裁金维民接受审查调查

界面新闻
2024-04-19 21:07:23
2024-04-19 23:58:44

财经要闻

新华资管香港的秘密:猛投地产或致巨亏

头条要闻

媒体:以色列对伊朗的反报复刀刀见血 要真的打痛伊朗

头条要闻

媒体:以色列对伊朗的反报复刀刀见血 要真的打痛伊朗

体育要闻

安息吧勇士王朝,2013-2023

娱乐要闻

北影节开幕之夜,内娱女星千娇百媚

科技要闻

最沉默的李想,最便宜的理想

汽车要闻

风神L7预售 东风汽车北京车展阵容公布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艺术
数码
公开课

手机要闻

华为Pura 70系列:正式说你好!华为Mate60系列:逐渐说再见!

亲子要闻

爸爸欺负人类幼崽,宝宝第一次没经验,第二次学聪明了!

艺术要闻

最全展览单元剧透!北京最受瞩目艺术现场100青年艺术季终极解读

数码要闻

JEDEC 更新 DDR5 内存标准:6800 扩展至 8800Mbps,新增PRAC方案

公开课

睡前进食会让你发胖吗?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