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12月18日讯 由中国国际商会主办、中国贸促会支持的“2009年中国国际商会年会”于2009年12月18日在北京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在经济结构调整中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网易财经作为独家支持媒体,对年会作图文直播。
麦肯锡全球全球董事合伙人彭壮壮先生在论坛上表示,全球最大的企业核心增长要素,是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合适的领域,这一点对我们的启示是很大的。我觉得关键的一点以加工贸易为例,从加工,从组装,从小的姿势水平低的零部件,向设计,向研发的方向延伸是非常非常合适的,一般贸易,从一个领域跨到另一个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为问答实录:
主持人(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教授主持会议):下面我们请问彭壮壮先生,在中国实际上是由两个生产体系,一个是参与国际分工的我们叫加工贸易的生产和贸易体系。还有一个是内生的民营的生产和贸易体系。这个体系是不同的,我说我们的欧盟企业大部分都是加工贸易企业,我们调研的时候发现,它主要是用中国最好的要素是劳动力,民营企业我们在座的几位企业家,包括国内的本土企业,都是做的一般贸易。那么这些企业主要是自己干中学,来获得技术,获得成长。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会发现,这两个体系在全球化它的创新的模式是不同的。还有一个我们有一个研究,实际上也有这种研究,环球化和技术创新,它技术的强度实际上是成反比的,越是核心技术全球化的程度是越低的,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彭壮壮:我稍微顺着刚才邱总的话题,我觉得有一点非常重要,不管是加工贸易也好,一般贸易也好,你讲到的企业成长。我们最近做一个研究,这个观点我觉得有点偏激,我又不知道这百分之百的正确性。
从1999年到2007年,我们对全球416家最大的企业进行分析,这些企业在八年当中,年平均的增长率是10.1%,是什么构成呢?有七个百分点来自于这些企业,在合适的时间,用适合的方式进到新的领域。这十个百分点里,还有二个多百分点是来自兼并收购。剩下不到一个百分点,是来自于原油市场的市场份额的扩展,我对这个观点有点违背与我们的常识,特别是我们中国的企业文化,我们往往愿意把我们自己的做好。
但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全球最大的企业核心增长要素,是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合适的领域,这一点对我们的启示是很大的。我觉得关键的一点以加工贸易为例,从加工,从组装,从小的姿势水平低的零部件,向设计,向研发的方向延伸是非常非常合适的,一般贸易,像邱总这样的转身,非常完美的转身,从一个领域跨到另一个领域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中国的企业家可能希望的是一种高远的志向,不满足于我们舒服的传统的领域往前走。邱总的行业非常好,他展望的是再生资源的行业。这里面对我们的企业来讲,有一点是需要我们把握的是我们将来的团队怎么样组合,靠一个人不是不够的。大家讲历史,讲到刘邦得了天下之后,他总结他治国不如萧何,运筹帷幄不如张良,带兵打仗不如韩信。你需要能够开拓性的人才,你还需要一些梦想家,去想一些你自己想不到的事情,这些人组合在一起,同时对他们又有不同的管理方式,对梦想家你不能给他绩效指标,对于开拓者你要给他激励,这个是我们的不管在哪一个领域,要想扩展,要想向更高的环节拓展都要把握的一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