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财经9月25日讯 G20金融首脑峰会24日-25日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网易财经频道邀请15位国内顶级专家做客网易,8小时访谈解读峰会内容,深入解读峰会议题背后的深刻内涵。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小广与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预测部处长张永军做客网易财经,就中国下一步经济走势以及可能采取的经济刺激计划进行解读。
王小广表示,目前经济环境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虽然全球货币供应量增速很大,但这并不能决定是否发生通货膨胀,而全球需求低迷,决定了通胀不会发生。
此外,王小广表示,未来中国可能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缩水期,经济增长速度可能会下降,但仍能保持活力。
中国需要经济刺激稳固经济形势
王小广表示,中国目前需要一些经济刺激,来稳固经济形势,然后考虑更长远的保增长,为未来打下更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保增长最困难的时期过去了,而且许多的效果也显现了,主要考虑的是下一步怎么走。”王小广说。
货币政策回到适度宽松
王小广表示,从1-8月份的货币投放来看,达到8.2万亿,大大超过了去年。“我不认为最近的减少是我们改进了政策,我认为还是保持适度。”王小广如此评价近期的货币政策。
王小广说,假如以后每个月四千亿,五千亿或者是六千亿,这是正常的。在之前的货币是非常宽松,而近期的货币则是回到了适度的范围。
供求关系而非货币量决定通货膨胀
王小广称,根据他的研究,货币供应量和通货膨胀没有必然联系。“货币因素可以考虑,但是我认为是相对次要的因素。”“供求大局,总需求、总供给的大局决定的价格,不是由货币决定的价格。”王小广说。
王小广表示,全球总需求下降总处于低迷状态,因此导致输入性的通货膨胀也不会发生。“全球总需求是低迷状态,你有多少需求我有多少供给,而且是可以超过的,这种情况下再多的货币都淹没了。最后货币有一个出口,那就是资产泡沫。”
下一轮增长不可能超过上一轮增长
“我的观点就是复苏,或者比较强劲的复苏,也不会(出现)通胀。”王小广说。下一轮的增长不可能超过上一轮,而上一轮也没有发生多少通货膨胀。
王小广说,货币通胀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GDP必须存在供大于求的缺口,而且是短期无法弥补的硬缺口,这部分缺口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出现的;第二必须有冲击,中国目前能构成冲击的三个因素在于粮食、石油和肉类,但这三个问题出现扰动也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未来消费面临调整
王小广表示,汽车下乡、家电下乡等政策刺激拉动了消费,但不表示未来消费也高,他认为明年消费可能面临着调整。“扩大消费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我们讲未来可能要下降,或者还要受一些长期的收入分配差距的约束,所以可能还起不来。”王小广说。
王小广表示,接下来需要在保增长的时候调结构,进行需要创新的投资,投资速度就不会太快,那么投资就可以自然的降下来,同时也能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王小广表示,中国经济可能进入调整时间稍微长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内中国经济部分会有一些缩水。
不过王小广强调,这个缩水短期内肯定不会很明显,国家保增长不会恶化,只是增长的速度放慢一些。“原来的增长速度10%、13%,现在8%、9%,速度放慢一点,这样把精力更多的花在长远投资上,那么长远效益可能到“十二五”、“十三五”的时候爆发出来。”王小广说。
“保八”变“稳八”
““保八”我觉得变成了“稳八”了,基本上不会有太大的问题。这样实际上我们腾出手来更多的强化竞争力,这样是最长远的应对。”王小广表示,他对中国经济“保八”充满信心。
民工荒再现不正常
王小广说,最近忽然出现了一些用人荒、民工荒的现象不太正常,他认为一部分原因在于信息不对称,想找工作的人不知道有工作;另一个原因在于结构的调整。
“不要过度地渲染,比如劳动力在中国多么短缺了,主要是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怎么样跟升级结合在一起。”王小广强调,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肯定要出现慢慢减弱的态势,成本也将逐渐上升。
下一页:文字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