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财经 > 2010网易经济学家年会 > 正文

厉以宁:深化体制改革才能解决中国就业问题

0
分享至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

网易财经1月14日讯 首届网易经济学家年会(NAEC)今日举行,三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首次共同来华,与厉以宁、茅于轼等国内50位顶级经济学家共同对话和交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厉以宁在大会上发布了主旨演讲。在题为“在经济转型中解决就业问题”的演讲中,厉以宁表示,就业在中国今后较长的时间内都是重要问题,深化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在具体解决就业问题的建议上,他表示,必须放宽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限制,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还要进行资源产权制度改革。

厉以宁表示,深化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方面,主要需要解决三方面的问题。首先必须放宽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限制,允许民营经济进入的门槛不能再提高。

他指出,非国有经济需要落实融资难的问题,税收也要适当照顾。厉以宁说:“假定我们把政策调整一下变得更利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国几千万个个体工商户,每个个体工商户增加一到两个帮手或学徒,全国一下解决了多少就业问题?”他相信,只要对中小企业待遇好一点,融资难的问题解决得好一点,一个中小企业增加三到五个人,这样就能吸收上亿劳动力。

“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仔细考虑,这些改革是当前最重要的改革。”厉以宁说。

其次,要推进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厉以宁认为,户口问题应该随着农民工进城、有稳定职业后解决,这样农民工有技术又能找到职业,户口不成问题,他们就不会盲目无序地拥到城里来,每家人都会有规划。他说,中国75%的新增劳动力是民营经济吸收的,放宽民营经济然后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户籍问题。

“这么多农民进城了,你想想看,住房就要新建、马路就要拓宽、水电煤气供暖都要解决,家属进城了、孩子进城了,医院、学校都要解决,这能吸收多少人就业?所以说,加快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解决就业的第二条路。”厉以宁说。

厉以宁指出第三个方面,是需要做到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现在刚刚开始,“多年以来我们把企业的产权、投资的产权陆续解决了,但资源的产权没解决,就想中国最近搞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它的影响之大,最近你们可能没有去中国的林区看一看,那简直是热火朝天。”

厉以宁说,中国整个问题的解决是靠就业扩大的,一批人就业了有了收入,花掉别人就就业了;别人有收入花掉,别人的就业又扩大了。“就业是靠就业扩大的,失业是靠失业扩大的。”厉以宁总结道。

以下是厉以宁先生的发言实录:

就业在中国今后较长时间内始终是重要的问题,如果就业解决不了,社会不会稳定,内需不会扩大,经济的持续增长就受到阻碍,什么改革都难以进行下去,中国就业压力大,究竟什么原因?我们来分析,主要是三个原因:

第一,体制上的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11月份,我在欧洲访问,欧洲的经济学家在座谈会中问我一个问题,“在我们西欧国家,年增长率只要达到2-3%,我们的就业就不会出大问题,你们11月份GDP的增长率降到了6%点几,你们就慌了,就业问题就突出了,我们不能理解啊。6%的增长率在我们这里是非常好的增长率啊。”

我回答时说,两方面的国情是不一样的,你们的工业化进行了200多年,农村劳动力都释放完了,现在你们的城乡社会保障是一样的,农民有家庭农场,有房子在农村,有土地,生活很舒服,他不会离开农村到城里打工,到城里打工的是他爷爷、曾祖父的事情。

中国就不一样了,中国现在是城乡二元体制,中国现在的农村人口还占到55%,有大量的农民要出来,而且现在的农民是新生代农民工,和老的农民不一样的。

80年代出来的这批农民是壮汉,有力气的,在外干活要寄钱回家,在农村盖房子、讨老婆、生儿育女,他的根在农村。今天新生代的农民工就不一样了,他离开农村就绝不想再回农村去,我的待遇为什么跟城里人的待遇不一样?这么多年在城里打工,还是“农民工”,我孩子不能在城里上学,他心中是不服的,不仅为了收入,他还为了改善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就是一个改革的问题,只有在计划经济下才会把农村城市分开来,农村户口就一辈子待在农村吧。

后来改革开放了,政策有所松动,农民工可以进城,但仍然是“农民工”,他的职业改变了,是工人,但身份没有改变。这种情况不能再继续存在了,所以这是体制上的原因。农民工不断地出来,这就形成了中国就业压力大的原因。从体制来分析就是这样的。

第二从结构方面来分析,从结构分析,主要是中国的第三产业比重太小,在发达国家,比如刚才我讲到在西欧考察,他们的第三产业一般都占到70%以上,我们只有40%左右,主要靠第二产业吸引人,而第二产业靠什么来吸引就业呢?新建企业。新建企业能够有多少?而且新建企业的技术水平比较高,他们需要劳动力的素质越来越高,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第三产业太少,在这种情况下,所以我们的就业压力就大了。

第三,技术方面的原因,这也包含了技术本身在进步过程、产业在重组过程、企业在创新过程中对劳动力的选择,而且不会像过去那样大量吸收劳动力,技术比重不断提高,假如不能另开门路,人到哪里去呢?

由此可见,中国就业压力的增大是必然的。该怎么办?

我们想,首先要深化改革体制,深化体制改革是解决当前中国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方面,首先必须放宽对民营经济的各种限制,允许民营经济进去的门槛不能再提高,不能限制民营经济进去。

还有,在发展中,很多都要解决,非国有经济需要落实融资难、税收也要适当照顾,这样想一想,假定我们把政策调整一下变得更宜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国几千万个个体工商户,每个个体工商户增加一到两个帮手或学徒,全国一下解决了多少就业问题?只要我们让中小企业的待遇好一点、融资难的问题解决得好一点,一个中小企业增加三到五个人,这样就能吸收上亿劳动力啊。

所以,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仔细考虑,这些改革是当前最重要的改革。

第二,要推进城乡二元体制的改革,户口问题应该随着农民工进城、在城里有稳定职业后来解决,这样农民工在城里就好了,首先有技术、又能找到职业,户口问题不成问题,将来的问题就解决了,因为前景放在前面,他不会盲目、无序地拥到城里来,每家人都会有规划,准备到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人、谋什么样的职业,而就业的解决又跟民营经济的发展连在一起,中国75%的新增劳动力是民营经济吸收的,放宽民营经济,然后继续推进城乡一体化、解决户籍问题,这么多农民进城了,你想想看,住房就要新建、马路就要拓宽、水电煤气供暖都要解决,家属进城了、孩子进城了,医院、学校都要解决,这能吸收多少人就业?所以说,加快推进城乡二元体制改革是解决就业的第二条路。

第三需要做到的是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资源产权制度的改革现在刚刚开始,多年以来我们把企业的产权、投资的产权陆续解决了,但资源的产权没解决,就想中国最近搞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它的影响之大,最近你们可能没有去中国的林区看一看,那简直是热火朝天,我们刚从那里回来。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搞“农业承包制”搞的是农田承包制,农田都包产到户,但集体林权(没有解决),山没有动,为什么当时没有改革?因为刚刚改革开放,老百姓对共产党的政策还不信任,你把山包给我了我就赶快砍树,如果不砍,过两天你又把山收回去不就吃亏了吗?(人们)砍树,(所以政策)紧急刹车,所以山没有动。

30年了,2008年6月8号中央公布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这样老百姓就不像过去那样了,集体林权,多少亩地?25亿亩(耕地是18亿亩),承包期70年不变。所以现在的山都有主了,就是因为它的林地都划分了,这个山是我的、那个山是你的,就种树了,(现在)流行一句话“爷爷种树,孙子来砍”,也就是70年以后来砍,是这样的情况。

最近我刚从那里了解了情况,贵州西北部毕节(音)地区林权制度改革,山上发生了大火,农民都抢着去山上扑火,这山是我的,烧的树都是我们的树啊,亲戚朋友大家一起上山救火,过去没有过这样的现象。林下养鸡,林间种蘑菇、种药材,资源产权明确了,将是巨大的改革。

草原呢?草原也要明确,国有林场呢?国有林场也要改革,所有这些都是增加就业的。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后,我们考察了江西、福建两省,农民都从沿海回去了,回到哪儿呢?上山了,他家里有树了,家里没树的,别的农家有树,来吧,到这儿干活,一样是干。所以我们要看到,这里的就业潜力是很大的,这是体制的改革。

接着我们讲结构的调整,首先来看,如果结构有所变动,农村还是可以吸引人的,我们在河南省漯河、广东珠江三角洲和重庆几个区都考察了,农业产业化改变了过去单纯种粮食(的模式),在确保良田不变的情况下种柑橘(重庆),重庆梁平县种西瓜,在河南有种石榴的,这样产业链就延长了,产业链延长后对农民来说,上游企业需要劳动力,下游营销、运输企业需要劳动力,当中是种植,产业链延伸后,农村本身就是需要劳动力的。农民在城里住,孩子在城里上学,工作单位是农村,每天骑摩托车下乡干活,晚上又回来。这是新的情况,农业本身还是在吸引人的。

再来看第三产业的比重,我们还有很大扩充的余地,因为我们第三产业的比重才占了40%,知识产业可以吸收多少人?服务外包,最近看到一个结构很有意思,西安一个企业(做)服务外包,替美国看仓库,这是怎么回事?是这样的:美国的夜晚是中国的白天,中国的白天是美国的夜晚,美国在夜晚找人看仓库工资要贵好几倍,而且美国人收入比较低的人有时候并不认真负责,工资高,又不认真负责,(于是他们)找到了中国,找到了西安一家公司替他们看仓库。怎么看?中国人不用去的,全部的电脑设备和美国仓库的探灯连在一起,一部电话(联系上了)美国当地的派出所。人家电脑会用、英文会说,再经过一些训练就行了。

因为中国人是白天上班,中国的白天是美国的夜晚,如果某号探灯下有火光,电话马上就打过去,如果探灯下有可疑人影流动,电话马上也打过去,这不是很好吗?解决了中国就业的问题,又对美国有帮助。

中国农村土地上的住房都是农民自己盖的,投了好几万,盖一栋四层楼的房子,不能抵押,因为没有产权证。现在重庆在搞试验区,假定农民的房子可以抵押,现在农民的房子值多少钱?全国政协上有一个委员说,初步估计值18万亿元,三分之一拿出来抵押就是6万亿,这6万亿一抵押,农村经济就活了,这能增加多少企业、增加多少人的就业啊?

再说城里人住房结构的调整,要大量兴建社会保障型住房,(多盖)小户型,收入偏低的人可以买的住房,这种房子是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手段,因为搬入新房子后就要来买东西的,旧家具不要了,旧家用电器要换了。如果两个老朋友第一句话就问“你搬了没有?”“快了快了,正在装修呢。”一个城市,如果大家都忙于小房换大房,旧房换新房,这个城市就兴旺了,这个城市的就业问题就解决了,如果冷冷清清,没人搬家,就业解决不了,城市还没有生气呢。所以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这些都)有助于结构调整。

我们再来谈,产业升级难道就一定要限制就业吗?中国要大办职业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教育,因为在广东的调查(发现),高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99%都就业了,抢着要。中国的熟练技工太少,技师太少。这方面跟产业升级是有关的,我们从整个近代来看,新工作岗位是在经济增长中涌现出来的,对于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假定产业升级了,劳动力素质不提高、不经过职业培训,那怎么行呢?所以我们说应该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而且劳动力素质提高以后,收入也会增多了。

前不久我刚从广东回来,广东熟练一些的技工,8000元/月的工资聘不到人,为什么?因为要求是熟练技工。

这样一来,农民整体收入水平上去了,又对扩大内需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以上几个分析中可以看得很清楚,当前我们应该把就业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假定中国现在发生了通货膨胀那该怎么办?假定中国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增长率突破了9%,到了更高一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或者国际上石油价格上涨,中国物价也因此上涨,假定通货膨胀上涨怎么办?我这里提的问题是“难道仅仅只有紧缩一条路吗?”

问题要看发生的是什么类型的通货膨胀,假定是需求拉动型的通货膨胀,紧缩当然是有效的,闸门一关不就行了吗?信贷闸门一关,财政闸门一关,但同时又会带来失业问题;假定是成本推进式的通货膨胀,紧缩没有太大用处的,因为成本推进的问题需要增加供给才能解决,需要降低原材料价格、降低粮食价格才能解决;假定是国际收入型的通胀紧缩更没用了,需要的东西要进口还是要进口,紧缩有用吗?

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注意到,紧缩不是万能的,即使有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的成分,也不一定只靠紧缩,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可以松紧搭配的,难道一定要“双紧”吗?

货币政策在中国来说主要是三个:一个是信贷规模控制、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利率的调整,公共市场业务在中国还不是太重要,这些政策同样可以松紧搭配,甚至可以采取结构性的货币政策,也就是货币政策的细化,货币政策难道只有总量的调节?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可以做,东、中、西部分开算,东部提高一点、西部、中部不变,西部甚至还可以再降一点,所以国民经济的调控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需要根据情况随时掌握。

中国经济最怕的不是通货膨胀,除了刚才我讲的问题,中国经济最怕的是“滞胀”,经济既停止、失业增加,又有通货膨胀。而且中国的“滞胀”和外国的“滞胀”是不一样的,外国滞胀增长率到百分之一甚至百分之零,这种情况下,滞胀的“滞”就出现了;中国不是,中国只要降到百分之六以下就滞胀了,因为降到百分之六,失业就大量出现了,这就是中国特色。中国的滞胀并不是增长率下降到零,增长率到百分之六,一样会出问题。所以我们说,在目前情况下,我们还应该更进一步地观察形势,通货膨胀还没有来到,我们要防止它来到,但我们更应该防止的是失业问题解决不好,滞胀的发生。

中国经济好比一辆汽车,这辆汽车的特点是刹车容易启动难,刹车是很灵的,一踩刹门一下就停了,可是你要启动它,油门踩半天它也不一定能启动,为什么?因为刹车的主动权在政府,政府把财政闸门一关、后备闸门一关,两个闸门一关,“咔”一下,经济就刹住了。

但启动的主导权不在政府,启动的主导权在老百姓,老百姓怕下岗,有后顾之忧,他不买东西,你怎么办?他不投资,你怎么办?所以中国的问题要注意。

中国整个问题的解决是靠就业扩大的,一批人就业了有了收入他花掉,别人就就业了;别人有收入,他花掉,别人的就业又扩大了。就业是靠就业扩大的,失业是靠失业扩大的,一个人失业了,左右邻居就说,他们家有人失业了,回来跟老婆商量,咱们怎么办?他们的厂关门了。老婆说,行,可买可不买的就不买了,城里人五年不买衣服都有衣服穿,五年不换家用电器都有家用电器用,一可买可不买,那更多工厂(的产品)销不掉,失业不就增加了吗?

所以我们要牢牢记住这一点。

刚才我进场时被一个新闻记者拦住,他问我了一个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调整了百分之零点五的存款准备金率,是不是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向?我说看不出来。调百分之零点五,仍然在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范围之内。

好,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三轮车上站一天600万?40度高温狂擦汗,值了

三轮车上站一天600万?40度高温狂擦汗,值了

粉墨说戏
2024-04-15 20:10:03
广东佛山好多工厂搬走了,房子都没人租了,生活太难了

广东佛山好多工厂搬走了,房子都没人租了,生活太难了

暖心的小屋
2024-04-16 07:10:14
南海大结局来了?美紧急打来电话,敏感时刻,菲前总统警告避战

南海大结局来了?美紧急打来电话,敏感时刻,菲前总统警告避战

星辰故事屋
2024-04-14 10:59:15
赵本山“非著名”徒弟于洋,凭借《乘风踏浪》中的烦人角色火出圈

赵本山“非著名”徒弟于洋,凭借《乘风踏浪》中的烦人角色火出圈

电影侦探社
2024-04-14 16:02:26
湖人鹈鹕会为了避开掘金故意输?追梦:有这个想法的人都疯了

湖人鹈鹕会为了避开掘金故意输?追梦:有这个想法的人都疯了

直播吧
2024-04-16 11:48:15
陕西韩城原市委书记褚锦锋腐败案细节:盲目“铺摊子”,被“大忽悠”骗550万

陕西韩城原市委书记褚锦锋腐败案细节:盲目“铺摊子”,被“大忽悠”骗550万

上游新闻
2024-04-16 23:08:12
法国海军为战争做准备

法国海军为战争做准备

参考消息
2024-04-14 17:26:09
67岁父亲病逝后,留下12万遗产,母亲竟然拿10万去补缴了养老保险

67岁父亲病逝后,留下12万遗产,母亲竟然拿10万去补缴了养老保险

木子言故事
2024-04-15 06:20:02
为了贪图方便,上海一男子给电瓶车“飞线充电”引发火灾被行拘

为了贪图方便,上海一男子给电瓶车“飞线充电”引发火灾被行拘

澎湃新闻
2024-04-16 19:32:27
仁爱礁大结局来了?新任防长董军突访越南,山东舰编队驶出港口

仁爱礁大结局来了?新任防长董军突访越南,山东舰编队驶出港口

小琪国际
2024-04-14 10:13:53
我今年 61 岁了,洗完澡躺在床上,突然 45 岁的保姆走进了我的房间!

我今年 61 岁了,洗完澡躺在床上,突然 45 岁的保姆走进了我的房间!

户外阿崭
2024-04-11 02:36:37
拟任黑龙江省直事业单位正厅级领导的刘今,职务明确

拟任黑龙江省直事业单位正厅级领导的刘今,职务明确

新京报
2024-04-16 14:50:23
纯欲天花板

纯欲天花板

农人老寓
2024-04-15 15:48:26
1小时涌入2万人,广东这里有什么魔力?

1小时涌入2万人,广东这里有什么魔力?

爱看剧的阿峰
2024-04-16 13:44:12
北影之花宋祖儿写真大赏,你觉得她哪里最美

北影之花宋祖儿写真大赏,你觉得她哪里最美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4-04-15 06:17:42
龙年龙日龙时撞上占星神童阿南德预言:预言日本地震,称4月巨变

龙年龙日龙时撞上占星神童阿南德预言:预言日本地震,称4月巨变

贰文
2024-04-08 23:33:43
司马南有没有打过科兴疫苗

司马南有没有打过科兴疫苗

关尔东
2024-04-07 12:00:23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原副总经理黄来芳贪污、受贿案今开庭审理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原副总经理黄来芳贪污、受贿案今开庭审理

澎湃新闻
2024-04-16 15:56:37
怀孕的表嫂让我放弃读研给她免费当月嫂,我一句话,让她闹着打胎

怀孕的表嫂让我放弃读研给她免费当月嫂,我一句话,让她闹着打胎

八点故事集
2024-04-15 17:46:04
台湾“最强斗士”邱毅,因支持统一被迫离婚,前妻每天活在恐吓中

台湾“最强斗士”邱毅,因支持统一被迫离婚,前妻每天活在恐吓中

简读视觉
2024-04-13 13:29:54
2024-04-17 05:48:49

财经要闻

分红不达标是否会被退市?证监会回应

头条要闻

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会见古共中央委员 重申坚定支持

头条要闻

中央军委副主席何卫东会见古共中央委员 重申坚定支持

体育要闻

上海2-1北京进8强战浙江 刘铮26分闫鹏飞22+12

娱乐要闻

44岁霍建华街头骑单车,状态真好!

科技要闻

AI圈公开的秘密:天下模型一大抄

汽车要闻

广汽本田极湃2溜背造型 本田人间清醒!

态度原创

房产
健康
本地
手机
教育

房产要闻

信号!海口、三亚房价开始连跌!

这2种水果可降低高血压死亡风险

本地新闻

我和我的家乡|曲阳石雕,让石头“活起来”

手机要闻

Redmi Turbo 3哈利波特版开箱:感受魔法与科技的结合

教育要闻

真不知道现在的教育怎么了,小学生就开始学这么难的题目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