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1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2.0%,创出自2006年4月以来的31个月新低。同比增速更是大幅回落,上个月(10月)PPI同比增速仍然高达6.6%。
网易连线著名经济学家以及企业家代表,经济学家表示PPI的巨幅下降意味着通缩的到来,对于企业来说,通缩情况下经营状况将变的更差。
数据下滑出乎意料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第一时间接受网易财经连线时表示,这个下降幅度确实快了一点。主要原因是原材料价格下降太快,包括煤、石油等的价格都在大幅下降。西南证券高级分析师闫莉表示参考之前2个月的数据,也已经预示经济进入通货紧缩状态。中信建投研发部副总裁陈祥生表示,最近大宗商品价格指数持续下跌已经显示出PPI超跌的苗头,进一步他认为现在问题首先出在工业企业身上,“从统计数据来看,大量的工业企业库存积压严重,存货周转率不高将直接导致企业利润增长出现困境。”
明年通缩可能性加大
李稻葵表示,考虑到原材料中煤的价格目前仍在高位运行,和年初的时候差不多,所以12月份PPI很可能会更低。对于未来经济走势,白重恩也指出2009年通缩可能性加大。他表示,目前,包括4万亿投资在内的一系列刺激经济方案尚未具体执行,未来经济形势存在较大变数。4万亿投资计划执行中,大规模基建必然带动原材料价格上涨,未来PPI走势还要综合考虑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万联证券首席分析师彭敢向网易财经表示11月份经济数据加速恶化的担忧已明显上升,通缩已是必然。
企业经营状况堪忧
任志强10日接受网易财经专访时也指出,中国早就进入通缩了,他说尽管生产成本会下降,但是通缩的整体情况下企业盈利状况会进一步恶化。陈祥生表示PPI超跌将导致工业企业利润下滑,这一说法也得到了众多上市公司的认可。在上个月网易财经针对主要25家上市公司做的调查显示,预测明年企业业绩下滑成为25家公司代表的共识。
未来CPI、PPI都将保持一个相对较低迷的状态。对于整体经济是否进入通缩,各位人士君表示了担忧。万联证券首席分析师彭敢向网易财经表示通缩已是必然。
年底前或再次降息
自2007年10月份开始,中国PPI涨幅持续提高,从3.2%持续攀升到今年8月的记录新高10.1%,但从9月开始掉头向下。
国元证券首席分析师刘勘认为,这一超乎预期的下降可能导致中国政府在12月底以前再次降息。
中国自9月中旬以来已共降息四次,最近一次为11月底降息108个基点,创下11年来存贷款利率降幅之最。
股市走势还要看中央经济会议出台政策
数据出台后,沪指冲高回落,显示出市场对于经济数据的担心。彭敢表示目前基本面上并无丝毫的改善,但因政策面上精彩纷呈,支撑了近期市场持续走强。但是股指的反弹幅度,还是要看后续政策出台力度能否跟上市场不断增强的预期。陈祥生认为现在政府的大规模刺激经济计划,或许能让春天提早一点到来。