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8-21 17:57:53 来源: 网易财经
举报
3月1日 财政部发出《关于实行财政收支包干的通知》,决定从1971年起实行“定收定支、收支包干,保证上缴(或差额补贴)、结余留用,一年一定”的财政管理体制。
7月8日,国务院转发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报告》,要求除人口稀少的地区外,各级都要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1969、1970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高达千分之二十六点一和二十五点八。报告提出在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人口自然增长率要逐年降低,争取到1975年一般城市降到千分之十左右,农村降到千分之十五以下。
8月14日 国务院决定提高部分农副产品收购价,降低部分支农产品、机械产品的出厂价和销售价。
11月30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调整部分工人和工作人员工资的通知》。这次调整工资的面为28%左右。
11月30日 国务院发出《关于严格控制社会集团购买力制止年终突击花钱的通知》。
11月 财政部发出《关于扩大工商税试点的通知》。这次工商税制改革主要是合并税种,简化税目和税率。
12月16日至翌年2月12日,全国计划会议在北京举行。这次计划会议提出批林要联系经济战线的实际,批判林彪一伙鼓吹的“空头政治”,解决他们干扰破坏造成的恶果问题。会前,周恩来在12月5日所取国家计委汇报会议情况时指出,现在我们的企业管理乱得很,要整顿。随后,国务院主持起草了《1972年全国计划会议纪要》,提出了若干整顿的措施,其中包括加强统一计划,整顿企业管理,落实党对干部、工人和技术人员的政策,坚持又红又专,反对“空头政治”,反对无政府主义等等。在企业的管理上,明确规定恢复和健全岗位责任制、考勤制度、技术操作规程、质量检验制度等7项制度;企业要抓产量、品种、质量、原材料、燃料、动力消耗、劳动生产率等7项指标 。
12月26日,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分配问题的指示。针对当时农村在极左思潮影响下,普遍存在分配不兑现,劳动计酬上的平均主义等严重挫伤农民生产枳极性的状况,要求各地不要硬搬照套大寨的管理办法,要从实际出发。总结当地好的经验,坚持那些为群众所欢迎的简便易行的办法;强调农业要全面发展,不能把党的政策允许的多种经营当作资本主义去批判;规定了有利于集体增产个人增收、减轻农民负担和使分配兑现的一些具体政策。这个指示受到农村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
12月31日 周恩来首先发现1971年“三个突破”的问题,即职工人数突破5000万人,工资支出突破300亿元,粮食销量突破800亿斤。他说,这“三个突破”,对国民经济各方面带来一系列问题,不注意解决,就会犯错误。
(资料来源:新华网、中国财政部网站)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
王晓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